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加入中國(guo)國(guo)民黨。
1925年進入黃埔軍官學校(xiao)第四(si)期學習。同(tong)年加入中(zhong)國(guo)共產(chan)黨。曾參加討伐(fa)廣東(dong)(dong)軍閥陳炯明的(de)第二次東(dong)(dong)征。軍校(xiao)畢業后,留(liu)校(xiao)任炮兵第二隊代理隊長(chang)。
1926年(nian)參加北伐(fa)戰爭。中央軍事(shi)政(zheng)治學校成立后,任該(gai)校炮兵(bing)大(da)隊第二隊隊長(chang)。
1927年(nian)7月(yue)(yue)隨教導團東(dong)進,準備參加南(nan)昌起義。8月(yue)(yue)初(chu)到(dao)九江,教導團被(bei)扣留,單身(shen)赴南(nan)昌。9月(yue)(yue)下(xia)旬到(dao)三河(he)壩趕上起義軍(jun)(jun)。起義軍(jun)(jun)南(nan)下(xia)失敗后,被(bei)派(pai)赴蘇聯莫斯科炮(pao)兵學校學習(xi)。
1929年(nian)(nian)回國到上海(hai),被中共中央派到閩西革命根據地(di)。同年(nian)(nian)8月(yue)至12月(yue)任中國工(gong)農紅(hong)軍第四(si)軍前敵委員(yuan)會(hui)委員(yuan)。同年(nian)(nian)秋任紅(hong)四(si)軍第二縱(zong)(zong)隊(dui)代縱(zong)(zong)隊(dui)長(chang)、中共縱(zong)(zong)隊(dui)委員(yuan)會(hui)委員(yuan)。同年(nian)(nian)10月(yue)至1930年(nian)(nian)2月(yue)任紅(hong)四(si)軍第二縱(zong)(zong)隊(dui)參(can)謀長(chang)。參(can)加贛南、閩西地(di)區(qu)的(de)游擊(ji)戰(zhan)爭,并出席中共紅(hong)四(si)軍第九次代表(biao)大(da)會(hui)。
1930年6月起任紅一(yi)軍團總指揮(hui)部參謀處(chu)(chu)(chu)處(chu)(chu)(chu)長(chang)。同年8月至1931年1月任紅一(yi)方面(mian)軍總前敵委員(yuan)會司(si)令部參謀處(chu)(chu)(chu)處(chu)(chu)(chu)長(chang)。參加文家(jia)市、長(chang)沙、吉安等(deng)戰役、戰斗和第(di)一(yi)次反“圍(wei)剿”斗爭。
1931年5月至11月任紅(hong)一(yi)方面(mian)軍(jun)總司令部參(can)(can)謀處處長,代理中共紅(hong)一(yi)方面(mian)軍(jun)臨時總前委秘書(shu)長、參(can)(can)謀長。協(xie)助朱(zhu)德、毛澤(ze)東指揮了第(di)二(er)、第(di)三(san)次(ci)反“圍剿”作戰。
1931年(nian)11月起(qi)歷任軍(jun)委總(zong)參(can)謀部參(can)謀處處長(chang)(chang)、第二局(ju)局(ju)長(chang)(chang),中(zhong)央軍(jun)事(shi)政治學(xue)校、紅軍(jun)大學(xue)軍(jun)事(shi)教(jiao)員。參(can)加中(zhong)央革(ge)命根據地第四、第五(wu)次反“圍剿(jiao)”斗爭和中(zhong)央紅軍(jun)長(chang)(chang)征。
1935年10月至1936年6月任中國工農紅軍(jun)學校訓練處處長。
1936年(nian)11月至(zhi)1937年(nian)1月任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步兵學校教育長(chang)。
1937年1月任抗大步兵(bing)學校教育長(chang)(chang)。全國抗日戰爭時期(qi),任中央軍(jun)委編譯處處長(chang)(chang),八(ba)路軍(jun)軍(jun)政雜志編委會(hui)委員。
1938年(nian)秋至1941年(nian)7月(yue)任中(zhong)央軍委總(zong)參謀部(bu)第一局長(chang)。
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工(gong)作委員會兼華北工(gong)作委員會委員。
