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國學經典名句100句 國學經典內容摘抄 經典國學100句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3-04-26 評論 0
摘要:一般認為國學是“中國學術的簡稱”,包括中國古代歷史、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筑等,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博大精深,MAIGOO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國學經典名句100句,一起來看看吧。

國(guo)學經(jing)典名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MAIGOO生活榜"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哀(ai)哀(ai)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譯:可憐我(wo)的(de)(de)父(fu)母啊,如此勞苦的(de)(de)養育我(wo)。

君子務(wu)本(ben),本(ben)立而道(dao)生(sheng)。——《論語》

譯:君子致(zhi)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天作孽,猶可(ke)違;自(zi)作孽,不可(ke)活。——《尚書(shu)》

譯:上(shang)天降下(xia)的災害還(huan)可(ke)(ke)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ke)(ke)就無(wu)處可(ke)(ke)逃。

人(ren)而(er)不(bu)學,其猶正墻面而(er)立。——《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么(me)東西也(ye)看不見。

非知之艱(jian),行之惟艱(jian)。——《尚書(shu)》

譯:懂得道理并不難,實際做起來(lai)就難了。

滿招損,謙受(shou)益(yi)。——《尚書(shu)》

譯(yi):自滿于已獲(huo)得的成績,將會招來(lai)損失(shi)和災害(hai);謙遜(xun)并時(shi)時(shi)感(gan)到了自己(ji)的不足,就(jiu)能因此而(er)得益。

玉不(bu)(bu)(bu)琢,不(bu)(bu)(bu)成器;人(ren)不(bu)(bu)(bu)學,不(bu)(bu)(bu)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yu)石不(bu)經過雕琢,不(bu)能成為有用的玉(yu)器(qi);人不(bu)經過學習,就不(bu)懂得事理。

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zhi)要肯努力去做,人(ren)(ren)人(ren)(ren)都可以成為(wei)堯舜那樣的大圣人(ren)(ren)。

言(yan)必(bi)信,行必(bi)果。——《論語(yu)》

譯(yi):說了的(de)話,一定(ding)要守信用;確(que)定(ding)了要干的(de)事,就一定(ding)要堅決果敢(gan)地干下去。

不(bu)怨天,不(bu)尤(you)人。——《論語(yu)》

譯:遇到挫折與失(shi)敗,絕(jue)(jue)不從(cong)客觀上去找借口,絕(jue)(jue)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hou)來發展為(wei)成語“怨天尤人”。

不遷怒,不貳(er)過。——《論(lun)語(yu)》

譯:犯了錯誤,不要(yao)遷怒別人,并且不要(yao)再(zai)犯第二(er)次(ci)。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lun)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ta)強加到別人身上去(qu)。

小(xiao)不忍(ren),則亂(luan)大謀。——《論(lun)語》

譯:不該干的事(shi),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dui)小事(shi)不忍,沒忍性,就會(hui)影響大(da)局,壞了(le)大(da)事(shi)。

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xiao)人對(dui)自己的過錯必(bi)定加以掩飾。

過而不(bu)改,是(shi)謂過矣。——《論語》

譯:有(you)了(le)過(guo)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zhen)的過(guo)錯了(le)。

君子恥其(qi)言(yan)而過其(qi)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chi)的。

三思而后(hou)行(xing)。——《論語》

譯:每(mei)做一件事情必須要(yao)經過(guo)反復的考慮后才去(qu)做。

多行不義(yi)必(bi)自(zi)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tai)多,終將自取滅亡(wang)。

知恥近(jin)乎勇。——《中庸(yong)》

譯:知道什么(me)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biao)現。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zi)己的錯(cuo)誤比別人的小,缺(que)點比別人少(shao)而沾沾自(zi)喜(xi)。

國學經典句子

君子(zi)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zi)》

譯:君子最大(da)的長(chang)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meng)子》

譯:為人(ren)正(zheng)直坦蕩,抬(tai)頭無(wu)愧于天,低頭無(wu)愧于人(ren),不(bu)做任(ren)何有愧于人(ren)的事。

言不出于口,忿(fen)言不反于身(shen)。——《禮記·祭義》

譯:自己不說(shuo)出惡言,別人(ren)(ren)的(de)忿語就不會返回到自身上(shang)來。你(ni)若以(yi)(yi)惡語傷(shang)人(ren)(ren),他人(ren)(ren)也會以(yi)(yi)惡語相加。

