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福建十大地標建筑

本文章由 MAIGOO編(bian)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福(fu)建土樓(永定·南(nan)靖)旅游景區
永定客家土樓是福建省標志性建筑之一,位于福建省永定縣,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于世。據MAIGOO小編所知,福建客家土樓產生于宋元時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創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筑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御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類型。
02
洛(luo)陽橋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唐朝初年,大量的中原人南遷,看到這里的山川地勢很像古都洛陽,橋也因此得名為洛陽橋。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洛陽橋不長,現橋長73.29米,由石頭組成,整座橋一共有44座船形橋墩、104只石獅、7座石塔。它為船型的橋基設計,這樣的設計既可減少水的沖力,又有比較好的審美效果。洛陽橋是中國現存較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也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
03
湄洲媽(ma)祖石雕像
福建莆田湄洲島是億萬媽祖信徒敬仰的圣地,這里的媽祖廟更是名揚四海。湄洲媽祖祖廟位于湄洲島北部的祖廟山上,初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湄洲祖廟經歷代擴建修葺,日臻完善。1993年,在湄洲媽祖廟的正殿前方上建造了一尊高達14.35米的巨型石雕媽祖像,面向臺灣海峽,為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瞻仰,是莆田市的標志性建筑。
04
漳州八卦(gua)樓
八卦樓是漳州地標建筑,是漳州的名勝古跡之一,始建于公元1572年,是把漳州古城城墻東南角樓改建而成的八角形三層木結構樓閣,題名“威鎮閣”,因八面開窗,取象八卦、雄偉壯觀,故又名“八卦樓”。現在的威鎮閣依舊為3層建制,八卦形建筑,但規模遠超歷代。主樓高近52米,高大典雅而不失瀟灑,氣勢非凡,意蘊深長。主樓前亭左右兩邊,精巧玲瓏的三角亭、四角亭,花臺錯落有致,其間名花異草爭芳吐艷,生機勃勃。護廊由精美的浮雕組成,生動地展現出漳州各地的名花名景,堪稱漳州風物精華的縮影。
05
老君巖造像
老君巖造像,整個石像衣褶分明,刀法線條柔而有力,手法精致,夸張而不失其意,渾然一體,毫無多余痕跡。逼真生動的表現了老人慈祥、安樂的神態,因而成了一種健康長壽的象征。老君巖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規模宏大,蔚為壯觀,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贊。道觀明代已廢,但老君造像,經風歷雨,保存至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很多學者慕名而來參觀考察,現在老君巖已成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熱點。
06
海上明(ming)珠(zhu)觀光(guang)塔
坐落在東渡狐尾山頂的海上明珠塔,集氣象災害監測、科普教育、旅游觀光和夜景功能為一體,塔內設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以及360度全景鳥瞰海上花園觀景臺。塔樓為花瓶狀,共19層,頂端海拔高度195米,是廈門市第一座投入使用的鋼結構建筑。淺綠色鋼化玻璃外墻,把塔樓映襯得美麗多姿,現代化的光電技術,讓塔樓為廈門的夜景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塔頂的雷達天線罩,遠眺猶如一顆明珠。如今,塔樓已成為廈門市一座標志性的建筑物。
07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至今還保留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改造過)。三坊七巷占地約40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筑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美稱。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獲得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批準的“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榮譽稱號。
08
廈門鄭成(cheng)功雕像
廈門鄭成功雕像于1985年8月27日鄭成功誕辰361周年落成,屹立在鼓浪嶼東南端的覆鼎巖。雕像高15.7米,寬9.2米,重1400多噸,由625塊白花崗雕鑿嵌接而成;分25層,地基深入巖層3米,并配備防雷設施,可抗12級強臺風,8級以上地震。雕像面朝波瀾壯闊的大海,身披盔甲,手按寶劍,形象挺拔剛勁,氣勢雄偉,成為了中國較大的歷史人物雕像,也是廈門的一大標志性的建筑之一。
09
白(bai)鷺女神
廈門的白鷺洲公園內有一個白鷺女神雕塑,她是鷺島的象征,是廈門城市雕塑中的精品。白鷺女神身姿優美、嫻靜地跪坐在一塊巨巖上,梳理長發,肩上還停著一只小白鷺,許多游人無不在此駐足拍照留念。白鷺洲公園有400只從荷蘭引進的廣場鴿,每天喂養二次,游人可在公園里與鴿同樂,也可自帶米谷親手喂養,與鴿子一道戲嬉,其樂無窮。
10
福(fu)州白塔(ta)
福州白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簡稱為福州報恩塔,唐天佑元年建成,因塔身是由白灰制成,故名為“白塔”,為宮殿式建筑。該塔為樓閣式,共七層,高41米,塔身呈八角形,塔心磚砌,外包木構,頂部有相輪塔剎,塔壁、門面繪金佛像。白塔是福州標志性建筑,象征著福州的歷史文化。初建時塔內砌磚軸,外環木構樓閣,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層磚心木塔。每層的斗栱、云楣、棟梁、欄桿都經過精雕細刻,塔壁和門扉還繪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塔被雷火焚毀。
11
塔山如意寶塔
塔山上面的寶塔可以說是蕉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了,據說,寶塔建于南宋寶慶年間,原名靈瑞塔。自從寶塔建成之后,寧德人才輩出,人們相信這其中靈瑞塔功不可沒。民國年間,歷經風雨洗禮的靈瑞塔轟然倒下,1992年,極具不屈不撓精神的寧德人,在塔山上重新建塔,歷時10年建成,命名如意塔。過去,寶塔與青山共同見證了寧德縣城的滄海桑田;如今,寶塔與青山依然相生相伴,共同守護著寧德一方水土。
12
南平(ping)玉屏閣
玉屏閣是一座由傳統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工藝相結合的亭閣,傲然矗立在蒼翠欲滴的玉屏山上,高度為28.5米,建筑面積1900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共6層。玉屏閣是玉屏山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它不但是玉屏山公園的制高點,也是南平市標志性建筑之一。
13
“客家之光”城標塔
“客家之光”城標塔位于三明市梅列區貴溪洋新區城市文化廣場,建于2012年。城市文化廣場是由客家博物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和會議中心組成的建筑群,三者中心建有醒目的“客家之光”城標塔。“客家之光”城標塔分塔尖、塔身、塔底,塔高五十米,底座為直徑八米圓形,塔身中間最細處直徑二米,最高處直徑八米,是三明最高的地標塔,大家都親切稱呼她為“小蠻腰”。

福建十大(da)地標(biao)建筑(zhu)排(pai)行(xing)榜(bang),MAigoo小(xiao)編主要依據(ju)地區知名(ming)的古(gu)代(dai)、現代(dai)等有代(dai)表性的建筑(zhu)物進行(xing)選(xuan)擇,通過建筑(zhu)在相關(guan)網(wang)絡旅游平(ping)臺(tai)(攜程(cheng)、去(qu)哪兒、途牛(niu)、飛豬、同程(cheng))的口(kou)碑評價,公眾知名(ming)度(du),網(wang)絡關(guan)注指(zhi)數等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lian)網(wang)相關(guan)排(pai)行(xing)榜(bang)/榜(bang)單進行(xing)推薦,僅(jin)供參考,如(ru)有疑(yi)問,歡迎(ying)在末尾評論/批評指(zhi)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zhu)冊(ce)用戶提供信(xin)息存(cun)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用戶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代(dai)表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suo)有,如有侵(qin)權(quan)、虛假(jia)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ren)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di)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文字、圖片(pian)、圖表、著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商(shang)業(ye)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ke)不(bu)得抄襲(xi)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300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7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58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767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