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鐘獎(???,Grand Bell Awards)是韓國一(yi)年一(yi)度舉行的電(dian)影頒獎典禮(li),于1962年起,由韓國電(dian)影人協會負責(ze)舉辦。
韓(han)國電影(ying)(ying)(ying)大鐘(zhong)(zhong)獎(jiang)(jiang)在(zai)韓(han)國電影(ying)(ying)(ying)歷史上具有最權威的(de)地位(wei),是(shi)為(wei)(wei)促進(jin)韓(han)國電影(ying)(ying)(ying)不斷發展而設立的(de)韓(han)國電影(ying)(ying)(ying)藝術大獎(jiang)(jiang)。1959年(nian)由文教部創立的(de)“優(you)秀國產電影(ying)(ying)(ying)獎(jiang)(jiang)”在(zai)1962年(nian)移交給文化公報(bao)處(chu)主(zhu)辦,并(bing)(bing)正式更名為(wei)(wei)“第一屆(jie)大眾電影(ying)(ying)(ying)節(jie)”,之(zhi)后(hou),大鐘(zhong)(zhong)獎(jiang)(jiang)開始由韓(han)國電影(ying)(ying)(ying)人協會主(zhu)辦。從(cong)1971年(nian)又改回(hui)大鐘(zhong)(zhong)獎(jiang)(jiang)并(bing)(bing)沿用(yong)至今(jin)。
2006年韓(han)國大鐘獎(jiang)被評為最具權威性(xing)(xing)及公正性(xing)(xing)的(de)(de)電影節。由SBS電視臺與專屬電影機構通過網上輿論調查結(jie)果,有近(jin)36.7%的(de)(de)觀眾們表示大鐘獎(jiang)在(zai)業內最具權威性(xing)(xing)及公正性(xing)(xing)。而(er)韓(han)國的(de)(de)青龍獎(jiang)以22.8%的(de)(de)成績(ji)排(pai)名第(di)二位,第(di)三位是百想藝術大賞,獲得(de)了14.2%的(de)(de)選票。
大(da)鐘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剛開(kai)始的(de)時候設(she)立了優秀作品(pin)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導(dao)演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演技(ji)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攝影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音(yin)樂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美(mei)術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劇本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等(deng)18個(ge)部門(men)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項。1973年(nian)的(de)第12屆開(kai)始擴(kuo)大(da)為22個(ge)部門(men)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項,1989年(nian)由增設(she)了功勞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等(deng)4個(ge)部門(men)的(de)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項,共達到(dao)了26個(ge)部門(men)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項。最(zui)佳作品(pin)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視為大(da)鐘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最(zui)高(gao)榮譽的(de)獎(jiang)(jiang)(jiang)(jiang)(jiang)項。