1941年8月(yue)起任(ren)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第四局(ju)局(ju)長。11月(yue)任(ren)中國(guo)人民抗日軍政大學(xue)第三分校校長。
1941年11月至1943年3月任軍事學院教育長(chang)。
1944年(nian)(nian)創辦八路軍炮兵學校(xiao)(xiao)(xiao),任校(xiao)(xiao)(xiao)長。同年(nian)(nian)任中共中央黨校(xiao)(xiao)(xiao)軍事教(jiao)育(yu)處處長。
1945年(nian)4月(yue)(yue)至6月(yue)(yue)作(zuo)為陜甘寧邊區(qu)(qu)代表(biao)團(tuan)成(cheng)員(yuan)參加中共七(qi)大。同(tong)年(nian)10月(yue)(yue)至1948年(nian)7月(yue)(yue)任魯(lu)南軍(jun)(jun)區(qu)(qu)副司令員(yuan)兼前敵指(zhi)揮部指(zhi)揮,參與指(zhi)揮魯(lu)南戰(zhan)役殲(jian)滅國民黨軍(jun)(jun)第一快速縱隊的戰(zhan)斗。
1948年(nian)(nian)(nian)(nian)7月(yue)至9月(yue)任(ren)(ren)華(hua)東野(ye)(ye)戰(zhan)軍第(di)(di)(di)(di)六縱隊(dui)副(fu)司(si)令(ling)(ling)(ling)員(yuan)(yuan)(yuan)。同年(nian)(nian)(nian)(nian)9月(yue)至1949年(nian)(nian)(nian)(nian)2月(yue)任(ren)(ren)華(hua)東野(ye)(ye)戰(zhan)軍第(di)(di)(di)(di)四縱隊(dui)政治(zhi)委員(yuan)(yuan)(yuan)。率(lv)(lv)部參加(jia)豫東、淮海(hai)等戰(zhan)役(yi)。1949年(nian)(nian)(nian)(nian)2月(yue)至9月(yue)任(ren)(ren)中國人(ren)民解(jie)(jie)放(fang)軍第(di)(di)(di)(di)三野(ye)(ye)戰(zhan)軍第(di)(di)(di)(di)九兵團(tuan)(tuan)政治(zhi)委員(yuan)(yuan)(yuan)、黨委書記(至同年(nian)(nian)(nian)(nian)8月(yue))。與兵團(tuan)(tuan)司(si)令(ling)(ling)(ling)員(yuan)(yuan)(yuan)宋時輪指揮(hui)第(di)(di)(di)(di)九、第(di)(di)(di)(di)十兵團(tuan)(tuan)進行郎(溪(xi))廣(德)圍殲戰(zhan),后率(lv)(lv)部渡過長江,參加(jia)上(shang)海(hai)戰(zhan)役(yi)。上(shang)海(hai)解(jie)(jie)放(fang)后,1949年(nian)(nian)(nian)(nian)5月(yue)任(ren)(ren)中國人(ren)民解(jie)(jie)放(fang)軍上(shang)海(hai)市軍事(shi)管(guan)制委員(yuan)(yuan)(yuan)會(hui)委員(yuan)(yuan)(yuan),7月(yue)至9月(yue)任(ren)(ren)淞(song)(song)滬(hu)(hu)(hu)警(jing)備司(si)令(ling)(ling)(ling)部政治(zhi)委員(yuan)(yuan)(yuan)、中共淞(song)(song)滬(hu)(hu)(hu)警(jing)備司(si)令(ling)(ling)(ling)部前方委員(yuan)(yuan)(yuan)會(hui)書記。9月(yue)起(qi)任(ren)(ren)淞(song)(song)滬(hu)(hu)(hu)警(jing)備司(si)令(ling)(ling)(ling)部司(si)令(ling)(ling)(ling)員(yuan)(yuan)(yuan)。中華(hua)人(ren)民共和國成立(li)后,1949年(nian)(nian)(nian)(nian)10月(yue)至1950年(nian)(nian)(nian)(nian)4月(yue)任(ren)(ren)中國人(ren)民解(jie)(jie)放(fang)軍第(di)(di)(di)(di)九兵團(tuan)(tuan)政治(zhi)委員(yuan)(yuan)(yuan)、淞(song)(song)滬(hu)(hu)(hu)警(jing)備司(si)令(ling)(ling)(ling)部司(si)令(ling)(ling)(ling)員(yuan)(yuan)(yuan)兼政治(zhi)委員(yuan)(yuan)(yuan)(至1950年(nian)(nian)(nian)(nian)10月(yue))。
