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de)基(ji)金會(hui)成立(li)于1985年4月,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丁光訓(xun)等(deng)基(ji)督教(jiao)界人(ren)士發起,其他社會(hui)各界人(ren)士共同組(zu)成的民(min)間團(tuan)體(ti)。作為(wei)中國改革開放后最早(zao)一批成立(li)、并具有(you)公募資格(ge)的基(ji)金會(hui)和在國內外具有(you)重要影響力的民(min)間組(zu)織(zhi),愛德(de)基(ji)金會(hui)旨(zhi)在促進我國的教(jiao)育、社會(hui)福利、醫療衛(wei)生(sheng)、社區(qu)發展與環(huan)境保護、災害管(guan)理等(deng)各項(xiang)社會(hui)公益事業(ye)。迄今為(wei)止(zhi),項(xiang)目區(qu)域累計覆(fu)蓋23個國家,受益人(ren)口數千萬。
愛(ai)德(de)(de)歷經(jing)三個(ge)(ge)(ge)十年(nian)(nian)(nian)(nian)的(de)發(fa)展(zhan)(zhan)階段——第一個(ge)(ge)(ge)十年(nian)(nian)(nian)(nian)(1985-1994)為(wei)初創(chuang)期,主要是從(cong)海外機(ji)構學(xue)習經(jing)驗并(bing)募集善(shan)款,在(zai)中(zhong)國東部(bu)地區(qu)開(kai)(kai)展(zhan)(zhan)了(le)教育、助殘(can)、醫療衛生(sheng)和農村發(fa)展(zhan)(zhan)等(deng)(deng)方面的(de)單(dan)一和小規(gui)模項目,雪(xue)中(zhong)送炭,滿足急(ji)需(xu)。第二個(ge)(ge)(ge)十年(nian)(nian)(nian)(nian)(1995-2004年(nian)(nian)(nian)(nian))為(wei)成長期,愛(ai)德(de)(de)按照八七扶(fu)(fu)貧攻堅(jian)計劃的(de)部(bu)署,率先把項目重點(dian)轉向西部(bu),積(ji)極(ji)引(yin)進(jin)(jin)先進(jin)(jin)的(de)扶(fu)(fu)貧與(yu)發(fa)展(zhan)(zhan)理念,開(kai)(kai)啟(qi)了(le)許(xu)多(duo)農村扶(fu)(fu)貧與(yu)綜合發(fa)展(zhan)(zhan)項目,活(huo)躍(yue)于(yu)西部(bu)農村扶(fu)(fu)貧的(de)主戰場。第三個(ge)(ge)(ge)十年(nian)(nian)(nian)(nian)(2005—2014年(nian)(nian)(nian)(nian))為(wei)創(chuang)新期,愛(ai)德(de)(de)根據形勢變化,不斷開(kai)(kai)創(chuang)工作(zuo)新領域,如(ru)開(kai)(kai)展(zhan)(zhan)城(cheng)市社(she)(she)區(qu)治理與(yu)服(fu)務、社(she)(she)區(qu)社(she)(she)會組織培育和社(she)(she)會企業培訓與(yu)創(chuang)辦等(deng)(deng)工作(zuo),還積(ji)極(ji)探索(suo)促進(jin)(jin)宗教公益慈善(shan)事業的(de)發(fa)展(zhan)(zhan),并(bing)大力(li)加強(qiang)國內的(de)宣傳籌(chou)款工作(zuo),為(wei)愛(ai)德(de)(de)的(de)可持續發(fa)展(zhan)(zhan)打下了(le)良好的(de)基礎。愛(ai)德(de)(de)正處在(zai)第四個(ge)(ge)(ge)十年(nian)(nian)(nian)(nian)發(fa)展(zhan)(zhan)期中(zhong)。
項(xiang)目全球化:先后在(zai)埃(ai)塞俄比亞(ya)、肯尼亞(ya)、尼泊爾、厄瓜多爾、斯里蘭(lan)卡、菲律賓等國開展了多個救(jiu)災、扶貧、醫療救(jiu)助(zhu)、教育(yu)生(sheng)態等方面的國際項(xiang)目。
機構國際化:2015年在埃(ai)塞俄比亞首都成立了愛(ai)德非洲辦公室,2016年在瑞(rui)士日內瓦成立了愛(ai)德國際辦公室,2019年在肯尼亞首都內羅(luo)畢設立了愛(ai)德肯尼亞辦公室。
新航程新戰略:
以治理促進社(she)區協(xie)調(diao)發展(zhan);以服(fu)侍(shi)推動教會社(she)會服(fu)務(wu);
