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lei)
登錄 |    

寶雞十大著名寺廟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旅行人生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法門寺
寶雞市法門寺佛文化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依托法門古寺而建,占地約1300畝,由臺灣著名建筑設計大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法門寺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至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景區里的山門廣場、佛光大道、法門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眾多藝術佛像、園林雕塑小品等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學、政治、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
02
法華(hua)寺(陜西(xi)省(sheng)寶雞市)
法華寺位于岐山縣國有崛山林場中心西崛山(蒲村鎮崛山村北),依托歷史淵源極深的“崛山名剎”建設是一個集森林景觀、佛教文化為一體的森林公園。環境優美,生物種類繁多,東、西崛山龍風相望,挺拔峻秀,古洞奇石各異:有國內首次記載的大地震遺跡“地域殊深的佛教文化,為人們提供了游覽、休閑和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理想之地。寺內有佛像百尊,有朝佛殿、梳妝樓、大佛洞、臥佛洞、天王殿、韋馱殿、伽藍殿、香山殿和講經堂等建筑。
03
臥龍(long)禪(chan)寺(陜(shan)西(xi)省寶(bao)雞市)
臥龍寺在今寶雞金臺區陳倉鎮龍豐村境內,距寶雞東郊10公里處,隴海鐵路以北。原名禪靜寺。唐玄宗入蜀曾住宿于此,便賜名臥龍寺。臥龍寺不僅僅是地名和單位的代名,它依然矗立在古陳倉——寶雞。其古樸典雅,氣宇軒昂,雕梁畫棟,優美清靜。寺院游人較多,香火也很旺。周圍的人講,這是界如法師率僧和眾居士化緣募捐建設而成。金臺區政協原主席羅杰、寶雞書法名人宋志賢為寺院書寫牌匾。據有關人士介紹,臥龍寺不遠將實施擴建,新的規劃占地達200多畝,成為寶雞有名的旅游景點。
04
消災(zai)寺
消災寺,原名蕭臺寺,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始建于西漢,興盛于隋唐,位于陜西省鳳縣北岸的豆積山上。豆積山奇石突兀,山勢俊俏,東瞧“蛟龍下巖,觀旭日東升,舉首入水”;西望“猛虎臥地,看夕陽西下,起身歸洞”,神似左青龍右白虎,故人們常說鳳州乃藏龍臥虎之地,因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祈福消災而聞名。消災寺歷代香火旺盛,影響深遠。
05
凈光寺
凈光寺始修于唐代元和十一年,重建于宋元祐二年(1087),至今已有逾千年的歷史,原址位于眉縣平陽街中段,縣人民政府院內機關食堂北,舊時有前、中、后三座大殿,西側有僧人禪房數間,東院古樹參天,香火繚繞,朝佛弟子終年絡繹不絕。1993年2月易地重建,遷于縣城美陽街中段南側86號。寺內最珍貴的遺存有2處:一為凈光寺七級浮屠,歷經千年風雨,仍巍然屹立,是歷史的有力見證,二為豎立在院中的六棱漢白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06
禪龍寺
禪龍寺地處周秦文化的發祥地寶雞。據史志記載,東周時期在此修“善龍寺”一座,據省志記載,唐時該寺有一石佛遠近聞名,以石佛著稱,后更名為“禪龍寺”,禪龍寺興盛于隋唐,為皇家寺院,鼎盛時占地百余畝,常駐僧人近百人。殿堂、僧房鱗次櫛比,蔚為壯觀。后遭戰亂,毀于明末,清康熙年間進行過修葺。現已建成三圣殿、文殊殿、普賢殿、鐘鼓樓、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占地面積六十二畝,布局合理,錯落有致,殿堂莊嚴雄偉,雕塑栩栩如生,為十方大眾呈現一座清凈莊嚴的修持道場。
07
靈山凈慧寺
凈慧寺位于鳳翔區城西15公里之靈鷲山,古名九頂蓮花山,以先秦穆公狩獵于此見靈鷲鳥而始名,簡稱靈山。凈慧寺居靈山之顛。建于公元(唐德宗二年),廟貌巍然,雕梁畫棟,建筑輝煌,佛像莊嚴,為十方常住。歷經宋、元、明、清,滄桑之變,毀而重修。分接引、睡佛、鐵佛、五佛等四院。殿內佛像全身端嚴,菩薩羅漢、雕塑美觀,金剛力士、千姿百態,各表法儀。靈山之顛建有觀音殿,飛檐斗角,精巧玲攏。1983年以來由持戒、宏智法師予以重建,現有鐵佛殿、玉佛殿、睡佛殿、接引殿等建筑。