1949年12月至1953年1月任(ren)華東軍政委員(yuan)(yuan)會委員(yuan)(yuan)。
1950年3月(yue)至(zhi)9月(yue)、同年12月(yue)至(zhi)1951年1月(yue)任(ren)上海防空司令(ling)部(bu)司令(ling)員兼(jian)政治委(wei)員,1951年1月(yue)至(zhi)1952年2月(yue)任(ren)中國人民解(jie)放軍華東防空部(bu)隊政治委(wei)員、黨委(wei)書記(ji)兼(jian)司令(ling)員(1951年4月(yue)起)。
1950年(nian)11月(yue)至(zhi)1955年(nian)9月(yue)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公(gong)安部隊兼淞滬警備司令部司令員,1953年(nian)9月(yue)至(zhi)1955年(nian)10月(yue)任黨委書記。
1950年12月(yue)至1952年4月(yue)任(ren)中國人民解(jie)放軍第八兵(bing)團(tuan)政(zheng)治(zhi)委(wei)員、黨委(wei)書記(ji)(至1952年2月(yue))。
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ren)華東行政委員會委員。
1953年(nian)8月至1955年(nian)10月任(ren)中共上海市委(wei)委(wei)員(yuan)。1954年(nian)5月至1955年(nian)3月任(ren)華東軍區黨委(wei)委(wei)員(yuan)。
1955年(nian)(nian)3月(yue)至(zhi)1969年(nian)(nian)8月(yue)任(ren)中國(guo)人民(min)解放軍(jun)(jun)南京(jing)軍(jun)(jun)區第一(yi)副司令(ling)員(yuan)。1955年(nian)(nian)4月(yue)至(zhi)1966年(nian)(nian)2月(yue)任(ren)南京(jing)軍(jun)(jun)區黨委常(chang)務委員(yuan)。“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ji)。1973年(nian)(nian)12月(yue)至(zhi)1982年(nian)(nian)12月(yue)任(ren)中國(guo)人民(min)解放軍(jun)(jun)軍(jun)(jun)事科學(xue)院(yuan)副院(yuan)長。1975年(nian)(nian)8月(yue)至(zhi)1982年(nian)(nian)12月(yue)任(ren)軍(jun)(jun)事科學(xue)院(yuan)黨委常(chang)務委員(yuan)。1985年(nian)(nian)離職休養。1995年(nian)(nian)11月(yue)26日在北京(jing)逝世。1955年(nian)(nian)9月(yue)被授予中將軍(jun)(jun)銜。榮獲一(yi)級八(ba)一(yi)勛(xun)章(zhang)、一(yi)級獨(du)立自(zi)由(you)勛(xun)章(zhang)、一(yi)級解放勛(xun)章(zhang)。
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ren)民解(jie)放軍一級紅星(xing)功(gong)勛榮譽章。
著有《新教育教學法》、《孫子譯注》(中、日(ri)文(wen)版(ban))等(deng);出(chu)版(ban)有《郭化(hua)若(ruo)軍事(shi)論文(wen)選(xuan)集》、《郭化(hua)若(ruo)詩詞(ci)墨跡選(xuan)》等(deng)。
1955年授予中(zhong)(zhong)將軍銜,榮獲一(yi)級(ji)八(ba)一(yi)勛章(zhang)、一(yi)級(ji)獨立自由勛章(zhang)、一(yi)級(ji)解放勛章(zhang),是第五屆全國人(ren)大常委(wei)會委(wei)員(yuan)。1982年選為(wei)中(zhong)(zhong)共中(zhong)(zhong)央顧問委(wei)員(yuan)會委(wei)員(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