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從農諺俗語來預測2020年降水、極端天氣及病蟲害 農民要做好以下準備!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長河縱覽 上傳提供 2021-03-11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摘要:諺語類似成語,但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而農村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諺語,它們有關于天氣的、有關于種莊稼的。這么多的諺語都是于農民朋友們的充分經驗和自己的經歷,這些是農民們的智慧,應該被的人和傳承。農村流傳著的諺語,能夠預測一年之內的莊稼收成,非常準確。

2020諺語降水預測

大家都知道,民(min)間有龍多(duo)不治(zhi)水的(de)說法,傳說龍王爺是(shi)管雨的(de)神(shen)。民(min)間認(ren)為“五龍治(zhi)水”就是(shi)風(feng)調雨順的(de)一年,這(zhe)樣東南(nan)西北中都有神(shen)龍,各(ge)司其職(zhi)。而龍少了就會發大水,而龍多(duo)了則會出現(xian)旱情。

而天(tian)氣(qi)的變化情(qing)況(kuang)如何,對農業(ye)的影響是(shi)非常大的,那么(me)2020年的天(tian)氣(qi)如何呢?是(shi)干(gan)旱(han)還是(shi)水(shui)澇?

2020年第一個出現辰日是在初二,因此當年就是二龍治水,根據灶馬頭看年景,當年的雨水會偏多。冬至作為24節氣中第一個(ge)被確定的(de)(de)節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de)(de),在(zai)民間還流傳著很多通過(guo)冬至節氣當天的(de)(de)冷暖、風(feng)、霜、雨、雪來預示未來天氣的(de)(de)俗語(yu)。

冬至打霜來年旱

俗語的意思是(shi)說(shuo)(shuo)在冬至節氣當天(tian)早上如果(guo)是(shi)有(you)(you)霜,也就(jiu)是(shi)說(shuo)(shuo)當天(tian)是(shi)大晴天(tian),那么(me)在來年(nian)的時(shi)候雨水就(jiu)比較少,很(hen)有(you)(you)可能會出(chu)現旱情。

冬至無雨一冬晴(皖、魯、川)

其(qi)意(yi)思是指冬至節氣當天如果不下雨(yu),那(nei)整個(ge)冬季就會以晴天為主,降水、降雪(xue)的情況就比較(jiao)少了(le)。

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這句俗語的(de)意思是(shi)(shi)說,來年雨(yu)水的(de)多(duo)少,是(shi)(shi)在冬(dong)至(zhi)(zhi)節(jie)氣(qi)當(dang)天(tian)就有所體現的(de)。如果(guo)冬(dong)至(zhi)(zhi)節(jie)氣(qi)當(dang)天(tian)降雨(yu),那來年雨(yu)水充足。而冬(dong)至(zhi)(zhi)節(jie)氣(qi)當(dang)天(tian)是(shi)(shi)晴天(tian),那么來年的(de)雨(yu)水就比較少了。

冬至西北風,來年(nian)干一春(chun)(晉)

如果冬至當天刮的是西北(bei)風,那預示(shi)著來年春季的雨水(shui)比較少。

2020諺語預測極端天氣

2020年(nian)有沒有極端(duan)天氣"厄(e)爾尼諾"?最新預(yu)測(ce)!國際科學家團隊預(yu)測(ce),在2020年(nian)發生厄(e)爾尼諾現(xian)象的(de)(de)概率(lv)又(you)提(ti)升(sheng)了,可(ke)能性達(da)到了80%。到時候(hou)赤道太(tai)平洋中東部地區(qu)的(de)(de)海面溫度將大(da)大(da)高于(yu)正常水平。這說明什么問題,2020年(nian)的(de)(de)氣候(hou)大(da)變(bian)可(ke)能又(you)會出現(xian),雖然這個可(ke)能性不太(tai)大(da),但是既然預(yu)測(ce)出來了,說明氣候(hou)的(de)(de)變(bian)化還(huan)是存在的(de)(de)。

一般(ban)情況來(lai)說,厄爾尼諾是隔一段時間才可(ke)能出現,不知(zhi)道這次科學家預測準確(que)沒(mei),是否會打(da)破常(chang)規(gui)性的(de)規(gui)律。

