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bu)2016年版(ban)QS亞洲大學排名(ming)(ming)啦!清華排名(ming)(ming)第5,北(bei)大第9,哪些(xie)中國(guo)的大學也上榜了(le)呢(ni)?快來看看你母校有(you)沒有(you)入圍!
QS(Quacquarelli Symonds)創(chuang)立于1990年(nian)(nian),總(zong)部位于英國倫敦(dun),是一家(jia)提供高(gao)等教(jiao)育(yu)咨詢(xun)、職業(ye)信息與(yu)就(jiu)業(ye)解決方案的(de)咨詢(xun)機構(gou)。QS與(yu)全(quan)(quan)球(qiu)50多(duo)個國家(jia)的(de)2000多(duo)所高(gao)校建立了合作(zuo)(zuo)關系(xi),并以發布(bu)(bu)各類高(gao)校排(pai)(pai)行榜單出名(ming)。QS最初與(yu)《泰(tai)晤士高(gao)等教(jiao)育(yu)》增刊(kan)合作(zuo)(zuo),于2004-2009年(nian)(nian)期間聯(lian)合發表《泰(tai)晤士高(gao)等教(jiao)育(yu)-QS世(shi)界(jie)大(da)學排(pai)(pai)名(ming)》。之后QS獨立公布(bu)(bu)自己的(de)排(pai)(pai)行榜,并在(zai)TopUniversities.com上發布(bu)(bu)。“QS世(shi)界(jie)大(da)學排(pai)(pai)名(ming)”與(yu)“泰(tai)晤士高(gao)等教(jiao)育(yu)世(shi)界(jie)大(da)學排(pai)(pai)名(ming)”及“世(shi)界(jie)大(da)學學術(shu)排(pai)(pai)名(ming)”被(bei)認為是世(shi)界(jie)三大(da)具有(you)影(ying)響力的(de)全(quan)(quan)球(qiu)性(xing)大(da)學排(pai)(pai)名(ming)。
本次(ci)排(pai)名(ming)在2015年(nian)的基礎上增(zeng)加50所(suo)(suo)大學(xue)(xue),對亞洲的前350所(suo)(suo)大學(xue)(xue)進行排(pai)名(ming)比(bi)(bi)(bi)(bi)較。新增(zeng)了擁有博士學(xue)(xue)位教(jiao)(jiao)職工(gong)比(bi)(bi)(bi)(bi)例的指標(biao),權(quan)重占(zhan)(zhan)(zhan)5%。本次(ci)排(pai)名(ming)9項考察指標(biao)包括學(xue)(xue)術聲(sheng)譽(yu)(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30%)、雇主聲(sheng)譽(yu)(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20%)、師生(sheng)比(bi)(bi)(bi)(bi)例(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15%)、每篇論(lun)文應用數(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10%)、每位教(jiao)(jiao)員(yuan)發(fa)表(biao)論(lun)文數 (10%)、有博士頭銜教(jiao)(jiao)員(yuan)數量(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5%,為(wei)2016年(nian)首(shou)次(ci)引進的新指標(biao))、外籍教(jiao)(jiao)員(yuan)比(bi)(bi)(bi)(bi)例(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2.5%)、國際學(xue)(xue)生(sheng)比(bi)(bi)(bi)(bi)例(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2.5%)、引進交(jiao)(jiao)換(huan)學(xue)(xue) 生(sheng)比(bi)(bi)(bi)(bi)例(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2.5%)及輸出交(jiao)(jiao)換(huan)學(xue)(xue)生(sheng)比(bi)(bi)(bi)(bi)例(占(zhan)(zhan)(zhan)比(bi)(bi)(bi)(bi)2.5%)。
排(pai)行榜前三的(de)大(da)學(xue)(xue)分(fen)別為新加坡(po)國立大(da)學(xue)(xue)、香港大(da)學(xue)(xue)與南洋理工(gong)大(da)學(xue)(xue)。
