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bu)克獎被認為(wei)是當代英(ying)語小(xiao)說(shuo)界的最(zui)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ying)響最(zui)大的文學大獎之一。從1969年(nian)開始頒發,每年(nian)頒發一次(ci)。最(zui)初(chu)只(zhi)有(you)(you)英(ying)國、愛(ai)爾蘭,以及英(ying)聯(lian)邦國家(jia)的英(ying)文原(yuan)創(chuang)作家(jia)有(you)(you)資格(ge)入圍參(can)評,2014年(nian)起(qi),全世界所有(you)(you)用英(ying)語寫作的作家(jia)都(dou)可以參(can)評布(bu)克獎。
布克(ke)獎(jiang)以(yi)贊助商——食(shi)品供應公司布克(ke)命名(ming)。但自2002年起(qi)獲得曼(man)集(ji)團贊助,名(ming)稱(cheng)由Booker Prize變(bian)成Man Booker Prize,但在中文翻譯中,依然習慣稱(cheng)之為布克(ke)獎(jiang)。
1968年,英(ying)國(guo)(guo)的(de)圖書界提議設(she)立(li)一(yi)(yi)項可以(yi)與法國(guo)(guo)龔古(gu)爾文學獎(jiang)(jiang)、美(mei)國(guo)(guo)普(pu)利策(ce)獎(jiang)(jiang)相(xiang)媲(pi)美(mei)的(de)文學獎(jiang)(jiang),獎(jiang)(jiang)勵年度最佳英(ying)文小說,只有(you)英(ying)國(guo)(guo)、愛爾蘭以(yi)及英(ying)聯邦國(guo)(guo)家的(de)英(ying)文原創(chuang)作(zuo)家有(you)資(zi)格入圍參(can)評,單一(yi)(yi)美(mei)國(guo)(guo)國(guo)(guo)籍的(de)美(mei)國(guo)(guo)作(zuo)家一(yi)(yi)概(gai)無緣,以(yi)抵制(zhi)新型的(de)娛(yu)樂形式諸如電視對(dui)文學市場的(de)蠶食(shi)。
1991年,設俄(e)羅(luo)斯布克(ke)獎,是1917年后(hou)俄(e)羅(luo)斯境內第(di)一(yi)個非國家獎金,每年開獎一(yi)次,評選出年度最(zui)佳長篇小說。該(gai)獎設立以來已成為俄(e)羅(luo)斯文學領域重要的獎項。
2002年,曼集團(tuan)(Man Group)成為布(bu)克獎的(de)贊助商。同時(shi)獎金由最初的(de)21000英鎊已(yi)加至50000英鎊。
2004年(nian),布克(ke)(ke)(ke)獎(jiang)(jiang)打破了地(di)域壁壘(lei),宣布將從(cong)2005年(nian)開(kai)始,每(mei)兩(liang)(liang)年(nian)頒(ban)發一次獎(jiang)(jiang)金為60000英(ying)鎊(bang)的(de)布克(ke)(ke)(ke)國(guo)際(ji)獎(jiang)(jiang)(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所有作(zuo)(zuo)家(jia),無論國(guo)別(bie),只要其作(zuo)(zuo)品以英(ying)文或(huo)有英(ying)文譯(yi)本發表,均有資(zi)格獲(huo)得(de)此(ci)獎(jiang)(jiang)。本獎(jiang)(jiang)獎(jiang)(jiang)勵作(zuo)(zuo)家(jia)的(de)全部文學成(cheng)就,不(bu)僅限(xian)于(yu)小說。首位(wei)(wei)獲(huo)獎(jiang)(jiang)者將于(yu)2005年(nian)年(nian)中宣布。這使布克(ke)(ke)(ke)獎(jiang)(jiang)朝(chao)著一項全方位(wei)(wei)的(de)國(guo)際(ji)文學大獎(jiang)(jiang)邁(mai)出(chu)了重要的(de)一步。