如果結(jie)合科學家說的(de),全球(qiu)變暖持續增(zeng)強(qiang),未來厄爾尼諾現(xian)象(xiang)的(de)強(qiang)度(du)和頻(pin)率可(ke)能(neng)都會(hui)增(zeng)加,那就是可(ke)能(neng)性(xing)就偏大了。

如果(guo)2020年(nian)厄爾尼諾出現,從2019年(nian)的(de)情況大家(jia)都可以看出來(lai),又是一(yi)個(ge)不(bu)好的(de)情況,別說什么雨(yu)多(duo)雨(yu)少的(de)問題,一(yi)般都是一(yi)下雨(yu)持(chi)續性(xing)(xing)的(de)下,一(yi)天晴持(chi)續性(xing)(xing)的(de)天晴,同(tong)時也分布(bu)不(bu)均勻,這可能就(jiu)是一(yi)個(ge)基本性(xing)(xing)的(de)規律性(xing)(xing)。

2020病蟲害預測

預(yu)計(ji)2020年(nian)我(wo)國(guo)農(nong)作物重大(da)病蟲害總體(ti)將偏重發生(sheng),重于2019年(nian),累計(ji)發生(sheng)面(mian)積約45億畝次。

小麥赤霉(mei)病(bing)、水稻(dao)(dao)“兩(liang)遷”害蟲重(zhong)發風險高(gao);水稻(dao)(dao)紋枯病(bing)、小麥蚜蟲、二(er)化螟、玉(yu)米(mi)(mi)螟發生范圍廣(guang),為害程(cheng)度重(zhong);小麥條銹病(bing)、玉(yu)米(mi)(mi)大斑病(bing)、馬(ma)鈴薯晚疫(yi)病(bing)、稻(dao)(dao)瘟病(bing)、黏蟲、棉鈴蟲等在部(bu)分(fen)地區偏重(zhong)發生;草地螟在東北局(ju)部(bu)地區可(ke)能出現高(gao)密(mi)度點片(pian)。

水稻重大病蟲

①稻飛虱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稻(dao)飛(fei)虱是水(shui)稻(dao)上重(zhong)要(yao)的遷(qian)飛(fei)性害蟲,2012年(nian)以(yi)來,經(jing)有效治理,該蟲發生(sheng)總體趨于平穩;2019年(nian)受境外蟲源偏(pian)多(duo)影響,稻(dao)飛(fei)虱遷(qian)入蟲量高,為(wei)害呈回升(sheng)態勢。預計2020年(nian)稻(dao)飛(fei)虱在(zai)華南(nan)、江南(nan)、長江中下游和西南(nan)東部(bu)稻(dao)區(qu)偏(pian)重(zhong)發生(sheng),其他稻(dao)區(qu)中等(deng)發生(sheng)。

②二化螟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近年(nian)來(lai),二化(hua)螟在南(nan)方稻(dao)區呈(cheng)明顯回升態勢。預計2020年(nian)二化(hua)螟在西南(nan)東北部、江南(nan)和長江中游(you)大(da)部稻(dao)區偏重發生(sheng),部分稻(dao)區大(da)發生(sheng)。

③水稻紋枯病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水稻紋枯病是水稻上一種常發(fa)性(xing)病害,近年來發(fa)生(sheng)(sheng)總體平穩(wen)。預計2020年水稻(dao)紋枯病總體偏重(zhong)發(fa)生(sheng)(sheng),其(qi)中南(nan)方稻(dao)區大(da)部為偏重(zhong)發(fa)生(sheng)(sheng),東北(bei)大(da)部、江淮、西南(nan)南(nan)部中等發(fa)生(sheng)(sheng)。

小麥病蟲害預測

小(xiao)麥(mai)(mai)赤霉病(bing)(bing)、水稻“兩(liang)遷(qian)”害蟲(chong)重發風險(xian)高(gao);水稻紋(wen)枯病(bing)(bing)、小(xiao)麥(mai)(mai)蚜蟲(chong)、二化螟、玉(yu)米螟發生(sheng)范(fan)圍廣,為害程度(du)(du)重;小(xiao)麥(mai)(mai)條(tiao)銹病(bing)(bing)、玉(yu)米大斑病(bing)(bing)、馬鈴(ling)薯晚(wan)疫病(bing)(bing)、稻瘟(wen)病(bing)(bing)、黏蟲(chong)、棉鈴(ling)蟲(chong)等在部分地區(qu)偏重發生(sheng);草(cao)地螟在東北局部地區(qu)可能出現高(gao)密度(du)(du)點片。