從(cong)2014年開始(shi),新加坡國立大(da)(da)學(xue)第三次蟬(chan)聯(lian)QS亞洲大(da)(da)學(xue)排行榜(bang)冠(guan)軍,其QS世界大(da)(da)學(xue)排行榜(bang)的名(ming)(ming)次為第12。新加坡國立大(da)(da)學(xue)的工科專(zhuan)業(ye)享(xiang)有盛(sheng)名(ming)(ming),其土木及結構工程專(zhuan)業(ye)在QS全(quan)球(qiu)大(da)(da)學(xue)專(zhuan)業(ye)排行榜(bang)上名(ming)(ming)列第三。
香(xiang)港大(da)學(xue)(xue)連(lian)續兩年成為QS亞洲大(da)學(xue)(xue)排行榜亞軍,在QS世界大(da)學(xue)(xue)排行榜上的名次為第30。在QS全球大(da)學(xue)(xue)專業排行榜上,香(xiang)港大(da)學(xue)(xue)的牙科(ke)學(xue)(xue)名列第一。
近(jin)年來南洋理工大(da)學(xue)的(de)排名(ming)一直穩步上升,從2013年的(de)第(di)10上升至2016年的(de)第(di)三,其QS世界大(da)學(xue)排行榜(bang)的(de)名(ming)次(ci)為(wei)第(di)13。材料科學(xue)為(wei)南洋理工大(da)學(xue)最好的(de)專業,在(zai)全球大(da)學(xue)專業排行榜(bang)上名(ming)列第(di)六(liu)。
在榜單(dan)前(qian)十的大(da)(da)學(xue)中,有兩(liang)所大(da)(da)學(xue)位(wei)(wei)(wei)于新加坡(po)、四所大(da)(da)學(xue)位(wei)(wei)(wei)于中國(guo)香港、兩(liang)所大(da)(da)學(xue)位(wei)(wei)(wei)于中國(guo)內地、兩(liang)所大(da)(da)學(xue)位(wei)(wei)(wei)于韓國(guo)。第10到第20的榜單(dan)除(chu)了復旦大(da)(da)學(xue)(第11)以外,均(jun)由韓國(guo)及日本的大(da)(da)學(xue)把持。
在350所(suo)大(da)(da)學中,中國內(nei)地大(da)(da)學占了82個席位。排名前三的(de)分別為清華(hua)大(da)(da)學(第(di)5)、北京大(da)(da)學(第(di)9)和復(fu)旦大(da)(da)學(第(di)11)。
清(qing)華(hua)大學(xue)(xue)(xue)進步迅速,從2015年的(de)第(di)11上升了6位,其在QS全(quan)球大學(xue)(xue)(xue)排行(xing)榜(bang)上的(de)排名(ming)為第(di)25。清(qing)華(hua)大學(xue)(xue)(xue)的(de)建筑學(xue)(xue)(xue)在全(quan)球大學(xue)(xue)(xue)專業排行(xing)榜(bang)上名(ming)列第(di)八(ba)。
北京(jing)(jing)大學的排(pai)(pai)名則在(zai)近年來呈略微(wei)下降(jiang)的趨勢(shi)。在(zai)2013年,北京(jing)(jing)大學在(zai)該排(pai)(pai)行(xing)(xing)榜(bang)上(shang)名列(lie)第5。在(zai)QS全(quan)球(qiu)大學排(pai)(pai)行(xing)(xing)榜(bang)上(shang),北京(jing)(jing)大學的排(pai)(pai)名為第41,其現代語言學名列(lie)全(quan)球(qiu)大學專(zhuan)業排(pai)(pai)行(xing)(xing)榜(bang)第八。
復旦大(da)學(xue)是榜單上進步較快的大(da)學(xue)之一,從2013年的第(di)23名(ming)上升了(le)12位。在(zai)QS全球大(da)學(xue)排(pai)行榜上,復旦大(da)學(xue)的排(pai)名(ming)為第(di)51,其政治學(xue)名(ming)列(lie)全球大(da)學(xue)專業(ye)排(pai)行榜第(di)36。
榜單上(shang)其(qi)他排在前列的中國內地大學(xue)包括上(shang)海交通(tong)大學(xue)(第(di)22)、南京大學(xue)(第(di)23)、浙江大學(xue)(第(di)24)、中國科(ke)學(xue)技術大學(xue)(第(di)25)、北京師范大學(xue)(第(di)40)、武漢大學(xue)(第(di)44)和(he)中山大學(xue)(第(di)47)。