以分(fen)享(xiang)深(shen)化國際(ji)合作進程;以倡(chang)導推(tui)動(dong)行(xing)業健康發展(zhan);
以創新驅動事業多元發展;以法規完(wan)善機構能力建設。
【愛德愿景】
讓生命(ming)更(geng)豐盛,讓社會(hui)更(geng)公(gong)正,讓世界更(geng)美好。
【愛德文化】
三(san)心:博(bo)愛心 事業心 進(jin)取心
三力(li)(li):溝(gou)通(tong)力(li)(li) 合作力(li)(li) 創(chuang)新力(li)(li)
【愛德理念】
愛(ai)(ai)以助人,德以樹仁;寓信于行,以愛(ai)(ai)證德;
以人為本,平等尊重;助(zhu)人自(zi)助(zhu),助(zhu)人發展;
公開透明,誠信(xin)高效;參(can)與發展(zhan),持續(xu)發展(zhan)。
【愛德使命】
資源的(de)整合者(zhe),服務的(de)創(chuang)新(xin)者(zhe),能力的(de)建設者(zhe),理念的(de)倡(chang)導者(zhe)。
【愛德倡導】
三(san)明(ming)公益:明(ming)行、明(ming)慧(hui)、明(ming)道(dao)。
三實(shi)(shi)精(jing)神:說實(shi)(shi)話(hua),辦實(shi)(shi)事,求(qiu)實(shi)(shi)效(xiao)。
【愛德宗旨】
在信仰(yang)互(hu)相尊重的(de)原則下(xia)共同(tong)獻策(ce)出力,開展同(tong)海內外(wai)的(de)友好交往,發展我(wo)國的(de)
社會(hui)(hui)公益事業(ye),促進社會(hui)(hui)發展,服務社會(hui)(hui)、造(zao)福人群,維護世(shi)界和平。
【愛德目標】
促進我(wo)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fa)展(zhan)事業;
促進基督徒積極參與我國的社會發(fa)展;
促進各國(guo)人民的友好往(wang)來和資源分享(xiang)。
鼓勵中國基督徒積極(ji)參與(yu)社會(hui)發展事(shi)業;
為增進世界各國(guo)人民的(de)友好往來和資(zi)源分(fen)享溝通渠道(dao)。
愛(ai)德基(ji)金會(hui)第三屆理事會(hui)
理事長:丘仲輝
副理事長:顧傳勇、張克(ke)運
理事(shi):王俊、盧漢(han)龍、孫為民、師曾志、沈斌、何光滬、余瑞玉、黃(huang)浩(hao)明(ming)、凌春香(xiang)、、闞保平
監事:王宇月、周小進、黃磊(lei)
顧問:趙龍、徐曉鴻、吳巍、郭(guo)偉
愛德(de)基金(jin)會在社區發展(zhan)與災害管理(li)、公共(gong)衛生、助(zhu)孤、教育(yu)助(zhu)學、助(zhu)殘濟困(kun)、養老助(zhu)老、國際交流、社會組織培育(yu)、互(hu)聯網創新等領域開展(zhan)公益項(xiang)目
1997 年獲國務院(yuan)頒發的“第三(san)屆(jie)全(quan)國助殘先進集體”稱號;
1999 年被國務院授予“全(quan)國民族(zu)團結進(jin)步模范單位(wei)”榮譽稱號;
2006 年榮獲第(di)二屆中國消除貧困獎——機構獎;
2008 年榮獲中(zhong)華慈善獎;
2009 年再次被國務院授(shou)予“全國民族團(tuan)結(jie)進步(bu)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2010 年獲評(ping)“中國社會創新獎”;
2011 年(nian)獲評(ping)“中(zhong)國5A級(ji)社(she)會組織”;
2012 年獲評(ping)“中國(guo)慈(ci)善推動(dong)者”稱號;
2013 年獲評“年度慈善透明榜樣”稱號、“年度中國公益慈善組織信息披露卓越組織獎”;
2014 年成為“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諮(zi)商(shang)地位組(zu)織”;
2015 年榮(rong)獲責任中國2015公(gong)(gong)益盛典“年度致敬大獎(jiang)”及“公(gong)(gong)益行動獎(jiang)”;
2016 年再(zai)次獲評“中(zhong)國(guo)5A級社(she)會(hui)組織”及“江蘇省示范性社(she)會(hui)組織”;
2017 年榮獲行(xing)動者(zhe)聯盟2017公(gong)益(yi)盛(sheng)典“十大公(gong)益(yi)項(xiang)目(mu)獎”;
2018 年榮獲江(jiang)蘇慈(ci)善獎(jiang)“最具影響力慈(ci)善項目獎(jiang)”;
2018 年(nian)獲評“改革開放40年(nian),社會創新家40人”稱號;
