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佐成和熊庚香(xiang)是(shi)一(yi)對生(sheng)活(huo)在(zai)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婦。他們年過六旬(xun),在(zai)江西省腫瘤醫院附近經(jing)營一(yi)間(jian)露天廚房。從2003年起,這(zhe)里也(ye)是(shi)一(yi)間(jian)共享(xiang)“抗癌廚房”。
最初(chu),老兩(liang)口(kou)在腫瘤醫(yi)院旁的(de)小巷里經營油條攤位(wei)。每當收攤時,總(zong)有患者家屬前來(lai)借(jie)鍋灶炒菜,夫婦倆從不拒絕。隨著越來(lai)越多(duo)的(de)人求助,萬佐成和(he)妻子(zi)就買了(le)10多(duo)套廚具和(he)煤球爐,多(duo)的(de)時候(hou),一天有近三百人來(lai)炒菜。因為設備大家共用,所以這個(ge)廚房被親切(qie)地稱為“抗癌廚房”。
為了(le)讓(rang)“抗癌(ai)廚房”能維持下去,萬(wan)佐成夫婦(fu)開始(shi)收(shou)一點成本錢,炒(chao)菜收(shou)0.5元,后(hou)來(lai),煤球漲(zhang)價、電費(fei)漲(zhang)價,二人難以支(zhi)撐,炒(chao)1個菜就(jiu)收(shou)1元,維持收(shou)支(zhi)平(ping)衡。每年過(guo)年期間,廚房免費(fei)使用。
萬熊夫(fu)婦(fu)的(de)初心十(shi)分簡單:“有的(de)病(bing)(bing)治不好了,但是能讓(rang)病(bing)(bing)人吃的(de)好一些,家屬的(de)遺憾也能少(shao)一些”。他們(men)還(huan)經常開(kai)導、幫助病(bing)(bing)人,讓(rang)大伙感受到家的(de)溫暖。
在這間廚房的墻上,密密麻麻寫滿了(le)電話號(hao)碼。這些都是(shi)使用廚房的患者(zhe)家屬留(liu)下的,他們為了(le)表(biao)達感謝(xie),邀請(qing)老兩口將來到自己家中作客。
2018年2月,萬佐(zuo)成、熊庚(geng)香夫婦被評(ping)為(wei)“中國好(hao)人(ren)榜(bang)”助人(ren)為(wei)樂好(hao)人(ren)。
2020年(nian)11月20日,萬佐成家(jia)庭被中央文明委(wei)評為(wei)第二(er)屆全國文明家(jia)庭。
2021年(nian)2月17日,萬佐成被評(ping)為(wei)“感動中國2020年(nian)度人物”。
微(wei)弱的燈,照亮寒(han)夜的路(lu)人;火紅的灶(zao),氤(yin)氳出親情的味道。這(zhe)陋巷中(zhong)(zhong)的廚房,烹(peng)煮焦慮(lv)和苦(ku)澀,端(duan)出溫(wen)暖和芬芳(fang),慣看了悲歡離合,你(ni)們(men)總是(shi)默默準備好炭火。(感(gan)動中(zhong)(zhong)國(g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