見(jian)善如不(bu)及(ji),見(jian)不(bu)善如探(tan)湯。——《論(lun)語(yu)》

譯:見(jian)到(dao)好(hao)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jian)到(dao)好(hao)的事,生怕遲(chi)了就(jiu)做不了。看到(dao)了惡人、壞事,就(jiu)像是接(jie)觸到(dao)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bi)得遠(yuan)遠(yuan)的。

躬自(zi)厚而薄責于(yu)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干活搶(qiang)重(zhong)的,有過失(shi)主動承擔主要責(ze)任是(shi)“躬自厚”,對別人(ren)多諒(liang)解多寬容,是(shi)“薄(bo)責(ze)于人(ren)”,這樣的話,就不會(hui)互相怨恨。

君(jun)子(zi)成(cheng)人(ren)之美,不成(cheng)人(ren)之惡。小人(ren)反(fan)是。——《論語》

譯:君子通常成(cheng)全(quan)他人(ren)的好事,不(bu)破壞(huai)別人(ren)的事,而小(xiao)人(ren)卻與之完全(quan)相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bu)息(xi)。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譯(yi):天(tian)(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ying)于此,君子處世,應(ying)像天(tian)一樣,自我力求(qiu)進步,剛毅堅卓(zhuo),發(fa)憤圖強,永不停息;大(da)地的氣勢厚(hou)實和順,君子應(ying)增(zeng)厚(hou)美(mei)德,容載萬(wan)物(wu)。

老(lao)吾(wu)老(lao),以及(ji)人之老(lao);幼(you)吾(wu)幼(you),以及(ji)人之幼(you)。——《孟(meng)子》

譯(yi):尊敬、愛(ai)戴別(bie)人的(de)長(chang)輩,要像(xiang)尊敬、愛(ai)戴自己長(chang)輩一樣;愛(ai)護(hu)別(bie)人的(de)兒(er)(er)女(nv),也要像(xiang)愛(ai)護(hu)自己的(de)兒(er)(er)女(nv)一樣。

君子藏器于身(shen),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jun)子就算有卓越的才(cai)能超群的技(ji)(ji)藝,也不會到處炫(xuan)耀、賣弄。而是在(zai)必要的時刻(ke)把才(cai)能或技(ji)(ji)藝施(shi)展(zhan)出來(lai)。

富貴不(bu)能(neng)淫,貧(pin)賤不(bu)能(neng)移,威武(wu)不(bu)能(neng)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zi)》

譯:富貴(gui)不能擾亂他的心意(yi),貧(pin)賤不能改變(bian)他的節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yi)志(zhi),這就叫大丈(zhang)夫。

自暴者不(bu)可(ke)有(you)信也,自棄(qi)者不(bu)可(ke)有(you)為也。——《孟子》

譯:自己(ji)(ji)(ji)損(sun)害自己(ji)(ji)(ji)的(de)人(ren),不能和(he)他(ta)談出有(you)價值的(de)言語;自己(ji)(ji)(ji)拋棄自己(ji)(ji)(ji)(對自己(ji)(ji)(ji)極不負責任)的(de)人(ren),不能和(he)他(ta)做出有(you)價值的(de)事業。

人(ren)一能之(zhi),己(ji)百之(zhi);人(ren)十能之(zhi),己(ji)千之(zhi)。——《中庸》

譯:人家一次(ci)就學(xue)通的(de),我如(ru)果花上百次(ci)的(de)功夫,一定能學(xue)通。人家十次(ci)能掌握的(de),我要是(shi)學(xue)一千次(ci),也(ye)肯定會掌握的(de)。

二(er)人同心,其利(li)斷(duan)金;同心之(zhi)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兩(liang)人心意相同,行(xing)動一致(zhi)的(de)力量(liang)猶如利刃可以(yi)截斷金屬;在語言上談的(de)來,說出話來像蘭草那樣(yang)芬芳(fang)、高雅,娓(wei)娓(wei)動聽。