2019 年第三(san)次被(bei)國(guo)務院(yuan)授予“全國(guo)民族團結進步模(mo)范集體(ti)”榮譽(yu)稱號。
2020 年獲得第五屆(jie)“江(jiang)蘇(su)慈(ci)善(shan)獎”最具影響力慈(ci)善(shan)組(zu)織(zhi)榮譽稱號。
第一章總則
第(di)一條 本基(ji)金(jin)會的(de)名(ming)稱是愛德基(ji)金(jin)會,英(ying)文名(ming)稱:The Amity Foundation,英(ying)文縮寫(xie)為AF。
第(di)二(er)條 本基金會(hui)屬于公(gong)募基金會(hui),面(mian)向(xiang)公(gong)眾募捐的(de)地(di)域范圍是:江(jiang)蘇省和其他省、市、自治區(qu)、以(yi)及(ji)許可(ke)本基金會(hui)募捐的(de)國家和地(di)區(qu)。
第三(san)條 本基金會是由中(zhong)國基督(du)教(jiao)界(jie)人(ren)士發(fa)起(qi),社會其他各界(jie)人(ren)士參(can)與(yu)組成的非營利性公(gong)益組織。
第四條 本基金會的宗(zong)旨(略)
第五條本基金會(hui)的(de)原始基金數(shu)額為(wei)人民幣2500萬(wan)元,來(lai)源于(yu)本會(hui)基金和專(zhuan)項捐(juan)贈(zeng)。
第(di)六條本基金會(hui)的(de)登記(ji)管理機關是江蘇(su)省民政廳(ting),業務主管單(dan)位是中國共(gong)產黨江蘇(su)省委員(yuan)會(hui)統一戰線工(gong)作部。
第七條本基金會(hui)的住(zhu)所為(wei)南京(jing)市。
第二章 業務(wu)范(fan)圍
第(di)八條 本(ben)基金(jin)會公益(yi)活動(dong)的(de)業務范圍:
(一)面向海內外開展符合(he)本(ben)基(ji)金(jin)會宗旨(zhi)和(he)使(shi)命(ming)的募(mu)捐(juan)活動。
(二)開(kai)展符合(he)本基金會宗旨的扶貧濟(ji)困和促(cu)進社會發展的各(ge)項(xiang)活動,參與和資助(zhu)各(ge)項(xiang)社會公益事業,包括文化教育、醫(yi)療(liao)衛生、社會福利、社會服務、農村發展、環境保護、災害管理等。
(三)組(zu)織參與國內外學術交(jiao)(jiao)流、人才交(jiao)(jiao)流和(he)文化交(jiao)(jiao)流活動,介紹、吸收先進的(de)學術思想、管理方法(fa),引進技術和(he)人才。支(zhi)持(chi)各(ge)項有利于(yu)促進社會(hui)公益事業發展的(de)教育(yu)、培(pei)訓和(he)研究活動。
第三章 組織機構、負責人
第九條本基(ji)金會由(you)5至25名理(li)事組成理(li)事會。
本基金會理事(shi)每屆任(ren)期為5年,任(ren)期屆滿(man),連選可以連任(ren)。
第十條 本理事的資(zi)格:
(一)遵守(shou)我國法律法規和本基(ji)金會章程;
(二)熱愛(ai)祖國和(he)人民,擁護改(gai)革開放和(he)國家的(de)大政(zheng)(zheng)方針政(zheng)(zheng)策;
(三)熱(re)心公益事業,認同(tong)愛德的歷史使(shi)命并志愿服務于理事會;
(四)具(ju)有一定社(she)會(hui)影響力或專業知(zhi)識。
第十一條(tiao) 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yi))第一(yi)屆理事由業務主管單位、主要捐贈人、發起人分別提名并共同協商確定;
(二)理(li)事會換(huan)屆(jie)(jie)改選(xuan)(xuan)時,由(you)業(ye)務主(zhu)管單位、理(li)事會、主(zhu)要捐贈(zeng)人(ren)(ren)共同提名候選(xuan)(xuan)人(ren)(ren)并組織(zhi)換(huan)屆(jie)(jie)領導(dao)小組,組織(zhi)全部候選(xuan)(xuan)人(ren)(ren)共同選(xuan)(xuan)舉產(chan)生新一屆(jie)(jie)理(li)事;
(三)罷免、增(zeng)補理事應當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dan)位審(shen)查同意(yi);
(四)本基(ji)金會(hui)理事的選舉和罷(ba)免結果應當報登記管理機(ji)關(guan)備案。
第十二條理事的權利和義務(wu):
(一)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對本基(ji)金會工作擁有參與決策權、批評(ping)建議權和監督(du)權;
