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guo)家自(zi)然(ran)科學(xue)基金作(zuo)為我國(guo)支持(chi)基礎研(yan)究的(de)主渠道之一(yi),基金面向全(quan)國(guo)人才,重(zhong)點資(zi)助(zhu)具(ju)有良好研(yan)究條件、研(yan)究實力的(de)高等(deng)院校和科研(yan)機構中的(de)研(yan)究人員(yuan)。2019年國(guo)家自(zi)然(ran)科學(xue)基金共接收24萬多項(xiang)申請項(xiang)目(mu),對40000+項(xiang)目(mu)進行資(zi)助(zhu),作(zuo)為中國(guo)如此重(zhong)要的(de)一(yi)個資(zi)助(zhu)基金,本期專題,就(jiu)跟隨MAIGOO小(xiao)編(bian)一(yi)起來深入地了解一(yi)下它(ta)吧!
國家自然科(ke)(ke)(ke)學(xue)基(ji)金是20世紀80年代初(chu),中國科(ke)(ke)(ke)學(xue)院89位院士為推動我(wo)國科(ke)(ke)(ke)技體制(zhi)改(gai)革(ge),變革(ge)科(ke)(ke)(ke)研(yan)經費撥(bo)款方式而設立地面向全(quan)國的自然科(ke)(ke)(ke)學(xue)基(ji)金。
基(ji)金(jin)堅持(chi)支持(chi)基(ji)礎(chu)研究,逐漸(jian)形成和(he)發展了由研究項(xiang)目、人才項(xiang)目和(he)環境條(tiao)件(jian)項(xiang)目三大系列(lie)組成的(de)資(zi)助(zhu)格(ge)局(ju)。三十多年來,自(zi)然(ran)(ran)科(ke)學基(ji)金(jin)在推動我國自(zi)然(ran)(ran)科(ke)學基(ji)礎(chu)研究的(de)發展,促進基(ji)礎(chu)學科(ke)建設,發現、培養優秀科(ke)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ju)大成績。
1986年(nian)2月(yue)14日,國(guo)務院批準成立國(guo)家自然科學(xue)基金(jin)委(wei)員會,確立了國(guo)家自然科學(xue)基金(jin)依靠專家、發揚民主、擇(ze)優支(zhi)持、公正合理的評(ping)審原則,建立了科學(xue)民主、平等競爭、鼓勵創新的運行機制。
國(guo)家(jia)自然科學基金的(de)(de)項目評(ping)(ping)審(shen)嚴格實行“依(yi)靠專(zhuan)家(jia),發揚民(min)主,擇優支(zhi)持,公正合理(li)”的(de)(de)評(ping)(ping)審(shen)原則,采用同行專(zhuan)家(jia)通訊評(ping)(ping)審(shen)和會議評(ping)(ping)審(shen)兩級評(ping)(ping)審(shen)制度。例如集中審(shen)批的(de)(de)項目申請(qing)受(shou)理(li)和評(ping)(ping)審(shen)的(de)(de)流(liu)程如下:
國家自然科(ke)(ke)學(xue)(xue)基(ji)金(jin)按照資助類別可分(fen)為面上項(xiang)目(mu)、重(zhong)點項(xiang)目(mu)、重(zhong)大(da)項(xiang)目(mu)、重(zhong)大(da)研(yan)究計(ji)劃項(xiang)目(mu)、青年(nian)(nian)科(ke)(ke)學(xue)(xue)基(ji)金(jin)項(xiang)目(mu)、地區科(ke)(ke)學(xue)(xue)基(ji)金(jin)項(xiang)目(mu)、港澳青年(nian)(nian)學(xue)(xue)者合作研(yan)究基(ji)金(jin)、創新研(yan)究群體項(xiang)目(mu)、國家杰出青年(nian)(nian)科(ke)(ke)學(xue)(xue)基(ji)金(jin)項(xiang)目(mu)、聯合基(ji)金(jin)項(xiang)目(mu)等(deng)18個項(xiang)目(mu)。
面上項目是自然科(ke)(ke)學(xue)基(ji)金資助(zhu)(zhu)體(ti)系中(zhong)的(de)主(zhu)要部(bu)分,主(zhu)要支持從事基(ji)礎研究的(de)科(ke)(ke)學(xue)技術人員(yuan)在(zai)科(ke)(ke)學(xue)基(ji)金資助(zhu)(zhu)范圍(wei)內自主(zhu)選題(ti),開展創(chuang)新性的(de)科(ke)(ke)學(xue)研究,促(cu)進各學(xue)科(ke)(ke)均衡、協調和可持續發(fa)展。
