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nan)京(jing)馬鞍國際機(ji)場位于南(nan)京(jing)市(shi)六合區(qu)馬鞍街(jie)道,是軍民合用機(ji)場,建設初(chu)期為軍用,遠期將改為民用。
2015年7月30日,南(nan)京馬(ma)鞍國際機(ji)場(chang)建成投(tou)運(yun),大校場(chang)機(ji)場(chang)正式(shi)關閉,整(zheng)體搬遷至此。
建設歷程
2003年,軍(jun)地雙方(fang)開始啟動(dong)大校場機(ji)場遷建前期工(gong)作。
2006年1月,確定(ding)新機場(chang)場(chang)址(zhi)。
2009年1月,中(zhong)(zhong)國國務院(yuan)、中(zhong)(zhong)共中(zhong)(zhong)央軍委正式批復(fu)同(tong)意遷(qian)建空軍南京機場,短期內(nei)無民用規劃。
2012年8月,空軍南京新機場正式開(kai)工。
2015年7月30日,南京馬鞍國際機場建成投運,大校(xiao)場機場正式關閉(bi),整體搬遷至此。
機場搬遷
對于市民關注的大校場紅花機場的搬遷問題,張蒿年透露,南京市一直在運作把大校場(chang)的紅花(hua)機場(chang),搬到六合去(qu),由于(yu)紅花(hua)機場(chang)這個(ge)地(di)區大約有9到10平(ping)方公里(li),南京市政府計劃在將該處(chu)機場(chang)搬遷之后,這個(ge)地(di)方也將建成城市另外一個(ge)副中心(xin)。
他(ta)還(huan)透露(lu),在六合規劃的新機場已經暫時定名(ming)為馬鞍(an)機場,具體(ti)位置大概在六城鎮的西北(bei)方向(xiang),這個(ge)機場的建成估計可能至少要三年(nian)。
這個機(ji)場(chang)是(shi)以軍民合用的機(ji)場(chang)。
開工儀式
2012年8月8日,空軍南京新機(ji)場建設工程開工儀式(shi)在六(liu)合區舉行。
南京(jing)軍(jun)(jun)區(qu)空(kong)(kong)軍(jun)(jun)司令員乙曉光,空(kong)(kong)軍(jun)(jun)參(can)謀長(chang)(chang)(chang)助(zhu)理常丁求,南京(jing)軍(jun)(jun)區(qu)空(kong)(kong)軍(jun)(jun)副司令員常寶林,省委(wei)常委(wei)、市(shi)(shi)委(wei)書記楊衛澤,副省長(chang)(chang)(chang)史和(he)平,市(shi)(shi)長(chang)(chang)(chang)季建業為工(gong)程開工(gong)剪彩(cai)。出席開工(gong)儀式的軍(jun)(jun)地領(ling)導還有:南京(jing)軍(jun)(jun)區(qu)空(kong)(kong)軍(jun)(jun)后勤部部長(chang)(chang)(chang)周(zhou)錫黃(huang),市(shi)(shi)人大(da)常委(wei)會主任(ren)陳家寶,市(shi)(shi)政協主席繆合林,市(shi)(shi)委(wei)常委(wei)、秘(mi)書長(chang)(chang)(chang)劉(liu)以安,副市(shi)(shi)長(chang)(chang)(chang)陸冰。
改成民用
馬鞍國際機場位于南京市六合區馬鞍街道,是軍民合用機場,建設初期為(wei)軍用(yong),遠期將(jiang)改為(wei)民用(yong)。
2015年7月(yue)30日馬鞍國際機場(chang)建成投運,大校(xiao)場(chang)機場(chang)正式關閉,整體搬遷至此(ci)。
馬鞍機(ji)場主(zhu)要輻射范圍(wei)是蘇北及皖東北地區,方便區域(yu)居民出行,南京也將由此成(cheng)為(wei)國(guo)內又一(yi)個擁有兩座大型(xing)機(ji)場的城(cheng)市。
此前(qian)曾(ceng)有規(gui)劃披露,未來在祿口機場和馬鞍機場間還(huan)將修建一條地鐵線,用(yong)來快速連接中轉客流,如(ru)同(tong)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連接虹橋(qiao)機場和浦東國際機場。
服務地區
為呼應跨江(jiang)通(tong)道(dao)建設(she),完善江(jiang)北新區(qu)(qu)(qu)內(nei)部交通(tong),建設(she)“南(nan)延西擴”快(kuai)速(su)通(tong)道(dao),構筑“東(dong)西便捷、南(nan)北暢通(tong)、內(nei)外銜接(jie)”的交通(tong)網絡,六合區(qu)(qu)(qu)將全力(li)對接(jie)國省干線和跨江(jiang)通(tong)道(dao),形成(cheng)區(qu)(qu)(qu)內(nei)結構合理、與南(nan)京主城全面(mian)溝通(tong)、整體(ti)方便快(kuai)速(su)的交通(tong)格局。
“在(zai)東部(bu)開工建(jian)設(she)(she)白(bai)果路開發段,南部(bu)實施時代大道延伸,與中(zhong)心(xin)科(ke)技(ji)園無縫對接,西部(bu)積極配(pei)(pei)合方(fang)新(xin)路建(jian)設(she)(she),完善與寧(ning)連、寧(ning)淮高速(su)交通,北(bei)部(bu)配(pei)(pei)合建(jian)設(she)(she)雄(xiong)州西路,西北(bei)部(bu)建(jian)設(she)(she)滁河大橋(qiao),與六程路建(jian)立,直(zhi)達(da)新(xin)機場,形(xing)成(cheng)內(nei)外(wai)暢通的輻射集(ji)散(san)道路體系。”
李琦(qi)告訴記者,為實現地方公(gong)路與高速公(gong)路對接(jie),按照鎮鎮十(shi)五(wu)分(fen)鐘上(shang)高速的要求,未來(lai)五(wu)至十(shi)年,六合(he)將加快區內干線公(gong)路建設,主要建好四大干線公(gong)路:
一是西部干線公路(lu)及其連接(jie)線,對接(jie)寧(ning)淮公路(lu)、寧(ning)蚌高速(su)公路(lu),構(gou)筑西、北部三鎮(zhen)快速(su)通道(dao);
二是東部干線,對接浦儀高速公路、寧通高速公路、繞越高速公路,完善(shan)東(dong)部東(dong)溝、新篁、八百橋、冶山四鎮(zhen)交通網(wang)絡;
三是北(bei)部(bu)干線公(gong)路(lu),輻射安(an)徽(hui)省來安(an)縣,帶動北(bei)部(bu)丘陵地區經濟(ji)的發展;
四是中部干線公路,東起于儀征市月(yue)塘(tang)鄉(xiang)交(jiao)界處,分別與金(jin)江公路、六馬(ma)公路、西(xi)部干線相交(jiao)會(hui),分三段(duan)連接,貫穿八百橋、馬(ma)鞍、程橋三鎮腹地,終點為西(xi)與安徽省來安縣獨山鄉(xiang)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