君(jun)子藏器于身,待時而(er)動。——《周易》

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neng)超(chao)群的技藝(yi),不到(dao)處炫耀(yao)。而(er)是在必要(yao)的時刻把才能(neng)或技藝(yi)施展(zhan)出來。

見賢思齊焉,見不(bu)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you)人在某一(yi)方(fang)面有(you)超過自己(ji)的長(chang)處和優點(dian)(dian),就虛(xu)心請教,認真(zhen)學習,想辦法趕(gan)上(shang)他,和他達到同一(yi)水平;見有(you)人存在某種缺(que)點(dian)(dian)或不(bu)足,就要(yao)冷靜反省,看自己(ji)是(shi)不(bu)是(shi)也(ye)有(you)他那(nei)樣的缺(que)點(dian)(dian)或不(bu)足。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lun)語》

譯:講(jiang)事(shi)(shi)實,不(bu)憑空猜測;遇事(shi)(shi)不(bu)專斷(duan),不(bu)任性,可(ke)行則行;行事(shi)(shi)要(yao)靈活,不(bu)死板;凡事(shi)(shi)不(bu)以(yi)“我”為(wei)中(zhong)心,不(bu)自以(yi)為(wei)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li),共同(tong)完成任務(wu)。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ping)價(jia)一個人時,不(bu)能(neng)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君(jun)子之(zhi)交淡(dan)如水,小人之(zhi)交甘若(ruo)醴。——《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de)(de)交往,像(xiang)水(shui)一(yi)樣的(de)(de)平淡、純凈,這樣的(de)(de)友誼才會(hui)持久;往小人之間的(de)(de)交像(xiang)甜酒一(yi)樣的(de)(de)又濃又稠(chou),但不會(hui)長(chang)久。

吾生也有涯(ya)而(er),知也無涯(ya)。——《莊子(zi)》

譯:我的(de)生(sheng)命是有限的(de),而人類的(de)知(zhi)識(shi)是無限的(de)。

巧者(zhe)勞而知者(zhe)憂,無能者(zhe)無所求。——《莊子》

譯:有(you)技巧的人勞(lao)累,聰明(ming)的人憂慮,沒有(you)本事的人沒有(you)追(zhui)求(qiu)。

國學經典名人名言

業精于(yu)(yu)勤(qin),荒于(yu)(yu)嬉;行成(cheng)于(yu)(yu)思(si),毀于(yu)(yu)隨。——韓愈(yu)

譯(yi):事業(ye)或學業(ye)的成功在(zai)于奮發努力,勤(qin)勉進取。太貪玩(wan),放(fang)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xing)事,必須謹慎思考(kao),考(kao)慮周(zhou)詳才(cai)會有所(suo)成就。任性、馬虎(hu)、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讀書有三到(dao):謂心到(dao),眼到(dao),口到(dao)。——朱熹

譯(yi):用心(xin)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kou)多(duo)讀(du),三方面(mian)都做得到位(wei)才是(shi)真正的讀(du)書(shu)。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譯:想(xiang)看到更(geng)遠更(geng)廣闊(kuo)的景物,你(ni)就(jiu)要(yao)(yao)再(zai)上一(yi)層樓。想(xiang)學到更(geng)多更(geng)深的知(zhi)識,你(ni)就(jiu)要(yao)(yao)比原來(lai)更(geng)努力(li)。

知(zhi)不足者好(hao)學,恥(chi)下問者自滿。——林逋

譯:知道自己的(de)不(bu)(bu)足并努力學習就是聰明(ming)的(de)人(ren)(ren),不(bu)(bu)好問又驕傲(ao)自滿的(de)人(ren)(ren)是可恥的(de)。

讀書破(po)萬卷,下(xia)筆如有神(shen)。——杜甫(fu)