1958年(nian)設(she)立的(de)大(da)鐘(zhong)獎作為韓(han)國政府部門(men)唯一(yi)主(zhu)管的(de)電(dian)影(ying)節,是(shi)為促進韓(han)國電(dian)影(ying)不(bu)斷發展(zhan)而設(she)立的(de)韓(han)國電(dian)影(ying)藝術大(da)獎。它的(de)前身(shen)是(shi)1958年(nian)由文(wen)教(jiao)部(現教(jiao)育部)設(she)立的(de)“國產電(dian)影(ying)獎”,此后1961年(nian)正式更名為“大(da)鐘(zhong)獎”,1962年(nian)迎來了第(di)1屆大(da)鐘(zhong)獎。
1959年(nian)由文教部(bu)創立的(de)(de)“優秀(xiu)國(guo)(guo)產電(dian)(dian)影(ying)(ying)獎(jiang)”在1962年(nian)移交給(gei)文化(hua)公(gong)(gong)報處(chu)主(zhu)辦(ban)(ban)(ban),并正式(shi)更名為(wei)“第(di)(di)一屆大(da)眾電(dian)(dian)影(ying)(ying)節(jie)”,之后(hou)大(da)鐘獎(jiang)開(kai)始(shi)由韓國(guo)(guo)電(dian)(dian)影(ying)(ying)人(ren)(ren)協(xie)(xie)會主(zhu)辦(ban)(ban)(ban)。1969年(nian)第(di)(di)8屆和1970年(nian)第(di)(di)9屆的(de)(de)時候(hou),該電(dian)(dian)影(ying)(ying)節(jie)更名為(wei)“文化(hua)藝(yi)術獎(jiang)”(電(dian)(dian)影(ying)(ying)部(bu)門(men)),后(hou)來到1971年(nian)的(de)(de)第(di)(di)10屆開(kai)始(shi)又(you)改(gai)(gai)回(hui)原來的(de)(de)名稱“大(da)鐘獎(jiang)”。徽標第(di)(di)12~17屆(1973年(nian)~1978年(nian))“大(da)鐘獎(jiang)”由“文化(hua)公(gong)(gong)報部(bu)”和“電(dian)(dian)影(ying)(ying)振(zhen)興(xing)公(gong)(gong)社”共同(tong)(tong)主(zhu)辦(ban)(ban)(ban),第(di)(di)18~24屆由“電(dian)(dian)影(ying)(ying)振(zhen)興(xing)公(gong)(gong)社”獨(du)自承辦(ban)(ban)(ban),到了1986年(nian)第(di)(di)25屆又(you)重新改(gai)(gai)由“電(dian)(dian)影(ying)(ying)人(ren)(ren)協(xie)(xie)會”和“電(dian)(dian)影(ying)(ying)振(zhen)興(xing)公(gong)(gong)社”共同(tong)(tong)主(zhu)辦(ban)(ban)(ban),1986年(nian)起,韓國(guo)(guo)“電(dian)(dian)影(ying)(ying)人(ren)(ren)協(xie)(xie)會”正式(shi)成為(wei)其社團法(fa)人(ren)(ren)。
從1992年第30屆開始(shi),韓(han)國(guo)民間企業開始(shi)參與“大(da)鐘(zhong)獎(jiang)”的頒(ban)獎(jiang)典禮,由三(san)星集團擔(dan)任(ren)(ren)財政后援。同時頒(ban)獎(jiang)典禮也改由“韓(han)國(guo)電影人協會(hui)”和“三(san)星集團”共同舉辦(ban)。從1994年第32屆開始(shi),由“三(san)星分公司”(三(san)星美術文化財團)擔(dan)任(ren)(ren)財政后援,自此“大(da)鐘(zhong)獎(jiang)”頒(ban)獎(jiang)禮由韓(han)國(guo)電影人協會(hui)與三(san)星美術文化藝術團共同主辦(ban)。
歷屆韓國電(dian)影大鐘獎回顧
第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jiang)
第2屆韓(han)國電影(ying)大鐘獎(jiang)
第3屆韓(han)國電影大鐘獎(jiang)
