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jing)市第三(san)十五中學始建(jian)于1923年,前身為(wei)志成中學。1945年改名(ming)為(wei)“北京(jing)市私立新(xin)生中學”;1952年更名(ming)為(wei)“北京(jing)市第三(san)十五中學”。李大釗、鄧萃英等建(jian)校(xiao)董事(shi)(shi)們提出(chu)的辦學宗旨是:“改變民族落后(hou),發展(zhan)教(jiao)育事(shi)(shi)業(ye),培養棟梁之才,有志者事(shi)(shi)竟成”,這種“為(wei)中華(hua)之崛起而(er)教(jiao)書”的情懷(huai)成為(wei)三(san)十五中的文化血脈(mo)。
在多(duo)年(nian)的(de)(de)傳承與創新中(zhong),學校積(ji)淀形(xing)成了“勵(li)精圖治,自強不息,艱(jian)苦奮斗,有志者事竟成”的(de)(de)志成精神(shen),培養(yang)了宋(song)平、王光英、李錫(xi)銘、王光美、鄧稼先、王岐(qi)山、陶西平等優秀人才,成為一所特色鮮(xian)明的(de)(de)示范性學校。
截止2019年,學校有市級(ji)骨(gu)干教(jiao)師(shi)6人(ren),區級(ji)學科帶頭人(ren)18人(ren),市級(ji)特(te)級(ji)教(jiao)師(shi)1人(ren),高級(ji)教(jiao)師(shi)60余人(ren),研究生學歷(li)8人(ren)
校徽
校(xiao)(xiao)徽外形(xing)(xing)是(shi)(shi)圓形(xing)(xing),圖中下部是(shi)(shi)“北(bei)京三(san)十五中”校(xiao)(xiao)名,其兩側延伸(shen)的(de)(de)(de)線(xian)條(tiao)象征跑道(dao),體(ti)現使學生德(de)智體(ti)發展(zhan)的(de)(de)(de)辦(ban)學理念。篆(zhuan)書“志成(cheng)”二(er)字(zi)表明學校(xiao)(xiao)的(de)(de)(de)前(qian)身是(shi)(shi)北(bei)京私(si)立志成(cheng)中學校(xiao)(xiao)。篆(zhuan)字(zi)下面用線(xian)條(tiao)勾勒的(de)(de)(de)建筑是(shi)(shi)伴隨三(san)十五中90余年的(de)(de)(de)志成(cheng)樓,是(shi)(shi)學校(xiao)(xiao)的(de)(de)(de)標志性建筑,體(ti)現志成(cheng)后人對“有志者事竟(jing)成(cheng)”這一志成(cheng)精神(shen)的(de)(de)(de)傳承。
校標
校標外(wai)形(xing)是具有中國民(min)族文(wen)化(hua)特色的印(yin)章,由(you)“35”和“中”字變形(xing)組(zu)合而成。“3”形(xing)似(si)(si)和平鴿,代(dai)表希望與(yu)夢想;“5”形(xing)似(si)(si)臉譜(pu),代(dai)表文(wen)化(hua)與(yu)傳承;“中”形(xing)似(si)(si)起跑線,代(dai)表奮斗(dou)與(yu)激情。
校訓
誠真勇毅 勤美嚴實
誠(cheng):真(zhen)誠(cheng),真(zhen)心實意。《易經·乾》:“修辭立(li)其(qi)誠(cheng),所以居業也。”意思是(shi)說(shuo),修習文(wen)辭和言(yan)行,確(que)立(li)至誠(cheng)的(de)心志,便是(shi)立(li)業的(de)根基。
真:真實,不虛偽。
勇(yong):有(you)(you)勇(yong)氣,有(you)(you)膽量。《論語·憲問》:“勇(yong)者不(bu)懼。”意思是(shi)勇(yong)敢的人不(bu)懼怕。
毅:堅強(qiang),果敢。《論語·泰伯》:“士不可(ke)以(yi)不弘毅,任(ren)重(zhong)而道(dao)(dao)遠(yuan)。”意(yi)思是(shi)讀書人不可(ke)以(yi)不弘大剛毅,因為(wei)他負擔沉(chen)重(zhong)而道(dao)(dao)路(lu)遙遠(yuan)。
校歌
《北京三十五(wu)中校歌》
作詞:陳奎(kui)及(ji)譜曲(qu):龔耀年(nian)
在那(nei)崢嶸(rong)歲月,先輩(bei)創造(zao)知(zhi)識(shi)搖籃(lan),
哺(bu)育(yu)中華兒(er)女,燃起救國的火焰(yan)。
從志成到新生,誠真勇毅留史篇。
三十五(wu)中繼往開(kai)來,錘煉英才向明天。
迎著時(shi)代呼喚,我(wo)們升(sheng)起青春(chun)風(feng)帆,