譯:讀(du)書讀(du)得多,寫(xie)起文章(zhang)來(lai)就會筆下生花(hua),像有神(shen)助一(yi)樣。

學而不化,非學也(ye)。——楊萬里

譯:學習(xi)知識但不能靈活(huo)運用,不能稱為學習(xi)。

學之(zhi)廣在于不倦(juan),不倦(juan)在于固志。——葛洪

譯:學問(wen)的(de)淵(yuan)博在(zai)于(yu)學習(xi)時(shi)不(bu)知(zhi)(zhi)道厭(yan)倦,而學習(xi)不(bu)知(zhi)(zhi)厭(yan)倦在(zai)于(yu)有堅(jian)定的(de)目標。

學而(er)不(bu)知(zhi)(zhi)道(dao),與(yu)不(bu)學同(tong);知(zhi)(zhi)而(er)不(bu)能行(xing),與(yu)不(bu)知(zhi)(zhi)同(tong)。——黃睎

譯:學(xue)(xue)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xie)道(dao)理,這和不學(xue)(xue)習沒(mei)什么(me)區別;學(xue)(xue)到(dao)了道(dao)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于沒(mei)有學(xue)(xue)到(dao)道(dao)理。

博(bo)觀(guan)而(er)約取,厚積而(er)薄發(fa)。——蘇軾(shi)

譯:廣泛閱讀,多了解(jie)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qi)中好的部分牢(lao)牢(lao)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差之(zhi)毫厘,謬以千里(li)。——陸九淵

譯:做(zuo)任何(he)事情,開始一(yi)定(ding)要認真地做(zuo)好,如果(guo)做(zuo)差(cha)了一(yi)絲一(yi)毫,結果(guo)會發現相差(cha)很遠。

盛年(nian)不重來(lai),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譯(yi):美好的青春(chun)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chen),要珍惜時光啊(a)!

人之(zhi)為學(xue),不可(ke)自小,又不可(ke)自大。——顧炎(yan)武

譯:學(xue)習時不(bu)要在(zai)淵博浩翰的知識(shi)面前(qian)感(gan)到(dao)自卑,也(ye)不(bu)能(neng)因(yin)為學(xue)到(dao)一(yi)點點知識(shi)而驕傲自滿。

書(shu)到用時(shi)方恨少,事非經過不(bu)知難。——陳廷焯

譯:知(zhi)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dao)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li)過就不知(zhi)道它(ta)有(you)多難。

天(tian)下興(xing)亡(wang),匹夫有責。——顧炎武

譯:國家的(de)興旺、衰敗,每一個(ge)人都負有很大的(de)責(ze)任(ren)。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譯:雖然自己地位(wei)低微,但是(shi)從沒忘掉(diao)憂(you)國憂(you)民的(de)責任。

人生自古誰無(wu)死,留取丹(dan)心照漢青。——文天(tian)祥

譯:自古以來,誰(shui)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pian)愛(ai)國的赤膽忠(zhong)心留在史(shi)冊上吧!

先天(tian)下之憂(you)(you)而憂(you)(you),后天(tian)下之樂而樂。——范(fan)仲淹

譯:為國(guo)家分憂時(shi),比別人先,比別人急(ji);享受幸福(fu),快樂(le)時(shi),卻讓別人先,自(zi)己居后。

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bi)。——呂坤

譯:對國家(jia)有利的事(shi)情要(yao)勇敢地去做,就算(suan)有死(si)亡的危險(xian)也不(bu)躲避。

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語

譯(yi):祖國的每(mei)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huan)要寶貴,是絕不(bu)能讓給外人的。

欲(yu)安(an)其家,必先安(an)于(yu)國。——武則(ze)天

譯:如果想建(jian)立個人(ren)幸福的小家,必(bi)須(xu)先讓國定(ding)安定(ding),繁榮起來。

國學經典中的經典句子

見(jian)侮而(er)不斗,辱也。——《公孫(sun)龍(long)子(zi)》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shen)而(er)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xian)。

千丈之(zhi)(zhi)堤(di),以螻蟻之(zhi)(zhi)穴(xue)潰;百尺(chi)之(zhi)(zhi)室,以突隙之(zhi)(zhi)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di),因(yin)為有螻蟻在打洞(dong),可(ke)能會因(yin)此而(er)塌掉決(jue)堤(di);百尺(chi)高樓,可(ke)能因(yin)為煙囪的(de)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er)焚毀。