(三(san))有權推薦新的(de)理(li)事候(hou)選人(ren);
(四)遵守國家法律(lv)法規和基金(jin)會章程,忠實(shi)履行職責;
(五)維(wei)護本基(ji)金會的(de)合法(fa)權益(yi);
(六(liu))積(ji)極為本基(ji)金會工作提出意見(jian)和(he)建議;
(七(qi))支持本基金(jin)會(hui)組織的各(ge)項公益活動。
第十三條本基金會的決策機構是理(li)(li)事會。理(li)(li)事會行(xing)使下列(lie)職權(quan):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選舉、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決定重大業(ye)務活動計劃,包(bao)括資(zi)金的募集、管理和(he)使用(yong)計劃;
(四)審定年(nian)度收支預算和決算;
(五)制(zhi)定內部(bu)管(guan)理(li)制(zhi)度;
(六)決定設(she)立辦事機(ji)構、分(fen)支機(ji)構、代表機(ji)構;
(七)決定由秘(mi)書長(chang)提(ti)名的副(fu)秘(mi)書長(chang)和各機構主要負責(ze)人的聘(pin)任;
(八)聽取、審議秘(mi)書長(chang)的工作報告,檢(jian)查秘(mi)書長(chang)的工作;
(九)決定基金(jin)會的分立、合并或終止;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di)十四條理事會每年召開2次會議。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負責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議,必須召(zhao)開理事會會議。如理事長不能召(zhao)集,提議理事可推選召(zhao)集人(ren)。
召(zhao)開理(li)(li)事(shi)會會議,理(li)(li)事(shi)長或召(zhao)集人需提前10日通知全體(ti)理(li)(li)事(shi)、監事(shi)。
第十(shi)五(wu)條理(li)(li)事(shi)會會議須有2/3以上(shang)理(li)(li)事(shi)出席(xi)方能(neng)召開(kai);理(li)(li)事(shi)會決議須經出席(xi)理(li)(li)事(shi)過半數(shu)通過方為有效。
下(xia)列重要事項的決(jue)議,須經出席理事表決(jue),2/3以上(shang)通過方為有效:
(一(yi))章程(cheng)的修改;
(二)選舉或(huo)者罷免理(li)事長(chang)、副理(li)事長(chang)、秘書長(chang);
(三)章程規(gui)定的重大募捐(juan)、投(tou)資活(huo)動;
(四)基金會(hui)的分立、合(he)并。
第十六條 理事會對重大募捐、投資活動的審查和決策程序是:
1、受理(li)秘書(shu)長辦公會議關(guan)于重大募捐、投資活(huo)動(dong)的(de)書(shu)面報告。
2、組(zu)織人員對(dui)重大募捐、投資活動進行綜合評估(gu)。
3、召開理事會對(dui)重大募捐、投資活動(dong)進(jin)行決策。
第十(shi)七條理(li)(li)事(shi)(shi)(shi)會會議(yi)(yi)應(ying)當(dang)制(zhi)作會議(yi)(yi)記錄(lu)。形成決(jue)(jue)議(yi)(yi)的(de),應(ying)當(dang)當(dang)場制(zhi)作會議(yi)(yi)紀(ji)要,并由出席理(li)(li)事(shi)(shi)(shi)審閱、簽名。理(li)(li)事(shi)(shi)(shi)會決(jue)(jue)議(yi)(yi)違反法律、法規(gui)或章程規(gui)定,致使基(ji)金會遭受損失的(de),參與決(jue)(jue)議(yi)(yi)的(de)理(li)(li)事(shi)(shi)(shi)應(ying)承擔責任(ren)。但經證明(ming)在表決(jue)(jue)時反對(dui)并記載于會議(yi)(yi)記錄(lu)的(de),該(gai)理(li)(li)事(shi)(shi)(shi)可(ke)免除責任(ren)。
第(di)十八條本基金會設(she)監(jian)(jian)事。監(jian)(jian)事任(ren)期與理事任(ren)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ren)。
第十九條理事、理事的近親屬和基(ji)金會財會人員(yuan)不得任監事。
第(di)二十條監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監事由主(zhu)要捐贈人、業務主(zhu)管單位分(fen)別選派(pai);
