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shi)(shi)西(xi)班牙詩人胡安(an)·拉蒙(meng)·希梅內斯的作品(pin)。這是(shi)(shi)一(yi)首充滿象征(zheng)意味(wei)的愛情詩,是(shi)(shi)抒情主人公(gong)唱(chang)給心上人的戀歌,一(yi)首求愛的詩,一(yi)支失戀的歌。
一致—位女士
玫(mei)瑰放射最(zui)細微的芳(fang)香(xiang),
星(xing)星(xing)閃爍最純潔的光芒,
夜鶯用最深沉的啼聲
將夜色的美(mei)麗盡情(qing)地歌唱(chang)。
稚嫩的花(hua)香使我不爽,
神圣藍色的閃爍使我前額無光,
夜鶯嘹亮的歌聲
使(shi)我不幸(xing)地哭泣憂傷(shang)。
那并非無限的(de)惆悵
用美妙甜蜜的舌頭(tou)
舐(shi)著我古(gu)老(lao)的心(xin)房(fang)…,
請你讓玫瑰為(wei)我放出(chu)馨香(xiang),
讓星星為(wei)我(wo)燃起詩的火光,
讓夜鶯(ying)為(wei)我快樂地(di)歌唱!
胡安(an)·拉蒙(meng)·希梅(mei)內斯(Juan Ramon Jimenez,1881-1958),西(xi)班(ban)牙詩人。生于(yu)安(an)達盧西(xi)亞的小(xiao)鎮莫(mo)格爾,曾在(zai)塞(sai)維利亞大學(xue)(xue)求學(xue)(xue)。很早就開始(shi)詩歌創作。1900年(nian)(nian)去馬德里,出版詩集《紫(zi)羅蘭色的靈(ling)魂l》和(he)《白睡蓮》,與友人共(gong)同創辦《赫利奧斯》和(he)《復興(xing)》等詩歌雜志。1916年(nian)(nian)與翻(fan)譯(yi)(yi)家塞(sai)諾(nuo)(nuo)維亞·坎普(pu)魯比結婚(hun),兩(liang)人合譯(yi)(yi)了印度(du)詩人泰戈爾的作品。1936年(nian)(nian),西(xi)班(ban)牙內戰(zhan)爆發,他流(liu)亡到波多(duo)黎(li)各(ge)和(he)古巴。后(hou)去美國(guo),繼續從事創作和(he)學(xue)(xue)術活動(dong)。1952年(nian)(nian)遷居波多(duo)黎(li)各(ge),在(zai)大學(xue)(xue)任教。1956年(nian)(nian),“由于(yu)他那(nei)西(xi)班(ban)牙語(yu)的抒情詩為高(gao)尚(shang)的情操和(he)藝術的純(chun)潔提供了一個范例”,獲諾(nuo)(nuo)貝爾文學(xue)(xue)獎(jiang)。
他的(de)(de)(de)創作(zuo)可分為前(qian)后兩個(ge)時(shi)期。前(qian)期從1900年至(zhi)1905年,受現(xian)代主義影響,主要詩集有《悲哀(ai)的(de)(de)(de)詠嘆(tan)調》(1903)、《遙遠的(de)(de)(de)花園》(1904)、《牧歌》(1911)等。作(zuo)品(pin)具(ju)有較(jiao)強的(de)(de)(de)音樂(le)性,歌詠的(de)(de)(de)主題多(duo)為安達盧西亞的(de)(de)(de)自然景(jing)色,詩中經常出現(xian)花園、小路、月色和愛(ai)情(qing)(qing),情(qing)(qing)調憂郁而哀(ai)傷。
詩集(ji)《哀歌》(1908)、《有聲的(de)(de)孤獨(du)》(1908),采用(yong)復雜而嚴格的(de)(de)亞歷山大(da)詩體形(xing)式(shi),有雕(diao)琢的(de)(de)痕跡。1909年(nian),樸素而清新、帶有民(min)歌和謠(yao)曲特色(se)的(de)(de)詩集(ji)《春天歌謠(yao)集(ji)》出版,標志(zhi)了他(ta)詩歌風格的(de)(de)轉變。
1916年起,他的(de)詩(shi)歌擺(bai)脫了現代主義的(de)影響,形成(cheng)自(zi)然純樸、用詞精當、詠景抒懷(huai)、渾然一體的(de)獨特風(feng)格。重要的(de)詩(shi)集有《新婚詩(shi)人的(de)日(ri)記》(1916)、《石頭與天(tian)空》(1918)、《一致(zhi)》(1925)、《美》(1923)、《冬(dong)季》(1936)等(deng)。
