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從天津市南開中學(xue)(xue)畢業,放棄保(bao)送南開大學(xue)(xue)或(huo)燕京(jing)大學(xue)(xue)化學(xue)(xue)系的機會,以第一(yi)志愿考進(jin)清華大學(xue)(xue)地質系。
1952年(nian),由(you)于中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所在的清(qing)華大學地(di)質(zhi)(zhi)系并(bing)入新成立的北京地(di)質(zhi)(zhi)學院(現中國地(di)質(zhi)(zhi)大學)。
1953年,從北京地質(zhi)學(xue)(xue)院(現中國地質(zhi)大(da)學(xue)(xue))畢業(ye),獲(huo)得學(xue)(xue)士學(xue)(xue)位。
畢(bi)業后,主動申請去大西北,被分配到甘肅白銀(yin)廠地質(zhi)部641地質(zhi)隊,擔(dan)任白銀(yin)廠折(zhe)腰(yao)山礦(kuang)區(qu)(qu)區(qu)(qu)長。
1954年,被641隊(dui)薦舉,參加(jia)北京地質學院(yuan)研(yan)究生考試。六門功課(ke)全部通過后,成(cheng)為北京地質學院(yuan)研(yan)究生,師從蘇(su)聯專(zhuan)家拉爾欽(qin)科教授。
1956年,從北京地(di)質學(xue)(xue)院(現中國地(di)質大學(xue)(xue))巖石學(xue)(xue)專業研究生(sheng)畢業,獲得(de)碩士學(xue)(xue)位(wei)。
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yuan)院(yuan)士。
1986年(nian),被評為(wei)“國(guo)家(jia)有突出貢獻中青年(nian)專家(jia)”。
1989年,榮獲第一(yi)屆“李四光(guang)地質科學獎”。
1996年(nian),榮獲“地質期(qi)潘迪亞羅夫獎”。
1997年,被評為“全國(guo)優(you)秀(xiu)科(ke)技工(gong)作者”。
2013年10月,榮獲第一屆“中國沉積學成就獎”。
1989年(nian)12月,擔(dan)任四川(chuan)省地質學會第(di)四屆副理事長(chang)。
1996年11月 - 2002年06月,擔任第五屆四川省科(ke)(ke)學(xue)技術(shu)協會(hui)主席,全(quan)球沉積地質計(ji)劃中(zhong)國委員會(hui)主席,成都理(li)工大(da)學(xue)名(ming)譽校長,西南科(ke)(ke)技大(da)學(xue)城建學(xue)院(yuan)(yuan)(yuan)院(yuan)(yuan)(yuan)長,西南交(jiao)通大(da)學(xue)雙聘院(yuan)(yuan)(yuan)士,山東科(ke)(ke)技大(da)學(xue)教授、博(bo)士生(sheng)導師,中(zhong)國地質學(xue)會(hui)常務理(li)事,中(zhong)國科(ke)(ke)學(xue)院(yuan)(yuan)(yuan)地學(xue)部(bu)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