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bu)開展了(le)2022年(nian)國家(jia)級經濟技(ji)術開發區(以下簡(jian)稱國家(jia)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kao)核評價(jia)工作,對217家(jia)國家(jia)級經開區2021年(nian)度綜合發展水平情況進行考(kao)核評價(jia)。
2022國家級經(jing)開區(qu)(qu)綜合實(shi)(shi)力排行(xing)榜顯示(shi),217家國家級經(jing)開區(qu)(qu)的(de)地區(qu)(qu)生產(chan)總值(zhi)達12.8萬億元,占國內生產(chan)總值(zhi)比重為(wei)11%;進出口(kou)總額(e)8.9萬億元,占全(quan)國進出口(kou)總額(e)比重為(wei)22.8%。實(shi)(shi)際使(shi)用外資(zi)金額(e)381.6億美(mei)元,占全(quan)國實(shi)(shi)際使(shi)用外資(zi)比重為(wei)22%。
在科(ke)技(ji)創新(xin)方面,截至2021年末,217家(jia)國家(jia)級(ji)經開區擁有國家(jia)級(ji)孵化器和眾創空(kong)間573家(jia),省(sheng)級(ji)及以上研發機構1.04萬家(jia),高新(xin)技(ji)術企業(ye)5.03萬家(jia),較2020年末均(jun)有明(ming)顯提升,科(ke)技(ji)創新(xin)實力(li)增強。
在生態環(huan)保方面(mian),217家國家級經開區規模以(yi)上(shang)工業(ye)企業(ye)單位工業(ye)增加值能耗、水耗和(he)主要污(wu)染物(wu)排放量(liang)同(tong)比均明顯下降,工業(ye)固體(ti)廢(fei)物(wu)綜合(he)利用(yong)率較2020年提高3.8個百分點,綠色發(fa)展(zhan)成效明顯。
序號 | 國家級經開區名稱 | 省(區、市) |
1 | 蘇州工業園區 | 江蘇 |
2 |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東 |
3 |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天津 |
4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 北京 |
5 |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 江蘇 |
6 |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 安徽 |
7 |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 山東 |
8 | 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 江蘇 |
9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浙江 |
10 |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 | 山東 |
11 | 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 上海 |
12 |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 | 江蘇 |
13 |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東 |
14 | 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 | 上海 |
15 |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 | 遼寧 |
16 | 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 遼寧 |
17 |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 | 浙江 |
18 | 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 | 浙江 |
19 | 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 上海 |
20 | 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 | 安徽 |
21 |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 浙江 |
22 | 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 | 福建 |
23 |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河南 |
24 |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 江蘇 |
25 | 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 | 江蘇 |
26 |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 湖北 |
27 |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 | 吉林 |
28 |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 陜西 |
29 | 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 四川 |
30 | 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 浙江 |
序號 | 國家級經開區名稱 | 省(區、市) |
1 |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東 |
2 |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東 |
3 |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天津 |
4 | 蘇州工業園區 | 江蘇 |
5 | 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 | 上海 |
6 |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浙江 |
7 |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 浙江 |
8 |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 | 遼寧 |
9 |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 山東 |
10 |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 安徽 |
序號 | 國家級經開區名稱 | 省(區、市) |
1 | 蘇州工業園區 | 江蘇 |
2 | 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 江蘇 |
3 | 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 上海 |
4 |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天津 |
5 |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東 |
6 |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 山東 |
7 | 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 | 廣東 |
8 | 蘇州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 | 江蘇 |
9 |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 | 浙江 |
10 |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 | 山東 |
國家(jia)自(zi)主創(chuang)新(xin)示范區(qu)是(shi)指經政府批準,在推進自(zi)主創(chuang)新(xin)和高(gao)新(xin)技術(shu)產(chan)業發展方面先(xian)行先(xian)試、探索經驗、...
國家高(gao)新區從1988年起步,歷(li)經30多(duo)年的發(fa)展歷(li)程,總(zong)數(shu)達到169家,集聚(ju)了近2萬家各類(lei)創...
國家會根據(ju)一個地(di)區的經(jing)濟結構、空(kong)間結構、社會結構等多方(fang)面的因(yin)素(su)去規劃好她的發展(zhan)方(fang)向、發展(zhan)模(mo)...
產(chan)業(ye)(ye)集聚(ju)區是以若干特色主導產(chan)業(ye)(ye)為支撐,產(chan)業(ye)(ye)集聚(ju)特征明顯,產(chan)業(ye)(ye)和城市融(rong)合(he)發展(zhan),產(chan)業(ye)(ye)結構合(he)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