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大米質量(liang)技術要求
一、品種
五優(you)系(xi)列、松粳系(xi)列等適宜(yi)產地范(fan)圍內種植的品種。
二、立地條件
棕壤型水稻土,草甸型水稻土,有機質(zhi)含量≥1.5%,pH值6.8至7.5。
三、栽培管理
采用旱(han)育稀植(zhi)技術進行栽培管理。
1.苗田育秧:
(1)育秧方法:采用旱育秧技術(shu)進行育秧。
(2)育秧程(cheng)序:種子處(chu)理→整(zheng)地做床→催(cui)芽及(ji)播種→秧田(tian)管理。
(3)播種(zhong)期(qi):4月10日至15日,育秧期(qi)25至35天(tian)。
(4)育秧關鍵(jian)環節:
①種(zhong)子處理(li):將種(zhong)子在陽光下翻曬2天至3天,去除雜質(zhi)和不(bu)飽和粒,溫湯浸種(zhong)消毒(du)。
②種子(zi)催芽:放置在28℃至30℃條件下催芽。
③播種:每平方米播種量為(wei)200g至250g催好(hao)芽(ya)的種子。
3.田(tian)間(jian)管理(li):施肥原則掌握前重、中控、后(hou)補。施用(yong)腐熟有機肥1200kg至(zhi)3000kg/667㎡(畝)作為底肥,插秧后(hou)25天(tian)至(zhi)30天(tian)追施分蘗(bo)肥,肥量不超過總肥量的15%。
4.環(huan)境、安全要求(qiu):農藥(yao)、化肥等的使用(yong)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gui)定(ding),不(bu)得(de)污染環(huan)境。
5.收獲:10月上旬至(zhi)10月中旬,籽(zi)粒(li)充(chong)分(fen)黃熟(shu)后及時收獲,分(fen)品(pin)種單(dan)收單(dan)脫,脫粒(li)揚凈(jing)后曬干貯存。
四、加工
稻(dao)谷→篩選→去(qu)石→磁(ci)選→礱谷→谷糙(cao)分離→碾米→精選→色選→包裝。
五、質量特色
1.感官(guan)特色:米粒(li)呈長橢圓形(xing),晶瑩剔透,米飯綿軟可口,香(xiang)氣濃郁,冷飯不易回生。
2.理化指標:膠稠度≥75.0mm,直(zhi)鏈(lian)淀粉含(han)量14%至(zhi)20%,蛋白質含(han)量≤6.5%,堊白粒率≤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