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西河遺址
0 票數:0 #人文景觀建筑#
西河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濟南市章丘區龍山鎮西北約400米處,遺址呈緩坡狀隆起,周圍漸低。西部向河凸出,東西約500米,南北約35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3米。遺址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左右,距今8400年至7700年,是山東地區目前發現的較早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填補了山東地區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空白。
  • 所在地/隸屬: 山東省濟南(nan)市(shi)章丘區龍山鎮
  • 文物保護單位: 國(guo)家第五(wu)批(pi)(新石(shi)器時代)
詳細介紹 PROFILE +

簡介

西(xi)河遺(yi)(yi)址是山東已知較早(zao)的新石器(qi)時代文(wen)化——后李(li)文(wen)化的典型(xing)遺(yi)(yi)址之一。東距(ju)城子崖遺(yi)(yi)址約(yue)1600米,其(qi)主要(yao)文(wen)化遺(yi)(yi)存(cun)(cun)為后李(li)文(wen)化時期(qi),還有少量大(da)汶(wen)口文(wen)化、龍山文(wen)化以(yi)及部分漢唐時期(qi)的遺(yi)(yi)跡和遺(yi)(yi)物。遺(yi)(yi)址南北長(chang)約(yue)400米,東西(xi)寬約(yue)300米,面積約(yue)12萬平方米左右,距(ju)今(jin)8400年至7700年,是山東地(di)區(qu)目前發現的較早(zao)的考古學文(wen)化遺(yi)(yi)存(cun)(cun),填補(bu)了山東地(di)區(qu)舊石器(qi)時代向新石器(qi)時代過(guo)渡的空白(bai)。

西河(he)遺址(zhi)(zhi)以新石器時(shi)代早期后李文化(距今(jin)約(yue)八(ba)九千年)為主要(yao)遺存的遺址(zhi)(zhi)。1992年被公布為山(shan)東(dong)(dong)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bao)護單位。位于章(zhang)丘縣龍山(shan)鎮(zhen)西北(bei)約(yue)400米(mi)。遺址(zhi)(zhi)地處巨野河(he)支流(俗稱“西河(he)”)東(dong)(dong)岸的平原上,東(dong)(dong)距城子(zi)崖遺址(zhi)(zhi)1公里,濟青公路(lu)從(cong)遺址(zhi)(zhi)中間通過。遺址(zhi)(zhi)呈漫坡狀隆起,周(zhou)圍漸低。西部向河(he)凸(tu)出。東(dong)(dong)西約(yue)500米(mi),南北(bei)約(yue)350米(mi),面積約(yue)15萬平方米(mi)。文化堆積厚約(yue)2~3米(mi)。

1987年春,濟南市文(wen)(wen)化局文(wen)(wen)物(wu)(wu)處和(he)章丘縣博物(wu)(wu)館于(yu)(yu)文(wen)(wen)物(wu)(wu)普查時發現(xian)。由于(yu)(yu)窯(yao)場取(qu)土,遺(yi)址已(yi)被破壞約6000平方米(mi)。1991年7~8月,山東(dong)省文(wen)(wen)物(wu)(wu)考古研究所(suo)對(dui)遺(yi)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xian)房(fang)(fang)址、墓葬、灰(hui)坑等(deng)遺(yi)跡(ji)和(he)陶器(qi)、石(shi)(shi)器(qi)、骨器(qi)等(deng)遺(yi)物(wu)(wu)。時代分屬于(yu)(yu)新石(shi)(shi)器(qi)時代較早時期后李文(wen)(wen)化、大汶口文(wen)(wen)化、龍(long)山文(wen)(wen)化和(he)唐(tang)代。這次發掘較為重(zhong)要(yao)的收獲(huo)是清(qing)理了(le)兩座(zuo)后李文(wen)(wen)化的房(fang)(fang)址。房(fang)(fang)子均為半(ban)地穴(xue)式(shi),面(mian)積(ji)40余平方米(mi)。房(fang)(fang)子西半(ban)部(bu)地面(mian)和(he)部(bu)分墻壁(bi)先用(yong)黃泥(ni)抹光后經火烤而成,地面(mian)干燥(zao)堅硬(ying)。房(fang)(fang)子中(zhong)心(xin)建(jian)置(zhi)有(you)(you)三(san)(san)組由三(san)(san)個石(shi)(shi)質支架組成的灶(zao),其中(zhong)西北一(yi)組的支架上還留有(you)(you)一(yi)件陶釜(fu)(fu)。出土遺(yi)物(wu)(wu)有(you)(you)陶釜(fu)(fu)、盆(pen)、罐、壺、碗(wan)等(deng),石(shi)(shi)器(qi)有(you)(you)磨盤、磨棒、鏟(chan)等(deng)。此外,文(wen)(wen)物(wu)(wu)普查時還于(yu)(yu)遺(yi)址上采集有(you)(you)商周時期的遺(yi)物(wu)(wu)。

發掘過程

該遺址(zhi)(zhi)經過1991、1993、1997三(san)次勘探和(he)發(fa)(fa)掘,發(fa)(fa)現大(da)量后李文化時期的(de)房址(zhi)(zhi)、灰坑和(he)灰溝等,出土了大(da)量完整(zheng)的(de)陶器。西河遺址(zhi)(zhi)是山東境內新石器時代早(zao)期文化中一處保(bao)存較好、面積較大(da)的(de)典型聚(ju)落

遺(yi)址(zhi),對研究(jiu)黃河下游(you)地區新石器時代(dai)早(zao)期考古學(xue)文(wen)化(hua)的面(mian)貌特(te)征(zheng)、年代(dai)與(yu)分(fen)期、經濟生(sheng)活、社會性質以及(ji)聚(ju)落形態等(deng)學(xue)術課題提供了重要(yao)的科(ke)學(xue)資料。

文物保護級別

1997年(nian)被評為全國十大考(kao)古發現之一。

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yuan)公(gong)布為國家級(ji)重點(dian)文(wen)物(wu)保護單(dan)位。

本百科(ke)詞(ci)條由網站(zhan)注(zhu)冊用戶【 我心明亮 】編輯(ji)上傳(chuan)(chuan)提供(gong),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qian)頁面(mian)所(suo)(suo)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chuan)(chuan)內容屬于注(zhu)冊用戶(hu)個人編輯(ji)行(xing)為,與【西河遺址】的所(suo)(suo)屬企業(ye)/所(suo)(suo)有人/主體無關,網(wang)站不(bu)完全(quan)保證內容信(xin)(xin)息的準確性(xing)、真實性(xing),也(ye)不(bu)代表本(ben)站立(li)場,各項數據信(xin)(xin)息存在更(geng)新不(bu)及時的情(qing)況(kuang),僅(jin)供(gong)參考,請(qing)以官方發布為準。如(ru)果(guo)頁面(mian)內容與實際(ji)情(qing)況(kuang)不(bu)符,可點(dian)擊“反(fan)饋(kui)”在線向網(wang)站提出修改,網(wang)站將核(he)實后進行(xing)更(geng)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yong)(yong)戶提供信(xin)息(xi)存儲(chu)空(kong)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注冊用(yong)(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bu)代表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gui)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jia)信(xin)息(xi)、錯誤(wu)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xi)我們,我們將(jiang)在(zai)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xin)(xin)息的知識(shi)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yu)文字、圖片(pian)、圖表(biao)、著(zhu)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yong)戶(hu)提供(gong)的商(shang)業信(xin)(xin)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yong)。
提(ti)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6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22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209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