①小麥赤霉病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小麥赤霉病是典型的氣候型流行性病害。由于氣候變化,近年來重發頻率上升,發生范圍北抬西擴,2011—2019年平均發生面積超過7500萬畝。預計2020年小(xiao)麥赤(chi)霉病在長(chang)江中下游、江淮(huai)和黃淮(huai)南部麥區偏(pian)重流行風險高(gao)。

②小麥條銹病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小麥條銹病是一種大區流行性病害。經綜合治理,近10年來該病發生比較平穩,年均發生面積3500萬畝。據各地監測,甘肅、陜西等地秋苗發生范圍廣、時間早、菌量大,河南南部等地冬前已見病。預計2020年小麥(mai)條銹病總(zong)體中等(deng)發生,甘(gan)肅南部、四川(chuan)沿江河流域(yu)、漢水流域(yu)、黃(huang)淮南部等(deng)麥(mai)區局部呈偏重流行態(tai)勢(shi)。

③小麥蚜蟲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穗期蚜蟲是影響小麥產量形成的重要害蟲,近年來在黃淮海大部麥區呈偏重發生態勢,2011—2019年平均發生面積2.35億畝,是小麥生產上最重要的害蟲。預計2020年小(xiao)麥穗(sui)期蚜(ya)蟲總體偏重發生,其中山東(dong)、河北(bei)局(ju)地大發生。

玉米病蟲害預測

2020年是草地貪夜蛾發生危害的關鍵一年。秋季草地貪夜蛾為害多種植物,部分地區蟲口數量較高;周邊蟲害發生(sheng)國(guo)家(jia)多(duo),蟲源面(mian)積(ji)大;南(nan)(nan)方(fang)(fang)作物種植方(fang)(fang)式對草地貪夜(ye)蛾發生(sheng)為(wei)害(hai)有(you)利;我國(guo)熱帶和(he)南(nan)(nan)亞熱帶存在蟲害(hai)越冬區。

①玉米黏蟲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黏蟲是一種遷飛性害蟲,近10年平均發生面積為5700萬畝,2012年三代黏蟲在北方曾大發生。近年來,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玉米產區局地出現高密度點片發生。預計2020年(nian)二、三代(dai)粘蟲在東(dong)北、華北、西(xi)北、黃(huang)淮(huai)、西(xi)南(nan)局(ju)部地區(qu)中(zhong)等,部分地區(qu)會出現高(gao)密度集中(zhong)為(wei)害。

②玉米螟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玉米螟是玉米上常發的鉆蛀性害蟲,近年來平均發生面積為2.8億畝,近幾年冬后基數逐年下降,發生面積也呈逐漸下降的趨勢。預計2020年玉米螟總體中(zhong)等發(fa)生(sheng)(sheng),在東北大部、黃淮和(he)新疆局部偏(pian)重發(fa)生(sheng)(sheng),其他地(di)區(qu)偏(pian)輕發(fa)生(sheng)(sheng)。

③玉米大斑病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長河縱覽"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玉米大斑病是一種流行性病害,近年來平均發生面積為6750萬畝,發生比較普遍,局部危害重。預計2020年玉(yu)米大(da)斑病(bing)在(zai)東北、華北、西(xi)南(nan)大(da)部中(zhong)等發生(sheng),高感品種在(zai)部分產區將(jiang)偏重發生(sheng)。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信(xin)(xin)息存儲空(kong)間(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de)文章/文字(zi)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傳,不(bu)(bu)代表本站觀點,更不(bu)(bu)表示本站支(zhi)持購買和交易,本站對網頁中內容的(de)合法性、準確性、真實性、適用(yong)性、安全性等概(gai)不(bu)(bu)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you),如(ru)有(you)侵權、虛(xu)假信(xin)(xin)息、錯誤信(xin)(xin)息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xi)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一時間(jian)刪(shan)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6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20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751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