在(zai)詩(shi)(shi)歌理論方(fang)面,他提出“純詩(shi)(shi)論”,主(zhu)張(zhang)創(chuang)作沒有(you)任何(he)修(xiu)飾和(he)雕(diao)琢的(de)“純粹的(de)詩(shi)(shi)”,要求(qiu)擺脫韻(yun)律和(he)節奏的(de)束縛,大膽追(zhui)求(qiu)直接(jie)的(de)表達方(fang)式,提倡(chang)自由體。他認為詩(shi)(shi)歌應該通過自然景物抒(shu)發(fa)個(ge)人(ren)心靈(ling),引導人(ren)們追(zhui)求(qiu)永(yong)恒的(de)美和(he)理想的(de)境(jing)界。他的(de)詩(shi)(shi)歌創(chuang)作和(he)詩(shi)(shi)論對西班(ban)牙詩(shi)(shi)歌的(de)發(fa)展作出了一定的(de)貢獻,對20年代的(de)著(zhu)名詩(shi)(shi)人(ren),如加西亞·洛爾(er)迦、阿爾(er)維(wei)蒂、豪(hao)爾(er)赫·紀(ji)廉等人(ren)都產生(sheng)了一些(xie)影(ying)響。
這是(shi)一(yi)首(shou)充(chong)滿象征意味的愛情(qing)詩,是(shi)抒情(qing)主人(ren)公(gong)唱給心上人(ren)的戀(lian)歌(ge)——一(yi)首(shou)求愛的詩,和一(yi)支(zhi)失(shi)戀(lian)的歌(ge)。
詩的第一(yi)節是對心上(shang)(shang)人的稱頌。“玫瑰”、“星星”、“夜鶯”都是心上(shang)(shang)人的象征(zheng);而“芳香”、“光芒”、“啼聲”等優美的事物,在這里(li)也都是用(yong)來比(bi)喻心上(shang)(shang)人的好處。
第二節中(zhong)“稚嫩的(de)花(hua)香”是(shi)暗示那女子對“我”愛得(de)不(bu)夠深(shen)摯;“我”為此(ci)頗(po)不(bu)快(kuai)意——“不(bu)爽”。“神(shen)圣藍色的(de)閃爍”是(shi)形象地(di)暗示女子那光(guang)艷逼(bi)人(ren)的(de)芳姿(zi),和在(zai)“我”面前所表現(xian)出來的(de)一副高不(bu)可攀(pan)的(de)神(shen)情(qing)。“你”生(sheng)活得(de)如此(ci)快(kuai)樂——“夜鶯嘹(liao)亮(liang)的(de)歌聲”,而對“我”卻如此(ci)高傲而冷漠,令“我”在(zai)人(ren)前沒有臉面——“前額無光(guang)”,這樣的(de)不(bu)幸(xing),怎能不(bu)使“我,,(‘哭泣憂傷(shang)”呢!
詩(shi)的(de)(de)第三節,是對抒(shu)情(qing)(qing)主人公上述思想(xiang)和情(qing)(qing)感所作出(chu)的(de)(de)解釋(shi)。在最后一(yi)(yi)節里,詩(shi)人才和盤(pan)托出(chu)了寫(xie)這(zhe)首詩(shi)的(de)(de)最終目的(de)(de):希望“你(ni)”能夠(gou)愛(ai)(ai)“我(wo)(wo)”。像(xiang)玫瑰放出(chu)“馨香”那(nei)樣,用愛(ai)(ai)情(qing)(qing)的(de)(de)烈焰焚燒著“我(wo)(wo)”如(ru)星(xing)星(xing)閃(shan)爍(shuo)著晶瑩的(de)(de)光芒一(yi)(yi)般,用“你(ni)”的(de)(de)愛(ai)(ai)情(qing)(qing),引發(fa)“我(wo)(wo)”的(de)(de)詩(shi)的(de)(de)靈感。如(ru)同(tong)唱著美妙歌(ge)曲(qu)的(de)(de)夜鶯一(yi)(yi)般,能夠(gou)因(yin)為對“我(wo)(wo)”的(de)(de)愛(ai)(ai)情(qing)(qing),而得到快樂。
通(tong)過對“玫瑰(gui)”、“夜鶯”、“星星”的(de)描繪,巧妙地贊(zan)頌了心上(shang)人兒的(de)美麗,并表現了抒情(qing)主(zhu)人公(gong)對那姑娘的(de)甚深(shen)的(de)喜愛(ai)和渴望得到愛(ai)情(qing)的(de)誠摯(zhi)熱(re)烈的(de)心情(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