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shi)大附中(zhong)坐落(luo)在京(jing)西古道的(de)起點阜外八里莊,與慈壽寺永(yong)安萬(wan)壽塔(ta)(明萬(wan)歷四(si)年(nian)建)為(wei)鄰(lin),同碧波蕩漾的(de)昆玉河相(xiang)伴。首師(shi)大附中(zhong)始建于1914年(nian),始命名為(wei)正(zheng)志中(zhong)學(xue)。1992年(nian)更名為(wei)首都師(shi)范大學(xue)附屬(shu)中(zhong)學(xue),接受北(bei)京(jing)市(shi)教委和(he)首都師(shi)范大學(xue)的(de)雙重領導,是北(bei)京(jing)市(shi)市(shi)級重點中(zhong)學(xue)和(he)示范性高(gao)中(zhong)校。
學(xue)校(xiao)有數字化物(wu)理(li)實(shi)(shi)驗(yan)室(shi)(shi)(shi)、數字化生(sheng)物(wu)實(shi)(shi)驗(yan)室(shi)(shi)(shi)、化學(xue)實(shi)(shi)驗(yan)室(shi)(shi)(shi)、電子(zi)閱(yue)覽(lan)室(shi)(shi)(shi)、機器人(ren)活動室(shi)(shi)(shi)、廣播級錄課教室(shi)(shi)(shi)、音樂教室(shi)(shi)(shi)、美術教室(shi)(shi)(shi)、畫室(shi)(shi)(shi)、心理(li)活動室(shi)(shi)(shi)、通用(yong)技(ji)術教室(shi)(shi)(shi)、自動巡星天文臺、科技(ji)館、科技(ji)活動室(shi)(shi)(shi)、各(ge)式體育(yu)館、室(shi)(shi)(shi)內籃球館(兩個(ge))、校(xiao)史展覽(lan)館、地質展覽(lan)館、生(sheng)物(wu)標本室(shi)(shi)(shi)、學(xue)生(sheng)閱(yue)覽(lan)室(shi)(shi)(shi)、可(ke)容(rong)納(na)170人(ren)的小型(xing)活動室(shi)(shi)(shi)、可(ke)容(rong)納(na)350人(ren)的中(zhong)型(xing)報(bao)告(gao)廳(ting)、可(ke)容(rong)納(na)700人(ren)的大(da)(da)型(xing)報(bao)告(gao)廳(ting)等硬件設(she)施。首師大(da)(da)附中(zhong)秉承成徳達才的育(yu)人(ren)理(li)念,恪守自覺(jue)、勤奮、求實(shi)(shi)、創新的校(xiao)訓(xun),在(zai)將近(jin)一百年的辦學(xue)歷程中(zhong),經過一代代附中(zhong)人(ren)的不懈努力,抓住了一次(ci)次(ci)難得的歷史機遇,取得了一個(ge)又一個(ge)驕人(ren)的成績。
截止2016年,學校(xiao)有教職工282人(ren),其中,高級(ji)(ji)職稱99人(ren)、中級(ji)(ji)職稱79人(ren),享受國務院政府特(te)殊津貼1人(ren);專(zhuan)任(ren)教師(shi)215人(ren),包括特(te)級(ji)(ji)教師(shi)11人(ren)、北京市骨(gu)干教師(shi)4人(ren)。
校徽
學(xue)校(xiao)校(xiao)徽整體呈現綠(lv)色,外圍由橄欖枝和學(xue)校(xiao)英文名稱組成,內部(bu)由學(xue)校(xiao)建校(xiao)年份、展開的圖書等圖案(an)組成。
學校校訓
自覺、勤(qin)奮(fen)、求實(shi)、創新
學校校歌
成達中學校歌
成德達才,社會中堅。基楨(zhen)締造,肇始青(qing)年。
努力愛春華(hua),及(ji)時(shi)著先鞭。
擷文明之(zhi)茂實,揚(yang)智慧之(zhi)靈泉。
步武前賢,薪火長傳。舍(she)我青年,大任更誰肩!