(二)登(deng)記管理機關根據工作需要選派(pai);
(三)監事的變更依照其產生程序(xu)。
第(di)二(er)十(shi)一條監(jian)事(shi)的權利和義務:
監事(shi)依(yi)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cha)基金會財(cai)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shi)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
監(jian)事列席理(li)事會(hui)會(hui)議,有權向理(li)事會(hui)提出質詢和建(jian)議,并應當向登(deng)記管(guan)理(li)機關、業務(wu)主管(guan)單位以及稅務(wu)、會(hui)計主管(guan)部門反映情況。
監事(shi)應當遵守有關法(fa)律(lv)法(fa)規和基(ji)金會章程,忠實履行職(zhi)責(ze)。
第二十(shi)二條在基(ji)(ji)金(jin)(jin)會(hui)領取報(bao)酬(chou)的(de)(de)理事(shi)不(bu)得超(chao)過理事(shi)總(zong)人數的(de)(de)1/3。監(jian)事(shi)和未在基(ji)(ji)金(jin)(jin)會(hui)擔任專(zhuan)職工(gong)作的(de)(de)理事(shi)不(bu)得從基(ji)(ji)金(jin)(jin)會(hui)獲取報(bao)酬(chou)。
第二十(shi)三條基(ji)金(jin)(jin)會理事遇有個(ge)人利益與(yu)(yu)基(ji)金(jin)(jin)會利益關(guan)聯時,不得(de)參與(yu)(yu)相關(guan)事宜(yi)的決策;基(ji)金(jin)(jin)會理事、監事及(ji)其近親屬不得(de)與(yu)(yu)基(ji)金(jin)(jin)會有任(ren)何交易(yi)行為(wei)。
第二十四(si)條 理(li)事(shi)會(hui)設理(li)事(shi)長(chang)、副理(li)事(shi)長(chang)和秘書長(chang),從理(li)事(shi)中選舉產生。
第二十五(wu)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bi)須符(fu)合以下(xia)條件:
(一)在(zai)本基金會業務領域(yu)內有(you)較大(da)影響;
(二)秘書(shu)長為專職;
(三)身體(ti)健(jian)康(kang),能(neng)堅持正常工作;
(四)具(ju)有完全民(min)事(shi)行(xing)為能力。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zhi)一的人員(yuan),不能擔任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一)屬(shu)于現職國(guo)家(jia)工作人員的;
(二)因犯罪被判處管(guan)制、拘(ju)役(yi)或(huo)者有期徒刑(xing),刑(xing)期執行完(wan)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de);
(三(san))因犯罪被(bei)(bei)判(pan)處(chu)剝(bo)奪政(zheng)治權利正(zheng)在(zai)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bei)(bei)判(pan)處(chu)剝(bo)奪政(zheng)治權利的;
(四)曾在因(yin)違(wei)法被(bei)撤(che)銷登(deng)記的基金(jin)會(hui)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且對該基金(jin)會(hui)的違(wei)法行為(wei)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基金(jin)會(hui)被(bei)撤(che)銷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七條 擔任本基金會理(li)(li)事(shi)長、副理(li)(li)事(shi)長或者秘書長的香港居民(min)(min)、澳門(men)居民(min)(min)、臺灣(wan)居民(min)(min)以及外國人,每年(nian)在(zai)中國內地居留時(shi)間不得少(shao)于(yu)3個月。
