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橋閘遺址是明代(dai)時(shi)期的古遺址。梁(liang)水鎮(zhen)土橋閘遺址自2011年被評(ping)為十大(da)考古新發現后,一直在陸續出土瓷器、陶(tao)器、石碑等珍貴文(wen)物。2012年10月30日,該遺址新出土的文(wen)物鎮(zhen)水獸。專家稱,其為清朝(chao)年間雕刻,名(ming)為“趴蝮(fu)”(音baxia,此兩字實為“蟲八(ba) 蟲夏”,但(dan)現已不使用)。
該遺址對于研究大運河的(de)水工設施、運河沿岸的(de)物(wu)質(zhi)文化習(xi)俗,認識(shi)大運河在我國(guo)古代交流與溝通(tong)中(zhong)的(de)重(zhong)要作用具(ju)有重(zhong)要意義,也為京杭大運河申(shen)報(bao)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一(yi)批新的(de)重(zhong)要資料。
2013年5月被國務院(yuan)核定為(wei)第七(qi)批全(quan)國重(zhong)點文(wen)物保護單(dan)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