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2月26日(ri),張伯禮(li)出生(sheng)于天津市南(nan)開(kai)區。
1982年7月,畢業于天津中醫學院,獲得中醫內科學碩士學位。
1982年9月—1992年7月,任天津中(zhong)醫(yi)(yi)學院中(zhong)醫(yi)(yi)研究所室主任。
1988年6月,加(jia)入(ru)中國共產黨。
1992年(nian)7月—1999年(nian)12月,任天津中(zhong)醫(yi)學院中(zhong)醫(yi)工程研(yan)究所所長(chang)。
1999年(nian)12月(yue)—2002年(nian)8月(yue),任天(tian)津中醫學院(yuan)第一附屬(shu)醫院(yuan)副(fu)院(yuan)長。
2002年8月(yue)—2006年10月(yue),任天津中醫學(xue)院院長。
2003年抗擊“非典(dian)”期(qi)間,組(zu)建中(zhong)(zhong)醫(yi)醫(yi)療隊,擔任中(zhong)(zhong)醫(yi)治(zhi)療“非典(dian)”總指揮,應(ying)用(yong)中(zhong)(zhong)西醫(yi)結合方法(fa)救治(zhi)患(huan)者。
2006年10月(yue),任天津中(zhong)醫藥大(da)學校長。
2007年6月,被文(wen)化部確定(ding)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wen)化遺產(chan)項目中醫(yi)傳(chuan)統制劑(ji)方法代表(biao)性傳(chuan)承人。
2010年12月—2018年12月,任中國中醫(yi)科學院(yuan)院(yuan)長。
2020年2月,為應對新型(xing)冠狀(zhuang)病毒(du)肺炎(yan)疫情,率領由來(lai)自(zi)天津(jin)、江蘇、湖南(nan)等地中(zhong)醫(yi)(yi)(yi)醫(yi)(yi)(yi)療團(tuan)隊組(zu)成的“中(zhong)醫(yi)(yi)(yi)國(guo)家(jia)隊”,進駐武漢(han)市江夏方艙中(zhong)醫(yi)(yi)(yi)院。
2021年5月,任(ren)天津(jin)中醫藥大(da)學(xue)名譽校長。
2022年(nian)2月2日(ri),擔任(ren)北京冬奧會(hui)第一(yi)百二(er)十(shi)五(wu)棒火炬手。
2022年2月,加盟新華網高端紀實訪談欄目《大國榜樣·兩會特別策劃》。
2022年(nian)4月(yue),擔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ji)制赴上海工作(zuo)組(zu)(zu)中醫(yi)專家組(zu)(zu)組(zu)(zu)長,負責指導中醫(yi)藥診(zhen)療和救治(zhi)工作(zuo)。
科研綜述
張伯禮(li)長(chang)期從事心腦(nao)血管疾病(bing)防治和(he)中(zhong)醫(yi)藥(yao)(yao)(yao)現代(dai)(dai)(dai)化(hua)研究(jiu)工(gong)作。20世紀80年(nian)代(dai)(dai)(dai)開展(zhan)(zhan)中(zhong)醫(yi)舌診客觀化(hua)研究(jiu),開拓了(le)(le)舌象色度學和(he)舌底診研究(jiu)方(fang)向。20世紀90年(nian)代(dai)(dai)(dai)開展(zhan)(zhan)血管性癡呆(VD)系統(tong)研究(jiu),制(zhi)定了(le)(le)VD證(zheng)類分型標準和(he)按平臺、波動及下(xia)滑三(san)期證(zheng)治方(fang)案;明確了(le)(le)中(zhong)風病(bing)證(zheng)候和(he)先兆癥動態演變規律,建立了(le)(le)綜合治療方(fang)案;創立了(le)(le)腦(nao)脊液藥(yao)(yao)(yao)理學方(fang)法,揭示(shi)中(zhong)藥(yao)(yao)(yao)對(dui)神(shen)經細胞保護作用(yong)機(ji)制(zhi)。自1999年(nian)開展(zhan)(zhan)方(fang)劑關(guan)鍵科(ke)學問(wen)題研究(jiu),創建了(le)(le)以組分配伍研制(zhi)現代(dai)(dai)(dai)中(zhong)藥(yao)(yao)(yao)的途徑(jing)和(he)關(guan)鍵技術。21世紀初完(wan)成了(le)(le)首(shou)個中(zhong)醫(yi)藥(yao)(yao)(yao)對(dui)冠(guan)心病(bing)二(er)級(ji)預防大(da)規模循(xun)證(zheng)研究(jiu),建立了(le)(le)中(zhong)醫(yi)藥(yao)(yao)(yao)循(xun)證(zheng)評價系列方(fang)法。開拓中(zhong)成藥(yao)(yao)(yao)二(er)次開發研究(jiu)領域,促進中(zhong)藥(yao)(yao)(yao)科(ke)技內涵和(he)質量提升,推動了(le)(le)中(zhong)藥(yao)(yao)(yao)產業技術升級(ji),培育了(le)(le)中(zhong)藥(yao)(yao)(yao)大(da)品種群。
學術論著