面(mian)上項(xiang)(xiang)目(mu)(mu)合作研究單位不(bu)得超過2個,資助期(qi)限(xian)為(wei)4年(nian)。2018年(nian)度(du)共資助面(mian)上項(xiang)(xiang)目(mu)(mu)18947項(xiang)(xiang),直接(jie)費用1115289萬(wan)(wan)元,平均資助強度(du)為(wei)58.86萬(wan)(wan)元/項(xiang)(xiang)。
科學部 | 申請項數 | 批準項數 | 直接費用 | 平均資助強度 | 直接費用占比(%) | 資助率(%) |
數理科學部 | 6544 | 1743 | 104640 | 60.03 | 9.38 | 26.64 |
化學科學部 | 7811 | 1737 | 113180 | 65.16 | 10.15 | 22.24 |
生命科學部 | 12664 | 3048 | 177470 | 58.23 | 15.91 | 24.07 |
地球科學部 | 7111 | 1895 | 117210 | 61.85 | 10.51 | 26.65 |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 16863 | 3199 | 192088 | 60.05 | 17.22 | 18.97 |
信息科學部 | 10558 | 2007 | 120037 | 59.81 | 10.76 | 19.01 |
管理科學部 | 4519 | 803 | 38544 | 48 | 3.46 | 17.77 |
醫學科學部 | 26552 | 4515 | 252120 | 55.84 | 22.61 | 17 |
合計成平均值 | 92622 | 18947 | 1115289 | 58.86 | 100 | 20.46 |
重(zhong)點項目支(zhi)持從(cong)事基(ji)礎(chu)研(yan)究的(de)科(ke)(ke)學技術人員針對已有較好基(ji)礎(chu)的(de)研(yan)究方向(xiang)或(huo)(huo)學科(ke)(ke)生(sheng)長點開(kai)展(zhan)深(shen)入(ru)、系統的(de)創新性研(yan)究,促進(jin)學科(ke)(ke)發展(zhan),推動若干重(zhong)要領域或(huo)(huo)科(ke)(ke)學前沿取得(de)突破。
重點項目(mu)合作研究單位(wei)不得超過2個,資助(zhu)期限為5年(nian)。2018年(nian)度重點項目(mu)共資助(zhu)701項,資助(zhu)直接費用(yong)205442萬(wan)元,平(ping)均資助(zhu)強度293.07萬(wan)元/項。
科學部 | 申請項數 | 批準項數 | 直接費用 | 平均資助強度 | 直接費用占比(%) | 資助率(%) |
數理科學部 | 311 | 80 | 24000 | 300 | 11.68 | 25.72 |
化學科學部 | 277 | 62 | 19500 | 314.52 | 9.49 | 22.38 |
生命科學部 | 621 | 113 | 32300 | 285.54 | 15.72 | 18.2 |
地球科學部 | 509 | 92 | 27780 | 301.96 | 13.52 | 18.07 |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 476 | 102 | 30600 | 300 | 14.89 | 21.43 |
信息科學部 | 347 | 98 | 28000 | 285.71 | 13.63 | 28.24 |
管理科學部 | 138 | 34 | 7992 | 235.06 | 3.89 | 24.64 |
醫學科學部 | 685 | 120 | 35270 | 293.92 | 17.17 | 17.52 |
合計成平均值 | 3364 | 701 | 205442 | 293.07 | 100 | 20.84 |
