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包扎的目的和工具
1、目的
保護傷口,減(jian)少污染,固(gu)定敷料、藥(yao)物、骨折(zhe)位置,壓迫止血,減(jian)輕疼痛等。
2、工具
(1)卷軸繃(beng)帶或三角巾,特殊部位可(ke)用(yong)多頭帶或丁字架。
(2)無菌紗布。
(3)急救情(qing)況下(xia),如無繃帶和紗布,可用潔凈的毛巾、衣服等替代。
急救包扎方法介紹
1、卷軸繃帶基本包扎法
(1)環行包扎法:
用于繃帶開始(shi)與結(jie)束(shu)時(shi);固(gu)定帶端;包(bao)扎頸、腕、胸、腹等粗細相等部位的小傷口。
操作步驟:
①將繃帶做環行的重(zhong)疊纏繞(不少于2周)。
②下周(zhou)將上周(zhou)繃帶完(wan)全遮(zhe)蓋。
③將繃帶(dai)末端毛邊反折,用用膠(jiao)或安全別針固定,或將帶(dai)尾中間剪開分(fen)成兩頭,避開傷區打(da)結(jie)固定(以下(xia)包扎固定均按此法)。
(2)蛇形包扎法(斜繃法):
用(yong)于從一(yi)處(chu)迅速延伸到另一(yi)處(chu)作簡單固定,可用(yong)于夾板的(de)固定。
操作步驟:
①將繃帶環行纏(chan)繞二圈。
②以繃(beng)帶寬度(du)為間隔,斜(xie)行上繞互不遮蓋。
③將繃帶再次環行纏繞(rao)二圈。
④固定方法同環行包扎法。
(3)螺旋形包扎法:
用(yong)于包扎直(zhi)徑基本相同的部位如上臂、手指(zhi)、軀干、大腿等。
操作步驟:
①將繃(beng)帶(dai)環行纏(chan)繞二(er)圈。
②稍微傾斜(<30°),螺旋向上纏繞。
③每周(zhou)遮蓋(gai)上周(zhou)的1/3~1/2。
④將繃(beng)帶(dai)再次環行(xing)纏繞(rao)二圈,固定(ding)。
(4)螺旋反折包扎法(折轉法):
用(yong)于直(zhi)徑大小(xiao)不等的部(bu)位如前臂、小(xiao)腿等。
操作步驟:
①將繃帶環行纏繞二圈。
②稍微傾斜(<30°),螺旋向上纏繞。
③每周均把繃帶向(xiang)下(xia)反(fan)折(zhe),遮蓋其上周的1/3 ~1/2,反(fan)折(zhe)部位應相同,使之成(cheng)一直線。
④將繃帶再次(ci)環行纏繞(rao)二(er)圈,固(gu)定。注意不(bu)可在傷口上或骨隆突處(chu)反(fan)折。
(5)“8”字形包扎法:
用于直徑(jing)不一的部位或(huo)屈曲的關(guan)節如(ru)肘、肩、髖、膝等。
操作步驟:
①屈曲關節(jie)后在關節(jie)遠(yuan)心(xin)端環形(xing)包扎兩(liang)周。
②右(you)手將繃(beng)帶從(cong)右(you)下越過關節(jie)向左上繃(beng)扎,繞(rao)過后面,再從(cong)右(you)上(近(jin)心(xin)端)越過關節(jie)向左下繃(beng)扎,使呈“8”字形,每周覆蓋上周1/3~1/2。
③環形包扎2周固定。
(6)回返包扎法:
用(yong)于包扎沒有頂端(duan)的部位(wei)如指端(duan)、頭部、截肢殘端(duan)。
操作步驟:
①環形包扎兩周。
②右手將繃帶向上反折與環形包扎垂(chui)直,先覆(fu)蓋殘端中央,再(zai)交替覆(fu)蓋左右兩邊,左手固定住(zhu)反折部分,每(mei)周覆(fu)蓋上周1/3~1/2。
③再將繃帶(dai)反折環形包扎2周固定。
2、三角巾包扎法
三(san)角(jiao)巾(jin)的(de)大小要符合規格。打(da)結(jie)時應用(yong)外科結(jie)(方結(jie)),具有結(jie)牢(lao)靠且解開迅速的(de)優點。
(1)頭頂部包扎法:
①將三角巾底邊向上反折(zhe)約3cm。
②將(jiang)其(qi)正中部放(fang)于傷(shang)員的前額,與眉(mei)平齊,頂(ding)角拉向頭后。
③三角巾的(de)兩(liang)底角經(jing)兩(liang)耳上(shang)方,拉(la)到(dao)枕后交叉,再繞到(dao)前(qian)額(e),打結固定(ding);⑤將頂端(duan)上(shang)翻塞(sai)入。
(2)風帽式包扎法:
①將三角(jiao)巾頂(ding)角(jiao)和底邊中央各打(da)一結,即(ji)成風帽狀(zhuang)。
②將頂角結放于額前(qian),底邊結放于后腦勺下方。
③包住頭(tou)部,兩角往面部拉緊(jin)。
④兩角邊向外(wai)反(fan)折包繞下頜。
⑤拉到枕后(hou),打結固定。
(3)面部面具式包扎法:
①將(jiang)三(san)角(jiao)巾(jin)頂角(jiao)打一(yi)結,放(fang)于下頜。
②將三(san)角巾罩于面部(可在鼻(bi)孔、眼睛、口腔處各剪(jian)一小口)。
③將(jiang)左右兩角拉(la)到(dao)枕(zhen)后交叉。