截至2019年6月,張伯禮已發(fa)表論文400余(yu)(yu)(yu)篇,SCI收錄80余(yu)(yu)(yu)篇,主編專著20余(yu)(yu)(yu)部。
出版時間
著作名稱
主編
出版社
2016年
中藥藥效研究方(fang)法學
陳奇、張伯禮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年
中藥注射(she)劑——臨(lin)床應用指(zhi)南
任德權、張伯禮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年
組分配伍(wu)研制現代中藥的(de)理論與實踐——方劑(ji)關鍵科學問題的(de)基(ji)礎研究
張伯禮、王永炎
遼寧科(ke)學技術出版社
2008年
復(fu)方丹參方的現(xian)代研究——組(zu)分配伍研制現(xian)代中藥的理論(lun)與實踐(jian)
張伯禮、高秀梅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年
津沽(gu)中醫(yi)名(ming)家(jia)學術要(yao)略
張伯禮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she)
2007年
中醫腦病學
王永炎、張伯禮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年
中藥(yao)不良(liang)反應與合理用(yong)藥(yao)
張伯禮、翁維良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年
中醫(yi)內(nei)科(ke)學(案例版)
陳湘君、張伯禮
科學出版社
承擔項目
截至2019年6月,張伯(bo)禮已承擔(dan)并完成國家及(ji)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
張伯禮主(zhu)持的方劑關鍵科學問(wen)題(ti)研(yan)究(jiu)連續三(san)次得到國(guo)家重點基(ji)礎(chu)研(yan)究(jiu)發展(zhan)計劃(973計劃)支持。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2012年—2016年
治療(liao)心血管疾病(bing)有(you)效方劑組分配伍規律研究
國家重點基礎(chu)研究發展計(ji)劃(973計(ji)劃)
2011年—2014年
中醫慢病臨床(chuang)科(ke)研體系及其成果轉化應(ying)用模(mo)式研究
國家中醫藥管(guan)理局中醫藥行(xing)業(ye)科研專項(xiang)
2008年—2010年
名優(you)中成藥(yao)大品(pin)種二次開發關鍵技(ji)術研究
國家科技計劃(hua)項目
2008年—2010年
芪(qi)參益氣(qi)滴丸對心肌梗死二級(ji)預防(fang)的臨床研究
國(guo)家中醫藥(yao)管理局(ju)中醫藥(yao)行業科研專項
2005年
方劑配(pei)伍規律研究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ji)劃(hua)(973計(ji)劃(hua))
成果獎勵
截至2019年6月,張伯禮已獲得國(guo)家科(ke)學技(ji)術進步(bu)獎(jiang)一等獎(jiang)在內(nei)的(de)國(guo)家獎(jiang)7項,省部級科(ke)技(ji)進步(bu)一等獎(jiang)10項。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20年
新冠(guan)肺(fei)炎中西醫結(jie)合救治與創新中藥宣肺(fei)敗毒顆粒(li)研(yan)制
天津市科學技(ji)術(shu)進步獎抗(kang)擊新(xin)冠肺炎疫(yi)情特別獎一等(deng)獎(第一完成人)
2014年
中成藥二(er)次開(kai)發核心技術體(ti)糸創研及其產業化
國家科(ke)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一完成(cheng)人)
2013年
名優中成藥二次(ci)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yong)
天津市(shi)科學技術(shu)進步獎(jiang)(jiang)一等獎(jiang)(jiang)(第一完成人)
2011年
芪(qi)參益(yi)氣滴丸對(dui)心肌梗死二(er)級預防的臨(lin)床(chuang)試驗
國家(jia)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ren))
2011年
芪(qi)參益氣滴丸對心肌梗死二級預(yu)防的臨床試(shi)驗研(yan)究
教(jiao)育(yu)部科(ke)學技術進步獎(jiang)一等獎(jiang)(第一完成人)
2006年
方劑(ji)組分(fen)配伍關鍵科(ke)學問(wen)題(ti)的基礎研究
天津(jin)市自然(ran)科學獎一(yi)等獎(第(di)一(yi)完成人)
2006年
天津市(shi)SARS患(huan)者流行病學回顧性調查和健康隨訪(fang)與干(gan)預試驗研究
天津市科(ke)學(xue)技術進步獎(jiang)一等獎(jiang)(第一完成人)
2005年
