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安徽有哪些博物館?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曾培育出道教文化、建安文學、桐城派、北宋理學、徽文化等,涌現出老子、莊子、管子、曹操、華佗、包拯、朱元璋、李鴻章、胡適等一批著名歷史人物。下面本文為大家盤點了安徽十大博物館,包括安徽博物院、蚌埠市博物館、宿州市博物館、淮北市博物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等,一起去看看詳細內容吧!
安徽(hui)省十大(da)博(bo)物館排行(xing)(xing)榜,是(shi)Maigoo小編主要依據(ju)有(you)關(guan)部門(men)(men)公布(bu)的博(bo)物館等(deng)級劃分或榮譽稱號(hao),通過對比(bi)安徽(hui)博(bo)物館的背景、規(gui)模、建筑特色、展覽與藏(zang)品等(deng)進行(xing)(xing)篩選,結合旅游景點在各大(da)旅游平臺網站(攜程、去哪(na)兒(er)、途牛、飛(fei)豬(zhu)、同(tong)程、百度(du))的口(kou)碑評價,門(men)(men)票銷量,公眾知名(ming)度(du),網絡關(guan)注指數等(deng)情況綜合整理而成,榜單僅供參(can)考,如(ru)有(you)疑(yi)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安徽博物館成立于1956年11月14日,是一家集自然、歷史、社教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現為一院兩館運行模式:老館位于合肥市安慶路268號,常設展覽有安徽革命史陳列、安徽古生物陳列等;新館位于合肥市懷寧路87號,常設展覽有安徽文明史陳列、徽州古建筑等專題。安徽博物院現藏文物22萬余件套,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銅器、漢代畫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銀器、文房四寶、明清書畫、徽州雕刻等。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懷寧路268號(新館),合肥市安慶路268號(老館)
蚌埠市博物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東海大道市政府對面,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歷史、近現代城市發展史以及淮河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總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展廳面積約1.2萬平方米,館內設有“孕沙成珠--蚌埠歷史文化陳列”、“流動的文明--淮河歷史文化陳列”、“記憶流年--蚌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鏟釋天書--考古體驗廳”等特色陳列。
【 詳細>>】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東海大道市政府對面
宿州博物館,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政務中心對面,占地50畝,建筑面積1萬平米,2010年10月建成開放。建筑風格充分吸納了漢文化元素,仿漢式高臺大屋頂規制,大理石外墻,正立面鑲嵌著取自漢化像石圖案的浮雕,莊重古樸。全館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庫房、辦公區域、臨時展廳和民間藝術館。其中,民間藝術館包括地方戲曲、埇橋馬戲、民間工藝、書畫藝術和靈璧奇石5個部分。二、三層是展示宿州歷史文化展廳,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漢雄風、汴水咽喉、明清遺韻、現代風云、人杰地靈等7個部分。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通濟一路8號
淮北市博物館,又名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始建于1976年,著名考古學家、文學家、詩人郭沫若先生為我館題寫了“淮北市博物館”館名。我國著名古建專家、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先生親自題寫了“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館名。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的新城區中心,占地40余畝,系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數萬余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祁康先生主持設計。地域特色濃厚,造型別致,新館于2004年9月開館。
【 詳細>>】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博物館路1號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坐落于安徽合肥天鵝湖畔安徽省文化博物園,是地質、自然科學類博物館,是安徽省的文化工程之一,是一個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特色的地質古生物專業博物館,是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中心,是國土資源知識普及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館區總建筑面積26495平方米,陳列面積16902平方米;新館設有序廳、地球廳、生命演化廳、恐龍廳、礦物巖石廳、資源與環境廳六個常設展廳,附設中庭休閑區、4D科普影院、臨時展廳及室外景觀區。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務區仙龍湖路999號
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為安徽省第二大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全面體現徽州文化主題的博物館。館址坐落在黃山市屯溪機場迎賓大道南側,占地面積157畝,建筑面積14000平方米。展出面積6000平方米。館舍建筑以天人合一為主導思想,以徽州文化為基本內容、徽州地理山水為背景、徽州建筑風格為基調的一組多功能綜合建筑及徽派風景園林。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沿革于黃山市博物館,新館2008年1月8日正式開館,同年全面免費開放。位于黃山市屯溪迎賓大道50號,館藏文物近10萬余件。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屯溪區迎賓大道50號
