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歐陽詢
0 票數:0 #書法家#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于衡州,祖籍潭州臨湘。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并稱“歐虞”,后人以其書于平正中見險絕,最便于初學者,號為“歐體”。
  • 中文名: 歐陽詢
  • 別號名稱: 歐(ou)陽率更、大(da)歐(ou)
  • 出生日期: 0557年01月(yue)01日
  • 性別: 男(nan)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衡州
  • 生肖: 牛(niu)
  • 去世日期: 0641年01月01日
  • 職業職位: 書法家、官員
  • 代表作品: 《九成宮醴(li)泉(quan)銘》、《仲尼夢奠(dian)帖(tie)》
  • 主要成就: 楷書四大家(jia)之(zhi)一
詳(xiang)細介紹(shao) PROFILE +

人物生平

少年流離

歐陽(yang)(yang)詢祖(zu)父(fu)(fu)歐陽(yang)(yang)頠歷任(ren)使持節、都督衡州(zhou)諸軍(jun)(jun)事(shi)、安南將軍(jun)(jun)、征南大將軍(jun)(jun)等(deng)要職(zhi)。歐陽(yang)(yang)詢的父(fu)(fu)親歐陽(yang)(yang)紇20歲隨父(fu)(fu)從軍(jun)(jun),驍勇(yong)善(shan)戰(zhan),后來(lai)子承父(fu)(fu)業,任(ren)都督交、廣(guang)等(deng)十九州(zhou)諸軍(jun)(jun)事(shi),廣(guang)州(zhou)刺史(shi)等(deng)職(zhi)。陳(chen)宣帝(di)太(tai)建元年(569年),皇帝(di)因猜疑(yi)其(qi)懷有(you)二心(xin)拜(bai)其(qi)為左衛將軍(jun)(jun)。

歐陽紇于(yu)是據廣州起(qi)兵反叛,第二年春兵敗(bai)被擒,舉家上(shang)下僅歐陽詢(xun)一人因逃(tao)(tao)匿(ni)而(er)豁(huo)免,其余悉數被殺。此時歐陽詢(xun)年僅13歲,此后兩月,皇太(tai)后駕崩(beng),大赦天下,歐陽詢(xun)因此而(er)免死,逃(tao)(tao)過一劫,并(bing)被父親生(sheng)前好友江總收養。歐陽詢(xun)隨養父20余年,長(chang)居建(jian)康(今江蘇南京)。

官場生涯

隋(sui)煬帝大(da)業元年(605年),歐(ou)陽詢任太常博(bo)士。

唐高(gao)祖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hua)及自稱天子,歐陽詢作為朝臣亦被他擄持。

唐(tang)高祖武德(de)(de)三年(620年),竇(dou)建德(de)(de)攻破聊城(cheng),歐陽詢被(bei)夏國留用,授予太常卿一職。

唐高祖(zu)武德(de)五(wu)年(nian)(nian)(622年(nian)(nian)),秦王李(li)世民大(da)破竇(dou)建德(de)于虎(hu)牢,平定河北(bei),歐(ou)陽詢又一次死里逃生,后來因為他(ta)在(zai)隋朝時與高祖(zu)李(li)淵(yuan)交情甚厚,所以被(bei)授予侍(shi)中(zhong)一職,當時年(nian)(nian)已(yi)65歲。

在大唐盛世他累(lei)遷(qian)銀(yin)青光祿大夫、給事中(zhong)、太(tai)子(zi)率更令(ling)、弘文館學士(shi),封渤海縣男(nan),故也(ye)稱為“歐陽(yang)率更”。

應召修書

高(gao)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歐陽詢應(ying)詔與人主持編撰《藝文類聚》。七年書成,詢撰序言(yan)。全書凡100卷,分48部。此書征引古籍達(da)1400馀種(zhong),這些古籍后來大多(duo)散佚。賴《藝術(shu)類聚》保存諸書許多(duo)重(zhong)要內容。

貞(zhen)觀年(nian)間(626年(nian)-649年(nian))歐(ou)陽詢以80多歲(sui)的高(gao)齡逝世。

主要成就

歐陽(yang)詢不僅是一(yi)代(dai)書(shu)法(fa)(fa)大家(jia),而且(qie)是一(yi)位(wei)書(shu)法(fa)(fa)理論家(jia),他(ta)在(zai)長期的書(shu)法(fa)(fa)實(shi)踐中總結(jie)出練書(shu)習(xi)字的八(ba)法(fa)(fa),歐陽(yang)詢所(suo)撰(zhuan)《傳授(shou)訣》、《用筆論》、《八(ba)訣》、《三十(shi)六法(fa)(fa)》等(deng)都是他(ta)自己學(xue)書(shu)的經驗總結(jie),比較具體地總結(jie)了書(shu)法(fa)(fa)用筆、結(jie)體、章法(fa)(fa)等(deng)書(shu)法(fa)(fa)形式技巧(qiao)和美(mei)學(xue)要求,是中國書(shu)法(fa)(fa)理論的珍貴(gui)遺產。

個人作品

相關碑帖

九成宮醴泉銘

虞恭公碑

皇甫誕碑

化度寺塔銘

黃帝(di)陰符經(jing)(現藏于徐(xu)州(zhou)市博物館)

薦福寺碑(已佚(yi))

張翰思鱸帖

夢奠帖

卜商帖

書法理論

傳授訣

每秉筆(bi)必在圓正,氣(qi)力縱(zong)橫輕重(zhong),凝神靜(jing)慮。當(dang)審字勢(shi),四面停勻,八(ba)邊俱(ju)備(bei);長短合(he)度,粗細折中(zhong);心眼準程,疏(shu)密敧正。最不可(ke)(ke)忙,忙則失勢(shi);次不可(ke)(ke)緩(huan),緩(huan)則骨癡;又不可(ke)(ke)瘦,瘦當(dang)枯形,復(fu)不可(ke)(ke)肥(fei)(fei),肥(fei)(fei)即(ji)質(zhi)濁。細詳緩(huan)臨,自然備(bei)體(ti),此是最要妙(miao)處。貞觀(guan)六年七月十(shi)二(er)日,詢書付善奴授訣。

八訣

所創“歐陽詢八(ba)訣”書法理論,具(ju)有獨(du)到(dao)見解。對明(ming)代(dai)人李淳的八(ba)十四法,清(qing)代(dai)人黃自元結構92法的著述,均有啟示(shi)。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文壇那些人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歐陽詢】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ce)用戶(hu)提(ti)供信(xin)息(xi)存儲空(kong)間(jian)服務(wu),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ti)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戶(hu)自(zi)主發(fa)布(bu)上(shang)傳,不代表本(ben)站觀點(dian),版權(quan)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jia)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huo)任(ren)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shi)產權(quan)歸網站方所有(包(bao)括但不限于文字、圖(tu)(tu)片、圖(tu)(tu)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15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82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