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東京十大標志性建筑

東京十大地標建筑 東京的標志性建筑物 東京10大著名建筑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4-08-01 評論 0
在不少人眼中,東京是“現代日本”的完美體現,慕名而來的觀光客總是對這座高度發達的城市充滿期待和向往。那么這座世界級的大都市都有著哪些地標性的建筑呢,下面本文買購網編輯整理了東京十大地標建筑,包括東京塔、晴空塔、富士電視臺本社大樓、日本國立新美術館、淺草寺等,一起去看看詳細內容吧!
  • 01
    東京塔 以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為范本而建造高332.6米
    綜合指(zhi)數:91.5
    02
    晴空塔 日本東京都墨田區的電波塔高634米
    綜合指數:90.9
    03
    富士電視臺本社大樓 臺場地區最醒目的地標性建筑之一
    綜(zong)合指數:90.3
    04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 建筑為配合人和自然的融合而建
    綜合指數:90.2
    05
    淺草寺 日本對外旅游的象征東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綜合指數(shu):89.6
    06
    日本皇宮 日本天皇及其家庭成員居住的宮殿
    綜合(he)指數(shu):88.9
    07
    東(dong)京都廳 東京的政府大樓雙子塔建筑
    綜(zong)合指數:88.1
    08
    東京站 仿西式磚造建筑
    綜合(he)指數:87.4
    09
    彩虹大(da)橋(qiao) 臺場標志性景觀多部日劇的取景地
    綜合(he)指數(shu):86.7
    10
    六本木新城 建筑綜合體
    綜合指數:86.6

研(yan)究(jiu)聲明:東京十大標志性建筑(zhu)(zhu)排行(xing)榜,是(shi)MAIGOO小編主要依據東京的(de)電波塔(ta)、高樓、寺廟、美(mei)(mei)術館(guan)、橋(qiao)梁、火車站等(deng)具有代表(biao)性的(de)建筑(zhu)(zhu)進(jin)行(xing)選擇,通(tong)過各建筑(zhu)(zhu)由相(xiang)關機構頒布(bu)的(de)稱號、美(mei)(mei)譽,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xiang)關排行(xing)榜/榜單進(jin)行(xing)推(tui)薦。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東京十大標志性建筑
以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為范本而建造高332.6米
東京塔(日文:東京タワー;日文假名:とうきょうタワー;英文:Tokyo Tower)是位于日本東京芝公園的電波塔,是東京的地標性建筑與觀光景點。其以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為范本而建造,正式名稱為日本電波塔,這同時也是其營運機構的舊稱。東京塔由建筑師內藤多仲與日建設計株式會社共同設計,高332.6米,開工于1957年6月29日,1958年10月14日竣工。買購網編輯了解到,東京塔在150米處設有大瞭望臺,249.9米處設有特別瞭望臺。鐵塔正下方建有四層的東京鐵塔樓,除設置了通往展望臺的出入口外,還設有東京鐵塔水族館和各種紀念品小賣鋪。【 詳細>>】
地址:東京都港區芝公園4丁目2-8
日本東京都墨田區的電波塔高634米
東京晴空塔(日語:東京スカイツリー/とうきょうスカイツリー;英語:Tokyo Skytree)又稱東京天空樹、新東京鐵塔,是位于日本東京都墨田區的電波塔,由東武鐵道及其子公司東武塔晴空塔共同籌建,于2008年7月14日動工,2012年2月29日完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啟用。晴空塔是東京的一個新地標,其高度為634米,于2011年11月17日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第一高塔”。晴空塔在350米和450米處各設一處展望臺,東京的美麗景色可以從展望臺上一覽無遺。另外,建筑內和塔下的天空集市有出售各種獨家紀念品的商鋪,也有不少時尚品牌的精品店。【 詳細>>】
地址:日本
臺場地區最醒目的地標性建筑之一
富士電視臺本社大樓(日語:フジテレビ本社ビル,英語:Fuji TV Building)是日本富士電視臺在1996年時開始啟用的企業總部大樓,又常被稱為“FCG大樓”,也是臺場地區最醒目的地標性建筑之一。富士電視臺本社大樓是一棟地上25層、地下2層的多功能建筑。建筑主體采用鋼骨搭配局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高密度的兩座主塔樓由三座人行天橋連接。大樓外觀的原色鋁板呈現了現代建筑特有的科技味道,在夕照的映射下生出一種末日般的華麗感。大樓在造型上最具賽博朋克的未來感之處,就是位于大樓25樓、被稱為“Hachitama”的超巨大球型瞭望臺。【 詳細>>】
地址:日本東京
