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方言有哪些
1、蘭(lan)銀官話北(bei)疆(jiang)片主(zhu)要(yao)分布(bu)于北(bei)疆(jiang)。有(you)烏(wu)魯(lu)木齊市、昌(chang)吉市、阜(fu)康市、阿勒泰市、哈(ha)密市、巴里坤哈(ha)薩克(ke)自治縣(xian)、塔(ta)城市等,共(gong)20個縣(xian)市。
2、中原官話南(nan)疆片分布于南(nan)疆及伊(yi)犁地區。有庫爾勒市、焉耆回(hui)族(zu)自治縣、阿克蘇(su)市、阿克陶(tao)縣、喀什市、和(he)田市、伊(yi)寧市、吐魯(lu)番市等,共45個(ge)縣市:
3、北京官話分布在(zai)如石河子市(shi)、克(ke)拉瑪依市(shi)、博(bo)樂市(shi)、布爾津縣(xian)、托里縣(xian)以及(ji)和布克(ke)賽爾蒙古自治縣(xian),溫泉縣(xian)及(ji)南疆的博(bo)湖縣(xian)、阿(a)圖(tu)什市(shi)等(deng),共18個縣(xian)市(shi)。
新疆方言特點
1、部分平(ping)翹舌(she)(she)不分:這里所(suo)指(zhi)的(de)(de)是z/c/s三組有(you)對應關系的(de)(de)舌(she)(she)尖前音(yin),又稱平(ping)舌(she)(she)音(yin)。zhchsh都是舌(she)(she)尖后音(yin),又稱翹舌(she)(she)音(yin)。
2、前(qian)鼻(bi)(bi)(bi)音后鼻(bi)(bi)(bi)音不分:新疆方言把普(pu)通話中(zhong)的eng、ing兩個后鼻(bi)(bi)(bi)音全(quan)部讀(du)成(cheng)前(qian)鼻(bi)(bi)(bi)音;把普(pu)通話中(zhong)的un、ün等都讀(du)成(cheng)ong。
3、借(jie)詞:新(xin)疆漢語(yu)方言(yan)中少數民族語(yu)言(yan)借(jie)詞大多(duo)(duo)為維吾爾語(yu),而且許多(duo)(duo)是很早就借(jie)入的。
4、詞序會有前后顛倒。
新疆方言日常用語
1、 不爾視你(ni)(ni): 不理(li)睬你(ni)(ni),不搭理(li)你(ni)(ni)、是理(li)睬的意思
2、 勺(shao)(shao)、勺(shao)(shao)子、勺(shao)(shao)撩子:傻(sha)、傻(sha)子
3、 歹(dai)(dai):好(hao)歹(dai)(dai)這對反(fan)(fan)義(yi)詞(ci)在(zai)新疆(jiang)話(hua)里(li)成了同(tong)義(yi)詞(ci),都是(shi)“好(hao)”的意思,比如“太歹(dai)(dai)了” “歹(dai)(dai)得(de)很”,但在(zai)語氣里(li)有(you)點“反(fan)(fan)話(hua)反(fan)(fan)說”的意思。
4、 老(二聲)道(四聲):能干,厲(li)害
5、 諞傳子:聊天,即北京(jing)話(hua)里(li)的“侃大山”、四(si)川的“擺(bai)龍門(men)陣(zhen)”東北的“嘮嗑(ke)”
6、 喧荒:意思(si)就(jiu)是聊天。
7、 馬(一聲)搭(da):麻煩,問題,如“么(沒)馬搭(da)、闖馬搭(da)”
8、 逼蹭(一聲):得瑟(se),牛逼
9、 苒(ran)(二聲) :煩(fan)人,纏人的(de)人或(huo)事。如(ru)“這人太能苒(ran)了”
10、 爾:撂,扔,如“爾到一邊去(qu)撒” :扔到一邊去(qu)
11、 羊缸子:婦(fu)女,媳婦(fu)
13、 巴郎(子):“巴”輕聲,近“把”音;男孩、年輕小伙
13、 堯(yao)爾達西、阿達西:同志、朋友
14、 買(mai)格賴:過(guo)來
15、 皮牙(ya)子(zi):洋蔥(cong)。比如著名的菜“皮辣(二聲)紅”:皮牙(ya)子(zi)、辣子(zi)、西(xi)紅柿(shi),外加(jia)香菜,切絲涼拌(ban)既是(shi)。
16、 哈(ha)(啦)馬(ma)嘶:全部,一(yi)股腦地
17、 莽開:走開
18、 亞克西:好
19、扛霸(ba)子:老大的意思
20、往(wang)上走(zou):往(wang)南走(zou)
21、往(wang)下(xia)走:往(wang)北走
22、駒里:羊(yang)(冰碴子駒里)
23、爾:扔(reng)(reng),如:我(wo)去爾個(ge)垃圾(ji)(我(wo)去扔(reng)(reng)個(ge)垃圾(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