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得獎者應仍從事于有關的學術領域,在學術或科學的研究或應用上有杰出貢獻,或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之成就。「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de)意愿而(er)設,于2001年11月(yue)宣告成(cheng)立(li),并由「邵逸夫獎(jiang)基金(jin)會有(you)限公司」管理及執行,基金(jin)會辦事處設在香港。
邵(shao)(shao)逸夫(fu)獎(jiang)是按(an)邵(shao)(shao)逸夫(fu)先(xian)生的(de)意愿設(she)立,由邵(shao)(shao)逸夫(fu)獎(jiang)基金會有限公司(si)管理及執行的(de)國際性(xing)獎(jiang)項,旨在表彰在學(xue)術及科學(xue)研究或應用(yong)上在近期獲(huo)得突破(po)性(xing)的(de)成(cheng)(cheng)果,和該(gai)成(cheng)(cheng)果對(dui)人(ren)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de)科學(xue)家。
2002年11月,按邵逸(yi)(yi)夫(fu)先生的(de)意(yi)愿(yuan)而設立邵逸(yi)(yi)夫(fu)獎 。2004年9月7日首屆邵逸(yi)(yi)夫(fu)獎的(de)頒獎禮在香港(gang)舉行(xing)。
“邵逸夫獎(jiang)”有三個獎(jiang)項(xiang),分別(bie)為:天(tian)文學、生命(ming)科學與醫(yi)學、數學科學。每年頒(ban)獎(jiang)一次,每項(xiang)獎(jiang)金(jin)一百(bai)二十(shi)萬美元。
2019年邵逸夫獎獲獎情況:
2019年度邵逸夫天文(wen)學獎頒予美(mei)國(guo)加州理工(gong)學院物理學講座教授愛德(de)華(hua)·斯通(tong),以表彰他領導旅行(xing)(xing)者項目。旅行(xing)(xing)者項目在過去40年間(jian)改變(bian)了人類(lei)對4顆巨行(xing)(xing)星(xing)和外太陽系的理解,開展了探索星(xing)際空間(jian)的任(ren)務。
生(sheng)命科(ke)(ke)學與(yu)醫學獎頒予美國康(kang)奈(nai)爾(er)(er)大(da)學威爾(er)(er)康(kang)奈(nai)爾(er)(er)醫科(ke)(ke)研究生(sheng)院(yuan)教授(shou)瑪利亞·賈辛,以表彰她證明脫氧(yang)核(he)糖核(he)酸(suan)中定(ding)點雙鏈(lian)斷(duan)裂會刺(ci)激(ji)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重組,這(zhe)對遺(yi)傳病(bing)治療的發展十分重要。
數學科學獎頒予法國索邦大學數學教授(shou)米歇爾·塔(ta)拉格蘭,以(yi)表彰他研究集中不等式、隨機過(guo)程的(de)(de)上(shang)確界和(he)自旋玻璃的(de)(de)嚴謹結果(guo),對概率和(he)高維幾何作出深遠的(de)(de)貢獻。
年份 | 得主 | 國籍 |
2004年 | 詹姆斯皮·布爾斯 | 美國 |
2005年 | 杰弗里·馬西 | 美國 |
2005年 | 米歇爾·麥耶 | 瑞士 |
2006年 | 索爾·普密特 | 美國 |
2006年 | 亞當·利斯 | 美國 |
2006年 | 布萊·施米茲 | 澳大利亞 |
2007年 | 彼得·高里 | 美國 |
2008年 | 賴因哈德·根策爾 | 德國 |
2009年 | 徐遐生 | 美籍華人 |
2010年 | 查爾斯·班尼特 | 美國 |
2010年 | 萊曼·佩治 | 美國 |
2010年 | 戴維·斯佩 | 美國 |
2011年 | 恩里科·科斯塔 | 意大利 |
2011年 | 杰拉爾德·菲什曼 | 美國 |
2012年 | 大衛·朱維特 | 美國 |
2012年 | 劉麗杏 | 美國 |
2013年 | 史蒂芬·拜爾巴斯 | 英國 |
2013年 | 約翰·霍利 | 美國 |
2014年 | 丹尼爾·愛森斯坦 | 美國 |
2014年 | 肖恩·科爾 | 美國 |
2014年 | 約翰·皮考克 | 英國 |
2015年 | 威廉·伯魯奇 | 美國 |
2016年 | 羅奈爾特·德雷弗 | 美國 |