事隨心(xin),心(xin)隨欲。欲無度(du)(du)者,其心(xin)無度(du)(du)。心(xin)無度(du)(du)者,則(ze)其所為不可知矣。——《呂(lv)氏春秋》

譯:事(shi)(shi)從心出,心隨欲(yu)來,如(ru)果不從心欲(yu)的細微處觀察(cha)事(shi)(shi)物(wu),我(wo)們往(wang)往(wang)會(hui)被事(shi)(shi)物(wu)的表象所(suo)(suo)欺騙。縱橫古今中外,詳(xiang)細考察(cha)事(shi)(shi)情的成敗得失。如(ru)果深(shen)入觀察(cha),就會(hui)發現。事(shi)(shi)情的發展往(wang)往(wang)是被人(ren)的心欲(yu)所(suo)(suo)控(kong)制。

多行(xing)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huai)事做得(de)太多,終將自(zi)取(qu)滅亡。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mo)大焉。——《左傳》

譯:人(ren)沒有不犯錯誤(wu)(wu)的,只要能及(ji)時改正(zheng)自己的錯誤(wu)(wu),就是(shi)最好(hao)的了。

不積跬(kui)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譯:不(bu)把半步、一(yi)步積累(lei)起(qi)來,就(jiu)不(bu)能(neng)(neng)走(zou)到千里遠的地方,不(bu)把細(xi)流匯聚(ju)起(qi)來,就(jiu)不(bu)能(neng)(neng)形成江河大海。

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yi):學習是不可(ke)以(yi)停(ting)止的。

知(zhi)而好(hao)問(wen),然后能才。——《荀(xun)子(zi)》

譯:聰(cong)明的人還一(yi)定得勤學(xue)好問(wen)才(cai)能成才(cai)。

言(yan)之者(zhe)無罪,聞(wen)之者(zhe)足以戒。——《詩序(xu)》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ren),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ren)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sheng)自(zi)(zi)己(ji),有錯(cuo)就改正,無錯(cuo)就當(dang)作是別人(ren)給自(zi)(zi)己(ji)的勸告。

良藥(yao)苦(ku)于口而利(li)于病(bing),忠(zhong)言逆于耳而利(li)于行(xing)。——《孔子家(jia)語(yu)》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dan)對治病(bing)有利;忠(zhong)言勸誡(jie)的話聽起來不順(shun)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天下熙(xi)熙(xi),皆(jie)為(wei)利來;天下攘攘,皆(jie)為(wei)利往。——《史記》

譯:天(tian)下的人熙熙攘(rang)攘(rang),都是(shi)為了利(li)益而(er)來往(為了利(li)益而(er)奔波)。

臨(lin)淵羨魚,不(bu)如(ru)退而(er)結網。——《漢書》

譯:站在深潭(tan)邊,希望得到里(li)面的魚,還不(bu)如回家去結網。

先發制(zhi)人(ren),后(hou)發制(zhi)于人(ren)。——《漢書》

譯:先出擊就能(neng)制(zhi)服敵(di)人,隨后應(ying)戰只會被控制(zhi)。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shan)。——《史記》

譯:鳥將要死(si)的時候,它(ta)的叫聲是悲哀(ai)的;人將要死(si)的時候,他的話(hua)也是善良的。

智者千慮,必有一(yi)失;愚(yu)者千慮,必有一(yi)得。——《史(shi)記》

譯:不管多聰明的(de)人(ren),在很多次(ci)的(de)考慮(lv)中,也一(yi)定會(hui)出現個別(bie)錯誤。而再笨的(de)人(ren),在很多次(ci)的(de)考慮(lv)中,也一(yi)定會(hui)有所收(shou)獲的(de)。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后漢書》

譯:天知(zhi)道、地知(zhi)道、我知(zhi)道、你知(zhi)道,怎(zen)么能(neng)說沒(mei)人(ren)知(zhi)道呢(ni)?

