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en)北堡西部影城是中(zhong)國(guo)當(dang)代著名作家(jia)張賢亮創辦,自1993年成立,在(zai)保(bao)護(hu)文物(wu)的基礎上,通過智力策(ce)劃,設計、創意,運(yun)用現代企業(ye)管理理念(nian),將一片(pian)荒涼、兩座廢墟打造成國(guo)家(jia)級(ji)(ji)AAAAA級(ji)(ji)旅游(you)景(jing)區,被(bei)國(guo)務(wu)院和文化部評為“國(guo)家(jia)文化產(chan)業(ye)示范基地(di)”和“國(guo)家(jia)級(ji)(ji)非(fei)物(wu)質(zhi)文化遺(yi)產(chan)代表作名錄項(xiang)目(mu)保(bao)護(hu)性開(kai)發綜合實驗基地(di)”,2011年榮獲“中(zhong)國(guo)十(shi)大影視基地(di)”。
明城(cheng)”建于弘治年(nian)間(公元1500年(nian)),是明代(dai)沿長城(cheng)西北(bei)線所(suo)建的眾多(duo)軍(jun)事(shi)要塞(sai)之(zhi)一(yi),取(qu)名“鎮(zhen)北(bei)堡(bao)(bao)”。1738年(nian),鎮(zhen)北(bei)堡(bao)(bao)兵營毀于地震。20世(shi)紀(ji)60年(nian)代(dai)初(chu)張(zhang)賢亮在一(yi)次偶然的機會來到鎮(zhen)北(bei)堡(bao)(bao),殘(can)墻的審美價值給張(zhang)賢亮留下深(shen)刻印象。80年(nian)代(dai)初(chu)張(zhang)賢亮重(zhong)新執(zhi)筆后把它寫進(jin)小說《綠(lv)化樹》,稱為“鎮(zhen)南(nan)堡(bao)(bao)”,同(tong)時又積極向電影界(jie)推介,注定(ding)了古代(dai)兵營廢墟有繁華(hua)的今天。
“清(qing)(qing)城(cheng)”建(jian)于公元1740年(nian),是(shi)(shi)明城(cheng)被地震摧毀后奉乾隆皇帝的(de)旨意在此(ci)夯(hang)筑的(de)另一(yi)個兵營,故名“清(qing)(qing)城(cheng)”。在全國(guo)范圍內,兩座兵營如(ru)此(ci)相近只有(you)鎮(zhen)北堡,可見賀蘭山(shan)東麓(lu)在當年(nian)有(you)著重要(yao)的(de)軍事(shi)價值。清(qing)(qing)城(cheng)外形(xing)似大龜(gui)由賀蘭山(shan)上往下爬,取“靈龜(gui)下山(shan),吉(ji)祥如(ru)意”之意,這是(shi)(shi)清(qing)(qing)朝負責修(xiu)筑兵營的(de)官員請來(lai)的(de)風(feng)水(shui)(shui)先生(sheng)(sheng)的(de)建(jian)議。風(feng)水(shui)(shui)先生(sheng)(sheng)根(gen)據地形(xing)風(feng)水(shui)(shui)斷言:“此(ci)地將來(lai)必出帝王將相”,但二百(bai)多(duo)年(nian)來(lai)進出門洞的(de)只有(you)士兵和牧(mu)羊人,到了20世紀80年(nian)代,清(qing)(qing)城(cheng)卻真的(de)走出了許多(duo)影(ying)壇的(de)“帝王將相”。
“老銀(yin)川(chuan)(chuan)一條街(jie)(jie)(jie)(jie)”以解放前銀(yin)川(chuan)(chuan)市繁華的(de)“柳樹(shu)巷”為藍本(ben),鎮北堡西部影城打(da)造的(de)“老銀(yin)川(chuan)(chuan)一條街(jie)(jie)(jie)(jie)”,再現了(le)當年的(de)老商(shang)鋪(pu)、老街(jie)(jie)(jie)(jie)巷,游客(ke)可立(li)體地觀(guan)賞銀(yin)川(chuan)(chuan)舊貌。街(jie)(jie)(jie)(jie)長(chang)120米(mi),街(jie)(jie)(jie)(jie)道兩(liang)側店鋪(pu)分建6個(ge)400-500平方(fang)米(mi)的(de)大廳:有銀(yin)川(chuan)(chuan)市歷史展、消防科普(pu)教育展、承天寺戲園等。
