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2022年(nian)遼(liao)(liao)源市(shi)實(shi)現地區(qu)生(sheng)產總(zong)值501.01億元,按不變(bian)價格計算,比(bi)上年(nian)增(zeng)長(chang)(chang)3.8%。從各區(qu)縣(xian)(xian)數據(ju)(ju)來看(kan),東(dong)豐(feng)縣(xian)(xian)GDP最高,為159.39億元,同比(bi)增(zeng)長(chang)(chang)3.5%;龍山區(qu)和東(dong)遼(liao)(liao)縣(xian)(xian)位居(ju)第(di)二(er)和第(di)三,GDP總(zong)量分別(bie)為111.62億元和108.00億元,同比(bi)增(zeng)長(chang)(chang)分別(bie)為1.5%和3.9%。下面本文整理(li)了2022年(nian)遼(liao)(liao)源各區(qu)縣(xian)(xian)GDP排行榜、歷(li)年(nian)GDP數據(ju)(ju)等(deng),一起去(qu)看(kan)看(kan)詳(xiang)細(xi)內容吧!
初步核算,2022年遼源市(shi)實(shi)(shi)現(xian)(xian)地(di)區生產總值(zhi)501.01億(yi)(yi)元,按(an)可(ke)比價格(ge)計算,比上年增長(chang)3.8%。其中,實(shi)(shi)現(xian)(xian)第(di)一(yi)產業增加(jia)值(zhi)56.14億(yi)(yi)元,增長(chang)6.8%;實(shi)(shi)現(xian)(xian)第(di)二產業增加(jia)值(zhi)156.18億(yi)(yi)元,增長(chang)8.4%;實(shi)(shi)現(xian)(xian)第(di)三(san)產業增加(jia)值(zhi)288.69億(yi)(yi)元,增長(chang)1.0%。第(di)一(yi)、二、三(san)產業對(dui)經(jing)濟增長(chang)的(de)貢獻率分(fen)別為21.2%、62.3%和16.5%,分(fen)別拉(la)動經(jing)濟增長(chang)0.8、2.4 和 0.6個百分(fen)點。全年人均地(di)區生產總值(zhi)51714元。
2022年遼源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6.5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比上年增長2.6%。全年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40.31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54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全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5.10億元,比上年下降4.6%。全年全市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27.00億元,比上年下降24.8%。全年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58元,比上年增長(chang)1.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shou)入17783元,比上年(nian)增長4.4%。
排行 | 區域 | 2022年GDP(億元) | 2022年增速(%) |
1 | 東豐縣 | 159.39 | 3.5 |
2 | 龍山區 | 111.62 | 1.5 |
3 | 東遼縣 | 108.00 | 3.9 |
4 | 遼源高新區 | 67.41 | 3.7 |
5 | 西安區 | 54.59 | 10.4 |
注:以上(shang)數(shu)據來源(yuan)于(yu)各地區統計(ji)局(ju)及人民政府網站發(fa)布的(de)年度國民經(jing)濟和社會發(fa)展統計(ji)公報中的(de)初步(bu)核算數(shu)據,部分數(shu)據因四舍五入的(de)原(yuan)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ji)不等的(de)情況,數(shu)據截止(zhi)更(geng)新至2022年12月。以上(shang)數(shu)據僅供您(nin)參考。如有不準確(que)之處,請(qing)及時反(fan)饋。
年份 | GDP(億元) | 第一產業(億元) | 第二產業(億元) | 第三產業(億元) |
2021年 | 463.49 | 50.60 | 135.97 | 276.92 |
2020年 | 429.90 | 49.84 | 120.99 | 259.07 |
2019年 | 407.13 | 40.17 | 117.34 | 249.62 |
2018年 | 390.10 | 36.07 | 124.00 | 230.02 |
2017年 | 393.94 | 34.24 | 125.22 | 234.49 |
2016年 | 387.82 | 35.20 | 123.27 | 229.34 |
2015年 | 371.42 | 39.35 | 118.06 | 214.01 |
2014年 | 369.92 | 40.63 | 211.06 | 118.23 |
2013年 | 358.68 | 41.25 | 204.32 | 113.11 |
2012年 | 332.01 | 40.56 | 188.24 | 103.21 |
2011年 | 299.98 | 38.33 | 168.63 | 93.01 |
注:以上數(shu)(shu)據來源于(yu)各(ge)地區統(tong)計局及人(ren)民(min)政府(fu)網站發布的(de)統(tong)計年(nian)鑒,2011~2018年(nian)數(shu)(shu)據為第四次全國經濟(ji)普查后(hou)修訂數(shu)(shu)據,2019年(nian)為最終核實數(shu)(shu),2020~2021年(nian)使用數(shu)(shu)據為快報(bao)數(sh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