新設立的(de)布克(ke)(ke)(ke)國(guo)際(ji)獎(jiang)(jiang)不(bu)會取(qu)現有的(de)布克(ke)(ke)(ke)獎(jiang)(jiang)而代之,兩(liang)(liang)者將由兩(liang)(liang)個相對(dui)獨(du)立的(de)評審系統(tong)并(bing)行評比。 根據規定(ding),每(mei)位(wei)(wei)作(zuo)(zuo)家(jia)只能獲(huo)得(de)一次布克(ke)(ke)(ke)國(guo)際(ji)獎(jiang)(jiang)。
2005年6月2日(ri),首(shou)屆布克國際(ji)獎在倫敦揭曉(xiao),獲獎者為阿爾巴尼亞小說家伊斯梅爾·卡達萊(lai)。評(ping)委會(hui)主席(xi)約翰·凱里評(ping)論道:“伊斯梅爾·卡達萊(lai)描繪出了完(wan)整的(de)(de)(de)(de)(de)文化——包(bao)括它(ta)的(de)(de)(de)(de)(de)歷史(shi),它(ta)的(de)(de)(de)(de)(de)熱情(qing),它(ta)的(de)(de)(de)(de)(de)傳(chuan)(chuan)說,它(ta)的(de)(de)(de)(de)(de)政治和它(ta)的(de)(de)(de)(de)(de)災難(nan)。他采用了傳(chuan)(chuan)統的(de)(de)(de)(de)(de)講故(gu)事的(de)(de)(de)(de)(de)方式(shi)進行創作(zuo),繼承了荷(he)馬史(shi)詩的(de)(de)(de)(de)(de)敘事傳(chuan)(chuan)統,是一(yi)位博學多才的(de)(de)(de)(de)(de)作(zuo)家。”
2005年,布克獎(jiang)(jiang)專門為翻譯(yi)家(jia)設立一(yi)個獎(jiang)(jiang)金為15000英鎊的(de)特別獎(jiang)(jiang)項——布克翻譯(yi)獎(jiang)(jiang),以獎(jiang)(jiang)勵那些把其他語言的(de)文學作品(pin)翻譯(yi)成英語的(de)翻譯(yi)家(jia)們(men)。布克翻譯(yi)獎(jiang)(jiang)的(de)評(ping)(ping)(ping)選不同(tong)于一(yi)般的(de)評(ping)(ping)(ping)獎(jiang)(jiang)程序,其得主并(bing)非由評(ping)(ping)(ping)委會投票(piao)選出,而是交給(gei)布克國際獎(jiang)(jiang)的(de)得主擇定。翻譯(yi)獎(jiang)(jiang)2005年開始頒(ban)發。
2005年(nian)的布克翻(fan)(fan)譯獎(jiang)頒發給了伊斯梅爾·卡達萊自己作(zuo)品的英文翻(fan)(fan)譯大衛·巴(ba)洛斯。
2013年(nian)9月18日,布(bu)(bu)克獎管理(li)委(wei)員(yuan)會(hui)宣布(bu)(bu),從2014年(nian)起,所有(you)(you)用英語寫作的作家(jia)都(dou)有(you)(you)資(zi)格參與布(bu)(bu)克獎的評選。
2020年(nian)8月26日,國際(ji)布克獎(jiang)公(gong)布了(le)(le)2020年(nian)的最終(zhong)得(de)獎(jiang)者,荷蘭作家瑪(ma)麗·盧(lu)卡斯·莉涅維德的小說《夜晚(wan)的不適》獲得(de)了(le)(le)2020年(nian)的國際(ji)布克獎(jiang)。
當(dang)地時(shi)間2022年9月6日,2022布克(ke)獎(jiang)短名單出爐,英作家艾倫(lun)·加(jia)納憑88歲高齡成最年長入圍(wei)者。
