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應縣木塔景區(qu)
0
票數:0 #古塔#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提供, 反饋
應縣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木塔建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存較古老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應縣木塔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紅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噸,純木結構、無釘無鉚。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它是建筑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以及造型藝術的典范之作。
  • 門票參考: 50元
  • 所在地/隸屬: 山(shan)西(xi)省朔(shuo)州市應縣
  • 開放時間: 07:00~18:00
  • 適宜季節: 4月~10月
  • 建議游玩時間: 2~3小時(shi)
  • 旅游景區級別: 4A
價(jia)格參考
介紹攻略

基本介紹

釋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臺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ceng)立(li)面重(zhong)檐,以(yi)上各(ge)層(ceng)均為單檐,共五層(ceng)六檐,各(ge)層(ceng)間夾設有暗(an)層(ceng),實為九層(ceng)。因底(di)層(ceng)為重(zhong)檐并有回(hui)廊,故(gu)塔的外觀為六層(ceng)屋檐。各(ge)層(ceng)均用(yong)內、外兩圈木(mu)(mu)柱支撐,每層(ceng)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ba)根,木(mu)(mu)柱之(zhi)間使用(yong)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cheng)不同方向(xiang)的復梁式木(mu)(mu)架。整(zheng)個(ge)木(mu)(mu)塔共用(yong)紅(hong)松木(mu)(mu)料3000立(li)方,約2600多噸重(zhong)。

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周設平座欄桿,每層裝有木質樓梯,游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內槽墻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塔頂(ding)作八角攢尖(jian)式,上立鐵(tie)剎。塔每層檐(yan)下裝有風鈴。釋迦塔(ta)的設計,大膽繼承了(le)漢(han)、唐以來富有(you)(you)民(min)族特點(dian)的重(zhong)樓形式,充分利用(yong)傳統(tong)建筑技巧,廣泛采(cai)用(yong)斗(dou)拱結(jie)構(gou),全塔(ta)共用(yong)斗(dou)拱54種,每個斗(dou)拱都有(you)(you)一(yi)定的組合形式,有(you)(you)的將梁、坊、柱結(jie)成一(yi)個整(zheng)體,每層(ceng)都形成了(le)一(yi)個八邊形中(zhong)空(kong)結(jie)構(gou)層(ceng)。

塔內文物

佛牙舍利

塔(ta)內供(gong)奉著兩(liang)顆佛(fo)(fo)牙舍(she)利,盛裝在(zai)兩(liang)座(zuo)七寶供(gong)奉的(de)銀廓里(li),經考證確認為是(shi)(shi)釋迦牟尼(ni)靈(ling)牙遺骨。佛(fo)(fo)滅度后(hou),共留下七顆佛(fo)(fo)牙舍(she)利。應縣佛(fo)(fo)宮寺釋迦塔(ta)發現的(de)兩(liang)顆佛(fo)(fo)牙舍(she)利,是(shi)(shi)南(nan)本(ben)《大(da)般涅槃(pan)經》中記載的(de)捷疾羅剎所隱(yin)身盜取的(de)一雙佛(fo)(fo)牙。

蓮花臺下八力士

木塔底層大(da)門(men)對面有一尊(zun)高大(da)的如來像,坐在一個巨大(da)的蓮(lian)花臺上。這(zhe)(zhe)個蓮(lian)花臺被八個力(li)士扛著,個個力(li)舉(ju)千鈞,形象生動逼真。這(zhe)(zhe)八個力(li)士本(ben)是駐(zhu)守八個方向的護(hu)法天神(shen),乘如來古佛外出講(jiang)經說(shuo)法之機,匯聚(ju)一處(chu),私下(xia)凡塵。他們(men)八個下(xia)了凡間,排山倒海。本(ben)來天下(xia)三山五(wu)(wu)岳、五(wu)(wu)湖四(si)海排列得整(zheng)整(zheng)齊齊,像棋子一樣,所以有“星羅棋布”一說(shuo)。

匾額經卷

明(ming)(ming)成祖朱棣親(qin)題(ti)“峻極神功”;明(ming)(ming)武宗(zong)朱厚照題(ti)“天下(xia)奇(qi)觀”。塔內(nei)有(you)明(ming)(ming)、清(qing)及民國匾、聯54塊。塔內(nei)還有(you)一(yi)批珍貴的(de)遼代文(wen)物,尤其是(shi)遼刻彩(cai)印(yin),填補了中(zhong)國印(yin)刷史(shi)上的(de)空白。文(wen)物中(zhong)以經(jing)卷為數較(jiao)多(duo),有(you)手(shou)抄本,有(you)遼代木版印(yin)刷本,有(you)的(de)經(jing)卷長(chang)達30多(duo)米。為紀念慧能大師畫家繪(hui)制“采藥圖”,原來藏在第四層佛像腹內(nei)。現保(bao)存與應縣文(wen)物管理所。