中西醫結合治療SARS臨床研究
國家科學(xue)技術(shu)進步(bu)獎二(er)等獎
2005年
SARS中(zhong)(zhong)醫(yi)(yi)證候學及中(zhong)(zhong)西(xi)醫(yi)(yi)結合療效分(fen)析(xi)研(yan)究
天津市科學技術進(jin)步獎(jiang)二等獎(jiang)(第(di)一完成(cheng)人(ren))
2005年
中(zhong)風病急性期(qi)辯證論治(zhi)綜合(he)治(zhi)療(liao)方(fang)案臨床(chuang)研究與評價
中華中醫藥學會(hui)科學技術獎(jiang)二等獎(jiang)(第一完成人(ren))
2004年
復方丹參方藥效物(wu)質及作(zuo)用機理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jiang)二(er)等獎(jiang)(第一完成人)
2003年
復方(fang)(fang)丹參方(fang)(fang)的藥效物(wu)質基礎及(ji)作(zuo)用原理研究(jiu)
中華(hua)中醫(yi)藥學(xue)會(hui)科學(xue)技(ji)術獎一等獎(第一完(wan)成人)
2002年
復方(fang)丹參方(fang)的藥效物質基礎及作用(yong)原理研(yan)究(jiu)
天(tian)津(jin)市科(ke)學技術進(jin)步獎(jiang)一等獎(jiang)(第一完成人)
2002年
益腎化濁法治療老年期(qi)血管(guan)性(xing)癡呆的(de)研究
國(guo)家(jia)科學技術進(jin)步獎二等獎(第一(yi)完成(cheng)人)
2001年
血管性癡呆的(de)臨(lin)床和實(shi)驗研(yan)究
天津市科學技術進(jin)步獎二等(deng)獎(第一完成人)
2000年
清腦益智方對神經細胞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腦脊液藥理學建立(li)及應用
天津市科(ke)學技(ji)術進步獎一等獎(第一完(wan)成人)
2000年
腦神經細胞損(sun)傷(shang)機(ji)理探討及中藥的保(bao)護作用研究
中國高校(xiao)科(ke)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1999年
血(xue)沉曲線檢測方法及儀器研(yan)制
國家技術發明獎四等獎(第一完成人)
1999年
中(zhong)醫中(zhong)風病危險因素及(ji)證候調查研究
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bu)獎(jiang)(jiang)二等獎(jiang)(jiang)(第一完成人)
1999年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和關木(mu)通腎毒性研究(jiu)
天津市科學(xue)技術進步獎(jiang)三(san)等獎(jiang)(第一完成人)
1995年
中(zhong)醫(yi)舌診客(ke)觀(guan)化研究
國家科(ke)學技術進步獎(jiang)三等獎(jiang)(第一完成(cheng)人(ren))
教育理念
張伯禮提出(chu)了(le)“知(zhi)識、能力、素質并重,以拓展學(xue)生創新發展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li)念,倡導(dao)強化(hua)中(zhong)醫臨床(chuang)思維,注(zhu)重臨床(chuang)技(ji)能訓練。
他堅持院(yuan)校教(jiao)(jiao)育和(he)(he)師(shi)(shi)承(cheng)教(jiao)(jiao)育相結合,要求學(xue)生從院(yuan)校走出(chu)去,跟臨(lin)床名(ming)師(shi)(shi)學(xue)習經驗,培養具(ju)有一定(ding)科研(yan)能(neng)力和(he)(he)實(shi)際工作(zuo)能(neng)力的臨(lin)床實(shi)用型人才。他還特別(bie)注(zhu)重教(jiao)(jiao)學(xue)中的互動,鼓勵師(shi)(shi)生間對病(bing)例(li)進行分(fen)析討(tao)論(lun),創(chuang)建了“基于案例(li)的討(tao)論(lun)式教(jiao)(jiao)學(xue)——自(zi)主式學(xue)習聯(lian)動”的教(jiao)(jiao)學(xue)方(fang)法。
制定標準
張伯禮致(zhi)力(li)于創(chuang)建(jian)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藥(yao)高等(deng)教(jiao)(jiao)育規(gui)范。