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高銳-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巖石圈研究中心研究員介紹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百科能手 上傳提供 0
高銳
高銳,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以來從事深部地球物理探測與大陸巖石圈構造及地球動力學研究,現任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巖石圈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導師、中心主任等職務。

人物名片

  • 中文(wen)名 高銳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滿族
  • 出(chu)生(sheng)地 吉林省長春市(shi)
  • 出(chu)生日期 1950年05月(yue)11日
  • 畢業院校 吉林大學
  • 職(zhi)(zhi)業職(zhi)(zhi)位 中(zhong)國地(di)質(zhi)科(ke)學院研究員

人物履(lv)歷

1977年,畢(bi)業于長春(chun)地質學(xue)(xue)院(現吉林(lin)大學(xue)(xue))地球物理勘探系,獲得學(xue)(xue)士學(xue)(xue)位。

1981年,畢業于長春(chun)地(di)質學(xue)(xue)院(現吉林大學(xue)(xue))應用地(di)球物理(li)專業,獲得(de)碩士學(xue)(xue)位。

1981年,從長春地(di)質學(xue)(xue)院碩(shuo)士(shi)畢業后到中國(guo)地(di)質科學(xue)(xue)院礦床所地(di)球物理(li)室工作。

1985年(nian),到原(yuan)地質礦產部深部地質辦公室工作。

1986年,到中(zhong)國地(di)質科學(xue)院(yuan)(地(di)質所)巖石(shi)圈(quan)研究(jiu)中(zhong)心工作,先(xian)后擔(dan)任中(zhong)心主任、中(zhong)國地(di)質科學(xue)院(yuan)深部探測與地(di)球(qiu)(qiu)動力(li)學(xue)重點實(shi)驗室主任、國土資源部深部探測與地(di)球(qiu)(qiu)動力(li)學(xue)重點實(shi)驗室(籌)主任。

2015年,當(dang)選(xuan)為(wei)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nian),擔任中山大學(xue)地球科(ke)學(xue)與地質工程(cheng)學(xue)院教授。

2016年04月起,擔任南京大(da)學(xue)客(ke)(ke)座教授、中(zhong)國地質(zhi)大(da)學(xue)客(ke)(ke)座教授、中(zhong)國青藏高原研究會(hui)常(chang)務(wu)理(li)事、北京地球物理(li)學(xue)會(hui)常(chang)務(wu)副理(li)事長等(deng)職務(wu)。

學(xue)術成果(guo)

1、揭露(lu)印度板(ban)塊和亞洲板(ban)塊沿雅魯藏布江縫(feng)合帶正(zheng)在進行(xing)的陸陸碰(peng)撞深部過程(cheng)。

2、發現華北板(ban)塊(亞洲板(ban)塊一部分(fen))巖石圈地幔俯沖在青藏高原東(dong)北緣之下的地震學(xue)證據。

3、發現塔(ta)里木與西昆侖大陸(lu)巖(yan)石圈傾斜相接的地(di)震反射(she)構(gou)造,提出青藏高(gao)原存在(zai)面對面的陸(lu)陸(lu)碰撞新類型。

4、實現橫過高原腹地的羌(qiang)塘地體310km不間斷的長深反射(she)地震剖(pou)面完整采集。

5、提(ti)出并命名青藏高原北邊界逆沖斷裂。

標簽: 科學家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ti)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jian)服(fu)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供(gong)”的文章(zhang)/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bu)代表(biao)本(ben)站(zhan)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zuo)者所有,如(ru)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錯(cuo)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關(guan)信息的(de)(de)知識產(chan)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wei)用戶提供的(de)(de)商(shang)業信息等),非(fei)經(jing)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