交通指南

1、可隨時在(zai)大(da)同火車站(zhan)站(zhan)前乘坐一日游的小(xiao)出租(zu)車(可以侃價,一般(ban)30元/人),直達應(ying)縣(xian)西站(zhan),1個多小(xiao)時可到(dao),在(zai)應(ying)縣(xian)西站(zhan)打個摩的去木塔(ta)景區即可。

2、可(ke)在太原(yuan)火車(che)站站前(qian)的(de)(de)郵政廣場內城鎮直達應(ying)縣(xian)的(de)(de)大巴,一般(ban)是60元(yuan)/人,2個半小時(shi)即(ji)可(ke)到應(ying)縣(xian)西站。

結構特點

減震設計

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可明和江(jiang)歡成認為(wei),保證木(mu)塔千年不(bu)倒的原因首先從結(jie)(jie)構力學的理論上來看,木(mu)塔的結(jie)(jie)構非常科學合(he)(he)(he)理,卯榫結(jie)(jie)合(he)(he)(he),剛柔相濟,這種(zhong)剛柔結(jie)(jie)合(he)(he)(he)的特點有著巨大(da)的耗(hao)能作用,這種(zhong)耗(hao)能減震作用的設計,甚至超過(guo)現代建筑學的科技水(shui)平。

從結構上看,一般古建筑都采取矩形、單層六角或八角形平面。而木塔是采用兩個內外相套的八角形,將木塔平面分為內外槽兩部分。內槽供奉佛像,外槽供人員活動。內外槽之間又分別有地袱、欄額、普柏枋和梁、枋等縱向橫向相連接,構成了一個剛性很強的雙層套桶式結構。這樣,就大大增強了木塔的抗倒伏性能。木塔外觀為(wei)五(wu)層(ceng),而實際為(wei)九層(ceng)。每兩層(ceng)之間都設(she)有一個暗(an)層(ceng)。這個暗(an)層(ceng)從(cong)外看(kan)是(shi)裝飾性很(hen)強(qiang)的(de)斗拱(gong)平(ping)座結構,從(cong)內(nei)看(kan)卻是(shi)堅固剛(gang)強(qiang)的(de)結構層(ceng),建(jian)筑處理極為(wei)巧妙。在(zai)歷(li)代的(de)加固過(guo)程中,又在(zai)暗(an)層(ceng)內(nei)非常科學地增加了(le)許多弦向(xiang)和(he)經向(xiang)斜撐(cheng),組成了(le)類似(si)于現(xian)代的(de)框架構層(ceng)。這個結構層(ceng)具有較好的(de)力學性能(neng)。有了(le)這四道圈梁,木塔的(de)強(qiang)度和(he)抗震(zhen)性能(neng)也就大(da)大(da)增強(qiang)了(le)。

地質基礎

木(mu)(mu)塔(ta)基土主要由(you)粘土及砂類組成(cheng)(cheng),工程(cheng)地質條件(jian)非(fei)常好,其承載(zai)力遠(yuan)大于木(mu)(mu)塔(ta)付與的荷載(zai)。所以,直到(dao)現在(zai)仍然不必(bi)擔心木(mu)(mu)塔(ta)會有因(yin)“底虛”而傾倒的可能(neng)。此外(wai),夏天塔(ta)上居住著成(cheng)(cheng)千上萬只麻燕(yan),這些麻燕(yan)以木(mu)(mu)塔(ta)上的蛀蟲為(wei)食,千百年來起(qi)著“護塔(ta)衛士(shi)”的作用(yong),這些已經成(cheng)(cheng)為(wei)視木(mu)(mu)塔(ta)為(wei)神圣的應縣人最(zui)喜(xi)歡(huan)講給外(wai)地瞻(zhan)仰者的真實“神話”。

地圖坐(zuo)標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應縣木塔景區】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hu)提供信(xin)(xin)息(xi)存儲空間(jian)(jian)服務(wu),非(fei)“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的文章(zhang)/文字均是(shi)注冊用戶(hu)自主發布(bu)上傳(chuan),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權(quan)、虛假信(xin)(xin)息(xi)、錯(cuo)誤(wu)信(xin)(xin)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ji)時(shi)聯系(xi)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shi)間(jian)(jian)刪除(chu)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zhi)識產權歸(gui)網(wang)站(zhan)方所有(包(bao)括但不限(xian)于文字、圖片(pian)、圖表、著(zhu)作權、商(shang)標權、為(wei)用戶提供的(de)商(shang)業信息等),非(fei)經許可(ke)不得(de)抄(chao)襲或使用。
提(ti)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361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7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52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838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