斯里蘭(lan)卡(ka)(ka)(ka)作(zuo)(zuo)家謝(xie)漢·卡(ka)(ka)(ka)魯納(na)蒂拉(la)卡(ka)(ka)(ka)的(de)小說因為“其滑稽而大膽的(de)敘事技巧和遼(liao)闊的(de)創作(zuo)(zuo)野心”,榮獲了這一獎項。謝(xie)漢·卡(ka)(ka)(ka)魯納(na)蒂拉(la)卡(ka)(ka)(ka)由此成(cheng)為繼邁(mai)克(ke)爾·翁達杰之后第二位出(chu)生于斯里蘭(lan)卡(ka)(ka)(ka)的(de)布(bu)克(ke)獎作(zuo)(zuo)家。
榮獲布(bu)克獎(jiang)幾乎(hu)已經(jing)成為(wei)“最好(hao)看的(de)(de)(de)英文小說(shuo)”代名(ming)詞(ci),是(shi)廣受世界矚目和討論的(de)(de)(de)小說(shuo)獎(jiang)。布(bu)克獎(jiang)注(zhu)重主(zhu)(zhu)流(liu)(liu)認(ren)可、導向性和公正性,背(bei)后(hou)有(you)管理委(wei)員會(hui)(hui)運作,負責選(xuan)出每一年的(de)(de)(de)評審及(ji)主(zhu)(zhu)席(xi),其(qi)評選(xuan)過程嚴(yan)謹(jin),又(you)保持高度的(de)(de)(de)獨(du)立性,也是(shi)使布(bu)克獎(jiang)不同于其(qi)它(ta)獎(jiang)項(xiang)之處。每位評審幾乎(hu)只有(you)一次參與(yu)布(bu)克獎(jiang)評選(xuan)的(de)(de)(de)機會(hui)(hui),評審團的(de)(de)(de)組成兼(jian)顧其(qi)專業和社(she)會(hui)(hui)背(bei)景,降低了派別(bie)潮流(liu)(liu)與(yu)個人好(hao)惡左右(you)的(de)(de)(de)機會(hui)(hui)。每年布(bu)克獎(jiang)頒(ban)發后(hou),不僅是(shi)得(de)獎(jiang)者的(de)(de)(de)榮譽,對(dui)銷售激勵(li)和作品討論幫助也很大。
參選資格:以(yi)英(ying)文寫作(zuo)(zuo)的小說(shuo)(shuo),必須是出版后的作(zuo)(zuo)品,不限英(ying)國籍之(zhi)作(zuo)(zuo)者,但必須是長篇小說(shuo)(shuo)。另外,過去十(shi)年曾入圍或獲得布克(ke)獎得主的新(xin)作(zuo)(zuo)品亦是入選名(ming)單。
布(bu)克(ke)(ke)獎(jiang)管(guan)(guan)(guan)理(li)(li)委員(yuan)會包(bao)括作家、出(chu)版商、代理(li)(li)商、書商、圖書館(guan)管(guan)(guan)(guan)理(li)(li)員(yuan)等(deng),而主席(xi)則由布(bu)克(ke)(ke)公司指定。除了每(mei)(mei)個(ge)出(chu)版商可(ke)以(yi)提出(chu)五個(ge)建議(yi)名單(dan)(dan)外,布(bu)克(ke)(ke)管(guan)(guan)(guan)理(li)(li)委員(yuan)會也選(xuan)出(chu)五位具(ju)有(you)專業背(bei)景的(de)評(ping)(ping)(ping)審(包(bao)括文評(ping)(ping)(ping)家、學者(zhe)、文學編輯、小(xiao)說家和社會知(zhi)名人(ren)士)來審核。特別的(de)是:每(mei)(mei)一(yi)(yi)年的(de)評(ping)(ping)(ping)審都不一(yi)(yi)樣,而且每(mei)(mei)一(yi)(yi)位評(ping)(ping)(ping)審都讀(du)過入選(xuan)名單(dan)(dan)和建議(yi)名單(dan)(dan)的(de)所有(you)書籍(ji),最后才選(xuan)出(chu)得主。
每年(nian)十月(yue)公布有希望獲獎(jiang)(jiang)的入圍書(shu)目,十一(yi)月(yue)評獎(jiang)(jiang)和頒獎(jiang)(jiang)。由(you)英國(guo)國(guo)家圖書(shu)協會頒獎(jiang)(jiang),獎(jiang)(jiang)金由(you)Booker公司贊助。美國(guo)的出版(ban)商,在前一(yi)年(nian)12月(yue)1日到當年(nian)11月(yue)30日出版(ban)(或(huo)預(yu)計出版(ban)而有完(wan)整書(shu)稿)的書(shu)都可報名。
