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陳德(de)亮獲(huo)得南(nan)京大學(xue)(xue)理學(xue)(xue)學(xue)(xue)士學(xue)(xue)位
1989年進入德國美因茲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shi)從諾貝(bei)爾獎得主保羅·克魯岑教(jiao)授(shou)
1992年博士畢業后進入德(de)國科隆大(da)學地(di)(di)球物理學和(he)氣象學研(yan)(yan)究(jiu)所、阿富雷德(de)-魏(wei)根納極地(di)(di)和(he)海洋(yang)研(yan)(yan)究(jiu)所做博士后研(yan)(yan)究(jiu)
1993年被聘進入瑞(rui)典哥德堡(bao)大學(xue)地球科學(xue)系(xi)任教(jiao),先(xian)后擔任高級講(jiang)師、副教(jiao)授、教(jiao)授、自然地理學(xue)系(xi)系(xi)主任
2009年2月出(chu)任國際科(ke)學(xue)理事會執行主任
2010年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
2013年(nian)當選哥德堡(bao)皇家藝術與科(ke)學院院士
2015年(nian)當選發展中國(guo)家科學院(yuan)院(yuan)士
2017年11月當選中國(guo)科學院外(wai)籍院士
2018年(nian)出(chu)任(ren)瑞典皇家(jia)科(ke)學院(yuan)地學部主(zhu)任(ren)
2018年 歐(ou)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2018年(nian) 挪威科學和文(wen)學院外籍(ji)院士(shi)
2017年 中華人(ren)民共和國國際(ji)科學(xue)技術合(he)作獎
2017年(nian)11月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shi)
2016年 中國(guo)科(ke)學院國(guo)際(ji)科(ke)技合作獎
2015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shi)
2014年 哥德堡大(da)學(xue)Pro Arte et Scientia 勛(xun)章
2013年 哥德堡皇家藝術與科學(xue)院(yuan)院(yuan)士
2010年 瑞(rui)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2000年(nian) 中國科學院海(hai)外評審專家(jia)稱號
2018年(nian)-2021年(nian) IPCC WGI 第(di) 6 次評估報告(AR6) 第(di)一(yi)章協(xie)調(diao)主要作(zuo)者
2018年- 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地球(qiu)大數據科學工程”國際專家
2017年(nian)- 《Big Earth Data》編委
2017年- TWAS年-聯(lian)想地質科學獎國際評審委(wei)員
2017年-2019年 蘭州大學西部(bu)環境教育(yu)部(bu)重(zhong)點(dian)實驗室客座教授
2017年- 斯德哥爾摩大(da)學 Bolin 氣候研究(jiu)中心的科學顧(gu)問(wen)委員會委員
2016年(nian)- 斯德哥爾(er)摩(mo)水獎(Stockholm Water Prize)提名委(wei)員會主(zhu)席
2016年- 未(wei)來地(di)球計劃旗下的核心(xin)項目年-國際綜合風險防范項目(IRG Project)科學委員(yuan)會(hui)委員(yuan)
2016年-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董事會業務委員(yuan)會主席
2016年(nian)-2020年(nian) 中(zhong)國(guo)(guo)黃土(tu)與第四(si)紀地質國(guo)(guo)家重(zhong)點實(shi)驗室(shi)學術委員會海外委員
2015年-2017年 Baltic Earth 高級(ji)顧問委(wei)員(yuan)會成員(yuan)
2015年(nian)-2017年(nian) 牛津科(ke)學(xue)研究百科(ke)全(quan)書《西藏地區(qu)的氣(qi)候與氣(qi)候變化》主編
2015年-2019年 中國科學院陸地(di)水循環及地(di)表過程重點實驗(yan)室戰(zhan)略委員(yuan)會(hui)委員(yuan)
2014年-2016年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副主編
2014年-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副主編
2014年-2017年 Olav Thon 基金會(hui)顧問委員(yuan)(yuan)(yuan)會(hui)委員(yuan)(yuan)(yuan)及國際科學,數學和醫學研究獎委員(yuan)(yuan)(yuan)會(hui)委員(yuan)(yuan)(yuan)
2014年(nian)-2016年(nian) 科(ke)技部全球變化研究(jiu)國(guo)家重(zhong)大科(ke)學研究(jiu)計劃專(zhuan)家組(zu)成(cheng)員
2014年- “未來地球計(ji)劃(hua)”中國委(wei)(wei)員(yuan)會(hui)委(wei)(wei)員(yuan)
2014年-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理事會成(cheng)員
