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07月,畢業于(yu)位于(yu)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xue)(xue)(1949年更(geng)名南京大學(xue)(xue))理學(xue)(xue)院地質系,獲得學(xue)(xue)士(shi)學(xue)(xue)位。
1945年,從國立中央大(da)學(1949年更(geng)名南京大(da)學)畢業后進(jin)入甘(gan)肅油礦局玉(yu)門油田(tian)地質室擔任實習員(yuan)、工務員(yuan)。
1946年,調任(ren)上海中國石油總公(gong)司勘(kan)探室助理地質師。
1950年04月,從(cong)上海中國石油總(zong)公司(si)勘探室調往(wang)陜北石油勘探大隊,擔(dan)任第(di)二地質(zhi)隊隊長。
1953年02月,被調到延長油(you)礦擔任(ren)主任(ren)地質師兼地質室(shi)主任(ren),專職搞采油(you)地質工(gong)作(zuo)。
1954年09月,被調往玉門礦(kuang)務局工(gong)作,歷任玉門油(you)田(tian)總地(di)(di)質(zhi)(zhi)師(shi),四川川中油(you)田(tian)總地(di)(di)質(zhi)(zhi)師(shi),大慶(qing)油(you)田(tian)會戰指(zhi)揮(hui)(hui)部地(di)(di)質(zhi)(zhi)所(suo)副(fu)指(zhi)揮(hui)(hui),勝(sheng)利油(you)田(tian)地(di)(di)質(zhi)(zhi)指(zhi)揮(hui)(hui)所(suo)副(fu)指(zhi)揮(hui)(hui),大港油(you)田(tian)、任丘油(you)田(tian)地(di)(di)質(zhi)(zhi)研究所(suo)主(zhu)任地(di)(di)質(zhi)(zhi)師(shi)。
1959年 - 1963年,參加大(da)慶會戰(zhan),是大(da)慶油田的發現人之一。
1984年起,擔任(ren)(ren)全國(guo)石(shi)油天然氣儲(chu)量委員會(hui)副主任(ren)(ren)。
1996年(nian),當選中國科(ke)學院學部第三屆主席團成員(yuan)。
1991年(nian),當(dang)選為中(zhong)國科學(xue)院學(xue)部委員(院士)。
1994年,美國石油(you)地質學家協會“杰出成(cheng)就獎(jiang)章(zhang)”,并當選為(wei)榮譽會員(yuan)。
2001年,當選(xuan)為第三世界(jie)科學院院士。
2010年,榮獲“陳嘉庚地球科學獎”。
1982年,研究(jiu)項目《大慶(qing)油田(tian)發現(xian)過程中的地球科(ke)學工作》榮獲“國(guo)家(jia)自(zi)然科(ke)學獎一等獎”。
1985年,研究項目《大慶油田高產(chan)穩產(chan)的注水開發技(ji)術》榮獲“國家科(ke)學(xue)技(ji)術進步獎特(te)等獎”。
1985年,研(yan)究項目《渤海灣盆地(di)復式油氣集聚(ju)(區(qu))帶(dai)的理論和實踐——以濟陽(yang)等(deng)拗陷復雜斷塊油田的勘探開發(fa)為例》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jiang)特(te)等(deng)獎(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