④再繞到前額打結(jie)。
(4)單眼包扎法:
①將三角巾折疊成四指寬的帶狀。
②將其斜放于眼部。
③將下側(ce)較長的(de)一端經(jing)枕后繞(rao)到額前壓住上側(ce)較短(duan)的(de)一端后,再環(huan)繞(rao)頭部到健側(ce)顳。
④與翻下(xia)的另(ling)一段打結。
(5)雙眼包扎法:
①將(jiang)折疊成(cheng)四指寬的帶巾(jin)中央部先蓋住一側眼睛(jing)。
②下端從耳(er)下繞枕后(hou),經對側耳(er)上至眉間上方壓住上端,繼續繞頭部(bu)到對側耳(er)前。
③將(jiang)上端(duan)反折斜向下,蓋住另一只眼。
④再繞(rao)耳下與另一(yi)端在(zai)對側耳上打結。
(6)燕尾巾包扎單肩:
①將(jiang)三角巾折疊成燕尾狀(zhuang),大角在上,小角在下。
②把燕尾(wei)巾(jin)夾角向頸,橫(heng)放在傷側肩上大(da)角在后,小角在前。
③燕尾底邊包繞(rao)上臂部打結。
④大(da)角(jiao)經背部(bu)(bu)小(xiao)角(jiao)經胸部(bu)(bu)拉到對側腋下打結。
(7)燕尾巾包扎雙肩:
①將三角(jiao)巾(jin)折疊成燕尾狀(zhuang),兩燕尾角(jiao)等大。
②夾角朝上對準項部,燕尾披在雙肩上。
③兩(liang)燕尾角(jiao)分別經(jing)過左、右(you)肩,拉到腋下(xia)與燕尾底角(jiao)打(da)結。
(8)三角巾包扎胸部:
①將三角(jiao)巾底邊(bian)橫放在胸部,高度約在肘窩上3cm。
②頂角(jiao)越過傷側肩(jian),垂向背部。
③三角(jiao)巾(jin)的中部蓋(gai)在(zai)胸部的傷處,兩端拉(la)向背部打(da)結(jie)。
④頂(ding)角也和(he)該角一起(qi)打結。
(9)燕尾巾包扎胸部:
①將三(san)角巾折成燕尾(wei)狀。
②在底部反折一道邊。
③橫放于胸部,兩角向上,分放于兩肩上并拉到頸后打結。
④將底(di)部頂角(jiao)帶子繞到對側腋(ye)下(xia)與另一底(di)角(jiao)打結。
(10)三角巾包扎腹部:
①三角巾頂角朝(chao)下,底邊橫放于(yu)臍部。
②拉緊(jin)底角(jiao)至(zhi)腰部打結。
③頂角經會(hui)陰拉(la)至臀上方,同底(di)角余頭打結。
(11)三角巾包扎上肢:
①將三(san)角(jiao)巾(jin)一底(di)角(jiao)打結后套在傷(shang)側手上,結之余頭(tou)留長些備用;另一底(di)角(jiao)沿手臂后側拉到對側肩上。
②頂角包裹傷肢。
③前(qian)臂屈至(zhi)胸(xiong)前(qian),拉緊兩底角打結。
(12)三角巾包扎手部:
①手(shou)(shou)指對(dui)著三角巾的頂角,將手(shou)(shou)平放于三角巾中央,底(di)邊位于腕部。
②將頂角提起放于手背上。
③拉兩底角在手背部(bu)交叉,再(zai)繞回腕部(bu)。
④與掌側或(huo)背側打結。
注:足的包扎與(yu)手相同
(13)三角巾包扎小腿和足部:
①將(jiang)腳放在三角巾近一底(di)邊的一側。
②提起較長一(yi)側的巾腰包裹小腿(tui)打結。
③在用另一邊底角(jiao)包足,繞腳腕打結與踝(huai)關節處。
急救包扎注意事項
1、包扎傷(shang)口(kou)時,先簡單清創再包扎。手及(ji)贓物不(bu)要(yao)(yao)觸及(ji)傷(shang)口(kou),不(bu)要(yao)(yao)用水(shui)沖洗傷(shang)口(kou)(除(chu)化(hua)學傷(shang)外),突出(chu)體(ti)腔外的內臟不(bu)要(yao)(yao)回納,傷(shang)口(kou)內異物不(bu)要(yao)(yao)隨(sui)意取出(chu)。
2、包扎時(shi)要牢靠(kao)、松(song)緊要適宜。
3、包(bao)扎時要(yao)使病(bing)人舒適。用胸帶要(yao)注意(yi)呼(hu)吸,包(bao)扎肢(zhi)體(ti)要(yao)注意(yi)保持功能(neng)位。皮膚皺褶處骨隆突處應用棉墊或紗布等作襯墊,需(xu)要(yao)抬高肢(zhi)體(ti)時,應給(gei)適當的扶托物。
4、包(bao)扎(zha)方向從(cong)遠心(xin)端向近心(xin)端包(bao)扎(zha),要將指(趾)短外(wai)露,以便觀察血運情況。繃帶固(gu)定(ding)時結應放在(zai)肢體的(de)外(wai)側(ce)面,忌在(zai)傷口上、骨隆(long)突處或易于受壓的(de)部位打結。
5、解除繃帶時,先解開固定結(jie)或取下膠布,然后以(yi)兩手互相傳遞松解。緊急時或繃帶已被傷口(kou)分泌物浸透干(gan)涸時,可用剪(jian)刀剪(jian)開。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