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里(li)·斯特(te)克(1976年(nian)-2017年(nian)4月30日),速(su)攀(pan)運動(dong)員,被(bei)歐洲媒體稱為瑞士爬(pa)阿(a)爾卑斯山最快的人,從(cong)小就對攀(pan)山有特(te)殊的愛好,創(chuang)造了幾項紀錄。曾兩(liang)度(du)榮膺登(deng)金冰鎬獎,以無(wu)氧和速(su)攀(pan)聞名。
2017年4月(yue)30日,烏(wu)里·斯特克在攀(pan)登珠(zhu)穆朗瑪(ma)峰(feng)和努(nu)子(zi)峰(feng)橫跨時(shi)不幸(xing)發(fa)生意外,從努(nu)子(zi)峰(feng)壁滑墜落(luo)下身亡(wang)。
絕(jue)大(da)多數登山者都需(xu)至少兩天時間才能(neng)征(zheng)服神秘(mi)驚險的艾(ai)格峰(feng)(Eiger)北壁(bi),但是如果(guo)你是瑞士最(zui)快的登山者烏里·斯特(te)克,不(bu)出3個(ge)小時你就能(neng)做到(dao)。
你也不必花(hua)一(yi)整天(tian)來攀(pan)爬馬特洪峰(Matterhorn)北壁(bi)。大多數的(de)登山者需要疲憊緊張的(de)攀(pan)登10個小時,而斯特克只用了1小時56分鐘。
在法國夏慕尼(Chamonix)附近令人生(sheng)畏(wei)的大汝(ru)拉(la)峰(Grandes Jorasses)北壁(bi)又怎(zen)么樣(yang)呢?斯特(te)克(ke)僅僅2小(xiao)時21分鐘就(jiu)把它搞定。
這位來自(zi)伯爾(er)尼州(Bern)埃(ai)曼塔爾(er)(Emmental)的(de)33歲的(de)年輕人是(shi)世界上最優秀的(de)速攀選手之一(yi),他所(suo)采用的(de)是(shi)所(suo)有登山風(feng)格中最危險的(de)一(yi)種。他經常挑戰險峻路線,卻連(lian)防止墜落的(de)繩索(suo)和設備都不帶(dai),任何一(yi)個小小的(de)過失都足以(yi)致命(ming)。
“他最(zui)大的(de)(de)(de)優點就是他的(de)(de)(de)注意力”斯特克的(de)(de)(de)朋友和合作了十年的(de)(de)(de)登(deng)山伙(huo)伴Stephan Siegrist這樣評價:“如果要達到那樣的(de)(de)(de)攀登(deng)高度(du)和水平,就必須得集中注意力。”
對(dui)從未懸(xuan)在峭壁上的人(ren)來(lai)說,很難(nan)想像出(chu)達(da)到如此高水平的難(nan)度。這樣的攀(pan)登(deng)是(shi)對(dui)登(deng)山(shan)者的力(li)量,耐力(li)和(he)心理(li)承受能力(li)的測試和(he)挑戰。其難(nan)度之大,令(ling)世(shi)界上只有(you)極(ji)少數頂尖登(deng)山(shan)運動(dong)員才能做到。
盡(jin)管(guan)登山(shan)對斯(si)特克(ke)(ke)來說而言并非難事,但是(shi)他還(huan)是(shi)堅持以(yi)宗教般的(de)虔誠刻苦訓(xun)練(lian)。他有(you)一個專門培(pei)訓(xun)奧運選(xuan)手的(de)教練(lian),從來不錯(cuo)過任何一次的(de)體能(neng)訓(xun)練(lian)。在如(ru)此(ci)嚴格(ge)的(de)訓(xun)練(lian)下(xia),斯(si)特克(ke)(ke)能(neng)以(yi)單手指尖支撐做俯臥撐,即使在毫無準備(bei)的(de)狀態下(xia)也能(neng)連續跑步3小時。在結了冰(bing)、似乎無跡可循的(de)山(shan)壁上(shang),他也能(neng)摸(mo)索(suo)出攀登的(de)路(lu)徑。
今年(nian)4月,斯特克和Simon Anthamatten獲得了登山屆最(zui)權威的(de)金冰鎬獎(Piolets d'Or),以表彰他們首登位于尼泊爾境內、險象環生的(de)6500米(mi)高峰Tengkampoche峰北壁。
除此之外,去(qu)年(nian)在安納布爾納峰(feng)(Annapurna)上,他們(men)為救助一位雪(xue)地里垂死(si)的(de)陌生(sheng)人曾差點放棄自己的(de)遠征。為此他們(men)二(er)人還獲(huo)得另一個(ge)獎項。