82所進入亞洲350強的中國內地院校,分布在20個省。其中北(bei)京有(you)(you)22所(suo)(suo)入選,在所(suo)(suo)有(you)(you)省份中最多,上海其次共有(you)(you)10所(suo)(suo)。江蘇第三(san)9所(suo)(suo)入選。陜西(xi)6所(suo)(suo),湖北(bei)5所(suo)(suo),廣東4所(suo)(suo),福建、湖南、四(si)川(chuan)各(ge)有(you)(you)3所(suo)(suo)入選,天(tian)津、遼寧、山東、吉(ji)林、黑龍江、安徽(hui)分別有(you)2所(suo)入選。甘肅(su)、浙江、重慶、河南(nan)、云南(nan)也各有(you)1所(suo)入選。
2016排名 | 大學名稱 | 分數 |
5 | 清華大學 | 100 |
9 | 北京大學 | 100 |
11 | 復旦大學 | 99.7 |
22 | 上海交通大學 | 99 |
23 | 南京大學 | 95.4 |
24 | 浙江大學 | 96.7 |
2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93.4 |
40 | 北京師范大學 | 83.4 |
44 | 武漢大學 | 77.9 |
47 | 中山大學 | 73.4 |
53 | 同濟大學 | 64.5 |
56 | 西安交通大學 | 59.5 |
57 | 南開大學 | 67.8 |
5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56.8 |
62 | 中國人民大學 | 65.3 |
68 | 廈門大學 | 60.8 |
69 | 上海大學 | 67.1 |
70 | 北京理工大學 | 58.4 |
72 | 天津大學 | 46.8 |
81 | 華中科技大學 | 57.5 |
82 | 華東師范大學 | 45.6 |
82 | 東南大學 | 39.8 |
8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47.6 |
87 | 吉林大學 | 56 |
98 | 山東大學 | 47.4 |
100 | 北京工業大學 | 40.8 |
103 | 四川大學 | 47.2 |
105 | 大連理工大學 | 46.9 |
107 | 華東理工大學 | 46.3 |
115 | 北京交通大學 | 44.8 |
131 | 中國農業大學 | 40.2 |
132 | 華南理工大學 | 40.1 |
142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38.8 |
144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38.5 |
146 | 中南大學 | 38.1 |
151 | 湖南大學 | 37.7 |
160 | 重慶大學 | 35.3 |
162 | 上海財經大學 | 34.9 |
167 | 西北工業大學 | 34.1 |
168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34 |
169 | 蘇州大學 | 33.8 |
177 | 東華大學 | 32.8 |
182 | 華中師范大學 | 32.1 |
187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31.5 |
18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31.3 |
195 | 暨南大學 | 30.7 |
195 | 國防科技大學 | 30.7 |
2016排名 | 2015排名 | 大學名稱 | 國家 | 分數 | 學術聲譽排名 |
1 | 1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100 | 2 |
2 | 2 | 香港大學 | 中國香港 | 100 | 6 |
3 | 4 | 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 | 99.9 | 9 |
4 | 5 | 香港科技大學 | 中國香港 | 99.7 | 11 |
5 | 11 | 清華大學 | 中國 | 100 | 5 |
6 | 3 | 韓國科學技術學院 | 韓國 | 99.1 | 14 |
7 | 9 | 香港城市大學 | 中國香港 | 93.7 | 25 |
8 | 6 | 香港中文大學 | 中國香港 | 99.8 | 10 |
9 | 7 | 北京大學 | 中國 | 100 | 3 |
10 | 8 | 首爾大學 | 韓國 | 100 | 7 |
11 | 16 | 復旦大學 | 中國 | 99.7 | 12 |
12 | 10 | 浦項工科大學 | 韓國 | 83.2 | 36 |
13 | 12 | 東京大學 | 日本 | 100 | 1 |
14 | 15 | 東京工業大學 | 日本 | 98.4 | 16 |
