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李政道-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介紹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佛系少女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摘要: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佛系少女"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人物簡介

中文名:李政道

外文名(ming):Tsung-Dao Lee

國 ? ?籍:美國

祖(zu) ? ?籍:江(jiang)蘇蘇州

民 ? ?族:漢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6年11月25日(丙(bing)寅年)

職 ? ?業:物理學家

畢業院校:浙(zhe)江大(da)學(學士(shi)(shi)),芝加哥大(da)學(碩士(shi)(shi),博士(shi)(shi))

主(zhu)要成就:日(ri)本旭日(ri)重光(guang)章、愛(ai)因斯(si)坦(tan)科學(xue)獎(jiang)、法國(guo)(guo)國(guo)(guo)家學(xue)院G. Bude獎(jiang)章、中國(guo)(guo)國(guo)(guo)際合作獎(jiang)、諾貝爾物理學(xue)獎(jiang)

代表(biao)作品: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理(li)(li)、強子結構的孤立子袋模型理(li)(li)論等

人物經歷

1926年,李政(zheng)道出(chu)生(sheng)于上海。

1943年,在(zai)江西聯(lian)合中學畢業。

1943年,考(kao)入(ru)遷(qian)至貴州的(de)浙(zhe)江大學(xue)物(wu)理(li)系,由此(ci)走(zou)上物(wu)理(li)學(xue)之路,師從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nian),轉入昆明國立(li)西(xi)南(nan)聯大學(xue)。

1946年,經(jing)吳大猷(you)教授推薦赴美進入(ru)芝加哥大學,師從諾(nuo)貝爾物理學獎(jiang)獲得者、物理學大師費米教授。

1950年(nian)6月,獲芝(zhi)加哥大(da)學(xue)博士(shi)學(xue)位。任芝(zhi)加哥大(da)學(xue)天文(wen)系助理(li)研(yan)(yan)究員,從事流體力學(xue)的湍流、統計物理(li)的相變以及凝(ning)聚(ju)態物理(li)的極化子的研(yan)(yan)究。

1950年(nian)-1951年(nian),任加利福(fu)尼(ni)亞大學伯克(ke)利分校(xiao)助(zhu)理(li)研究員和(he)講師。

1951年(nian)-1953年(nian),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yan)究院成員。

1953-1960年,歷任美國(guo)哥倫比亞(ya)大學助(zhu)理(li)教(jiao)授、副(fu)教(jiao)授、教(jiao)授。主要從事粒子物(wu)理(li)和場論(lun)領域的研究(jiu)。

1956年,與楊(yang)振(zhen)寧(ning)共同提出宇(yu)稱不守恒理論。

1956年(nian)(nian),與楊(yang)振寧(ning)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yong)中宇稱不守恒(heng)理論”,共同獲1957年(nian)(nian)諾貝爾(er)物理學獎。

1958年,與楊振寧、吳(wu)健雄同獲普林(lin)(lin)斯(si)頓(dun)大學(xue)物(wu)理(li)學(xue)獎,并被授于(yu)普林(lin)(lin)斯(si)頓(dun)大學(xue)物(wu)理(li)榮(rong)譽博士學(xue)位。

1960年-1963年,任普(pu)林斯頓高等研(yan)究院教(jiao)授。

1961年,受推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yuan)院(yuan)士。

1963年-1964年,任哥(ge)倫比亞大學教授。

1964年-1984年,任哥倫(lun)比亞大(da)學費米物理講座教授。

1984年,回(hui)國參(can)加第十六屆中(zhong)研院院士會(hui)議。

1984年,他獲得全(quan)校(xiao)級(ji)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這一最高(gao)職稱,至(zhi)今仍(reng)是哥倫比(bi)亞(ya)大學在科學研究上最活躍(yue)的教授之一。

1986年,出任中國(guo)高等科學技術中心終身主任;并(bing)擔任北京現代物理學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為(wei)李政(zheng)道舉行六十(shi)大壽慶典(dian)。

1986年,任(ren)(ren)中國高等科(ke)學技術(shu)中心主任(ren)(ren)。

1986年(nian),任北(bei)京現代物理中心主(zhu)任。

1997年(nian)(nian)-2003年(nian)(nian),任(ren)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ren)。

1988年,在北京主(zhu)持召開(kai)同步輻射應用國際討(tao)論會。

1988年,任浙江現代物(wu)理中心主任。

2004年,任RIKEN-BNL研(yan)究中心名譽主任。

1990年,成(cheng)為以色列(lie)特(te)拉維夫大學董(dong)事會(hui)成(cheng)員(yuan)。

2004年,任(ren)RIKEN-BNL研究(jiu)中心名譽主任(ren)。

2006年至今(jin),任北京大(da)學高能物(wu)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8年,任上海交通大(da)學李政道(dao)研究所名譽所長(chang)。

榮譽成就??

1957年,愛因(yin)斯坦(tan)科學獎。 ? ?

1957年,諾(nuo)貝(bei)爾物理獎。

1969年,法(fa)國(guo)國(guo)家學(xue)院G. Bude獎。?

1977年,法(fa)國(guo)國(guo)家學院G. Bude獎。 ?

1979年,伽利略獎。

1986年(nian),意(yi)大利最(zui)高騎士勛章。?

1994年(nian),和(he)平科(ke)學獎。

1995年,中國國際(ji)合作獎(jiang)。 ? ?

1997年,紐約市科學獎。??

1999年,教皇保(bao)羅獎。?

2000年,紐(niu)約科(ke)學院獎。 ? ?

2015年,馬(ma)塞爾·格羅斯(si)曼獎。 ??

2016年,中華文化人物。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ti)供信(xin)息(xi)存儲空間(jian)(jian)服務(wu),非“MAIGOO編輯(ji)上傳(chuan)提(ti)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shi)注冊用戶自主發布(bu)上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zhan)觀(guan)點,更(geng)不表示(shi)本(ben)站(zhan)支持(chi)購買和(he)交易,本(ben)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合法性、準(zhun)確(que)性、真(zhen)實(shi)性、適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時間(jian)(jian)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75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992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782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