08
燃(ran)燈寺(陜西省寶(bao)雞市)
燃燈寺是陜西寶雞天臺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南依饅頭山,北臨馬營街,東西分別與東溝河、洙浴河毗鄰,加上又距渭水咫尺之遙,這里稱得上是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燃燈寺,古稱少祖山,因佛之鼻祖燃燈佛在此圓寂而得名,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天臺山的佛教寺院。相傳,燃燈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自宋朝大至年間,塑造諸神金身,多年以來,善男信女,香火不絕。以后歷朝歷代,皆有翻修,且屢次有增添,至清代,寺廟及亭臺樓閣共達十七間,分布于山嶺之上,形成一個氣勢恢宏的古建筑群。
09
大明寺(陜(shan)西省寶雞市)
大明寺位于陜西省扶風縣段家鎮,前身為福蔭寺,始建于隋大業元年(605年),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歷中。明洪武、清乾隆和道光年間,福蔭寺曾三次重修和補修,多次興盛,較以前規模更大,僧人更多,計有土地一百八十余畝,極一時之勝,清末民初,戰亂四起,盜匪泛濫,福蔭寺多處殿宇被毀,僅存三間大殿、六間廂房和鐘鼓二樓,有數僧看門而已。1949年后,寺院尚有僧人住持,有土地二十余畝,殿堂、佛像、鐘、鼓齊備,但不幸毀于“文革”。
10
慈善寺(陜西(xi)省寶雞(ji)市麟(lin)游縣)
慈善寺位于麟游縣城東6公里處的漆水河岸,以隋唐時期的大規模佛像石窟而著名,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現存石窟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石窟的佛像豐滿圓潤,刀法洗練,代表了隋唐時期佛造像的較高藝術水平,是隋唐時期佛教造像的典范。它的建筑和雕刻樣式曾是當時建造石窟的范本,因而保存下來的洞窟及雕刻十分珍貴。
加載更多(duo)

寶雞十(shi)大寺廟排(pai)行(xing)榜,主要依據關部門(men)公(gong)布的(de)旅(lv)游(you)景(jing)區(qu)等級劃分或景(jing)點榮譽稱(cheng)號,并(bing)通(tong)過對比(bi)寶雞寺廟的(de)歷史(shi)文化、地位、建(jian)筑特點、建(jian)造時間、藝(yi)術(shu)特色等因素進行(xing)篩(shai)選,結合寺廟在各大相關平臺網站 (攜程、去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百(bai)度)的(de)口碑評價,公(gong)眾知(zhi)名度, 網絡關注指數(shu)等情況,并(bing)綜(zong)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pai)行(xing)榜/榜單進行(xing)推(tui)薦,榜單僅供參考,希望對您(nin)想要了解寶雞有(you)(you)哪些(xie)寺廟能有(you)(you)所幫助。如有(you)(you)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zhu)冊用戶提供(gong)信息存(cun)儲(chu)空(kong)間服(fu)務,非(fei)“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ben)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作(zuo)者所(suo)有,如有侵權、虛假(jia)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zai)第一時(shi)間刪除或更(geng)正(zheng)。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wei)用戶提供的商業信(xin)息等),非(fei)經許可不得(de)抄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30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9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90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848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