15 | 14 | 京都大學 | 日本 | 100 | 4 |
16 | 19 | 高麗大學 | 韓國 | 96.1 | 20 |
17 | 13 | 大阪大學 | 日本 | 99.5 | 13 |
18 | 18 | 延世大學 | 韓國 | 96.5 | 19 |
19 | 17 | 成均館大學 | 韓國 | 91.8 | 30 |
20 | 20 | 日本東北大學 | 日本 | 98.4 | 17 |
21 | 22 | 臺灣大學 | 中國臺灣 | 100 | 8 |
22 | 24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 | 99 | 15 |
23 | 26 | 南京大學 | 中國 | 95.4 | 21 |
24 | 35 | 浙江大學 | 中國 | 96.7 | 18 |
25 | 23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 | 93.4 | 26 |
26 | 21 | 名古屋大學 | 日本 | 94 | 23 |
27 | 29 | 馬來亞大學 | 馬來西亞 | 87.6 | 34 |
28 | 25 | 北海道大學 | 日本 | 92.2 | 28 |
29 | 27 | 香港理工大學 | 中國香港 | 92.6 | 27 |
30 | 30 | 漢陽大學 | 韓國 | 72.4 | 52 |
31 | 31 | 臺灣清華大學 | 中國臺灣 | 89.6 | 32 |
32 | 28 | 九州大學 | 日本 | 92 | 29 |
33 | 34 | 印度科技大學 | 印度 | 80.2 | 38 |
34 | 33 | 筑波大學 | 日本 | 79.8 | 39 |
35 | 46 | 印度理工學院孟買校區 | 印度 | 87.8 | 33 |
36 | 42 |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校區 | 印度 | 82.6 | 37 |
37 | 38 | 慶熙大學 | 韓國 | 60.6 | 71 |
38 | 31 | 臺灣交通大學 | 中國臺灣 | 63.5 | 64 |
39 | 36 | 成功大學 | 中國臺灣 | 76.4 | 46 |
40 | 40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國 | 83.4 | 35 |
41 | 39 | 早稻田大學 | 日本 | 94 | 24 |
42 | 37 | 慶應義塾大學 | 日本 | 90 | 31 |
43 | 56 | 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校區 | 印度 | 69.3 | 56 |
44 | 58 | 武漢大學 | 中國 | 77.9 | 43 |
45 | 53 | 朱拉隆功大學 | 泰國 | 95.3 | 22 |
46 | 43 | 梨花女子大學 | 韓國 | 55.6 | 86 |
47 | 48 | 中山大學 | 中國 | 73.4 | 51 |
48 | 58= | 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校區 | 印度 | 73.6 | 50 |
49 | 66 |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 | 馬來西亞 | 71.6 | 53 |
50 | 45 | 臺灣科技大學 | 中國臺灣 | 61.6 | 67 |
51= | 49 |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 馬來西亞 | 78.2 | 42 |
51= | 67 | 印度理工學院卡哈拉格普爾校區 | 印度 | 64.5 | 63 |
53 | 63 | 同濟大學 | 中國 | 64.5 | 62 |
54 | 61= | 西江大學 | 韓國 | 54.2 | 89 |
55 | 56= |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 | 馬來西亞 | 77 | 45 |
56 | 55 | 西安交通大學 | 中國 | 59.5 | 73 |
57 | 52 | 南開大學 | 中國 | 67.8 | 58 |
58 | 64 | 師范大學 | 中國臺灣 | 68.3 | 57 |
59 | 68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中國 | 56.8 | 82 |
60 | N/A | 新加坡管理大學 | 新加坡 | 39.5 | 122 |
61 | 44 | 瑪希隆大學 | 泰國 | 77.2 | 44 |
62 | 82 | 中國人民大學 | 中國 | 65.3 | 61 |
63 | 61= | 馬來西亞理工大學 | 馬來西亞 | 59.1 | 75 |