第4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5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6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7屆韓國(guo)電影大鐘獎
第(di)8屆(jie)韓(han)國電影大(da)鐘獎
第(di)9屆韓(han)國(guo)電影大(da)鐘獎
第10屆韓國電(dian)影大鐘(zhong)獎
第11屆韓(han)國電影大鐘獎
第12屆韓國電影大(da)鐘獎
第13屆韓國電影大鐘(zhong)獎
第(di)14屆韓(han)國電影大鐘獎(jiang)
第15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16屆韓國(guo)電影大鐘(zhong)獎
第17屆(jie)韓國(guo)電影大鐘獎
第18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19屆韓國(guo)電影大鐘(zhong)獎(jiang)
第(di)20屆(jie)韓國電影(ying)大鐘獎
第21屆(jie)韓(han)國電影大鐘獎
第22屆韓(han)國電影大鐘(zhong)獎
第23屆韓國電影大鐘獎(jiang)
第(di)24屆韓國(guo)電影(ying)大鐘獎
第25屆(jie)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di)26屆韓國電影大鐘(zhong)獎(jiang)
第(di)27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28屆韓(han)國電影(ying)大鐘獎(jiang)
第(di)29屆韓(han)國電影大鐘獎
第30屆韓(han)國電影(ying)大(da)鐘(zhong)獎
第(di)31屆(jie)韓(han)國電影大鐘獎(jiang)
第32屆(jie)韓國電影(ying)大鐘獎
第(di)33屆韓國(guo)電(dian)影大鐘獎
第34屆韓國電影大(da)鐘獎
第35屆韓國電影(ying)大鐘(zhong)獎
第36屆(jie)韓國(guo)電(dian)影(ying)大鐘(zhong)獎
第37屆韓(han)國電影大鐘獎
第38屆韓國電影大(da)鐘獎
第39屆韓國電影大鐘(zhong)獎
第40屆韓(han)國電影大鐘獎
第41屆(jie)韓國電影大(da)鐘獎
第(di)42屆(jie)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43屆韓國(guo)電影大鐘獎(jiang)
第44屆韓國電(dian)影大鐘獎
第(di)45屆(jie)韓國電(dian)影大鐘獎(jiang)
第46屆韓國電影大(da)鐘(zhong)獎
第47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di)48屆韓國電影大鐘(zhong)獎
第49屆韓國電影大鐘獎
第50屆(jie)韓國電影大(da)鐘獎
第51屆韓國電(dian)影大鐘獎
第(di)52屆韓國電(dian)影大鐘獎
第53屆韓國電影(ying)大(da)鐘獎
第54屆韓國(guo)電影大鐘獎
第55屆韓國電影大(da)鐘獎
(注:查看(kan)(kan)歷屆(jie)獲獎名單請單獨查看(kan)(kan)各屆(jie)獎項百(bai)科(ke))
屆數 影帝 影后
第01屆(jie) (1962) 申永均《燕山君》 崔銀姬(ji)《常青樹(shu)》
第02屆 (1963) 申永均《烈女門》 都琴(qin)峰《新宅(zhai)》
第03屆 (1964) 金勝鎬《血脈》 黃貞順(shun)《血脈》
第04屆(jie) (1965) 申永均《妲己》 崔(cui)銀(yin)姬《清日戰(zhan)爭之女(nv)杰閔(min)妃》
第(di)05屆 (1966) 金鎮奎《太陽(yang)再次(ci)升(sheng)起》 崔銀姬《童養媳》
第06屆 (1967) 樸魯植《告發》 文貞淑《歸(gui)路》
第07屆 (1968) 申成日《奇怪的(de)翅膀(bang)》 文姬(ji)《該隱的(de)后裔(yi)》
第(di)10屆 (1971) 張東輝(hui)《大(da)戰場》 尹靜姬《糞禮記》
第11屆(jie) (1972) 黃海《平壤(rang)的(de)最后一役》 高銀兒(er)《兒(er)媳(xi)》
第12屆 (1973) 南宮(gong)遠《多情多恨》 尹妍京《悲戀-三龍》
第13屆 (1974) 樸根炯《李仲燮》 金(jin)芝美《土地(di)》