第二(er)十八條 本基金會的理(li)事(shi)長、副理(li)事(shi)長、秘(mi)書長每屆任期5年,連任不超(chao)過兩(liang)屆。因特(te)殊(shu)情況需超(chao)屆連任的,須(xu)經(jing)理(li)事(shi)會特(te)殊(shu)程序表決通過,報業(ye)務主管(guan)單(dan)位審查并經(jing)登記管(guan)理(li)機(ji)關(guan)批準同意后(hou),方可(ke)任職。
第二十九條 本基(ji)(ji)金會理(li)事長為基(ji)(ji)金會法(fa)定代(dai)表(biao)人(ren)。本基(ji)(ji)金會法(fa)定代(dai)表(biao)人(ren)不兼任其他組織的法(fa)定代(dai)表(biao)人(ren)。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應(ying)當由中國內地居民擔任。
本(ben)基(ji)金會(hui)法(fa)(fa)(fa)定(ding)(ding)代(dai)表(biao)人(ren)(ren)在(zai)任期(qi)間,基(ji)金會(hui)發生違(wei)反《基(ji)金會(hui)管理條(tiao)例》和(he)本(ben)章程的行為(wei),法(fa)(fa)(fa)定(ding)(ding)代(dai)表(biao)人(ren)(ren)應當承(cheng)擔相關責任。因(yin)法(fa)(fa)(fa)定(ding)(ding)代(dai)表(biao)人(ren)(ren)失職(zhi),導致基(ji)金會(hui)發生違(wei)法(fa)(fa)(fa)行為(wei)或基(ji)金會(hui)財(cai)產損失的,法(fa)(fa)(fa)定(ding)(ding)代(dai)表(biao)人(ren)(ren)應當承(cheng)擔個人(ren)(ren)責任。
第(di)三十條 本基金(jin)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cha)理事會決(jue)議(yi)的落實情況;
(三)代(dai)表基金會簽署重要文件;
(四(si))章程和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權。
本基金會(hui)副(fu)理事長、秘書長在理事長領導(dao)下(xia)開展工作,秘書長行(xing)使下(xia)列職權:
①主持(chi)開展日常(chang)工作,組(zu)織(zhi)實施理事會決議;
②組織實施基金會年度公(gong)益活(huo)動計劃;
③擬訂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計(ji)劃;
④擬訂基金會(hui)(hui)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報(bao)理事會(hui)(hui)審批;
⑤協(xie)調各機構開展工作;
⑥提議聘任或解聘副秘書長、財務負責人以(yi)及各機(ji)構主要負責人,由(you)理事會決(jue)定;
⑦決定(ding)各機構(gou)專(zhuan)職工作人員(yuan)的(de)聘用;
⑧章程和理事會賦(fu)予的(de)其他(ta)職權。
第四章財(cai)產(chan)的管理和使用(yong)
第三十一條 本基金會(hui)為公募基金會(hui),本基金會(hui)的收入來源(yuan)于:
(一)組織(zhi)募捐(juan)的收入(ru);
(二)自(zi)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zi)愿(yuan)捐贈;
(三(san))投資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di)三十二(er)條本基(ji)金會組織募捐、接受捐贈,應當(dang)遵守法律法規,符合章程(cheng)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第三十三條 本(ben)基(ji)金(jin)會組織募(mu)(mu)捐時,應當向社會公布募(mu)(mu)得資金(jin)后擬開展的(de)公益活(huo)(huo)動(dong)和資金(jin)的(de)詳細使(shi)用計劃。重大募(mu)(mu)捐活(huo)(huo)動(dong)應當報業務主(zhu)管(guan)(guan)單位和登記管(guan)(guan)理(li)機關備案。
本基金會組織募捐,不(bu)得以任何形式進行(xing)攤派及變相攤派。
第三十四條 本基(ji)金會(hui)的財產及其(qi)他收入(ru)受法(fa)律保護,任何單位、個(ge)人不得(de)侵(qin)占、私分(fen)、挪用。