安徽名人館建于2009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濱湖新區,占地面積6.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 名人館將安徽歷史和文化精髓相融合,通過展現史前至現代安徽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匯聚了八百多位安徽名人及特色文化風采,體現安徽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美好形象。采用徽派建筑主要的黑白灰三色。一層由蠟像館(建成中)、3D影院、臨時展廳、互動體驗廳、國學講堂、數位智庫組成;二、三層為基本展陳區,展陳面積1萬平方米。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西郊玉蘭大道8號
原阜陽專區博物館坐落阜陽市人民路中段,占地面積數萬余平方米,臨街一座四千多平方米的展覽大樓。阜陽博物館建館初期,曾舉辦各種展覽上百次,其中《阜陽地區出土文物展覽》曾轟動一時,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新的阜陽博物館在國家計委、國家文物局、省文化廳、阜陽地方政府的聯合支持下,于1988年國慶前夕建成,它位于阜陽市新區清河中路,占地面積一萬平方米,主樓建筑面積三千多平方米,內設九個展廳,中間局部三樓為文物庫房,面積約一百五十平方米。
【 詳細>>】
地址: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清河東路339號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位于涇縣云嶺鎮羅里村,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紀念館包括軍部司令部、軍部大會堂、中共中央東南局、修械所、政治部、教導隊、戰地服務團、烈士墓和葉挺橋等十處舊址。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是依托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軍部駐扎云嶺期間留下的主要遺址而建立的革命紀念館,先后榮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云嶺鎮
亳州博物館位于亳州市芍花路,以收藏、整理地方文物史料為主,兼集地方自然標本,是建立最早的安徽省地方博物館,是中國地志性博物館。2010年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博物館為仿漢城堡式建筑,為綜合性博物館,館名于1963年由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寫。占地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室內基本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文物庫房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館藏文物2071件套。
【 詳細>>】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芍花大道 209號
皖西博物館創建于1980年,位于安徽省六安市佛子嶺中路市行政中心東側,新館2011年2月對外開放,屬于中型地方史志性綜合博物館。占地2.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486平方米。館藏文物、標本近萬件,其中珍貴文物三千多件。是全國重點博物館,安徽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國防教育基地,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六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皖西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佛子嶺中路市行政中心東側
壽縣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10月,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春鎮西大街中段,是以收藏壽縣域內出土的歷史文物主為,側重收藏楚文化體系文物,同時亦兼藏近、現代傳世文物和革命文物為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占地近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558平方米,陳列面積2600平方米,館內分7個專題,共設11個展廳,較全面地展示了壽州大地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 詳細>>】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壽春鎮西大街中段
安徽省安慶市博物館坐落于安慶市沿江東路150號,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熊、范二烈士”專祠內,與安慶市革命文物陳列館暨黃鎮生平事跡陳列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建筑面積3500多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1800平方米。現為國家重點博物館、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少先隊教育基地、安徽省國防教育基地。安慶市博物館是以近現代史為主的地志性綜合博物館,是安慶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單位。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湖心中路6-2號
歙縣博物館,系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位于安徽省歙縣新安碑園內。1958年2月籌建,1961年并入縣文化館,1978年4月恢復建制,現有工作人員11人,設保管研究部、陳列部、保衛部和館辦公室。歙縣博物館該館新設立的汪氏書畫展廳和金屬器展廳,從2008年5月18日開始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該館的新看點。歙縣博物館1958年2月籌建,1961年并入縣文化館,1978年4月恢復建制。
【 詳細>>】
地址: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披云路10號
馬鞍山市馬鞍山市博物館坐落于風景秀美的市政公園文化中心,與圖書館、大劇院聯成一體,其精美的建筑設計與生態環境交融合一,綠影掩映。博物館成立于1989年,是一個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新館于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10月1日開館運營,館舍建筑面積近11000平方米,其中展陳面積3000平方米,影視廳面積400平方米,休閑輔樓面積3000平房米。館藏各類文物近萬。
【 詳細>>】
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雨山區太白大道2006—1號
中國(guo)各省(sheng)十大(da)博物館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