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方言怎么說
1、聲調
除了有保留入聲的,如都勻、丹寨、黎平、麻江等地區有5個聲調調值以外,大部分地區如貴陽市區入聲已歸派陽平,僅有四個聲調。貴陽話聽起來不過是把普通話的二聲讀得有點象三聲,沒有轉彎,后面婉轉的部分省略了;三聲讀得有點像四聲,但不完全類似;四聲讀得有點像二聲,調值相對較低。一聲基本不變,只是好像沒普通話發音重,部分詞或某些詞的部分語境讀音調值也是相對較低。其中,部分去聲字(第四聲字)改為陽平,極個別改為陰平;入聲貴陽話一般改讀陽平,不過年輕人受普通話影響(xiang),也可能亂派(普(pu)通話相對復雜些)。
2、聲母
(1)平翹舌zzh、cch、ssh不分,改讀平舌。
(3)前(qian)(qian)后鼻韻n g不分(fen),改讀前(qian)(qian)鼻韻(anang絕(jue)大多地方是分(fen)的(de)(de)很清楚的(de)(de))。
(4)遇(yu)到u時(shi)w發國際音標的/v/音。
(5)遇到u、h時(shi)發f音。
(6)a、o元(yuan)音(yin)開(kai)頭的大部分(fen)加個(ge)疑(yi)母ng。
(7)e開頭的大部(bu)分加聲母l(鼻音化(hua)),除(chu)了“惡”字屬于上(shang)一(yi)條,有(you)些(xie)地方也(ye)發ngo,大部(bu)分地o、ngo混讀(du)。
(8)主要以a開(kai)頭的部(bu)分舌(she)面音(yin)聲母(mu)j、q、x未腭化,保(bao)留古漢語(yu)舌(she)根音(yin)g、k、h。
(9)個別字(zi)聲母會有特殊變(bian)音:的(le)、了(o/ou)、就(dou)、在(zai)(dai)、那(a/nen)、么(me)(men)、膝(qi)、剛(gang)(jiang)、錐(ju)、續(su)、速(su)(xiu)。
貴州話日常用語
1、一(yi)哈哈:一(yi)個(ge)哈欠的時間,意思是一(yi)會兒。
2、一發(fa)式:形容(rong)極短的時間,意同“瞬間”。
3、鼓到(dao)起:意為“強迫(po)”。
4、奸得很:意為(wei)城(cheng)府深,工(gong)于(yu)心計(ji),常用(yong)于(yu)貶義。
5、憨包、哈寶:傻瓜,笨蛋(dan)的意(yi)思。
6、茅斯:廁所。
7、索索:繩子。
8、錠子:拳頭。
9、磕膝頭:膝蓋。
10、孤倒:蹲下。
11、震(zhen)彪:指聲音很大。
12、烏噓(xu)吶喊:和震彪差(cha)不多,大(da)聲叫喊。
13、拉:他。
14、克:去。
15、拉改(gai)哪逮(dai)克?:他去哪兒?
16、搞哪樣(yang):做什(shen)么?
17、老百:父親。
18、幺(yao)爸:小叔(shu)(shu)叔(shu)(shu)叔(shu)(shu)或小阿姨。
19、老代年:形容年紀較(jiao)大的老人。
20、洋芋:土豆。
21、燒鍋底:搬遷(qian)請客。
22、磨煩你:請求或感謝別(bie)人的幫助。
23、過早(zao):吃早(zao)餐(can)。
24、大喂喂:擺架子。
25、日氣古(gu)古(gu):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