2008年,他(ta)主(zhu)持制(zhi)定(ding)了《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guo)(guo)·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學(xue)本科(ke)教(jiao)(jiao)育標(biao)準(zhun)》,開展了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藥(yao)標(biao)準(zhun)化建(jian)設和(he)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學(xue)專(zhuan)業的認證工作;主(zhu)持制(zhi)定(ding)世界(jie)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學(xue)教(jiao)(jiao)育史(shi)上第一(yi)個國(guo)(guo)際(ji)標(biao)準(zhun)——《世界(jie)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學(xue)本科(ke)(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師(shi)前)教(jiao)(jiao)育標(biao)準(zhun)》,在全(quan)球50多個國(guo)(guo)家和(he)地(di)區推廣(guang)應用(yong);組(zu)織各國(guo)(guo)專(zhuan)家編寫了國(guo)(guo)際(ji)通用(yong)系列的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藥(yao)教(jiao)(jiao)材(cai),籌建(jian)了“一(yi)帶一(yi)路”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師(shi)資培訓基地(di),制(zhi)定(ding)世界(jie)中(zhong)(zhong)(zhong)(zhong)醫(yi)(yi)(yi)專(zhuan)業認證標(biao)準(zhun)。
指導學生
張伯禮(li)(li)長(chang)期在教學一線(xian)指導(dao)研究生、親自給傳承班當(dang)班主(zhu)任。截至2019年6月,張伯禮(li)(li)已培養博(bo)士(shi)后、博(bo)士(shi)、碩士(shi)近300名(ming),指導(dao)的3篇博(bo)士(shi)論文被(bei)評為全國百(bai)篇優(you)秀(xiu)博(bo)士(shi)論文、2篇獲提名(ming)獎。
2018年
以標準引領全球中(zhong)醫藥(yao)教育——中(zhong)醫藥(yao)教育標準的創(chuang)建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xue)成果獎一(yi)等(deng)獎(第一(yi)獲獎者)
2009年
中醫學實踐教學模(mo)式的構建與(yu)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cheng)果獎(jiang)一等獎(jiang)(第一獲獎(jiang)者)
獎助學金
張伯禮先后將個(ge)人獲得的(de)(de)何梁何利基金獎(jiang)(jiang)、吳階平醫(yi)學(xue)獎(jiang)(jiang)、世界中醫(yi)貢獻獎(jiang)(jiang)等獎(jiang)(jiang)金二百(bai)余萬元(yuan)捐給天津中醫(yi)藥(yao)大學(xue)設(she)立“勇搏(bo)”勵志獎(jiang)(jiang)助學(xue)金,培(pei)養立志獻身(shen)于中醫(yi)藥(yao)事業的(de)(de)踐行者。張伯禮為勇搏(bo)勵志班制定(ding)“責任、堅韌、克已、奉獻”的(de)(de)班訓,注重學(xue)生的(de)(de)自我(wo)激勵、自我(wo)管理、自我(wo)淘(tao)汰。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1年
國務(wu)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2年
杰出專業(ye)技術人才
200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5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6年
何梁何利(li)基(ji)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jiang)
2007年
天津(jin)市五一勞動獎章
2007年
第(di)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hua)遺產項目(mu)中醫傳統(tong)制劑方法代表性傳承人
2010年
香港(gang)浸會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2011年
“十(shi)一(yi)五”國家科技計劃組織管理突出貢獻獎
2011年
“十一(yi)五”期(qi)間天津市(shi)最具(ju)影響力(li)勞動模范(fan)
2011年
中醫藥國(guo)際(ji)貢獻獎(jiang)
2011年
全國優秀共(gong)產黨員
2014年
澳門科技大(da)學榮譽博士
2015年
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獎
2016年
吳階平醫學獎
2017年
全國名中醫
2019年
“岐黃(huang)中醫藥傳承發展獎”成就獎
2019年
全(quan)國中醫藥杰(jie)出貢(gong)獻獎
2019年
樹蘭醫學獎
