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馬(ma)旭(xu)加入了人民解放(fang)軍(jun)。她與黃繼光在(zai)同一(yi)(yi)部(bu)隊(dui),先后參加了遼沈(shen)戰役和抗美援(yuan)朝戰爭,多次立(li)功受勛,并在(zai)戰場上結識了愛(ai)人顏學庸。回國(guo)后,馬(ma)旭(xu)作為優秀衛生(sheng)員,被保送(song)到第一(yi)(yi)軍(jun)醫大(da)學深造,并以全優的成績被分配到原武(wu)漢軍(jun)區總醫院。
1961年,中(zhong)央軍委命令組建中(zhong)國(guo)人民解放軍空(kong)降(jiang)兵,馬(ma)旭作(zuo)為軍醫(yi)擔任跳傘訓(xun)練(lian)的(de)衛(wei)勤(qin)保障。
1962年秋,馬旭第一次(ci)(ci)正式登機跳(tiao)傘(san)(san),此后20多(duo)年間,她跳(tiao)傘(san)(san)140多(duo)次(ci)(ci),創造(zao)了三項中國(guo)之最——第一個跳(tiao)傘(san)(san)女(nv)兵、跳(tiao)傘(san)(san)次(ci)(ci)數最多(duo)女(nv)兵、實施空(kong)降(jiang)年齡(ling)最大(da)女(nv)兵。
1983年開始,馬旭決定將自己多年的醫(yi)務工(gong)作經(jing)驗(yan)結合跳傘經(jing)驗(yan)總(zong)結出來(lai),獻給部隊(dui)。
20世(shi)紀90年代,馬旭(xu)離休后,并(bing)沒有“安享晚年”,而(er)是仍忙著醫學科研(yan)。但隨著年紀漸長(chang),無(wu)兒無(wu)女的馬旭(xu)越發思念家鄉(xiang)。作(zuo)為第(di)一(yi)代空(kong)(kong)降兵(bing),馬旭(xu)總計跳傘140多(duo)次,成為中國第(di)一(yi)個跳傘女兵(bing)、跳傘次數最多(duo)女兵(bing)、實施空(kong)(kong)降年齡最大女兵(bing)。
馬旭與丈夫在(zai)軍內外報刊發(fa)表了(le)100多篇(pian)學(xue)術論文和體會,并撰寫了(le)《空(kong)降兵(bing)生理病理學(xue)》《空(kong)降兵(bing)體能心理訓練依(yi)據》,填(tian)補了(le)我(wo)國在(zai)這方面的研究空(kong)白。
同時,馬(ma)旭、顏學庸夫(fu)婦(fu)還研(yan)制出“充氣護踝”,讓空降兵(bing)著陸(lu)就像踩在氣墊上(shang),減少反沖力,減少扭傷情況(kuang),并(bing)于1989年獲得國(guo)家專利。此后,馬(ma)旭和丈夫(fu)又經過多次高原(yuan)跳(tiao)傘(san)(san)訓(xun)練和水上(shang)跳(tiao)傘(san)(san)訓(xun)練,研(yan)制出“單(dan)兵(bing)高原(yuan)供氧(yang)背心”,并(bing)于1996年獲得國(guo)家發明專利證書。
抗美援朝(chao)期間,馬旭被(bei)授予抗美援朝(chao)紀念章、保衛和平紀念章和朝(chao)鮮(xian)政府三等功(gong)勛章。
2019年1月榮獲“冰城(cheng)楷模”、2018“感動龍江”年度人物。
2019年(nian)2月18日,馬旭獲(huo)評“感動中國2018年(nian)度人物”
2019年6月25日,第七(qi)屆全國道(dao)德模(mo)范(fan)評選(xuan)表(biao)彰(zhang)活動組委會公示為(wei)第七(qi)屆全國道(dao)德模(mo)范(fan)候(hou)選(xuan)人。
2019年9月(yue)5日,馬旭當(dang)選第七屆(jie)全國(guo)道德模范。作為三位(wei)獲(huo)獎代表之(zhi)一(yi),馬旭在第七屆(jie)全國(guo)道德模范座談會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