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被推薦進入中南(nan)礦(kuang)冶(ye)學院(yuan)(現(xian)中南(nan)大學)自動化系學習。
1975年,從中南礦冶學(xue)(xue)院(現中南大學(xue)(xue))畢(bi)業后(hou)回到湖北省丹江鋁廠當技術員。
1978年,考(kao)入中(zhong)南礦冶學(xue)院(現(xian)中(zhong)南大學(xue))自動(dong)化系(xi)攻讀碩(shuo)士(shi)研究生。
1981年,中(zhong)南(nan)礦冶學(xue)院(現中(zhong)南(nan)大學(xue))研(yan)究(jiu)生畢業(ye)后留校任教。
1986年,被公派前往德國杜伊(yi)斯堡(bao)大學進(jin)修深造。
1988年,從德國進(jin)修(xiu)期滿(man)后(hou),回到中南工(gong)(gong)業大學自(zi)動控制工(gong)(gong)程系工(gong)(gong)作。
1990年,晉(jin)升為中南工業大學教授。
1991年,先后擔任中南(nan)工(gong)業大學(xue)(xue)自動控制工(gong)程系副系主任,中南(nan)工(gong)業大學(xue)(xue)信息工(gong)程學(xue)(xue)院副院長、黨(dang)委書記。
2002年,出任中南(nan)大學(xue)信息科(ke)學(xue)與工程學(xue)院(yuan)院(yuan)長。
2006年,榮(rong)獲(huo)“中國有色金屬(shu)工業(ye)優秀科(ke)技工作者(zhe)”稱號(hao)。
2007年,被評(ping)為“全國優秀教師(shi)”。
2009年,獲(huo)得(de)“何梁何利基金(jin)科學與技術進(jin)步(bu)獎”。
2013年,當選為(wei)中國(guo)工程(cheng)院院士。
2012年,榮獲(huo)“湖南省光(guang)召(zhao)科技(ji)獎”、“全(quan)國優(you)秀(xiu)科技(ji)工作者”、“楊嘉墀科技(ji)獎”等(deng)榮譽(yu)。
2019年,榮(rong)獲“全國教書育人楷(kai)模”稱號(hao)。
2004年,研究項目《大(da)型航空航天構件熱處理裝(zhuang)備模鍛裝(zhuang)備智能控制系統》榮獲“湖南省科技進(jin)步一(yi)等獎(jiang)”。
2004年,研(yan)究項(xiang)目《智能集成優(you)化控制技術(shu)及其在(zai)鋅電解和(he)煉焦配煤過程(cheng)中的應用(yong)》榮獲“國家科(ke)學技術(shu)進步獎二等獎”。
2007年(nian),研究項目(mu)《大(da)型高(gao)強度鋁合金構件(jian)制備(bei)重大(da)裝備(bei)智能控制技(ji)術與應用(yong)》榮獲“國家(jia)科學技(ji)術進步(bu)獎二等獎”。
2009年(nian),研(yan)究項目《大(da)型鋅濕法電解生產(chan)綜合優化控(kong)制技(ji)術與應用(yong)》榮獲“湖南省科(ke)技(ji)進步一(yi)等獎”。
2010年,研究項目《銅冶煉(lian)生產全流程自動化關鍵技術(shu)及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shu)進步獎二等獎”。
2013年,研(yan)究項目《復雜(za)有色(se)冶(ye)金過(guo)程控制的若干理(li)論與方法》榮獲(huo)“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