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lv)援助是(shi)(shi)指(zhi)由政府設立的(de)(de)法律(lv)援助機(ji)構組織法律(lv)援助的(de)(de)律(lv)師,為經(jing)濟困難(nan)或(huo)特(te)殊案件(jian)的(de)(de)人(ren)(ren)給予無償(chang)提(ti)供法律(lv)服務的(de)(de)一項(xiang)法律(lv)保障制度。 特(te)殊案件(jian)是(shi)(shi)指(zhi)依(yi)照《中華(hua)人(ren)(ren)民(min)共(gong)和國刑事訴訟法》第(di)三十四(si)條的(de)(de)規(gui)定,刑事案件(jian)的(de)(de)被(bei)告(gao)人(ren)(ren)是(shi)(shi)盲、聾、啞或(huo)者(zhe)未成年人(ren)(ren)沒有委托(tuo)辯護(hu)人(ren)(ren)的(de)(de),或(huo)者(zhe)被(bei)告(gao)人(ren)(ren)可能被(bei)判處死刑而(er)沒有委托(tuo)辯護(hu)人(ren)(ren)的(de)(de),應當獲得法律(lv)援助。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qing)求國家賠償的;
2、請(qing)求給予社(she)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huo)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fei)、撫(fu)養費(fei)、扶養費(fei)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yi)勇為行(xing)為產生的(de)民事權益的(de)。
第二、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1、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2、公訴案件中的(de)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shu),自案件移(yi)送審查起訴之日(ri)起,因經濟困難(nan)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de);
3、自(zi)訴(su)案件的自(zi)訴(su)人(ren)(ren)及其法(fa)定代理(li)人(ren)(ren),自(zi)案件被人(ren)(ren)民法(fa)院受理(li)之日起,因經濟(ji)困難沒有委托訴(su)訟代理(li)人(ren)(ren)的。
第三、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另外,申請法律援助的程序是這樣的,要到其戶籍所在地或工作單位住所地的市、縣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申請。申請人應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如下證明:
1、由(you)民政(zheng)部(bu)門出具(ju)的申請人經濟情況的證(zheng)明或由(you)居委會、村委會出具(ju)的有關生(sheng)活情況的證(zheng)明;
2、由申請人及(ji)其配偶單位(wei)出(chu)具的申請人及(ji)其配偶的收入證明(ming)和下崗證明(ming);
3、由殘疾人聯合會頒發的(de)有關殘疾證書復印件;
4、身(shen)份證復(fu)印件;
5、有關代理權資格的證明;
6、有關案(an)件書面(mian)(mian)材料或法院立案(an)的書面(mian)(mian)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