第三(san)十五條 本(ben)基金會根據章(zhang)程(cheng)規定的(de)(de)宗旨和公益活動的(de)(de)業務范(fan)圍(wei)使(shi)(shi)用財產;捐(juan)贈(zeng)協(xie)議(yi)明(ming)確了具體使(shi)(shi)用方式的(de)(de)捐(juan)贈(zeng),根據捐(juan)贈(zeng)協(xie)議(yi)的(de)(de)約定使(shi)(shi)用。
接受(shou)捐贈(zeng)的物(wu)資無法用于符(fu)合本(ben)基(ji)金會(hui)宗旨的用途時,基(ji)金會(hui)可以依法拍賣或者(zhe)變賣,所得(de)收(shou)入用于捐贈(zeng)目的。
第三(san)十(shi)六(liu)條 本(ben)基金會財產(chan)主(zhu)要用于:
(一)符(fu)合本(ben)基金會宗旨和業(ye)務(wu)范圍的公益活動;
(二)根據捐贈協議約定(ding)的具體用途;
(三)業務(wu)活動(dong)和管(guan)理費用。
第三十(shi)七條 本基金會的重大募捐、投資(zi)活動(dong)是指:
(一)一次性募捐超(chao)過(guo)500萬元(yuan)的活動:
(二)單(dan)個資助額超過200萬(wan)元的項目;
(三(san))其他用(yong)于基金會保值(zhi)、增值(zhi)超(chao)過500萬元投資項目。
第三十八條 本基金(jin)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de)原則實現基金(jin)的(de)保(bao)值(zhi)、增值(zhi)。
第三(san)十(shi)九(jiu)條 本(ben)基(ji)金會每年用(yong)于從事章(zhang)程規定的公益(yi)事業支出(chu),不(bu)得(de)低于上一年總收(shou)入的70%。
本基(ji)金會工作人員(yuan)工資福利和(he)行政辦公支出不超過當年(nian)總(zong)支出的10%。
第四十條 基金(jin)會(hui)開展公(gong)益(yi)資助項目,應(ying)當向(xiang)社會(hui)公(gong)開所開展的(de)公(gong)益(yi)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cheng)序。
第四十一條 捐(juan)贈人有權向本(ben)基金會(hui)查詢捐(juan)贈財產的使用(yong)、管理(li)情況(kuang),并提出意見和(he)建議。對于捐(juan)贈人的查詢,基金會(hui)應(ying)當(dang)及時如實答復。
本基金(jin)會(hui)違反捐(juan)贈(zeng)(zeng)協(xie)(xie)議使(shi)用捐(juan)贈(zeng)(zeng)財(cai)產(chan)的,捐(juan)贈(zeng)(zeng)人有權(quan)要求(qiu)基金(jin)會(hui)遵(zun)守捐(juan)贈(zeng)(zeng)協(xie)(xie)議或者向(xiang)人民法院申請(qing)撤銷(xiao)捐(juan)贈(zeng)(zeng)行為、解除(chu)捐(juan)贈(zeng)(zeng)協(xie)(xie)議。
第四十二條 基金(jin)會可以(yi)與受助人簽訂協(xie)議,約定資(zi)助方式、資(zi)助數額以(yi)及資(zi)金(jin)用途和使用方式。
基金會(hui)(hui)有權對資助(zhu)的使用(yong)情(qing)況進行監(jian)督。受助(zhu)人未按協議(yi)約定使用(yong)資助(zhu)或者(zhe)有其他(ta)違反協議(yi)情(qing)形的,基金會(hui)(hui)有權解除(chu)資助(zhu)協議(yi)。
第(di)四十(shi)三條 基金會(hui)應(ying)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hui)計(ji)制度,依法進行會(hui)計(ji)核算、建立健全(quan)內部會(hui)計(ji)監督制度,保證會(hui)計(ji)資料(liao)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本基金會接受稅務、會計(ji)主管部門依法實(shi)施的稅務監(jian)督和會計(ji)監(jian)督。
第四十四條 本基金會(hui)配備具(ju)有專業資(zi)格的會(hui)計(ji)(ji)人員(yuan)。會(hui)計(ji)(ji)不得(de)兼出納。會(hui)計(ji)(ji)人員(yuan)調動(dong)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yuan)辦清交接手(shou)續(xu)。
