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從復旦大學生物系畢業,考(kao)入(ru)中國科學院昆明(ming)動物研究所就讀研究生。
1991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shi)學位后(hou)留(liu)所工作(zuo)。
1992年(nian),前往美國圣地亞哥動(dong)物協會做博(bo)士后研究。
1995年,回到中國(guo)科學院昆(kun)明(ming)動物研(yan)究(jiu)(jiu)所(suo)細胞與(yu)分子進化(hua)開放研(yan)究(jiu)(jiu)實(shi)驗(yan)室,擔任研(yan)究(jiu)(jiu)員、博(bo)士生導(dao)師、主任。
1999年,擔任云(yun)南省畜禽分子生物學(xue)重點實驗(yan)室(shi)主任。
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yuan)院(yuan)士。
2005年,擔任中國科學(xue)院昆明動物研(yan)究所所長。
2007年,當選為發展中國(guo)家科學(xue)院院士。
2008年,當選為云南(nan)省科學技術協會第(di)七屆委員會主席(xi)。
2009年07月,被(bei)聘為昆明學(xue)院(yuan)(yuan)名(ming)譽院(yuan)(yuan)長。
2012年至今,擔任中(zhong)國(guo)科(ke)學(xue)院(yuan)副(fu)院(yuan)長。
1996年,項目(mu)《獼猴屬(shu)的分子(zi)進化研究》獲得“云南省自(zi)然科(ke)學一等獎”。
1997年(nian),項目《中(zhong)國若干特有珍稀(xi)動物類群的細胞與分子(zi)進化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2001年(nian),項目《滇(dian)金絲猴(hou)生(sheng)物學研究》獲得(de)“云南(nan)省自然科學一(yi)等獎”。
2002年,獲得第(di)三屆國際“生物(wu)多(duo)樣性領(ling)導(dao)獎”(第(di)一位(wei)亞洲獲獎學者)。
2003年,項目《云南(nan)漢族(zu)系統性紅斑狼(lang)瘡與補(bu)體C4 C2基因相關性研究(jiu)》獲(huo)得“云南(nan)省(sheng)科(ke)技進步三等獎”。
2005年,項目《線粒(li)體(ti)基因組多樣性與東亞人群(qun)歷史的研究》獲得“云(yun)南(nan)省自(zi)然(ran)科學一等(deng)獎”。
2005年,獲得“云南省科(ke)學(xue)技術突出貢獻獎”。
2006年(nian),項目《線粒體基因組多樣(yang)性與(yu)東亞(ya)人(ren)群歷史的研究》獲(huo)得(de)“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9年,獲得第(di)二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cheng)就獎”。
2013年,項目(mu)《基因(yin)組多樣性與(yu)亞(ya)洲人群的演(yan)化》獲得“云南省(sheng)自然科學(xue)特等獎”。
2014年,項目(mu)《基因組多(duo)樣(yang)性(xing)與亞洲人(ren)群的演化》獲得(de)“國家(jia)自(zi)然科學獎二(er)等(deng)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