來(lai)自(zi)英國,雙腿截(jie)肢(zhi)的(de)(de)(de)登(deng)山(shan)者Norman Croucher曾經登(deng)上過8000米高的(de)(de)(de)山(shan)峰,他為斯特(te)克和(he)Simon Anthamatten頒發獎項,表彰他們的(de)(de)(de)勇敢。他說(shuo):“有很多的(de)(de)(de)頂尖攀登(deng)者都(dou)是很自(zi)私(si)的(de)(de)(de)。”
“知道在那樣的頂峰上還有人能守望相助(zhu),的確令人感到欣慰。”
跟很(hen)(hen)多登山(shan)者一樣(yang),斯(si)特克非常細心而安靜。他(ta)(ta)的(de)(de)身材瘦削,肌肉(rou)緊實。當他(ta)(ta)開口說話的(de)(de)時候很(hen)(hen)像一位(wei)戰略家,措詞謹慎,力求準確(que)。朋友們都(dou)說他(ta)(ta)的(de)(de)細心正是他(ta)(ta)成(cheng)功(gong)打(da)破登山(shan)紀錄的(de)(de)關鍵。
斯特(te)克發(fa)誓,不帶繩索徒手攀登危(wei)險的(de)峭壁其實也可以很安全。
“攀(pan)登(deng)陡峭光滑(hua),無遮蔽(bi)的(de)(de)懸崖其實不是攀(pan)爬運動最危險的(de)(de)部分。因為這時你移動緩慢,找準(zhun)位置后確保每(mei)一個抓握停頓都非(fei)常穩固,”說過這話不久,他(ta)(ta)就在蘇(su)黎世附近舉行的(de)(de)一次演講(jiang)會上,他(ta)(ta)用幻燈片(pian)展示了他(ta)(ta)攀(pan)登(deng)的(de)(de)精彩片(pian)段。
“最(zui)危險的(de)部分實際是(shi)你在快(kuai)速跑上坡時,因為(wei)速度很快(kuai),一旦失足或者是(shi)絆倒,你就完了。”
幾年(nian)前,斯(si)特克在一次(ci)攀登(deng)中差點送命(ming)。在爬到(dao)6000米高度的(de)時候,一塊石(shi)頭掉下(xia)來(lai)擊中了他的(de)頭部,令他滾到(dao)下(xia)面的(de)冰川上(shang)。他竟(jing)奇跡般(ban)的(de)逃(tao)過了厄運(yun)。
他(ta)說:“這(zhe)次事(shi)故(gu)給我提了一(yi)(yi)個醒,讓我意識到一(yi)(yi)切危機都(dou)可能來得非常快。但我也(ye)必須意識到,這(zhe)不過是運(yun)氣不好(hao),而不是我在過分(fen)的(de)挑戰(zhan)自己,這(zhe)一(yi)(yi)點也(ye)非常重要。”
“如(ru)果你觀察懸崖上的情況,認為這個地(di)方掉下來可不是好玩(wan)兒(er)的,你就必須(xu)集中注(zhu)意(yi)力,要不然你就真的會(hui)掉下去(qu)。所以只有唯一一條出路-攀登。”
登山并不(bu)是斯(si)特克家(jia)(jia)族都愛好的(de)(de)運(yun)動。他們家(jia)(jia)庭的(de)(de)傳統娛樂是冰球,斯(si)特克是家(jia)(jia)里三個兒子中(zhong)最小的(de)(de),曾(ceng)作為(wei)左后(hou)衛征戰冰場。盡管他也(ye)喜愛這項(xiang)運(yun)動,但是冰球從(cong)來沒有像登山那(nei)樣征服他的(de)(de)心(xin)。
他說(shuo)(shuo):“冰球是(shi)團隊運動(dong),而登山是(shi)非常個人(ren)的項目。這對我(wo)來說(shuo)(shuo)很有意(yi)思。如果(guo)你不能登上頂峰,也不是(shi)他人(ren)的錯。”
斯特(te)克(ke)的(de)(de)家在人口約9千人的(de)(de)伯(bo)爾尼州朗(lang)瑙(Langnau),他12歲時,父親(qin)的(de)(de)一(yi)位朋友帶(dai)他去附近的(de)(de)一(yi)座山峰,那是(shi)他第一(yi)次登頂(ding)。這-是(shi)一(yi)次在峭壁上的(de)(de)“真正的(de)(de)登山”,斯特(te)克(ke)透露(lu),還(huan)是(shi)孩子的(de)(de)他立刻就成了領頭者。
他回憶說(shuo):“當時(shi)我很(hen)害怕,但是(shi)這次(ci)經驗對我來說(shuo)其實是(shi)件好事。從(cong)一開始我就(jiu)總是(shi)爬在最前面。”
滿14歲(sui)(sui)時(shi),Steck已穿(chuan)梭于瑞(rui)士各地獨自(zi)登山。到(dao)15歲(sui)(sui)時(shi),他(ta)去(qu)科西(xi)嘉挑(tiao)戰更(geng)困難(nan)的路(lu)線。
他開始在美(mei)國優勝美(mei)地國家公園度過夏天,冬(dong)季則在滑雪區打工,為登(deng)(deng)山運動積累資(zi)金。他也開始贏得贊(zan)助商(shang)的資(zi)助。過去4年里他覺得自己像一名專業登(deng)(deng)山運動員了,與木匠掙到(dao)一樣的薪水。