建筑為配合人和自然的融合而建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是世界知名設計師黑川紀章所建,于2007年1月21日在東京都港區開館,是自國立國際美術館以來日本的第五間國立美術館。該美術館以共生為理念,所有建筑都為配合人和自然的融合而建,成為日本建筑史的典范。館內有著日本國內較大的展示空間,不定期會有展覽,巨大的倒錐體建筑吸人眼球,頂部設有餐廳。館內玻璃帷幕如波浪起伏般,讓人過目不忘,設計則是以綠色概念出發,使建筑具有耐震、雨水再利用、地下自然換氣等功能,且與地鐵站連結。【 詳細>>】
地址:日本東京都港區
日本對外旅游的象征東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淺草寺(Sensoji Temple)位于東京臺東區,是東京都內古老的寺廟,是日本現存的具有“江戶風格”的民眾游樂之地。寺院的大門叫“雷門”,正式名稱是“風雷神門”,是日本的門臉、淺草的象征。淺草寺不僅是日本對外旅游的象征,也是東京的標志性建筑之一。除淺草寺內堂外,淺草寺院內的五重塔(僅次于京都東寺的五重塔,為日本第二高塔)等著名建筑物和史跡、觀賞景點數不勝數。寺東北有淺草神社,造型典雅,雕刻優美。淺草有名目繁多的節日,一年四季都有慶祝活動。每年元旦前后,前來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 詳細>>】
地址:日本東京臺東區
6、日本皇宮
日本天皇及其家庭成員居住的宮殿
日本皇宮位于東京的中心地區,也稱皇居,它占地約17公頃,是日本天皇及其家庭成員居住的宮殿。整個皇宮被護城河環繞。皇宮分為皇居、外苑、東苑以及北之丸公園等幾個區域。皇宮的大部分(包括宮殿本身),隱蔽在厚厚的石墻、古老的樹木和江戶時期的護城河內,一般不對外開放。皇宮正殿是宮殿的中心部位,皇室的主要活動和外交禮儀活動都在正殿的“松之閣”舉行。東苑及北之丸公園則經常向公眾開放。旅客可以經大手門、平川門和北羽橋門進入。
地址:日本東京
7、東京都廳
東京的政府大樓雙子塔建筑
東京都廳(The New Tokyo City Hall, Japan,)是東京的政府大樓,坐落于繁華的新宿區。這棟雙子塔建筑是新宿的一大地標,第45層為兩個展望臺,可以鳥瞰東京市區的景色。來到展望臺,可以360度觀看東京全景,東北方向可以看到東京晴空塔,東南方向有東京塔,西南邊則是三座聯排的新宿公園塔等高樓建筑群。往西邊遠眺,天氣好的話可以看到富士山,尤其在12月-次年2月能看到的概率更大。展望臺里面還設有咖啡廳,可以喝一杯休息片刻。除了在展望臺觀景,東京都廳本身也是一棟值得觀賞的摩天樓,站在樓底廣場上能仰拍到全景。
地址:日本東京
8、東京站
仿西式磚造建筑
東京站(Tokyo Station)位于東京千代田區,是日本東日本旅客鐵道、東海旅客鐵道和東京地下鐵的鐵路車站,這里是日本多條鐵路線的起點站。東京站最早于19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最早使用的丸之內側站房是由明治時代建筑家辰野金吾設計的仿西式磚造建筑。在二戰末期的1945年因為轟炸而被毀,在2012年完全修復之后重新投入使用。現在,東京站不但是日本的交通樞紐之一,更是東京的一大標志性地標,是許多游客去到東京后一定會打卡的地點。因為其最早為紅磚建筑,東京車站也被稱為“紅磚車站”。
地址:日本東京
9、彩虹大橋
臺場標志性景觀多部日劇的取景地
彩虹大橋(日語:レインボーブリッジ;英語:Rainbow Bridge)是日本首都東京一條橫越東京灣北部,連接港區芝浦及臺場的吊橋,是臺場的一大標志性景觀,這里也是《戀愛世紀》、《一吻定情》等多部日劇的取景地。兩座支撐大橋的橋塔使用白色設計,在懸索橋面的纜上置有紅、白、綠三色燈泡,采用日間收集得來的太陽能作能源,在晚上點綴彩虹大橋。橋梁的高速道路旁設有“彩虹散步道”,可以眺望東京港美景。買購網編輯了解到,在臺場海濱公園可以看到彩虹大橋的經典角度,許多游客樂忠于和遠方的彩虹大橋合影,很有趣。
地址:日本東京
10、六本木新城
建筑綜合體
六本木新城(六本木ヒルズ)2003年正式開業,總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歷經17年完成建設,由入江三宅設計事務所,美國捷得,KPF等多家設計公司聯合完成。它是一座集辦公、住宅、商業設施、文化設施、酒店、豪華影院和廣播中心為一身的建筑綜合體;具有居住、工作、游玩、休憩、學習和創造等多項功能。六本木將大體量的高層建筑與寬闊的人行道、大量的露天空間交織在一起。建筑間與屋頂上大面積的園林景觀,在擁擠的東京都成為舉足輕重的綠化空間,已經成為著名的舊城改造、城市綜合體的代表項目。
地址:日本東京
更多相關榜單
世界各國地標建筑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注明“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ti)供”的所有作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wang)原創、合法擁有版權(quan)(quan)或有權(quan)(quan)使用的作品(pin),未經本(ben)網(wang)(wang)授權(quan)(quan)不得轉載、摘(zhai)編或利(li)用其(qi)它(ta)方式使用上(shang)述作品(pin)。已經本(ben)網(wang)(wang)授權(quan)(quan)使用作品(pin)的,應在授權(quan)(quan)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lai)源:MAIGOO網(wang)(wang)”。違反上(shang)述聲明者,網(wang)(wang)站會追責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