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he)算,2022年(nian)湘西州全州實(shi)現生產總值817.53億(yi)元(yuan),增長3.8%。從(cong)各(ge)縣市數據(ju)來看(kan),吉(ji)首市GDP總量最高,為229.11億(yi)元(yuan),增速4.4%;龍山縣GDP總量位(wei)居第二,為109.37億(yi)元(yuan),增速為4.0%;永順縣GDP總量位(wei)居第三(san),為100.20億(yi)元(yuan),增速為4.6%。下面本文整理了2022年(nian)湘西州各(ge)縣市GDP排行榜、歷(li)年(nian)GDP數據(ju)等,一起去看(kan)看(kan)詳細內容吧!
初步測算(suan),2022年湘西州全(quan)州實(shi)現生產(chan)總(zong)值(zhi)817.53億(yi)元(yuan)(yuan),增(zeng)長(chang)3.8%。其(qi)中第一產(chan)業(ye)增(zeng)加(jia)值(zhi)120.56億(yi)元(yuan)(yuan),增(zeng)長(chang)3.1%;第二產(chan)業(ye)增(zeng)加(jia)值(zhi)237.43億(yi)元(yuan)(yuan),增(zeng)長(chang)1.6%,第三產(chan)業(ye)增(zeng)加(jia)值(zhi)459.53億(yi)元(yuan)(yuan),增(zeng)長(chang)5.2%。
2022年(nian)湘西州(zhou)(zhou)實(shi)現農(nong)(nong)林牧漁業(ye)總(zong)(zong)產值(zhi)212.14億(yi)元,增長(chang)3.1%。全(quan)年(nian)規模工業(ye)增加值(zhi)增長(chang)0.1%。全(quan)州(zhou)(zhou)社(she)會消費(fei)品零售總(zong)(zong)額(e)(e)284.28億(yi)元,同比增長(chang)2.1%。全(quan)州(zhou)(zhou)進出(chu)口(kou)總(zong)(zong)額(e)(e)21.63億(yi)元,增長(chang)28.4%。全(quan)州(zhou)(zhou)財政(zheng)總(zong)(zong)收(shou)(shou)入137.28億(yi)元,下降(jiang)6.0%。2022年(nian)末,全(quan)州(zhou)(zhou)金融(rong)機(ji)構本(ben)外幣各(ge)項存款余額(e)(e)1532.39億(yi)元,增長(chang)8.6%,增速比上年(nian)提(ti)高0.6個百(bai)分點;金融(rong)機(ji)構本(ben)外幣各(ge)項貸款余額(e)(e)1416.88億(yi)元,增長(chang)12.2%。全(quan)年(nian)居(ju)民人(ren)均可(ke)支配(pei)收(shou)(shou)入20791元,增長(chang)5.8%,其中城(cheng)鎮居(ju)民人(ren)均可(ke)支配(pei)收(shou)(shou)入31412元,增長(chang)5.5%,農(nong)(nong)村(cun)居(ju)民人(ren)均可(ke)支配(pei)收(shou)(shou)入13097元,增長(chang)6.2%。
排行 | 區域 | 2022年GDP(億元) | 2022年增速(%) |
1 | 吉首市 | 229.11 | 4.4 |
2 | 龍山縣 | 109.37 | 4.0 |
3 | 永順縣 | 100.2 | 4.6 |
4 | 鳳凰縣 | 99.46 | 3.2 |
5 | 瀘溪縣 | 82.01 | 5.1 |
6 | 花垣縣 | 81.85 | 1.4 |
7 | 保靖縣 | 80.49 | 3.3 |
8 | 古丈縣 | 35.03 | 3.6 |
其中: | 湘西高新區 | 84.6 | 4.5 |
注:以上數據(ju)(ju)來源于各地區統計局及人民(min)政府網站發布的(de)年(nian)度(du)國(guo)民(min)經濟和(he)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de)初步核算數據(ju)(ju),部分(fen)數據(ju)(ju)因四舍五入的(de)原因,存在著與(yu)分(fen)項合計不等的(de)情況,數據(ju)(ju)截止更新至2022年(nian)12月(yue)。以上數據(ju)(ju)僅供(gong)您參考(kao)。如有不準(zhun)確(que)之處,請及時反饋。
年份 | GDP(億元) | 第一產業(億元) | 第二產業(億元) | 第三產業(億元) |
2021年 | 792.11 | 114.00 | 239.19 | 438.91 |
2020年 | 721.44 | 111.47 | 206.90 | 403.06 |
2019年 | 701.76 | 94.86 | 202.66 | 404.24 |
2018年 | 646.01 | 79.83 | 188.20 | 377.98 |
2017年 | 599.51 | 76.70 | 185.90 | 336.91 |
2016年 | 553.26 | 74.77 | 179.90 | 298.58 |
2015年 | 517.52 | 71.63 | 162.93 | 282.95 |
2014年 | 468.12 | 64.68 | 165.66 | 237.78 |
2013年 | 428.70 | 62.13 | 156.71 | 209.86 |
2012年 | 406.93 | 59.37 | 166.15 | 181.41 |
2011年 | 370.50 | 54.82 | 156.86 | 158.82 |
注:以上數(shu)據(ju)來(lai)源于(yu)各地(di)區統計局及(ji)人民政府網站(zhan)發(fa)布的統計年(nian)鑒,2011~2018年(nian)數(shu)據(ju)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cha)后修(xiu)訂(ding)數(shu)據(ju),2019~2020年(nian)為最(zui)終核(he)實數(shu),2021年(nian)使用數(shu)據(ju)為快報(bao)數(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