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在蘭(lan)州大學(xue)地質地理(li)系自然(ran)地理(li)學(xue)專業本科畢業。
1982年(nian)01月(yue),從蘭(lan)州大學地(di)理(li)系(xi)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在蘭(lan)州大學地(di)理(li)系(xi)任教(jiao)。
1983年03月,進(jin)入(ru)中國科學院蘭州冰(bing)川(chuan)凍土研究所攻讀博(bo)士(shi)學位(wei),師從施雅風院士(shi)。
1984年(nian)07月,赴美國參加俄亥俄州立大(da)學(xue)主辦的"極地與高山冰川學(xue)夏季(ji)研究"培訓班。
1986年,獲得中(zhong)國科學院北(bei)京(jing)地(di)理研究所自然地(di)理學博士(shi)學位。
1987年 - 1988年05月,進(jin)入法國格勒諾貝爾大(da)學冰川與環境一球(qiu)物理所,進(jin)行博(bo)士后研究工作。
1988年06月 - 1989年01月,前往(wang)美國俄亥俄州(zhou)立(li)大(da)學伯德(de)極地研究(jiu)中心學習(xi)與工作。
1990年04月,進(jin)入中國科學院蘭州(zhou)冰川(chuan)所(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yan)究所)工作。
1993年 - 1994年,以訪問學(xue)者身份前往法國原子能中心氣候與(yu)環境研究實驗室(shi)。
1995年06月(yue) - 1999年06月(yue),擔(dan)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冰(bing)川凍土研究所(suo)副所(suo)長。
1995年(nian) - 1997年(nian),擔任美國俄(e)亥俄(e)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1999年(nian)06月(yue) - 2001年(nian)11月(yue),擔(dan)任中國(guo)科(ke)學院寒區(qu)旱區(qu)環境與工程研究(jiu)所副所長。
2001年(nian)11月(yue) - 2003年(nian)06月(yue),擔任中國科(ke)學(xue)院(yuan)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suo)所(suo)長。
2003年,擔任中(zhong)國(guo)科(ke)學院青藏高原(yuan)研(yan)究(jiu)所研(yan)究(jiu)員。
2005年,擔任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
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xue)院(yuan)院(yuan)士。
2014年,中(zhong)國科學院青藏(zang)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zhong)心成立,擔任中(zhong)心主任。
2017年10月(yue)10日,當選中國科學(xue)院留學(xue)人員聯(lian)誼會(中國科學(xue)院歐美同學(xue)會)第一(yi)屆(jie)理事會會長。
2021年01月(yue)22日,當選(xuan)歐(ou)美(mei)同學(xue)會(hui)(中(zhong)國留學(xue)人員聯誼會(hui))第八屆理事會(hui)副會(hui)長(chang)。
2022年,擔任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kao)察研究隊隊長。
1992年,帶領(ling)研究團(tuan)隊在“第三(san)極”鉆(zhan)取了超(chao)過300米的(de)透底冰芯,創造南北極之(zhi)外最深的(de)冰芯世界紀錄(lu)。
1997年,帶領(ling)研究(jiu)團隊在海(hai)拔(ba)7000多(duo)米處(chu)鉆取了透底冰芯,創(chuang)造海(hai)拔(ba)最高的冰芯世界紀錄。
2001年,榮獲“何(he)梁何(he)利(li)基金(jin)科學與(yu)技(ji)術進步(bu)獎”。
2006年,榮(rong)獲“全國(guo)優秀科技工作(zuo)者”稱號。
2017年05月25日,榮獲“全(quan)國創新爭先獎”。
2017年,榮獲(huo)瑞典(dian)人類學和(he)地理(li)學會(hui)“維加(jia)獎”。
1996年,項目《國際橫穿(chuan)南極考察冰(bing)川學研究》榮獲“中國科學院自然(ran)科學一(yi)等獎”。
1997年,項(xiang)目《國際(ji)橫穿南極(ji)考察冰川學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deng)獎”。
1999年,項目《古氣(qi)候和古環境(jing)研究》榮獲“國家(jia)自然科學四(si)等獎”。
2000年,項目(mu)《氣候變化和趨勢、湖泊和海(hai)平面》榮獲“中國科(ke)學院自然科(ke)學一(yi)等獎”。
2014年,項目《青藏(zang)高(gao)原冰(bing)芯高(gao)分辨率氣(qi)候環境記錄研究》榮獲“國家自然(ran)科學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