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畢業(ye)于北京大學歷史系(xi)考古(gu)學專業(ye),同年9月(yue)到(dao)敦煌文物(wu)研究所(suo)。
1977年任副所長。
1984年8月任(ren)敦煌研究院(yuan)副院(yuan)長。
1988年任副研究員。
1994年任研究員。
1995年為蘭(lan)州大學兼職(zhi)教(jiao)授。
1998年為蘭州大學敦煌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98年4月任(ren)敦煌研究(jiu)院院長。
1999年被聘為教(jiao)育部人文、社會(hui)科學(xue)重(zhong)點研究基(ji)地蘭州大學(xue)敦(dun)煌(huang)研究所(suo)名譽所(suo)長、學(xue)術委員會(hui)副(fu)主任。兼任中國敦(dun)煌(huang)吐魯番學(xue)會(hui)副(fu)會(hui)長。
2015年1月(yue)起任敦煌研究院(yuan)名譽院(yuan)長。
40余年來,樊錦詩潛(qian)心于(yu)石(shi)(shi)窟(ku)考古研究工(gong)作。她運用考古類(lei)型(xing)學的方(fang)法,完成(cheng)了敦煌(huang)莫高(gao)窟(ku)北朝(chao)、隋(sui)及唐代(dai)前期(qi)的分期(qi)斷代(dai),成(cheng)為學術界公(gong)認的敦煌(huang)石(shi)(shi)窟(ku)分期(qi)排年成(cheng)果。她撰寫(xie)的《敦煌(huang)石(shi)(shi)窟(ku)研究百(bai)(bai)年回顧與瞻望》,是對20世紀敦煌(huang)石(shi)(shi)窟(ku)研究的總結和思考。由(you)她主編,香港商務印(yin)書館出版的26卷大型(xing)叢書《敦煌(huang)石(shi)(shi)窟(ku)全集》則是百(bai)(bai)年敦煌(huang)石(shi)(shi)窟(ku)研究的集中(zhong)展(zhan)示(shi)。
1985年,獲全國優秀邊陲兒女銀質獎章。
1986年,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87年,被選為中國(guo)共產(chan)黨第十三次全國(guo)代表大會代表。
1991年,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2年(nian),享受國務院頒發(fa)的(de)政府(fu)特殊(shu)津貼。
1993年起,任(ren)全國(guo)政協第(di)八、九、十屆委員(yuan)。
2002年,被中共中央組織(zhi)部(bu)(bu)、宣傳(chuan)部(bu)(bu)、人事部(bu)(bu)、科(ke)技(ji)部(bu)(bu)四部(bu)(bu)委授予“全國杰出專業技(ji)術人才”稱號。
2004年,當選(xuan)(xuan)由(you)《人物》雜志(zhi)等單位組(zu)織評選(xuan)(xuan)的“2004年最深刻影(ying)響中國(guo)的文化人物”。
2005年(nian),被國(guo)務院(yuan)授予“全(quan)國(guo)先進(jin)工作者”榮譽稱號。
2007年,被甘肅省婦聯授予“三(san)八紅旗手”稱號(hao)。
2009年(nian),在中央宣傳部(bu)、中央組織部(bu)等11個部(bu)門聯(lian)合組織開展評選“100位(wei)為新中國(guo)(guo)成(cheng)立(li)作出(chu)突出(chu)貢獻(xian)的英雄模范(fan)人物和100位(wei)新中國(guo)(guo)成(cheng)立(li)以來感(gan)動中國(guo)(guo)人物”活(huo)動中,被(bei)評為“100位(wei)新中國(guo)(guo)成(cheng)立(li)以來感(gan)動中國(guo)(guo)人物”。
2013年(nian),榮(rong)獲(huo)中國(guo)公民道德最高獎“雷鋒獎” 。
2018年11月,入選100名改革開(kai)放杰出貢獻對象。
2018年12月18日,黨中(zhong)央、國務院授予樊錦(jin)詩同志改(gai)(gai)革先鋒稱(cheng)號,頒授改(gai)(gai)革先鋒獎章,并獲評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
2019年(nian)8月,獲得第四屆(jie)“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正能(neng)量(liang)獎。
2019年8月27日,公示為國家榮(rong)譽稱號建(jian)議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