國家圖書基金會(The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選(xuan)(xuan)出(chu)五人的評審小(xiao)組,其(qi)中包含一名主席,由他們(men)獨力作業選(xuan)(xuan)出(chu)各類獎(jiang)項的得(de)主。首先(xian)會先(xian)公布各類的決(jue)選(xuan)(xuan)名單,小(xiao)說(shuo)(shuo)、非小(xiao)說(shuo)(shuo)、詩、青年文學這四類獎(jiang)共有16位決(jue)選(xuan)(xuan)入(ru)圍(wei)者(zhe),每(mei)位可得(de)1000元獎(jiang)金。
除了(le)頭獎(jiang)(jiang)21000英鎊(bang)的(de)(de)(de)獎(jiang)(jiang)金之外,布克獎(jiang)(jiang)短名單的(de)(de)(de)入(ru)圍者亦皆可獲(huo)得1000英鎊(bang)的(de)(de)(de)獎(jiang)(jiang)金以及一本經過特殊設計包裝的(de)(de)(de)該(gai)年入(ru)圍著作。
布克獎(jiang)的目(mu)標是獎(jiang)勵優秀作(zuo)品,提高公眾對嚴(yan)肅小說的關注。經(jing)過幾十年的經(jing)營,它的威(wei)望超過了英國大大小小的其它二(er)百多個文(wen)學獎(jiang)。享有世(shi)界盛(sheng)譽。
作為一個文化產業,布克(ke)獎獲得巨大(da)(da)成(cheng)功的(de)(de)秘訣在于商業和文化效益的(de)(de)雙贏。從商業利益上說,它(ta)推動文學的(de)(de)商業化,使市(shi)場潛力(li)得到充分開(kai)發(fa)。不但獲獎作品(pin)銷(xiao)售飆升(sheng),就連(lian)入圍作品(pin)的(de)(de)銷(xiao)售也一路攀升(sheng)。布克(ke)獎還帶(dai)動相關文化市(shi)場的(de)(de)開(kai)拓,大(da)(da)約有三分之(zhi)一的(de)(de)作品(pin)改(gai)編成(cheng)了(le)影視作品(pin),其中就有中國觀(guan)眾熟悉的(de)(de)《辛(xin)德勒的(de)(de)名(ming)單(dan)》《英(ying)國病(bing)人》等。從文化效益上說,大(da)(da)獎營造了(le)一份大(da)(da)獎文化,大(da)(da)獎鼓勵(li)無邊界創作,使許多思(si)想自(zi)由,文體新(xin)穎(ying)的(de)(de)作品(pin)紛紛出現,形(xing)成(cheng)了(le)百花齊放的(de)(de)文壇格局。它(ta)對當代英(ying)語小說的(de)(de)影響(xiang)毋庸(yong)置疑。
進入(ru)決選短名單的華人作(zuo)家:
1983年中英混血(xue)作(zuo)家毛翔青《Sour Sweet》
1986年(nian)中英混血作家毛(mao)翔青《An Insular Possession》
1991年中(zhong)英混血作家毛翔青(qing)《The Redundancy of Courage》
2012年馬(ma)來(lai)西亞(ya)華人作家(jia)陳團英《夕霧花(hua)園》
2016年加(jia)拿大華人作家鄧敏靈《Do Not Say We Have Nothing》
年度(du) 獲(huo)獎作品 獲(huo)獎人(ren) 國籍
1969年 《需要負責(ze)的(de)事情》(Something to Answer For) P·H·紐比(P. H. Newby) 英國(guo)
1970年 《獲選成員》(The Elected Member) 伯妮絲·魯本斯(Bernice Rubens) 英國
1971年 《自由國度》(In a Free State) V.S.奈保爾(er)(V. S. Naipaul) 英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ge)