要做熱血(xue)兒女,勤學勵(li)志不怕難。
為中華的昌盛,師生員工勇攀登(deng)。
誠真勇毅勤(qin)美嚴(yan)實,報(bao)效祖國(guo)向明天。
《志成中學校歌》
作詞:吳鑒 作曲(qu):李惠年、汪德(de)昭
心理建設,能知能行(xing),有志(zhi)事竟成(cheng)。
志成中學,樂育群英,致世界光明。
愿我(wo)青年,努力奮斗,作民族(zu)干城(cheng)。
作(zuo)建(jian)設者(zhe),作(zuo)科學家,有志竟成。
大道之行(xing),天(tian)下為公,世界(jie)趨大同(tong)。
民族落后,理想成空,何能成霸雄。
愿(yuan)我(wo)同學(xue),志(zhi)為賢能(neng),民族日益隆。
并肩列強,有志竟成(cheng),世界(jie)大同。
并肩(jian)列強(qiang),我武維揚,民族其永昌。
鍛(duan)我體格,志壯氣剛(gang),組(zu)織(zhi)堅如鋼。
志成同學,國恥(chi)勿忘,開疆(jiang)追漢(han)唐。
國威既張,扶(fu)弱抑(yi)強,民族(zu)永(yong)昌(chang)。
1923年,楊澤民(min)等(deng)九位北(bei)京(jing)高等(deng)師(shi)(shi)范學(xue)校(xiao)畢業生(sheng)創(chuang)建“京(jing)師(shi)(shi)私(si)立志(zhi)成中學(xue)校(xiao)”,李大釗(zhao)等(deng)任志(zhi)成中學(xue)建校(xiao)董事,校(xiao)址選定在機織衛3號。
1925年,學校(xiao)設立廣(guang)寧伯街分(fen)校(xiao)。
1926年,學(xue)校與邵章、金問泗先生所辦(ban)民正中學(xue)合并,學(xue)生二十余人分別編入第三、四兩(liang)班。
1927年(nian),因(yin)機(ji)織(zhi)衛3號校(xiao)舍房租昂貴(gui),無(wu)力繳(jiao)納而致拖(tuo)欠,學校(xiao)不得已全部(bu)搬至(zhi)機(ji)織(zhi)衛2號,即原(yuan)民(min)正中學校(xiao)址(zhi)處。同年(nian),學校(xiao)又遷(qian)至(zhi)宣(xuan)武門外儲庫營四川會館。
1928年,學校又(you)遷址于西城二(er)龍坑(keng)小(xiao)口袋胡同19號路南(nan)。
1931年(nian),學(xue)校參加“北平私立中學(xue)聯(lian)合抗日(ri)雪恥會”,并致電國民黨(dang)政(zheng)府要求(qiu)對日(ri)宣戰。
1932年(nian),學校添辦(ban)女部,選址豐盛胡(hu)同5號(原河北工商廳(ting)舊(jiu)址)。
1936年(nian),學校(xiao)開設軍事實習、女生救護及(ji)汽車維修、通訊、公(gong)(gong)安、政治訓練、公(gong)(gong)民(min)、史(shi)地課等,并由學校(xiao)購置無(wu)線(xian)電報機(ji),聘請軍事教官直接教授。
1937年,“七七事變”,北平淪(lun)陷,學校校長吳(wu)鑒及部分(fen)教師來到四川重慶,創(chuang)辦志成(cheng)中學四川分(fen)校。
1949年,學(xue)(xue)校(xiao)(xiao)改名為“北京市新生中(zhong)學(xue)(xue)”,合并五所學(xue)(xue)校(xiao)(xiao),即志成男校(xiao)(xiao)、志成女校(xiao)(xiao)、中(zhong)大附(fu)中(zhong)、法(fa)勤(qin)中(zhong)學(xue)(xue)、惠童(tong)女職。
1950年,學(xue)(xue)校拆分成(cheng)三(san)校,即新(xin)生(sheng)中學(xue)(xue)(原(yuan)志(zhi)成(cheng)男校)、新(xin)生(sheng)女中(原(yuan)志(zhi)成(cheng)女校)、新(xin)英中學(xue)(xue)(原(yuan)中大附中),各校分設(she)組織領導機構,分別進(jin)行(xing)管(guan)理。
1952年,學校正(zheng)式定名(ming)為“北京市第(di)三十五中學”。
1978年,學校被北京市(shi)教(jiao)育(yu)局認定為北京市(shi)西城(cheng)區重點中學。
2001年,學(xue)(xue)校(xiao)與北(bei)京市第(di)一(yi)一(yi)二中學(xue)(xue)合并,形成一(yi)校(xiao)兩部辦學(xue)(xue)格局。
2005年,學校被北京(jing)市教委認定為北京(jing)市示(shi)范性普通高中(zhong)。
2012年,學校成立國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