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宗祠是一處建于清(qing)代(dai)的(de)家(jia)(jia)族祠堂建筑,屬于馮氏家(jia)(jia)族祭祀祖先(xian)和先(xian)賢的(de)場所(suo)。翠(cui)亨(heng)村馮姓人家(jia)(jia)的(de)祠堂在(zai)清(qing)代(dai)后期(qi)曾(ceng)作(zuo)為翠(cui)亨(heng)村村塾使用,主要招收(shou)農家(jia)(jia)子(zi)弟學習四書五經,進行(xing)啟蒙(meng)教育。
位于中(zhong)山(shan)市南朗鎮翠亨村東部,是孫中(zhong)山(shan)幼年(nian)讀書(shu)處(chu)。
建于清(qing)代(dai)前期,坐西朝(chao)東(dong),占(zhan)地(di)118平方(fang)(fang)米,磚木結構。清(qing)光(guang)緒元年至四(si)年(1875~1878年),孫(sun)中山曾在此讀書(shu)(shu),并對塾師只(zhi)要求學生(sheng)背書(shu)(shu)而不給學生(sheng)講解的教學方(fang)(fang)法提出質疑。在此期間,孫(sun)中山與陸皓東(dong)等同學結為(wei)好友。馮氏宗祠(ci)由市人民政(zheng)府公布(bu)為(wei)市文物(wu)保護(hu)單(dan)位(wei),孫(sun)中山故居紀念館多次對該祠(ci)堂進(jin)行保護(hu)性(xing)維修。馮氏宗祠(ci),為(wei)硬山式(shi)磚木穿斗(dou)抬梁混合結構,抬梁為(wei)瓜(gua)柱形(xing)穿斗(dou)。二(er)進(jin)四(si)間并辟有廚(chu)房建筑(zhu)布(bu)局,二(er)進(jin)前置有天(tian)井。
2000年11月29日(ri),中(zhong)山市人民政府把馮(feng)氏宗(zong)祠確定(ding)為市文物保護(hu)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