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畢業(ye)于武漢大學(xue)水利學(xue)院治河工程系。
1985年(nian),獲得(de)清華大學(xue)水(shui)利工(gong)程系水(shui)力(li)學(xue)及河流海岸(an)動力(li)學(xue)專業碩士學(xue)位(wei)。
1989年,獲得清華(hua)大學(xue)博士學(xue)位。
1989年 - 1991年,在北京大學(xue)(xue)城市(shi)與環境學(xue)(xue)系地貌學(xue)(xue)專業(ye)從事博(bo)士(shi)后研究。
1991年,進入北(bei)京大學(xue)城市與(yu)環境(jing)學(xue)系任教,先后擔(dan)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dao)師。
1998年 - 1999年,前(qian)往(wang)牛津大學工程力學系做(zuo)訪問學者。
2000年,創(chuang)建北京(jing)大學(xue)環境工程(cheng)實驗室(shi)和教育部(bu)水沙科學(xue)教育部(bu)重點(dian)實驗室(shi)。
2002年,組(zu)織建設(she)北(bei)京大(da)學環境(jing)工程實驗室、成立環境(jing)工程系(xi)。
2016年07月28日,南(nan)方科(ke)技大學(xue)(xue)-北京大學(xue)(xue)“世界大河研究所”啟動,擔任共同(tong)負責(ze)人。
2022年04月(yue),當選中(zhong)國環境科學(xue)學(xue)會第九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1992年(nian),獲(huo)得國家教(jiao)委霍英東(dong)青年(nian)教(jiao)師基金。
1994年(nian),獲得(de)國家自然科學基金(jin)委優秀中青年(nian)人(ren)才專(zhuan)項基金(jin)。
1995年(nian),入(ru)選(xuan)國家人事部百千萬(wan)人才(cai)工程(cheng)。
1996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jin)資助。
2008年,榮獲“教(jiao)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jin)步獎一等獎”。
2010年,科研項目《水沙(sha)災害形成機理及其防(fang)治的關鍵技術》榮(rong)獲(huo)“國家(jia)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13年,科研項目《高效微生物及其固定化脫(tuo)氮技術(shu)(shu)》榮(rong)獲“國(guo)家(jia)技術(shu)(shu)發明獎(jiang)二(er)等獎(jiang)”。
2015年12月07日,被增選(xuan)為中國科學(xue)院院士(shi)。
中華環保聯合會理事
東北亞環境-文(wen)化(hua)理事(shi)會理事(shi)
中國科學院學術顧問
中(zhong)國水土保(bao)持監測專(zhuan)業(ye)委員會副(fu)主任
教育部科技委地學(xue)與資源環境學(xue)部委員
愛丁堡大學客座教授
南方科技大學(xue)環境科學(xue)與工程學(xue)院(yuan)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