2016年 | 基普·索恩 | 美國 |
2016年 | 雷納·韋斯 | 美國 |
2017年 | 西蒙?懷特 | 英國 |
2018年 | 尚-盧·普吉 | 法國 |
2019年 | 愛德華·史東(Edward C Stone) | 美國 |
2020年 | 羅杰·布蘭福德 | 美國 |
年份 | 得主 | 國籍 |
2004年 | 簡悅威 | 美籍華人 |
2004年 | 史丹利·科恩 | 美國 |
2004年 | 赫伯特·布瓦耶 | 美國 |
2004年 | 理查·多爾 | 英國 |
2005年 | 邁克爾·貝里奇爵士 | 英國 |
2006年 | 王曉東 | 美籍華人 |
2007年 | 羅伯特·尼科威 | 美國 |
2008年 | 伊恩·威爾穆特 | 英國 |
2008年 | 基思·坎貝爾 | 英國 |
2008年 | 山中真也 | 日本 |
2009年 | 道格拉斯·高爾曼 | 美國 |
2009年 | 杰弗里·弗理德曼 | 美國 |
2010年 | 戴維·朱利雅斯 | 美國 |
2011年 | 朱爾斯·霍夫曼 | 法國 |
2011年 | 魯斯蘭·麥哲托夫 | 美國 |
2011年 | 布魯斯·比尤特勒 | 美國 |
2012年 | 弗朗茲-烏爾里奇·哈特爾 | 德國 |
2012年 | 亞瑟·霍里奇 | 美國 |
2013年 | 杰弗里·霍爾 | 美國 |
2013年 | 邁克爾·羅斯巴殊 | 美國 |
2013年 | 邁克爾·楊 | 美國 |
2014年 | 森和俊 | 日本 |
2014年 | 彼德·瓦爾特 | 美國 |
2015年 | 邦妮·巴斯勒 | 美國 |
2015年 | 彼德·格林伯格 | 美國 |
2016年 | 艾德里安·伯德 | 英國 |
2016年 | 胡達·佐格比 | 美國 |
2017年 | 伊恩?吉本斯 | 美國 |
2017年 | 羅納德?韋爾 | 美國 |
2018年 | 瑪莉-克萊爾·金 | 美國 |
2019年 | 瑪麗亞·杰辛(Maria Jasin) | 美國 |
2020年 | 羅·米森伯克 | 英國 |
2020年 | 彼得·黑格曼 | 德國 |
2020年 | 奧爾格·內格爾 | 德國 |
年份 | 得主 | 國籍 |
2004年 | 陳省身 | 美籍華人 |
2005年 | 安德魯·維爾斯 | 美國 |
2006年 | 吳文俊 | 中國 |
2006年 | 大衛·曼福德 | 美國 |
2007年 | 羅伯特·朗蘭茲 | 美國 |
2007年 | 理察·泰勒 | 美國 |
2008年 | 弗拉基米爾·阿諾德 | 俄羅斯 |
2008年 | 路德維希·費迪夫 | 俄羅斯 |
2009年 | 西蒙·唐納森 | 英國 |
2009年 | 克利福·陶布斯 | 美國 |
2010年 | 辛康·布爾甘 | 美國 |
2011年 | 德梅特里奧斯·克里斯托多羅 | 瑞士 |
2011年 | 理查德·哈密頓 | 美國 |
2012年 | 馬克西姆·康采維奇 | 法國 |
2013年 | 大衛·多諾霍 | 美國 |
2014年 | 喬治·盧斯蒂格 | 美國 |
2015年 | 格爾德·法爾廷斯 | 德國 |
2015年 | 亨里克·伊萬尼克 | 美國 |
2016年 | 奈杰爾·希欽 | 英國 |
2017年 | 亞諾什?科拉爾 | 匈牙利 |
2017年 | 克萊爾?瓦贊 | 法國 |
2018年 | 路易·卡法雷 | 美國 |
2019年 | 米歇爾·塔拉格蘭(Michel Talagrand) | 法國 |
2020年 | 亞歷山大·貝林森 | 美國 |
2020年 | 大衛·卡茲丹 | 以色列 |
“2019年(nian)度求(qiu)是獎頒獎典禮”在(zai)清華大學舉行,在(zai)典禮上頒出了求(qiu)是終身成就獎、求(qiu)是杰出科學家...
一年(nian)一度(du)的國家最高(gao)科技獎頒布(bu)向來是科技界盛事,國家科學技術獎2018大會如約而(er)至。中國最高(gao)...
梁(liang)思(si)成(cheng)建(jian)筑獎也(ye)稱(cheng)“梁(liang)思(si)成(cheng)獎”,是(shi)以我國(guo)近(jin)代著(zhu)名(ming)建(jian)筑家(jia)、教育家(jia)梁(liang)思(si)成(cheng)先生的名(ming)字命(ming)名(ming)的中(zhong)國(guo)建(jian)筑...
2019年9月18日下(xia)午(wu),首屆(jie)“墨子(zi)量子(zi)獎”頒獎典(dian)禮在安徽(hui)合(he)肥舉行。中國(guo)科學技術大學常(chang)務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