他說:“登山現在已經(jing)成(cheng)為我的(de)事(shi)業了,對我來說就是我的(de)工作。”
其他登山者經常從(cong)審美角度批評(ping)速(su)攀運動(dong)員。他們(men)說,把(ba)高(gao)山美景縮到賽(sai)馬場的地(di)位,這與(yu)那么多登山者所(suo)欣賞的運動(dong)之自由相悖(bei)。
“速(su)攀肯定不適合我,”Croucher強調:“但是我覺(jue)得所(suo)有的(de)攀登(deng)風格和技(ji)術都應該受到肯定和歡迎。”
甚至斯特克也承認,當他快速登峰(feng)時并非為貼近大自然。“這(zhe)會吸引媒體關注(zhu),”他透露(lu):“贊助商喜歡(huan)這(zhe)個。”
在2007年他首(shou)次打破紀錄的艾格峰(feng)速(su)攀(pan),及分別于2008年2月和(he)2009年1月登上(shang)馬特洪峰(feng)和(he)大汝拉峰(feng)之后,Steck意識(shi)到速(su)攀(pan)可被用作打破登山“新(xin)壁壘”的踏腳石(shi)。
“將這些技術運用(yong)于攀登喜馬拉雅(ya)山脈諸峰,就是你能(neng)真正突破壁壘之(zhi)處,”他指出:“當然,像我這么(me)做(zuo)的危險會更大,但這才是更有意思的生活(huo)。”
艾格峰(feng)北(bei)壁,赫克(ke)梅爾線,2小(xiao)時47分33秒(2008年2月(yue)13日)至今無人打破。
勃朗峰北壁,馬克辛泰爾線,2小時21分(fen)(2008年(nian)12月(yue)28日(ri))
馬特洪峰北壁,施(shi)密德線,1小(xiao)時56分鐘(zhong)(2009年1月(yue)13日)
2015年創造了在62天內登(deng)頂82個(ge)海(hai)拔4000米以(yi)上山峰的偉業(ye)。
2012年5月18日(ri)無氧攀登登頂珠穆(mu)朗瑪峰成功;
28個(ge)小(xiao)時(shi)無(wu)氧獨自征(zheng)服(fu)海拔8091米的安(an)納普爾那(nei)峰第一人。
實際上,烏里·斯(si)特(te)克(ke)曾經兩次打破過(guo)最快登上艾格峰北(bei)壁的(de)(de)(de)紀(ji)(ji)錄(lu),其中(zhong)一次還(huan)是他本人的(de)(de)(de)紀(ji)(ji)錄(lu)。第一次他打破了由克(ke)里斯(si)多夫·亨茲(Christoph Heinz)在(zai)2003年創造的(de)(de)(de)4小時30分鐘(zhong)的(de)(de)(de)紀(ji)(ji)錄(lu)。斯(si)特(te)克(ke)比亨茲的(de)(de)(de)紀(ji)(ji)錄(lu)快了45分鐘(zhong)。
斯特克評價自己2007年的攀(pan)登(deng)成績(ji)(ji)說:“我(wo)知(zhi)道我(wo)的成績(ji)(ji)太爛了,所(suo)以我(wo)回去再(zai)爬了一(yi)次。”
2008年2月,斯特克(ke)回到艾(ai)格峰做單人冬季攀登(deng)。這(zhe)次他將自己的(de)(de)紀錄縮短(duan)了58分鐘,以2小時47分33秒的(de)(de)驚(jing)人成績登(deng)上(shang)了艾(ai)格峰北壁(bi)。
長久以(yi)來,艾(ai)格峰(feng)北壁(bi)和馬(ma)特(te)洪峰(feng)還有(you)大汝拉峰(feng)的(de)北壁(bi)都被(bei)看作是(shi)對登山者的(de)最(zui)大挑戰。北面絕壁(bi)(Nordwand)一(yi)詞在德語中經(jing)常被(bei)諧音稱為(wei)Mordwand,也就是(shi)“死亡絕壁(bi)”。1938年一(yi)個由當時32歲的(de)Andreas Heckmair帶領的(de)德國登山隊首次征服了這條攀登路線(xian)。在這之前曾經(jing)有(you)8位登山者在艾(ai)格峰(feng)北坡遇難(nan)。
山(shan)谷(gu)的居民甚至還(huan)曾對(dui)嘗(chang)試登(deng)峰的登(deng)山(shan)者發出禁令,因為(wei)遇難者尸體懸(xuan)掛在絕壁上的景象令人(ren)毛骨悚然。
北坡(po)險峻(jun)而暴(bao)露,不(bu)過(guo)它尤為可怕之處在于許多(duo)客(ke)觀危險。大量(liang)石塊(kuai)會(hui)由坡(po)上砸(za)向下面的登山者,而高1800米的絕壁似乎(hu)起到攔架作用,把暴(bao)風(feng)雪(xue)兜在其(qi)中,即使周邊區域(yu)還能保持較好的天(tian)氣(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