緊急避險與避險過當的區別
緊(jin)急避險(xian)是(shi)指為(wei)了(le)國家、公共利(li)益、本人(ren)或者他(ta)人(ren)的人(ren)身、財產和其他(ta)權利(li)免受正發(fa)生(sheng)的危險(xian),不得已而采取(qu)的損害另一較小(xiao)合法權益的行為(wei)。
避(bi)險(xian)過(guo)當是(shi)緊(jin)急避(bi)險(xian)超過(guo)了(le)必要限度,造(zao)成(cheng)了(le)不應有的(de)損害(危害)。意味著緊(jin)急避(bi)險(xian)行(xing)為(wei)從(cong)有利于社會到有害于社會的(de)轉化,因而行(xing)為(wei)的(de)性(xing)質(zhi)也由(you)合法(fa)行(xing)為(wei)轉變為(wei)違法(fa)行(xing)為(wei),應當承擔(dan)刑事責任(ren)。
緊急避險的種類
1、法定(職責)緊急避險
是(shi)指行為(wei)(wei)人(ren)因職責規定,正在(zai)(zai)執(zhi)行職務時(shi),依法對為(wei)(wei)了(le)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ren)或者(zhe)他(ta)人(ren)的(de)人(ren)身(shen)、財產和其他(ta)權利免(mian)受正在(zai)(zai)發生的(de)危(wei)險,不得(de)已采取的(de)緊急避(bi)(bi)險行為(wei)(wei)。如消防員,在(zai)(zai)執(zhi)行職務時(shi),對于發生的(de)火災(zai)負有法定義務避(bi)(bi)險。
2、自愿(主動)緊急避險
是指對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普(pu)通公民"見義勇為"所采取的(de)避險行為。
緊急避險造成他人傷亡要賠償嗎
1、因緊急(ji)避險造(zao)成損害的,由引(yin)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進行賠(pei)償。
2、如果危險是(shi)由自然原因引起(qi),且緊(jin)(jin)急避險措施又并無不(bu)當(dang)的(de)(de)(de),緊(jin)(jin)急避險人不(bu)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shi)當(dang)的(de)(de)(de)民事責任。受(shou)害人要求補償(chang)的(de)(de)(de),可以責令(ling)受(shou)益人適(shi)當(dang)補償(chang)。
3、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仍需要按其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進行賠償。
避險過當應當如何處理
避(bi)險過(guo)(guo)當(dang)是(shi)對社會(hui)有(you)害的(de)行為,應當(dang)負刑(xing)事責(ze)任,但考慮到他是(shi)在為了避(bi)免正在發生的(de)危險的(de)緊(jin)急情況(kuang)下實施的(de),與通常情況(kuang)下的(de)犯罪不同(tong),所(suo)以我(wo)國刑(xing)法規(gui)定(ding),對避(bi)險過(guo)(guo)當(dang)“應當(dang)減輕(qing)或者免除處(chu)罰”。
在裁量是減輕處罰(fa)或者(zhe)免除處罰(fa)時,應當(dang)對實(shi)際(ji)造成(cheng)的損(sun)害(hai)與所保護權益(yi)的大小進行(xing)必要的比較,作為一般數量上的參考(kao)。同時考(kao)慮避險(xian)過(guo)當(dang)行(xing)為人(ren)造成(cheng)損(sun)害(hai)的主觀罪過(guo)形式以(yi)及由(you)于避險(xian)過(guo)當(dang)所造成(cheng)的實(shi)際(ji)危害(hai)后(hou)果,綜合確定刑罰(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