2019年
中國醫學(xue)(xue)科學(xue)(xue)院(yuan)學(xue)(xue)部委員
2020年5月
第二屆(jie)全國創(chuang)新(xin)爭先獎
2020年8月
“人民英(ying)雄”國家榮譽稱號(hao)
2020年9月
全國(guo)教(jiao)書育(yu)人(ren)楷模
2020年9月
中國好人(ren)榜“敬業奉獻好人(ren)”
2020年10月
天津(jin)市(shi)抗擊新冠肺(fei)炎疫(yi)情勞(lao)動模范
2020年(nian)11月
第十三屆光華工(gong)程科技獎
2020年(nian)11月
第二屆教學大師獎(jiang)
2020年(nian)12月
入選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名單
2021年2月
首(shou)屆“科普(pu)中國最(zui)高榮(rong)譽獎“
2021年2月
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
2021年(nian)11月
全國敬業(ye)奉獻模(mo)范
2022年2月
入選第(di)四屆(jie)國醫大師擬表彰(zhang)人選名單
張伯禮在繼承(cheng)(cheng)發(fa)(fa)展(zhan)(zhan)祖國傳(chuan)統(tong)中醫(yi)(yi)藥事(shi)業上做出了突出成績。他潛心研究,用現代科學技術(shu)繼承(cheng)(cheng)和發(fa)(fa)展(zhan)(zhan)中醫(yi)(yi)藥事(shi)業,傾注(zhu)大(da)量心血培養(yang)高(gao)素質中醫(yi)(yi)藥人才。他醫(yi)(yi)德高(gao)尚(shang),醫(yi)(yi)術(shu)精(jing)湛,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新華(hua)網評)
張伯禮用誨人(ren)不倦、勇于開拓的(de)科學(xue)精神,生動地(di)詮釋了一名(ming)共產黨(dang)(dang)(dang)人(ren)對(dui)黨(dang)(dang)(dang)的(de)事業的(de)無限忠(zhong)誠、對(dui)人(ren)民(min)群(qun)眾的(de)赤(chi)誠大愛、對(dui)科學(xue)探索的(de)執著追求,無愧于全(quan)國優秀共產黨(dang)(dang)(dang)員(yuan)光榮(rong)稱號(hao),彰顯了一位有(you)崇高價值觀的(de)中醫達(da)人(ren)的(de)高遠胸懷。(人(ren)民(min)政協網(wang)評)
張伯(bo)禮熱愛(ai)(ai)祖國(guo),為人坦誠,學(xue)風嚴(yan)謹,富于創(chuang)新,尊重前輩(bei),虛(xu)心學(xue)習(xi),善(shan)于與他人合作。熱愛(ai)(ai)中醫教育事(shi)業(ye),淡泊名(ming)利,提攜后學(xue),關愛(ai)(ai)學(xue)生。(何(he)梁何(he)利基金評(ping))
張(zhang)伯禮校長是(shi)(shi)中國科技(ji)界的著名學(xue)者,為國家的教育(yu)和科技(ji)進步特別(bie)是(shi)(shi)在中醫教育(yu)、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做(zuo)出了突出貢獻。(澳門科技(ji)大學(xue)評)
新冠肺炎(yan)疫(yi)情暴發(fa)后,作為中(zhong)央指導組(zu)(zu)專家(jia)組(zu)(zu)成員,張伯禮逆行武漢,奮(fen)戰(zhan)了80多天。以他為代(dai)(dai)表(biao)的(de)中(zhong)醫藥人(ren)為抗(kang)疫(yi)“中(zhong)國(guo)方案”貢獻(xian)了中(zhong)醫藥力量(liang),身為全(quan)國(guo)人(ren)大代(dai)(dai)表(biao)的(de)他也在不見硝煙的(de)戰(zhan)場忠實履行職責。(新華社評)
張伯禮(li)長期(qi)致力于中醫(yi)(yi)藥現代化研究,奠定中醫(yi)(yi)素質教育和國際教育的標準化工作(zuo)基(ji)礎,推動中醫(yi)(yi)藥事業(ye)傳承創新發展(zhan)。新冠肺炎(yan)疫情(qing)發生后,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醫(yi)(yi)結合救治方(fang)案,指導中醫(yi)(yi)藥全過程介入(ru)新冠肺炎(yan)救治,取得顯著成(cheng)效,為疫情(qing)防(fang)控作(zuo)出重大(da)貢獻。(黨(dang)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zuo)委員會辦公室評)
用百(bai)倍心血,開(kai)一(yi)劑良(liang)方,他(ta)以科(ke)技(ji)手段(duan)讓傳(chuan)(chuan)統中醫制劑煥發現代生機;懸一(yi)壺丹心,濟萬世生靈,他(ta)用仁者大愛(ai)傳(chuan)(chuan)中華岐黃之術造福千家萬戶(hu)。(2020“中國非遺(yi)年度人物(wu)”揭(jie)曉詞(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