1972年(nian) 《G.》(G.) 約翰(han)·伯格(ge)(John Berger) 英國
1973年 《克里希(xi)納(na)普(pu)圍城記》(The Siege of Krishnapur) 雅各·法瑞爾(James Gordon Farrell) 英(ying)國、愛爾蘭
1974年 《保守的人(ren)》(The Conservationist) 納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 南非
《假日》(Holiday) 斯坦利·米德敦(dun)(Stanley Middleton) 英國(guo)
1975年 《熱與塵(chen)》(Heat and Dust) 賈(jia)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 英國
1976年(nian) 《薩維爾(er)》(Saville) 大衛·斯托里(li)(David Storey) 英國
1977年 《繼續停留》(Staying On) 保羅·斯科特(Paul Mark Scott) 英(ying)國
1978年 《大(da)海,大(da)海》(The Sea, the Sea) 艾(ai)瑞斯·默多克(Iris Murdoch) 英國、愛爾蘭
1979年 《海岸(an)外》(Offshore) 佩內洛普·菲茨(ci)杰拉(la)德(Penelope Fitzgerald) 英國
1980年 《啟(qi)蒙(meng)之旅》(Rites of Passage) 威廉·戈(ge)爾丁(William Golding) 英國
1981年(nian) 《午(wu)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 薩爾曼·拉什迪 (Salman Rushdie) 英國
1982年 《辛德勒方舟》(Schindler's Ark) 托(tuo)馬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 澳大利亞(ya)
1983年 《邁克爾.K的(de)生活和時代》(Life & Times of Michael K) 庫切(J. M. Coetzee) 南非
1984年(nian) 《杜蘭(lan)葛山莊(zhuang)》(Hotel du Lac) 安妮(ni)塔·布魯克納(na)(Anita Brookner) 英國
1985年 《骨(gu)人》(The Bone People) 胡勒(Keri Hulme) 新西(xi)蘭
1986年(nian) 《老惡魔》(The Old Devils) 埃米斯(Kingsley Amis) 英(ying)國
1987年 《月虎》(Moon Tiger) 賴芙(fu)麗(Penelope Lively) 英國
1988年 《奧斯卡(ka)與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 彼得·凱里(Peter Carey) 澳大利(li)亞
1989年(nian) 《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 石(shi)黑一雄(Kazuo lshiguro) 英(ying)國
1990年 《隱之書(shu)》(Possession) A. S. 拜亞(ya)特(A. S. Byatt) 英國
1991年 《饑餓的路(lu)》(The Famished Road) 本·奧克(ke)瑞(Ben Okri) 尼日利亞
1992年 《英國(guo)病人》(English Patient) 邁克(ke)爾·翁達杰(Michael Ondaatie) 加(jia)拿大
《神圣(sheng)的渴望》(Sacred Hunger) 巴里(li)·昂斯沃(wo)斯(Barry Unsworth) 英國(guo)
1993年 《童年往事》(Paddy Clark Ha Ha Ha) 羅迪·道爾(er)(Roddy Doyle) 愛爾(er)蘭
1994年(nian) 《晚(wan)了,太(tai)晚(wan)了》(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詹(zhan)姆斯·寇曼(James Kelman) 英國