天下皆(jie)知取(qu)之(zhi)為(wei)取(qu),而莫知與(yu)之(zhi)為(wei)取(qu)。——《后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wei)只有獲取別人的東(dong)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yu)別人也(ye)是一種收獲。

智者棄(qi)短取長(chang),以(yi)致(zhi)其(qi)功。——《后漢(han)書·王符傳》

譯:聰明(ming)人舍棄(qi)短處(chu),發揮(hui)長處(chu),以此來取得成功。

勿以惡(e)小(xiao)而為之,勿以善小(xiao)而不為。——《三國(guo)志(zhi)》

譯:對任何一件事(shi),不要因為它(ta)是(shi)很小的、不顯(xian)眼的壞事(shi)就去做;相反,對于(yu)一些微(wei)小的。卻有益于(yu)別人的好事(shi),不要因為它(ta)意(yi)義(yi)不大就不去做它(ta)。

讀書百(bai)遍而義自見。——《三國志》

譯:讀書必須反(fan)復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zhong)所講(jiang)的(de)意(yi)思。

國學(xue)經典內容摘抄

羊有跪乳(ru)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guang)賢(xian)文》

譯:羊(yang)羔有(you)(you)跪下接受母乳(ru)的(de)感恩(en)舉動,小烏(wu)鴉(ya)有(you)(you)銜(xian)食喂母鴉(ya)的(de)情(qing)義,做子女的(de)更要懂(dong)得孝(xiao)順父(fu)母。

黑發不知(zhi)勤學(xue)早,白(bai)首(shou)方(fang)悔讀書遲(chi)。——《勸(quan)學(xue)》

譯:年輕的(de)時候不知道抓(zhua)緊時間(jian)勤奮學習(xi),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強中(zhong)自有強中(zhong)手,莫向人前(qian)滿自夸。——《警世通言》

譯(yi):盡管你是(shi)一個(ge)強者,可是(shi)一定還有比你更(geng)強的人(ren),所以不要在別人(ren)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學(xue)如逆(ni)水行舟(zhou),不(bu)進則(ze)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yao)不斷(duan)進取,不斷(duan)努(nu)力,就(jiu)像(xiang)逆水行駛(shi)的小船,不努(nu)力向(xiang)前,就(jiu)只(zhi)能向(xiang)后退。

書山(shan)有(you)路勤(qin)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guang)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shang)知識(shi)高峰(feng)的(de)一條捷徑,不怕(pa)吃(chi)苦(ku)才能在知識(shi)的(de)海洋(yang)里(li)自由遨游(you)。

笨鳥(niao)先(xian)飛早(zao)入林(lin),笨人勤(qin)學(xue)早(zao)成材。——《醒(xing)世(shi)格言(yan)》

譯:飛(fei)得(de)慢的(de)鳥(niao)兒提早(zao)起(qi)飛(fei)就會(hui)比別(bie)的(de)鳥(niao)兒早(zao)飛(fei)入樹林,不(bu)夠聰明的(de)人只要勤(qin)奮努力,就可以比別(bie)人早(zao)成材(cai)。

善惡(e)隨人(ren)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hao)事壞(huai)事都(dou)是自己(ji)做的(de),災禍(huo)幸福也(ye)全是由自己(ji)的(de)言行招來的(de)。

良言一(yi)句(ju)三冬暖,惡語傷人六(liu)月寒。——《增(zeng)廣賢文(wen)》

譯:一句良(liang)善有(you)益的(de)(de)話,能讓聽者即使(shi)在三冬嚴(yan)寒(han)中(zhong)也(ye)倍(bei)感溫暖;相反(fan),尖(jian)酸刻薄的(de)(de)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de)(de)感情(qing)和(he)自尊(zun)心,即使(shi)在六月大暑天(tian),也(ye)會讓人覺得(de)寒(han)冷。

以清白遺(yi)子孫,不亦厚(hou)乎(hu)。——《南史》

譯:把(ba)清清白(bai)白(bai)做人的品質(zhi)留給后代子(zi)孫,不也是很厚(hou)重(zhong)的一筆(bi)財富嗎?