鎮北堡西部影城門票80元。
本科及(ji)以下(xia)學(xue)歷學(xue)生憑證件半價。
6周歲(sui)以(yi)(yi)下(xia)兒童(tong)或1.2米(mi)以(yi)(yi)下(xia)兒童(tong)、60歲(sui)以(yi)(yi)上(shang)老人、殘(can)疾(ji)人及現役軍(jun)人憑(ping)證件免票,老年(nian)人和(he)小(xiao)孩(hai)必須(xu)有監護人陪同(tong)。
鎮北堡(bao)西部(bu)影城旺季(4月15日-10月15日)8:00-18:00;淡(dan)季(10月16日-次年4月14日)8:30-17:30。
公交
公交游(you)3路:(新月(yue)廣場—鎮北(bei)(bei)堡(bao)西(xi)部(bu)影城)發(fa)車(che)時間:新月(yue)廣場09:00,返回時間:鎮北(bei)(bei)堡(bao)西(xi)部(bu)影城14:00。
在南(nan)門(men)南(nan)關清真寺乘坐17路(lu)中巴車直達鎮北堡西部影城。
自駕車
從銀川市區到鎮(zhen)北堡西部影城的(de)行車(che)路線(xian):
銀川——北(bei)京路——西夏廣場——右拐向北(bei)18公里到鎮北(bei)堡西部影城(cheng)。
銀川(chuan)——賀蘭山路(lu)——軍(jun)區——110國道(dao)向北8公(gong)里到(dao)達(da)西部影城。
明弘治年間(公元(yuan)1500年),鎮(zhen)北(bei)堡西部影(ying)城始建(jian),時稱“鎮(zhen)北(bei)堡”,是明清時代的邊防(fang)要(yao)塞(sai)。
清(qing)乾隆五年(公(gong)元(yuan)1740年),寧夏發生大地震,震毀鎮北(bei)(bei)堡(bao)(bao),就(jiu)在(zai)距鎮北(bei)(bei)堡(bao)(bao)不遠的地方修(xiu)筑(zhu)新堡(bao)(bao),為“鎮南堡(bao)(bao)”。
1958年(nian),鎮北堡變(bian)成煉鋼場所。
1969年,尚(shang)在農場勞(lao)動改造的張(zhang)賢(xian)亮發現鎮北堡。
1980年,張(zhang)賢亮調到寧(ning)夏文(wen)聯工作(zuo),將鎮北堡介紹給《一(yi)個(ge)和八個(ge)》攝制組。此(ci)后,影視劇組陸續來此(ci)取景(jing)。
1982年,根據張(zhang)賢亮小說《靈與肉》改編(bian),由謝(xie)晉執導的(de)電影《牧馬(ma)人》來此取景,影片(pian)獲得馬(ma)尼(ni)拉國際電影節獎。
1993年9月21日(ri),張賢亮創辦了(le)鎮北(bei)堡(bao)西部影城。
1998年,鎮北堡西部影(ying)城(cheng)內居住(zhu)的22戶牧民,得到搬遷安置(zhi)。
2012年,鎮北堡西(xi)部影城用時97天興(xing)建了(le)“老銀(yin)川一條街”。
2014年(nian),鎮北堡西部影城開(kai)通了網絡售票(piao)專用通道。
2016年7月開始,鎮北堡西(xi)部(bu)影(ying)城推出景區(qu)夜游(you)項(xiang)目。
1985年,鎮北堡西部(bu)影城(時(shi)稱“鎮北堡”)被(bei)銀川市政(zheng)府宣布為市級文物保(bao)護單位。
2008年3月,鎮北堡西部影城被評(ping)為“國家級(ji)非物(wu)質文化代表作錄項(xiang)目保護(hu)性(xing)開發綜合實驗(yan)基地”。
2009年12月,鎮(zhen)北堡西部影(ying)城(cheng)被中國(guo)廣播(bo)電(dian)視(shi)(shi)協會、電(dian)視(shi)(shi)制(zhi)片委員會評(ping)為“全(quan)國(guo)影(ying)視(shi)(shi)指定拍攝景(jing)地”。
2010年12月9日(ri),鎮(zhen)北堡西部影城被國家文(wen)化部授予“國家文(wen)化產業(ye)示范基地”。
2011年1月(yue),鎮北堡西部(bu)影城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