64 | 51 | 浸會大學 | 中國香港 | 52.9 | 90 |
65 | 41 | 神戶大學 | 日本 | 65.9 | 60 |
66 | 91 | 德里大學 | 印度 | 76 | 47 |
67 | 79 | 印度尼西亞大學 | 印度 | 78.4 | 41 |
68 | 76 | 廈門大學 | 中國 | 60.8 | 70 |
69 | 75 | 上海大學 | 中國 | 67.1 | 59 |
70= | 70 | 菲律賓大學 | 菲律賓 | 74.8 | 48 |
70= | 80=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國 | 58.4 | 78 |
72 | 96= | 天津大學 | 中國 | 46.8 | 99 |
73 | 69 | 臺灣中山大學 | 中國臺灣 | 59 | 76 |
74 | 47 | 臺北醫學大學 | 中國臺灣 | 44.4 | 103 |
75= | 71 | 釜山大學 | 韓國 | 60.9 | 69 |
75= | 60 | 中央大學 | 中國臺灣 | 55.4 | 87 |
77 | 103 | 韓國外國語大學 | 韓國 | 36.6 | 132 |
78 | 92= | 印度理工學院魯爾基校區 | 印度 | 47 | 98 |
79 | 53= | 廣島大學 | 日本 | 60.4 | 72 |
80 | 72 | 韓國中央大學 | 韓國 | 34.6 | 143 |
81 | 88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國 | 57.5 | 80 |
82= | 106 | 華東師范大學 | 中國 | 45.6 | 102 |
82= | 85= | 東南大學 | 中國 | 39.8 | 120 |
84 | 50 | 陽明大學 | 中國臺灣 | 38.8 | 125 |
85 | 9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 | 47.6 | 95 |
86 | 122 | 印尼萬隆科技學院 | 印度 | 79.3 | 40 |
87 | 85= | 吉林大學 | 中國 | 56 | 85 |
88= | 127 | 日本一橋大學 | 日本 | 56.5 | 83 |
88= | 77 | 韓國東國大學 | 韓國 | 30.4 | 164 |
90 | N/A | 韓國光州科學技術學院 | 韓國 | 31 | 162 |
91 | 65 | 東京醫科牙科大學 | 日本 | 35.5 | 137 |
92 | 84 | 首爾國立大學 | 韓國 | 49.8 | 92 |
93 | 104= | 韓國世宗大學 | 韓國 | 36.3 | 135 |
94 | 98 | 印度理工學院古瓦哈提校區 | 印度 | 39.5 | 123 |
95 | 123 | 政治大學 | 中國臺灣 | 51.5 | 91 |
96 | 95 | 中興大學 | 中國臺灣 | 47.1 | 97 |
97 | 74 | 韓國全北國立大學 | 韓國 | 42.7 | 109 |
98 | 89 | 山東大學 | 中國 | 47.4 | 96 |
99 | 114 | 馬尼拉雅典耀大學 | 菲律賓 | 59.1 | 74 |
100 | 131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國 | 40.8 | 116 |
從2016年QS亞洲(zhou)大(da)學排行榜可以看出(chu),中(zhong)國(guo)作為世界(jie)(jie)高等教育的(de)領軍人(ren),在科研(yan)、創(chuang)新、教學、就業、人(ren)才培養、和(he)國(guo)際(ji)化戰略(lve)的(de)所(suo)有核心方面位(wei)居亞洲(zhou)領導地位(wei),成就卓越,得到(dao)了國(guo)際(ji)社會的(de)長(chang)期廣泛認可。中(zhong)國(guo)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da)對(dui)教育的(de)投(tou)入力(li)度,不斷擴(kuo)大(da)并(bing)深化教育體制的(de)全面改革,給予高校更(geng)(geng)多(duo)的(de)自主權,積極鼓勵中(zhong)國(guo)大(da)學走出(chu)去,開展更(geng)(geng)多(duo)帶(dai)來(lai)重大(da)全球影響(xiang)的(de)國(guo)際(ji)合(he)作,吸(xi)引世界(jie)(jie)范圍內最優秀的(de)人(ren)才來(lai)華學習(xi)、實習(xi)、工作、創(chuang)業,創(chuang)建更(geng)(geng)多(duo)世界(jie)(jie)一流的(de)大(da)學和(he)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