成(cheng)敗相因,理不常泰(tai)。——《南史》

譯:成功(gong)與失敗互為因(yin)果關系,世(shi)事不(bu)會永遠太平安寧。

太剛則折,至察(cha)無徒(tu)。——《晉(jin)書(shu)》

譯(yi):過于剛直就(jiu)會折斷,極其明察就(jiu)沒有門徒。

義感君子,利動小人。——《晉書》

譯:道義可(ke)以感動(dong)君子,利益可(ke)以打動(dong)小(xiao)人。

明者(zhe)見危(wei)于無形,智(zhi)者(zhe)見禍于未(wei)萌。——《三國志》

譯:明(ming)智的人在(zai)(zai)危險還沒形(xing)成時就能預見到,智慧的人在(zai)(zai)災(zai)禍還未(wei)發生(sheng)時就會有所覺察。

成(cheng)遠(yuan)算者(zhe)不恤近(jin)怨,任大事者(zhe)不顧(gu)細謹。——《明史(shi)》

譯:有長遠打算的(de)人不應(ying)為眼前的(de)一(yi)點怨言而擔憂,做大事的(de)人不必顧及(ji)一(yi)些細微瑣(suo)事。

以銅為鏡,可(ke)以正衣(yi)冠;以古為鏡,可(ke)以知(zhi)興替;以人為鏡,可(ke)以明得失。——《舊唐(tang)書》

譯:用銅(tong)作(zuo)鏡子(zi),可以(yi)(yi)(yi)端(duan)正(zheng)衣服(fu)和帽子(zi);以(yi)(yi)(yi)歷史作(zuo)鏡子(zi),可以(yi)(yi)(yi)知道興衰和更替;以(yi)(yi)(yi)人(ren)作(zuo)鏡子(zi),可以(yi)(yi)(yi)明(ming)白(bai)得失。

管中(zhong)窺豹,時(shi)見一斑。——《晉(jin)書》

譯(yi):可(ke)以從觀(guan)察的部分推測到(dao)全貌(mao)。

鷸蚌(bang)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ce)》

譯:比喻雙方爭(zheng)執不(bu)下,兩(liang)敗俱傷(shang),讓第(di)三(san)者占了便宜。

君子立身(shen),雖云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qi)首。——《隋書·文帝紀》

譯(yi):君(jun)子在社會上立足成名,盡管需要修養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誠和孝才(cai)是最重要的。

工欲善其事(shi),必先利其器(qi)。——《論(lun)語·衛(wei)靈公》

譯:工(gong)(gong)(gong)匠想要(yao)使他的(de)工(gong)(gong)(gong)作(zuo)做好,一(yi)定要(yao)先讓工(gong)(gong)(gong)具(ju)鋒利。比喻要(yao)做好一(yi)件事,準備工(gong)(gong)(gong)具(ju)非常重要(yao)。

修(xiu)身、齊家、治國(guo)、平天下。——《大學》

譯:提高(gao)自(zi)身(shen)修為(wei),管理(li)好(hao)家(jia)(jia)庭,治(zhi)理(li)好(hao)國家(jia)(jia),安(an)撫天下百姓蒼生的抱負。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zhu)明“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的所有(you)作(zuo)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原(yuan)創(chuang)、合法擁有(you)版權(quan)(quan)或(huo)有(you)權(quan)(quan)使(shi)(shi)用(yong)的作(zuo)品(pin),未經本網(wang)授(shou)(shou)權(quan)(quan)不得(de)轉載、摘編(bian)或(huo)利用(yong)其它方(fang)式(shi)使(shi)(shi)用(yong)上述作(zuo)品(pin)。已經本網(wang)授(shou)(shou)權(quan)(quan)使(shi)(shi)用(yong)作(zuo)品(pin)的,應在授(shou)(shou)權(quan)(quan)范(fan)圍內使(shi)(shi)用(yong),并注(zhu)明“來(lai)源(yuan):MAIGOO網(wang)”。違反(fan)上述聲明者,網(wang)站會(hui)追責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地區排行榜
熱門文章
生活十大分類
更多榜單推薦
知識熱門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