重(zhong)大項目面向科學前(qian)(qian)沿和(he)國(guo)家經濟、社(she)會、科技(ji)發展(zhan)及國(guo)家安全的(de)重(zhong)大需求中的(de)重(zhong)大科學問題(ti),超前(qian)(qian)部署,開(kai)展(zhan)多學科交叉(cha)研究(jiu)(jiu)和(he)綜合性研究(jiu)(jiu),充分發揮支撐與引領作用(yong),提(ti)升(sheng)我國(guo)基礎研究(jiu)(jiu)源頭創(chuang)新能力。
重大項目(mu)(mu)圍繞的科學目(mu)(mu)標設置不(bu)多于5個重大項目(mu)(mu)課題,每個課堂(tang)的合作研(yan)究單(dan)位(wei)不(bu)得超過2個,每個重大項目(mu)(mu)研(yan)究單(dan)位(wei)合計(ji)不(bu)得超過5個,資助期限為5年。
青(qing)年(nian)(nian)科學(xue)基金項目(mu)支持(chi)(chi)青(qing)年(nian)(nian)科學(xue)技(ji)術人(ren)員在科學(xue)基金資助范圍(wei)內自主(zhu)選題,開展基礎(chu)(chu)研(yan)究工作(zuo),培(pei)養青(qing)年(nian)(nian)科學(xue)技(ji)術人(ren)員獨(du)立主(zhu)持(chi)(chi)科研(yan)項目(mu)、進行創新研(yan)究的能(neng)力(li),激(ji)勵(li)青(qing)年(nian)(nian)科學(xue)技(ji)術人(ren)員的創新思維,培(pei)育(yu)基礎(chu)(chu)研(yan)究后(hou)繼人(ren)才。
青(qing)年(nian)科學基金資(zi)助(zhu)期限為(wei)3年(nian)。2018年(nian)度青(qing)年(nian)科學基金項目(mu)共資(zi)助(zhu)17671項,資(zi)助(zhu)直接費用417644萬(wan)(wan)元(yuan),平均資(zi)助(zhu)強(qiang)度為(wei)23.63萬(wan)(wan)元(yuan)/項。
科學部 | 申請項數 | 批準項數 | 直接費用 | 平均資助強度 | 直接費用占比(%) | 資助率(%) |
數理科學部 | 6054 | 1748 | 43630 | 24.96 | 10.45 | 28.87 |
化學科學部 | 7086 | 1545 | 39260 | 25.41 | 9.4 | 21.8 |
生命科學部 | 11481 | 2350 | 58240 | 24.78 | 13.94 | 20.47 |
地球科學部 | 6490 | 1763 | 43220 | 24.52 | 10.35 | 27.16 |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 14283 | 3077 | 76752 | 24.94 | 18.38 | 21.54 |
信息科學部 | 8280 | 2111 | 52054 | 24.66 | 12.46 | 25.5 |
管理科學部 | 4575 | 855 | 15808 | 18.49 | 3.79 | 18.69 |
醫學科學部 | 27793 | 4222 | 88680 | 21 | 21.23 | 15.19 |
合計成平均值 | 86042 | 17671 | 417644 | 23.63 | 100 | 20.54 |
國家(jia)杰(jie)出青(qing)年科學(xue)基(ji)金項目支持在(zai)基(ji)礎研究方面(mian)已取得突出成(cheng)績的(de)青(qing)年學(xue)者自(zi)主選擇(ze)研究方向(xiang)開(kai)展(zhan)創新研究,促進(jin)青(qing)年科學(xue)技(ji)術(shu)人才的(de)成(cheng)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批進(jin)入世界(jie)科技(ji)前沿(yan)的(de)優秀學(xue)術(shu)帶(dai)頭人。
國家杰(jie)出青年科學(xue)基金(jin)項(xiang)目資助期(qi)限為(wei)5年,2018年度國家杰(jie)出青年科學(xue)基金(jin)項(xiang)目接收申請2974項(xiang),資助199項(xiang)1資助直接費用為(wei)68285萬元。
科學部 | 申請項數 | 批準資助項數 | 資助率(%) |
數理科學部 | 353 | 25 | 7.08 |
化學科學部 | 433 | 30 | 6.93 |
生命科學部 | 358 | 25 | 6.98 |