1995年 《幽(you)靈路》(The Ghost Road) 派特(te)·巴克(Pat Barker) 英國
1996年 《杯酒留痕》(Last Orders) 格雷厄姆·斯威(wei)夫特(Graham Swift) 英國
1997年 《微物(wu)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 阿蘭達蒂·洛伊(Arundhhati Roy) 印度
1998年 《阿姆斯特(te)丹》(Amsterdam) 伊恩·麥(mai)克尤恩(Ian McEwan) 英國
1999年 《恥》(Disgrace) J.M.庫切 (J. M. Coetzee) 南非
2000年 《盲眼刺客》(The Blind Assassin) 瑪(ma)格麗(li)特(te)·阿特(te)伍德(Margaret Atwood) 加拿大
2001年 《凱利(li)幫真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彼得·凱里(Peter Carey) 澳(ao)大利(li)亞(ya)
2002年(nian) 《少(shao)年(nian)Pi的奇幻漂流》(The Life of Pi) 揚·馬(ma)特爾(Yann Martel) 加(jia)拿大
2003年(nian) 《弗農(nong)·上帝·利特爾(er)》 (Vernon God Little ) D.B.C. 皮埃(ai)爾(er)(D.B.C. Pierre) 澳大(da)利亞
2004年(nian) 《美麗(li)線條》(The Line of Beauty) 阿蘭(lan)·霍(huo)靈(ling)赫斯(si)特(Alan Hollinghurst) 英國
2005年 《大海》(The Sea) 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 愛爾蘭
2006年(nian) 《繼承失落的人》(The Inheritance of Loss) 基蘭(lan)·德賽(Kiran Desai) 印度
2007年(nian) 《聚會》(The Gathering) 安妮·恩賴特(Anne Enright) 愛爾蘭(lan)
2008年 《白虎(hu)》(The White Tiger) 阿拉(la)溫德·阿迪加(jia)(Aravind Adiga) 印度(du)
2009年 《狼廳》(wolf Hall)都鐸三部曲之(zhi)一 希拉里·曼特爾(Hilary Mantel) 英國
2010年(nian) 《芬克勒問(wen)題》(The Finkler Question) 霍(huo)華德·雅格布森(sen)(Howard Jacobson) 英國
2011年 《終結的感覺》(The Sense of an Ending) 朱利安·巴(ba)恩斯(si)(Julian Barnes) 英國
2012年 《提堂》(Bring Up The Bodies)都鐸三(san)部曲之二 希拉里·曼特爾(Hilary Mantel) 英國
2013年 《發光體(ti)》(The Luminaries) 埃莉諾·卡(ka)頓(Eleanor Catton) 新西(xi)蘭
2014年 《深(shen)入北方的小路》(The Narrow Road to the Deep North) 理查德·弗拉(la)納根(Richard Flanagan) 澳大利(li)亞
2015年 《七殺簡(jian)史(shi)》(A Brief History of Seven Killings) 馬龍·詹姆斯(si)(Marlon James) 牙買加(jia)
2016年 《出(chu)賣》(The Sellout) 保羅·比第(Paul Beatty) 美國
2017年(nian) 《林肯在中陰界》(Lincoln in the Bardo) 喬治·桑德(de)斯(George Saunders) 美國
2018年 《送(song)奶工》(Milkman) 安娜·伯恩斯(Anna Burns) 英國
2019年 《圣約》 瑪格(ge)麗特·阿(a)特伍德 加拿(na)大
