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nian),在山(shan)東(dong)工藝美術學校學習,畢業后留校。
1985年,調(diao)入中國畫藝術(shu)研究院工作。
1996年,在南京(jing)藝術(shu)學院(yuan)獲博(bo)士學位。
1998年(nian)1月(yue),提出“民間文(wen)化(hua)生態保護”,發起“山東(dong)省傳統手工文(wen)化(hua)生態保護活動”。
1998年4月(yue),創建“東方中國(guo)民藝博物館”。
1998年5月,赴中國臺灣(wan)參加由“臺灣(wan)藝術大學”主辦的“傳統藝術研討會(hui)”并作主題(ti)演講(jiang)。
2000年5月,在(zai)德(de)國舉辦畫(hua)展,作品(pin)被國際基金會收藏。
2000年8月,創辦中國民藝網。
2001年8月,主(zhu)編國家“十五”重點項目《中國美(mei)術百科全書·民(min)族民(min)間美(mei)術卷》。
2002年10月,擔(dan)任“中(zhong)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
2003年4月(yue),出版《離開鍋灶端起碗——在民藝的門檻上(shang)聊天》。
2003年6月,出版《潘魯生畫集》。
2003年7月,擔任“家——從傳統到現(xian)代2003上海(hai)美(mei)術大展(zhan)·設(she)計藝(yi)術展(zhan)”評委。
2003年12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she)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項目(mu)“工藝文化(hua)生(sheng)態(tai)保護(hu)與調研”,出版(ban)《中(zhong)國民藝采風錄》、《民間文化(hua)生(sheng)態(tai)調查》叢書。
2004年6月,在瑞典舉辦“潘魯生彩(cai)墨繪畫藝術展”。
2004年11月(yue),擔任“從洛(luo)桑到北京——第三屆國際(ji)纖維藝術雙年展(zhan)(上海展(zhan)年)”評委。
2006年(nian)6月(yue),擔任“第二屆藝術(shu)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研討會”學術(shu)委員。
2011年(nian)4月,當選(xuan)中國民間文藝(yi)家協會(hui)副主席。
2012年,當(dang)選(xuan)山(shan)東省文聯主席(xi)。
2013年,當選全國政(zheng)協委員,參加政(zheng)協會議。
1994年10月,主編(bian)《中國(guo)(guo)圖案大系(xi)——現代卷》,獲第(di)九屆(jie)中國(guo)(guo)圖書獎,作品《1997·破(po)鏡重圓(yuan)》入(ru)選“第(di)八屆(jie)全國(guo)(guo)美展”。
1998年12月,策劃(hua)制作民俗(su)文化片《大過年》,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jiang)、第(di)十六屆中國電(dian)視金鷹獎(jiang)。
1999年10月,作品(pin)《保護母(mu)親(qin)河行動》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zhan)”。
2001年5月,作品《世紀吉祥(xiang)》獲(huo)“藝術與科學(xue)國際美術作品展(zhan)覽”提名獎。
2001年8月,獲山東省(sheng)“德(de)藝雙(shuang)馨中青年藝術家”稱(cheng)號。
2004年4月,作(zuo)品《線描齊魯(lu)》入選“2004首屆(jie)全(quan)國壁畫(hua)大展(zhan)”。
2004年7月(yue),作品《門——走進傳統走出現代(dai)》《新(xin)韻(yun)系列(lie)之(zhi)二(er)·古板新(xin)彩》入選“第(di)十屆(jie)全國美展”。
2004年(nian)8月,作品(pin)《門(men)神》獲“首屆中國現代工藝美術展(zhan)”銅獎。
2004年(nian)10月,雕(diao)版琺(fa)瑯彩工藝獲“2004首屆(jie)全國壁畫大展(zhan)”工藝成(cheng)就獎。
2005年(nian)2月,主編“設(she)計藝(yi)(yi)術(shu)(shu)學(xue)科(ke)體(ti)系(xi)及課(ke)程結構研(yan)究’暨高等(deng)(deng)院校設(she)計藝(yi)(yi)術(shu)(shu)專業系(xi)列教(jiao)”,獲山(shan)東(dong)省高等(deng)(deng)教(jiao)育教(jiao)學(xue)成(cheng)果一等(deng)(deng)獎。
2013年5月,榮獲意大利文化金典獎、藝術家獎,成為首位榮(rong)獲(huo)“文化經典獎(jiang)·藝術家(jia)(jia)獎(jiang)”的(de)中(zhong)國藝術家(jia)(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