地球科學部 | 308 | 21 | 6.82 |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 | 558 | 38 | 6.81 |
信息科學部 | 489 | 29 | 5.93 |
管理科學部 | 109 | 7 | 6.42 |
醫學科學部 | 366 | 24 | 6.56 |
合計成平均值 | 2974 | 199 | 6.69 |
2019國家杰出青年(nian)名單共300人(ren)(ren)入選(xuan),同比(bi)去年(nian)的(de)200人(ren)(ren)增長很多(duo),300人(ren)(ren)全(quan)部來(lai)自中(zhong)國。MAIGOO編輯(ji)發現,其中(zhong)入選(xuan)人(ren)(ren)數(shu)最多(duo)的(de)是北京大(da)學(xue)(xue),達到了(le)22人(ren)(ren),清華大(da)學(xue)(xue)緊隨其后(hou)入選(xuan)14人(ren)(ren),復旦與中(zhong)國科學(xue)(xue)技術大(da)學(xue)(xue)上榜11人(ren)(ren)并列第三。
序號 | 申請人 | 專業技術職務 | 研究領域 | 依托單位 |
1 | 陸帥 | 教授 | 反問題計算方法與數學理論 | 復旦大學(xue) |
2 | 袁軍華 | 教授 | 細菌運動的物理機制 | 中(zhong)國(guo)科學(xue)技術大學(xue) |
3 | 林偉 | 教授 | 現代生物數學中的方法、理論及在交叉研究中的應用 | 復旦大學 |
4 | 方德清 | 研究員 | 放射性核束物理 | 復旦大學 |
5 | 王記增 | 教授 | 固體力學 | 蘭州大學(xue) |
6 | 顧為民 | 教授 | 黑洞吸積與外流 | 廈門大學 |
7 | 向導 | 教授 | 基于加速器的超快科學裝置物理及關鍵技術 | 上海交通大學 |
8 | 李婧 | 研究員 | 太赫茲探測,射電天文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
9 | 邵成剛 | 教授 | 精密引力實驗中的噪聲研究 | 華中科技(ji)大(da)學 |
10 | 盧海舟 | 教授 | 磁場中拓撲物質的電子輸運理論 | 南方科技大學 |
11 | 劉毅 | 研究員 | 三維流形的拓撲與幾何 | 北京大學 |
12 | 楊振偉 | 副教授 | 重味強子的實驗研究 | 清華大(da)學 |
13 | 楊越 | 研究員 | 湍流與轉捩 | 北京大(da)學 |
14 | 田矗舜 | 研究員 | 基于量子力學原理的統計物理基礎之研究 |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
15 | 鄒長亮 | 教授 | 大規模數據統計推斷 | 南開大學 |
16 | 孫明波 | 教授 | 超聲速燃燒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
17 | 呂朝鋒 | 教授 | 非均質材料與結構力學 | 浙(zhe)江大學 |
18 | 何峰 | 教授 | 強場中的原子分子超快動力學研究 | 上海交(jiao)通大(da)學 |
19 | 王春朋 | 教授 | 偏微分方程 | 吉林大學 |
20 | 劉睿 | 教授 | 太陽物理 | 中國(guo)科學技術大學 |
國(guo)(guo)家自(zi)然(ran)科學(xue)基金委員會(hui)公布(bu)了2019年度國(guo)(guo)家杰出青年科學(xue)基金建議資助(zhu)項目申(shen)請人名單的(de)通告,...
國(guo)(guo)家(jia)最(zui)高科(ke)學(xue)技術(shu)獎(jiang)(jiang),于2000年由(you)國(guo)(guo)務院設立,是(shi)中國(guo)(guo)五個國(guo)(guo)家(jia)科(ke)學(xue)技術(shu)獎(jiang)(jiang)中最(zui)高等級的獎(jiang)(jiang)項.本(ben)...
國家杰(jie)出青年科(ke)學基金(jin)(英(ying)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
未來女科(ke)學家計(ji)劃遴(lin)選的是從事基礎科(ke)學或生(sheng)命科(ke)學領域研(yan)究(動物和化妝(zhuang)品(pin)研(yan)究除外)的女性科(ke)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