第14屆 (1975) 河明中《火花(hua)》 金(jin)芝美《肉(rou)體的約束(shu)》
第15屆 (1976) 申一龍《阿拉伯熱風》 崔敏姬《雨中的戀人們(men)》
第16屆 (1977) 金鎮(zhen)奎《亂中日記》 尹美(mei)羅《古家》
第17屆 (1978) 河明中《族譜》 高銀(yin)兒《寡婦》
第18屆 (1979) 崔佛巖《勇敢些,滿石(shi)》 俞知(zhi)仁《辛(xin)巴達(da)》
第19屆 (1980) 李大根《布(bu)谷鳥也在夜晚(wan)哭泣(qi)》 丁允姬(ji)《布(bu)谷鳥也在夜晚(wan)哭泣(qi)》
第20屆 (1981) 南宮遠《避幕(mu)》 丁允姬(ji)《奮力歌詠(yong)的(de)鸚鵡》
第21屆(jie) (1982) 安圣基《鐵人們》 金寶(bao)妍《底層(ceng)市民》
第(di)22屆 (1983) 安(an)圣基《霧(wu)中(zhong)鄉(xiang)景》 張(zhang)美姬《赤(chi)道之花》
第23屆 (1984) 尹一峰《我想去》 李美淑《那(nei)年冬天很溫暖》
第24屆 (1985) 安圣基《深藍色(se)的夜晚(wan)》 金芝(zhi)美《吉牛蓬》
第25屆(jie) (1986) 李英(ying)河《霧之柱》 崔明(ming)吉《霧之柱》
第(di)26屆 (1987) 李英河《我們現在要去(qu)日內瓦》 姜受(shou)延《我們現在要去(qu)日內瓦》
第27屆 (1989) 李德華《以回憶的(de)名義》 姜受延《上升》
第28屆 (1990) 申成日《處(chu)刑警察》 姜受延《墮落天使》
第29屆(jie) (1991) 李英河《只(zhi)因你(ni)是女(nv)子》 袁美敬《只(zhi)因你(ni)是女(nv)子》
第(di)30屆 (1992) 李德華《開辟》 張美姬《死之詠(yong)贊》
第(di)31屆(jie) (1993) 李德華《我要活下來》 沈惠(hui)珍(zhen)《結婚的(de)故事》
第32屆 (1994) 安圣基《特警冤家》 尹(yin)靜姬《厚顏無(wu)恥的人》
第(di)33屆 (1995) 金甲洙《太白山脈》 崔真實《殺妻秘笈》
第34屆 (1996) 崔民秀《怒(nu)火(huo)》 沈惠珍《銀(yin)杏樹床》
第35屆 (1997) 韓石圭(gui)《綠(lv)魚(yu)》 沈惠珍《綠(lv)魚(yu)》
第36屆 (1999) 崔岷植《生死諜變》 沈銀河《愛情倒(dao)后鏡(jing)》
第(di)37屆 (2000) 崔民秀《幽靈號潛艇(ting)》 全度(du)妍《記憶中的風琴》
第38屆 (2001) 宋康昊《共(gong)同警備區》 高小(xiao)英《一日情深》
第39屆(jie) (2002) 薛景求《公(gong)共之敵》 全智賢(xian)《我的(de)野(ye)蠻女友》
第40屆 (2003) 宋康昊《殺人回(hui)憶》 李美(mei)妍《中毒》
第41屆 (2004) 崔岷(min)植(zhi)《老(lao)男孩》 文素利《風流家族》
第42屆(jie) (2005) 曹承佑《馬(ma)拉松》 金惠秀(xiu)《無顏美(mei)女》
第(di)43屆 (2006) 甘宇成《王的男人》 全度妍《你是我的命運》
第44屆 (2007) 安(an)圣基(ji)《電臺之星(xing)》 金(jin)雅中《美(mei)女(nv)的(de)煩惱》
第45屆(jie) (2008) 金允石《追(zhui)擊者》 金允珍《七天》
第46屆 (2009) 金明敏(min)《我的愛在我身邊》 秀愛《郎(lang)在遠(yuan)方》
第(di)47屆(jie) (2010) 元(yuan)斌《大叔》 尹(yin)靜姬(ji)《詩》
第(di)48屆 (2011) 樸海(hai)日《最終(zhong)兵器:弓》 金(jin)荷娜《盲證》
第49屆 (2012) 李秉憲《光(guang)海(hai),成為(wei)王的男人》 趙敏秀《圣殤》
第50屆 (2013)柳(liu)承(cheng)龍《7號房的禮物》宋康昊《觀相》嚴(yan)正花《抓(zhua)住那個家(jia)伙》
第(di)51屆 (2014) 崔(cui)岷植《鳴(ming)梁》 孫藝珍(zhen)《海賊》
第52屆 (2015) 黃(huang)政民(min)《國際市場》 全智賢(xian)《暗殺》
第53屆(jie)(2016) 李秉憲(xian)《局內(nei)人》 孫藝珍《德(de)惠(hui)翁(weng)主》
第(di)54屆(2017)
薛(xue)景求《不汗(han)黨:壞(huai)家伙們的世(shi)界》
崔熙瑞《樸烈》
第55屆(2018) 黃政民《特工》
李圣旻《特工》
羅(luo)文熙《I Can Speak》
