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扶風縣城(cheng)隍(huang)廟(miao)始(shi)建于明(ming)洪武三年(nian)(1370),屢遭劫難,歷(li)有修(xiu)葺。1973年(nian)以來,政府多次(ci)撥款陸續(xu)對古建群進行維修(xiu)。文(wen)革后,城(cheng)隍(huang)廟(miao)內設文(wen)化(hua)館。1979年(nian)1月(yue)從文(wen)化(hua)館內分離(li)出扶風縣圖(tu)書博物館。1981年(nian)5月(yue)圖(tu)書、博物館分設,正式成立了(le)扶風縣博物館。1986年(nian)圖(tu)書館從城(cheng)隍(huang)廟(miao)遷出,博物館對外開放。1990年(nian)縣文(wen)化(hua)館遷出,至此,博物館全面負責整個廟(miao)宇(yu)的管理和對外開放工作。
歷史沿革
扶風縣博物(wu)館所管轄廟宇(yu)是(shi)中(zhong)西部目前保存最完好(hao)的(de)古建筑(zhu)之一(yi),為省級重大點(dian)文物(wu)保護單位。整(zheng)個古建筑(zhu)群置于南低北(bei)的(de)夯土臺基上,重重院落向縱深發展,左(zuo)右對稱。主要建筑(zhu)物(wu)放置在(zai)中(zhong)軸線和后半部,全院分(fen)為四進的(de)四合院院落。占地(di)面積6600平方米,其中(zhong)建筑(zhu)面積2300平方米陳列面積600平方米。
建設布局
扶(fu)(fu)風(feng)(feng)縣(xian)博(bo)物(wu)(wu)館根(gen)據扶(fu)(fu)風(feng)(feng)地(di)(di)區的特色曾(ceng)舉辦了《西周(zhou)歷史(shi)(shi)文(wen)物(wu)(wu)陳(chen)(chen)(chen)列(lie)》、《扶(fu)(fu)風(feng)(feng)地(di)(di)方史(shi)(shi)跡陳(chen)(chen)(chen)列(lie)》、《扶(fu)(fu)風(feng)(feng)出(chu)土(tu)金銀珍寶展(zhan)覽》、《法門寺出(chu)土(tu)文(wen)物(wu)(wu)展(zhan)覽》等。博(bo)物(wu)(wu)館現設(she)三個陳(chen)(chen)(chen)列(lie)室:《西周(zhou)科史(shi)(shi)展(zhan)覽》、《扶(fu)(fu)風(feng)(feng)部分窯藏、墓葬出(chu)土(tu)的青(qing)銅器(qi)展(zhan)》、《扶(fu)(fu)風(feng)(feng)出(chu)土(tu)的歷代銅鏡陳(chen)(chen)(chen)列(lie)》。共展(zhan)出(chu)文(wen)物(wu)(wu)500余件(jian)。
扶風縣博(bo)物館(guan)現(xian)收藏歷代(dai)文物和近代(dai)革命文物近10,000件。其中以西周青(qing)銅器稱最,享(xiang)譽(yu)海(hai)內外。
該館曾(ceng)出版(ban)《扶(fu)風(feng)縣(xian)博物館簡(jian)介》、《扶(fu)風(feng)出土的歷代銅鏡陳列》。
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扶風縣博物館(guan)全年(nian)開(kai)館(guan)。每天上午 9:00 - 下午 4:00 開(kai)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