首都師(shi)范大學附屬(shu)中學校歌
附(fu)中的(de)(de)校園,我們的(de)(de)搖籃,自覺(jue)的(de)(de)錘煉,勤奮的(de)(de)攀(pan)登。
春風幾度吹綠楊柳,長河邊綻開多(duo)少青春笑顏。
一片溫馨,幾(ji)聲祝愿,伴我走(zou)向(xiang)祖國。
啊!師大附中;啊!可愛的校園。
你(ni)給(gei)我(wo)強健的體魄,你(ni)是(shi)我(wo)成(cheng)長的搖籃,你(ni)是(shi)我(wo)啟航的港(gang)灣。
革命傳統
抗(kang)日戰爭時期,成達中(zhong)(zhong)學是(shi)中(zhong)(zhong)共(gong)北(bei)平(ping)地下(xia)黨開展(zhan)革命活動的(de)基地之(zhi)一,到抗(kang)戰勝(sheng)利時,師(shi)生中(zhong)(zhong)有中(zhong)(zhong)共(gong)地下(xia)黨員20人左右,是(shi)當(dang)時北(bei)平(ping)市地下(xia)黨員較多的(de)中(zhong)(zhong)學。
民國3年(1914年),學校由北(bei)(bei)洋政府陸軍(jun)部次長、西(xi)北(bei)(bei)籌邊使兼西(xi)北(bei)(bei)邊防軍(jun)總司令徐樹錚(zheng)創(chuang)建,始命名為(wei)“正(zheng)志中(zhong)學”,校址在宣(xuan)武門外菜市口。
民國9年(1920年),學校遷(qian)至阜城門(men)外,改名為“私立成達中學”。
民國12年(1923年),學校改(gai)用新學制,校名改(gai)為“私立(li)成達高級初級中學”。
民國26年(nian)(1937年(nian)),學校(xiao)阜外校(xiao)舍(she)為日偽新民印書(shu)館侵占(現新華印刷廠),學校(xiao)遷至(zhi)中南海紫光閣(ge)附近。
1952年,學校與“上義中(zhong)學”合并,改稱(cheng)“北京市立(li)第三十八中(zhong)學”。
1954年,學校遷(qian)入西郊八里莊北(bei)洼路,更名(ming)為“北(bei)京市第(di)四十二中學”。?
1958年,經北(bei)京市政府決定,學(xue)校歸屬(shu)北(bei)京師范(fan)學(xue)院(yuan),定名為“北(bei)京師范(fan)學(xue)院(yuan)附屬(shu)中學(xue)”。
1978年,成為(wei)市(shi)級重(zhong)點中學。
1992年,“北(bei)京師(shi)范(fan)學(xue)(xue)院(yuan)”更名(ming)為“首(shou)都師(shi)范(fan)大(da)學(xue)(xue)”,學(xue)(xue)校遂改名(ming)為“首(shou)都師(shi)范(fan)大(da)學(xue)(xue)附屬中學(xue)(xue)”。
2001年(nian),學(xue)校(xiao)成立初中創(chuang)新教育實驗班(ban)。
2002年(nian),被(bei)認(ren)定為(wei)北京市示范性高中校。
2008年,承(cheng)辦(ban)首(shou)都師(shi)范大學(xue)附屬中學(xue)永定分(fen)校。
2010年,承辦首都師(shi)范大學附(fu)屬中學第(di)一(yi)分校。
2013年,開辦首(shou)都(dou)師范大學(xue)附屬(shu)中學(xue)大興北校區。
2014年,承辦首都師范大學(xue)第二附(fu)屬中學(xue)和首都師范大學(xue)附(fu)屬中學(xue)昌平學(xue)校。
2015年,開辦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通(tong)州校區(qu)。
2018年,開辦首(shou)都師范大學附屬中(zhong)學北(bei)校區和首(shou)都師范大學附屬中(zhong)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