《女孩,女人,其(qi)他》 伯娜丁(ding)·埃瓦(wa)里斯(si)托 英國
2020年 《舒(shu)吉·貝恩》 格(ge)拉斯(si)·斯(si)圖爾特(te) 蘇(su)格(ge)蘭(lan)
2021年 《諾言(yan)》 戴蒙(meng)·加(jia)爾(er)古特(Damon Galgut)南非
2022年 《馬里·阿爾梅(mei)達的七個月亮》(The Seven Moons of Maali Almeida) 謝漢·卡(ka)魯納蒂拉(la)卡(ka)(Shehan Karunatilaka)斯里蘭卡(ka)
截止(zhi)到2019年(nian),共有四位作(zuo)家獲(huo)(huo)得過兩(liang)(liang)次布(bu)克獎:J.M.庫切、彼(bi)得·凱(kai)利(li),希(xi)拉(la)里·曼(man)(man)(man)特(te)(te)爾(er)(er)(er)和(he)瑪(ma)(ma)格(ge)(ge)麗特(te)(te)·阿(a)特(te)(te)伍德(de)(de)。希(xi)拉(la)里·曼(man)(man)(man)特(te)(te)爾(er)(er)(er)和(he)瑪(ma)(ma)格(ge)(ge)麗特(te)(te)·阿(a)特(te)(te)伍德(de)(de)是(shi)(shi)兩(liang)(liang)度獲(huo)(huo)獎的(de)(de)(de)(de)女(nv)作(zuo)家。彼(bi)得·凱(kai)利(li)的(de)(de)(de)(de)獲(huo)(huo)獎作(zuo)品(pin)是(shi)(shi)1988年(nian)的(de)(de)(de)(de)《奧斯卡與(yu)露辛達》和(he)2001年(nian)的(de)(de)(de)(de)《凱(kai)利(li)幫真史》。J.M.庫切的(de)(de)(de)(de)獲(huo)(huo)獎作(zuo)品(pin)是(shi)(shi)1983年(nian)的(de)(de)(de)(de)《邁克爾(er)(er)(er)·K的(de)(de)(de)(de)生活和(he)時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和(he)1999年(nian)的(de)(de)(de)(de)《恥》(Disgrace)。希(xi)拉(la)里·曼(man)(man)(man)特(te)(te)爾(er)(er)(er)的(de)(de)(de)(de)獲(huo)(huo)獎作(zuo)品(pin)是(shi)(shi)2009年(nian)的(de)(de)(de)(de)《狼(lang)廳(ting)》和(he)2012年(nian)的(de)(de)(de)(de)《提堂》。瑪(ma)(ma)格(ge)(ge)麗特(te)(te)·阿(a)特(te)(te)伍德(de)(de)獲(huo)(huo)獎作(zuo)品(pin)為2000年(nian)的(de)(de)(de)(de)《盲刺客》和(he)2019年(nian)的(de)(de)(de)(de)《圣(sheng)約》,其中《圣(sheng)約》為阿(a)特(te)(te)伍德(de)(de)代表作(zuo)《使女(nv)的(de)(de)(de)(de)故事》的(de)(de)(de)(de)續集,《使女(nv)的(de)(de)(de)(de)故事》曾在(zai)1985年(nian)提名布(bu)克獎。
截(jie)止到2005年,獲最(zui)后提(ti)名(ming)(即(ji)進入最(zui)后的(de)比(bi)拼(pin)名(ming)單)最(zui)多的(de)是英(ying)國小(xiao)說家Iris Murdoch,她共獲得(de)6次(ci),在1978年,她以作品《大海(hai),大海(hai)》(The Sea, the Sea)獲得(de)布克(ke)獎。
截(jie)止到2005年(nian),共有(you)3位澳大利(li)亞作家(jia)獲得(de)布克獎,他們是:彼得(de)·凱里(Peter Carey),托(tuo)馬斯·肯尼(ni)利(li)(Thomas Keneally),D.B.C.皮埃爾(D.B.C.Pierre)。