2013年- 《國家科學評論》編委
2013年- 沃爾沃環境獎科學(xue)委員會委員
2013年- 中國海外交(jiao)流協(xie)會(hui)理(li)(li)事(shi)會(hui)理(li)(li)事(shi)
2013年-2015年 日(ri)本人(ren)文與自然(ran)研究所項目(mu)評審(shen)委員(yuan)會委員(yuan)
2013年- 北京(jing)師范大(da)學全(quan)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yan)究(jiu)院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2013年- 中(zhong)國科(ke)學院遙(yao)感(gan)與數(shu)字地球研究所國際專家委(wei)員會(hui)會(hui)員
2012年- 上(shang)海市(shi)政(zheng)府僑(qiao)辦咨詢顧問
2012年-2017年 中國科學院(yuan)青藏高原研究所客座教授
2012年-2015年 瑞典(dian)皇家科學院國家全球環境變化研(yan)究委員會成員
2012年(nian)-2014年(nian) 南京大(da)學(xue)氣(qi)候(hou)與全球變化(hua)研究院國(guo)際咨詢和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
2012年, 2008年 Sixten Heyman 獎評(ping)獎委員會委員
2011年(nian)- “第三極環境(TPE)”國際(ji)研究計劃執委會委員
2011年(nian)- 國務院僑辦海外專(zhuan)家咨(zi)詢委(wei)員會委(wei)員
2011年-2017年 瑞典(dian)環境與氣(qi)候數據中心(ECDS)科學顧問(wen)委員會(hui)主席
2011年(nian)-2013年(nian) 法國(guo)國(guo)家研究署地(di)球(qiu)系統科學科學指(zhi)導委(wei)員會委(wei)員
2011年-2013年 經合組織(OECD)創(chuang)新,高等(deng)教育(yu)發(fa)展(zhan)研(yan)究計劃(IHERD)顧問委員(yuan)會委員(yuan)
2011年- 中(zhong)國氣(qi)象學會氣(qi)候(hou)變化與(yu)低碳發展委員會顧(gu)問
2011年-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編委
2010年(nian) 瑞典皇(huang)家科學(xue)院組織的第三屆(jie)諾貝爾獎(jiang)得(de)主全(quan)球可(ke)持續發展研討(tao)會科學(xue)委員會委員
2010年(nian)-2013年(nian) IPCC WGI 第 5 次評估(gu)報告(gao)(AR5)第一章主要作者
2009年- 清(qing)華大學(xue)地球科學(xue)中心科學(xue)指(zhi)導委員會(hui)委員
2009年-2012年-全球環境變化的人(ren)類因素計劃(hua)(IHDP)、國際生物多(duo)樣性(xing)科學計劃(hua)(DIVERSITAS)、和國際地球科(ke)(ke)學聯(lian)盟(ESSP)科(ke)(ke)學委員會(hui)委員
2009年-2012年 世界科學論壇指導(dao)委員會委員
2008年-2015年 瑞典皇家科學院環境委員會委員
2008年-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編委
2008年- 《Earth Environment》編委
2007年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客座編輯(ji)
2006年-2007年 瑞典(dian)皇家(jia)科學院地球物理國(guo)家(jia)委(wei)(wei)員會委(wei)(wei)員
2006年 《GeografiskaAnnaler》客座編(bian)輯
2004年(nian)- 中國(guo)氣(qi)(qi)象(xiang)學(xue)會氣(qi)(qi)候(hou)生態學(xue)委員(yuan)會委員(yuan)
2004年(nian)-2005年(nian) 瑞典國(guo)家 IGCP 委員(yuan)會委員(yuan)
2004年-2008年 廣(guang)州季風與環境研究中心(xin)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4年(nian)-2008年(nian) 瑞典皇家科(ke)學(xue)院國家 IGBP/WCRP 委(wei)員會委(wei)員
2004年-2015年 《氣象學報》編(bian)委
2003年(nian)-2008年(nian) 中國氣象局(ju)氣候研(yan)究開放實(shi)驗室學術委員(yuan)會海外主任
2003年- 中國氣(qi)象學會(hui)(hui)應用(yong)氣(qi)候專家委員會(hui)(hui)委員
2003年- 美(mei)華大氣(qi)海洋學會(hui)歐洲(zhou)負(fu)責人
2002年- 《地理科學進(jin)展》編委
2000年-2003年 瑞(rui)典(dian)航(hang)天局(ju)大氣委(wei)員會委(wei)員
2000年 挪威自然(ran)資金委員(yuan)會(hui)國(guo)際評審專家
1999年(nian)-2003年(nian) 德國教育與(yu)科研部氣(qi)候研究計劃國際(ji)專家
1999年 IPCC WGI 第 3 次評(ping)估報告(AR3)第 10 章貢(gong)獻作者
1998年-2002年 瑞典自然(ran)資金委(wei)員(yuan)會地學部評(ping)審委(wei)員(yuan)會委(wei)員(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