屆數
獲獎作品
第01屆 (1962)
優秀作品獎 《燕山君》
第02屆 (1963)
優秀作品(pin)獎 《烈女(nv)門》
第(di)03屆 (1964)
優秀作(zuo)品獎 《血脈》
第04屆 (1965)
優秀(xiu)作品獎 《悲戀》
第05屆 (1966)
優秀作(zuo)品獎(jiang) 《村落》
第06屆 (1967) 優秀作(zuo)品(pin)獎《歸路》
第07屆 (1968) 優秀作品獎(jiang)《大院君(jun)》
第08屆 (1969)
未頒獎
第09屆 (1970)
未頒獎
第10屆(jie) (1971)
沒有相應獎項
第11屆 (1972)
優秀作品獎 《醫生安重(zhong)根》
第12屆 (1973)
最佳作(zuo)品獎 《紅(hong)衣(yi)將軍(jun)》
第13屆(jie) (1974)
最佳作(zuo)品獎 《土地》
第(di)14屆 (1975)
最佳作品(pin)獎(jiang) 《火花(hua)》
第15屆 (1976)
最佳作品獎 《媽媽》
第16屆 (1977)
最(zui)佳作(zuo)品獎 《亂中日記》
第(di)17屆 (1978)
最佳作品獎(jiang) 《警官》
第(di)18屆(jie) (1979)
最佳作品獎 《沒有(you)旗(qi)的旗(qi)手》
第19屆(jie) (1980)
最佳作品獎 《人的兒子》
第20屆 (1981)
最佳作品獎(jiang) 《被邀請(qing)的人們》
第(di)21屆 (1982)
文藝部門作品(pin)獎 《Take care of the weak or the poor》
第22屆(jie) (1983)
一般(ban)作品獎 《紡車》
第(di)23屆 (1984)
一般作品(pin)獎 《恣女木》
第(di)24屆 (1985)
一般(ban)作品獎 《深(shen)藍的夜》
第(di)25屆 (1986)
優(you)秀作(zuo)品獎(jiang) 《霧(wu)柱》
第26屆(jie) (1987)
優秀作(zuo)品獎 《燕山日記》
第27屆(jie) (1989)
最佳(jia)作品獎(jiang) 《Come Come Come Upward》
第28屆 (1990)
最佳作(zuo)品獎 《墜落是(shi)因為有翅膀(bang)》
第(di)29屆 (1991)
最佳作品獎 《年(nian)輕日子(zi)里的肖(xiao)像》
第(di)30屆 (1992)
最佳作品獎 《開辟(pi)》
第31屆 (1993)
最(zui)佳(jia)作品獎 《西便制》
第32屆 (1994)
最(zui)佳(jia)作(zuo)品(pin)獎 《倆女人的故事(shi)》
第33屆 (1995)
最(zui)佳作品獎 《永遠的(de)帝國》
第34屆 (1996)
最佳作品獎 《Anniquin》
第35屆(jie) (1997)
最(zui)佳作品獎 《傷(shang)心街(jie)角戀人》
第(di)36屆 (1999)
最佳作(zuo)品獎 《美麗(li)的(de)時光》
第37屆 (2000)
最佳作品獎 《薄(bo)荷糖》
第(di)38屆 (2001)
最佳作品獎 《共同警戒(jie)區JSA》
第39屆 (2002)
最佳作品(pin)獎 《回家》
第(di)40屆 (2003)
最佳作(zuo)品獎 《殺人的回憶》
第41屆 (2004)
最佳作品獎 《春(chun)夏秋冬又一春(chun)》
第42屆 (2005)
最佳作品獎 《馬拉松》
第(di)43屆 (2006)
最佳作品獎 《王(wang)的男(nan)人》
第44屆 (2007)
最佳作品獎《家族的誕生》
第45屆 (2008)
最(zui)佳作品獎(jiang)《追擊者》
第46屆(jie) (2009)
最(zui)佳作品獎《神機箭(jian)》
第47屆 (2010)
最佳作(zuo)品(pin)獎《詩》
第48界 (2011)
最佳作品(pin)獎(jiang)《高地戰(zhan)》
第(di)49屆(jie) (2012) 最(zui)佳(jia)作品獎(jiang)《光海,成(cheng)為王(wang)的(de)男人》
第50屆(jie) (2013) 最佳作品獎《觀相(xiang)》
第51屆 (2014) 最(zui)佳作品(pin)獎(jiang)《鳴梁》
第52屆 (2015) 最佳作品獎(jiang)《國際市場》
第53屆(2016) 最(zui)佳(jia)作(zuo)品獎《局內人》
第54屆(2017) 最佳(jia)作品獎《出租車司機》
第55屆(2018) 最佳作品獎(jiang)《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