新西(xi)蘭(lan)女作家(jia)埃莉諾·卡(ka)頓(Eleanor Catton)憑借《發光體》(The Luminaries)最(zui)終獲得(de)2013年(nian)(nian)大獎(jiang)(jiang)。28歲的年(nian)(nian)齡讓卡(ka)頓成為布(bu)克獎(jiang)(jiang)歷史上最(zui)年(nian)(nian)輕的獲獎(jiang)(jiang)作家(jia),而《發光體》832頁的長度也是(shi)最(zui)厚的獲獎(jiang)(jiang)作品(pin)。
2018年(nian),北愛(ai)(ai)爾蘭作(zuo)(zuo)家安娜·伯恩斯憑借《送奶(nai)工》,獲得布(bu)(bu)克獎,成為(wei)北愛(ai)(ai)爾蘭第一位獲得布(bu)(bu)克獎的作(zuo)(zuo)家。
2022年(nian),斯里蘭卡(ka)作家謝漢·卡(ka)魯(lu)納(na)蒂(di)拉卡(ka)(Shehan Karunatilaka)憑借(jie)《馬里·阿爾梅達(da)的七個月亮(liang)》(The Seven Moons of Maali Almeida)獲得(de)2022年(nian)度布(bu)克獎(jiang),成(cheng)為第二(er)位獲得(de)布(bu)克獎(jiang)的斯里蘭卡(ka)作家。
1993年為紀念布克(ke)獎(jiang)25周年,首次(ci)舉(ju)辦“布克(ke)獎(jiang)歷史最佳(jia)”評(ping)選,三(san)名前布克(ke)獎(jiang)評(ping)委Malcolm Bradbury,David Holloway和W.L.Webb將(jiang)薩爾曼·魯西迪《午夜之子》選為“布克(ke)獎(jiang)25年最佳(jia)小說(shuo)”。
2008年為紀念布克(ke)獎(jiang)40周年,再次舉辦“歷史最佳”評選(xuan),先(xian)由小(xiao)說家(jia)Victoria Glendinning、媒體人(ren)Mariella Frostrup和倫敦大學(xue)教授(shou)John Mullan三人(ren)選(xuan)出短名(ming)單(dan),包括6部(bu)小(xiao)說:《克(ke)里希納普圍城記》《保守的人(ren)》《午夜(ye)之(zhi)子》《奧(ao)斯(si)卡(ka)與露辛達》《幽靈路》《恥》,然后由公眾投票,結果《午夜(ye)之(zhi)子》再次被選(xuan)為“布克(ke)獎(jiang)40年最佳小(xiao)說”。
2018年為紀念布克獎(jiang)(jiang)50周(zhou)年,第三次舉辦“歷史最(zui)佳”(The Golden Man Booker Prize)評選(xuan),先由評委會(hui)(5個(ge)評委)在(zai)(zai)布克獎(jiang)(jiang)過去50年的獲(huo)獎(jiang)(jiang)小(xiao)說(shuo)里(li)選(xuan)出5本候選(xuan)小(xiao)說(shuo):《自由國(guo)度》《Moon Tiger》《英國(guo)病人》《狼廳》《林肯在(zai)(zai)中陰界》,然后由公(gong)眾投票,結果《英國(guo)病人》被選(xuan)為“布克獎(jiang)(jiang)50周(zhou)年最(zui)佳小(xiao)說(shuo)”。
布(bu)克(ke)國際(ji)文(wen)學獎是布(bu)克(ke)獎的補充。布(bu)克(ke)國際(ji)文(wen)學獎則(ze)面對世(shi)界作家,每兩年頒發一次,獎金6萬(wan)英鎊(約合(he)59萬(wan)元人民幣)。
中國(guo)作家(jia)王安憶和蘇童2011年(nian)成(cheng)為首(shou)次(ci)獲(huo)布克國(guo)際(ji)獎(jiang)提名(ming)的中國(guo)作家(jia),2013年(nian)閻連科獲(huo)得布克國(guo)際(ji)文(wen)學(xue)獎(jiang)提名(ming)。
英國女(nv)作家安娜·伯恩斯憑借小說(shuo)《送奶工》獲2018年(nian)度英國布克文(wen)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