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簡介
該寺(si)始(shi)建于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寺(si)內現有(you)建筑(zhu)(zhu)(zhu)物(wu)主(zhu)要為明代(dai)遺(yi)留之物(wu),屬青(qing)海省重(zhong)點文物(wu)保護單位。禮拜大殿(dian)為3進6開間,建筑(zhu)(zhu)(zhu)面積540平方米,具有(you)典型的古典虎殿(dian)式建筑(zhu)(zhu)(zhu)風格。大殿(dian)對面有(you)3個(ge)平臺。以次(ci)建有(you)影壁、寺(si)正門牌樓及宣禮塔。整個(ge)建筑(zhu)(zhu)(zhu)結構緊湊(cou)、高下錯落,是(shi)古代(dai)清(qing)真(zhen)寺(si)建筑(zhu)(zhu)(zhu)的杰作(zuo)之一。
阿河(he)(he)灘清真寺坐落于青海省化(hua)隆(long)縣甘(gan)都(dou)鎮(zhen)阿河(he)(he)灘村(cun)。該村(cun)有(you)104戶550人,村(cun)民純屬撒拉族(zu),信仰伊(yi)斯蘭(lan)教。這座清真寺始建(jian)于1323年,解放前是甘(gan)都(dou)鎮(zhen)唯一的(de)清真寺,現在(zai)為5個村(cun)的(de)中心大寺,時常有(you)一千多人參加宗教活動。
因(yin)為該寺(si)(si)(si)沒有受到過破壞,現今仍然保持(chi)(chi)原狀(zhuang),1986年被青海省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si)(si)(si)院占地(di)1938平方米,門前(qian)照壁、牌坊、喚(huan)醒樓完好。是歷代(dai)清真(zhen)寺(si)(si)(si)建筑中(zhong)罕(han)見之建筑。一座獨(du)立的(de)喚(huan)醒樓分三(san)曾,磚木結構,呈六(liu)角形(xing),龍首飛檐,未上油漆(qi)更顯古(gu)風。大也殿保持(chi)(chi)了鮮明的(de)古(gu)代(dai)漢藏宮殿及寺(si)(si)(si)廟特點。
歷史沿革
始建于(yu)元至(zhi)治三年(1323)。撒拉族先民(min)由黃河(he)南(nan)岸遷(qian)駐于(yu)此所建,明(ming)萬歷年間進(jin)行(xing)了擴建,至(zhi)今保留了元明(ming)時期的建筑風格。
規模建制
寺院大小
占地面(mian)積2000平方米,由(you)禮拜殿、學房樓(lou)、宣(xuan)禮樓(lou)、牌坊、照壁組成長方形四合(he)院(yuan)。照壁正對牌坊式(shi)寺門,木(mu)結構的(de)牌坊高(gao)6米,風格(ge)獨特,氣勢輝(hui)宏。寺門上(shang)方橫書有(you)“念(nian)、禮、齋、課、朝”5字(zi)。進(jin)入寺門,為(wei)3層塔亭式(shi)宣(xuan)禮樓(lou)高(gao)9米。
建筑風格
院內正(zheng)中(zhong)央(yang)為(wei)(wei)禮拜殿,大(da)殿為(wei)(wei)宮殿式,分(fen)前三間(jian)后三間(jian),共540平方米。大(da)殿和宣(xuan)禮樓兩側為(wei)(wei)學房樓和平房。寺內所有建筑都保(bao)持了古樸的原(yuan)始風(feng)。1988年9月15日被青海省(sheng)人民政府列為(wei)(wei)省(sheng)級(ji)重(zhong)點文(wen)物(wu)保(bao)護單位。
地理交通
阿(a)河(he)灘(tan)清真寺位于(yu)黃河(he)北岸化隆回族自(zi)治縣甘都鎮(zhen)阿(a)河(he)灘(tan)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