第四十五條(tiao) 本基金會(hui)每(mei)(mei)年(nian)1月1日(ri)至12月31日(ri)為業務(wu)及會(hui)計(ji)年(nian)度,每(mei)(mei)年(nian)3月31日(ri)前,理事(shi)會(hui)對下列事(shi)項進行(xing)審(shen)定:
(一)上年度(du)業務報告及經(jing)費(fei)收(shou)支決算;
(二)本(ben)年度(du)業(ye)務(wu)計(ji)劃(hua)及經費(fei)收支預算;
(三)財(cai)產清冊。
第四十六條(tiao) 本基金會進(jin)(jin)行年檢、換屆(jie)、更換法(fa)定(ding)代表人以及清(qing)算(suan),應(ying)當進(jin)(jin)行財務審計(ji)。
第(di)四十七條(tiao) 本基金會按照《基金會管理(li)條(tiao)例》規定接受登(deng)記(ji)管理(li)機關組織的(de)年度檢查。
第四十八條 本(ben)基(ji)金(jin)會(hui)(hui)通過登(deng)(deng)記(ji)(ji)管理機關(guan)(guan)的年(nian)度檢查后,將年(nian)度工(gong)作報告在登(deng)(deng)記(ji)(ji)管理機關(guan)(guan)指定的媒體上(shang)(shang)公布;同時,本(ben)基(ji)金(jin)會(hui)(hui)每年(nian)將年(nian)度工(gong)作報告、財務審計報告、主要項目活(huo)動情況和其他主要機構信(xin)息在本(ben)會(hui)(hui)網站和出版物上(shang)(shang)公布,接受(shou)社會(hui)(hui)公眾(zhong)的查詢(xun)、監(jian)督。
第五章 終止和剩余財產處理
第四(si)十九條 本基金(jin)會有(you)以下(xia)情形之一,應當(dang)終止:
(一)完成章(zhang)程(cheng)規(gui)定的(de)宗(zong)旨的(de);
(二)無(wu)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dong)的;
(三)基金(jin)會(hui)發(fa)生分(fen)立、合并的;
(四(si))因其他(ta)情(qing)形需(xu)要(yao)終止的。
第五十條 本基金會終止,應在理事會表決通過后15日內,報(bao)業務主管(guan)單位審(shen)查同(tong)意(yi)。經業務主管(guan)單位審(shen)查同(tong)意(yi)后15內,向(xiang)登記管(guan)理機(ji)關申請注銷登記。
第五十一(yi)條 本基(ji)金(jin)會辦理注(zhu)銷(xiao)登記(ji)前,應當在登記(ji)管理機關、業(ye)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wan)成清算工(gong)作(zuo)。
本基金會(hui)應當自清(qing)算(suan)結束(shu)之日(ri)起(qi)15日(ri)內向登(deng)記(ji)管理機關(guan)辦理注銷(xiao)登(deng)記(ji);在清(qing)算(suan)期間不開展清(qing)算(suan)以外的(de)活動。
第(di)五十(shi)二條 本基金會注銷后(hou)的(de)剩余(yu)財產,應當(dang)在業(ye)務(wu)主管單位和登記(ji)管理機關的(de)監督下(xia),通過(guo)以下(xia)方式(shi)用于公益目的(de):
(一)拍賣;
(二)變賣;
(三(san))直接(jie)捐(juan)贈(zeng)。
無法(fa)按照上(shang)述方(fang)式處理(li)的(de),由登記管理(li)機(ji)關(guan)組(zu)織捐贈給與本(ben)基金會性質(zhi)、宗旨相同(tong)的(de)社會公益組(zu)織,并向社會公告。
第六(liu)章(zhang) 章(zhang)程修改
第五十(shi)三條 本(ben)章程的修改,須經(jing)理(li)事會(hui)表決通過后(hou)15日內,報業務(wu)主(zhu)管(guan)單位(wei)審(shen)(shen)查同(tong)意(yi)。經(jing)業務(wu)主(zhu)管(guan)單位(wei)審(shen)(shen)查同(tong)意(yi)后(hou),報登(deng)記管(guan)理(li)機(ji)關(guan)核準。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shi)四條 本章程經2010年3月16日理(li)事會表決通過(guo)。
第五十五條 本章程(cheng)的(de)解釋(shi)權屬(shu)于(yu)理事(shi)會。
第(di)五十六條 本章程自登記管理機關核(he)準(zhun)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