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登(deng)(deng)海(hai),男(nan),1949年(nian)9月生,山(shan)東(dong)萊(lai)州市人,中共黨員,研究員,中青(qing)年(nian)有突出貢獻專家(jia),山(shan)東(dong)登(deng)(deng)海(hai)種業(ye)股份有限公司(si)董(dong)事長、山(shan)東(dong)登(deng)(deng)海(hai)先鋒種業(ye)有限公司(si)董(dong)事長,國家(jia)玉米工程技術(shu)研究中心(山(shan)東(dong))主任。
李登海作為(wei)農民發(fa)明家,被稱為(wei)“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mi)之父(fu)”,使他與“雜交水稻(dao)之父(fu)”袁隆平(ping)齊名,共享“南袁北(bei)李”的(de)(de)美譽。30多年間,先后(hou)選(xuan)育玉米(mi)高產新品種(zhong)80多個(ge),6次開(kai)創和刷新了(le)中國夏(xia)玉米(mi)的(de)(de)高產紀錄(lu)。他主(zhu)持選(xuan)育的(de)(de)“掖單”系列玉米(mi)新品種(zhong),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李(li)登海作為第一完成人,獲(huo)(huo)得(de)29項(xiang)植(zhi)物新品種權(quan)。2002年以(yi)來又(you)獲(huo)(huo)得(de)6項(xiang)國(guo)(guo)家發明專利(li)。2005年以(yi)來又(you)獲(huo)(huo)得(de)煙臺市、山東省(sheng)科技進步一等(deng)獎各一次(ci);2008年分別獲(huo)(huo)得(de)農業部第二屆(jie)中華英(ying)才獎和第十屆(jie)中國(guo)(guo)專利(li)優秀獎。
人物生平
1988年開始,向全國育種(zhong)單位無償發(fa)放自育緊湊(cou)型(xing)優良(liang)玉米自交(jiao)系26個(ge),推動了(le)中國玉米育種(zhong)事業(ye)的(de)發(fa)展。
1996年成(cheng)立李登海青年科技基金,發放獎金10萬元。
2000年(nian)資助(zhu)開展“登海杯”萊(lai)州十大杰出(chu)青(qing)年(nian)評選活動,迄(qi)今已進行了8屆(jie)。
2007年(nian)捐贈萊(lai)州市慈善總會(hui)現金20萬元用于社會(hui)公益事業。
2008年為支持(chi)四(si)川災后重建,捐贈現金130萬元和價值(zhi)180萬元的玉(yu)米(mi)良種。
李登海長期致力于玉(yu)(yu)米(mi)(mi)(mi)(mi)育種(zhong)和(he)高(gao)產(chan)栽培研(yan)究,連續30年(nian)在海南搞加代育種(zhong),研(yan)究的玉(yu)(yu)米(mi)(mi)(mi)(mi)品(pin)種(zhong)7次刷新(xin)中國(guo)夏玉(yu)(yu)米(mi)(mi)(mi)(mi)高(gao)產(chan)記(ji)(ji)錄,2005年(nian)創畝產(chan)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yu)(yu)米(mi)(mi)(mi)(mi)高(gao)產(chan)記(ji)(ji)錄并保持至今。他(ta)開創了中國(guo)緊湊(cou)型玉(yu)(yu)米(mi)(mi)(mi)(mi)育種(zhong)先河(he),有52個品(pin)種(zhong)通過國(guo)家和(he)有關省(sheng)市審定,獲得44項(xiang)植物新(xin)品(pin)種(zhong)權和(he)10項(xiang)專利,被譽為(wei)“中國(guo)緊湊(cou)型雜交玉(yu)(yu)米(mi)(mi)(mi)(mi)之父”。
他(ta)先后承擔(dan)國(guo)家(jia),省部(bu)級科研課題(ti)41項(xiang)(xiang),其中(zhong)“高(gao)產(chan)玉(yu)米掖單13號(hao)的(de)選育(yu)(yu)和推廣”項(xiang)(xiang)目獲國(guo)家(jia)科技進步一等獎。他(ta)在全(quan)(quan)國(guo)設立(li)了28個育(yu)(yu)種(zhong)中(zhong)心和實(shi)驗站,建成國(guo)內最大(da)(da)的(de)玉(yu)米育(yu)(yu)種(zhong)科研平臺。他(ta)培育(yu)(yu)的(de)玉(yu)米高(gao)產(chan)品種(zhong)在全(quan)(quan)國(guo)累(lei)計推廣10億畝,實(shi)現(xian)經濟效益1000億元(yuan)。他(ta)是黨(dang)的(de)十(shi)四大(da)(da)、十(shi)七大(da)(da)、十(shi)九大(da)(da)代表,第八至十(shi)一屆全(quan)(quan)國(guo)人大(da)(da)代表,被授(shou)予全(quan)(quan)國(guo)先進工(gong)作者(zhe)等多(duo)項(xiang)(xiang)榮(rong)譽稱號(hao),被評為中(zhong)國(guo)十(shi)大(da)(da)杰出青年。
2017年6月,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社會兼職
1992至1995年,農業部玉米專家顧問組(zu)成(cheng)員(yuan);
1996年(nian)7月至今,農業(ye)部種植業(ye)專家顧(gu)問組成員;
1997年1月至今全(quan)國農作物品種(zhong)審定(ding)委(wei)(wei)員(yuan)會玉米專(zhuan)業委(wei)(wei)員(yuan)會委(wei)(wei)員(yuan);
1997年至今,中國農業及農村科學技術(shu)咨詢委(wei)員(yuan)會委(wei)員(yuan);
1996年至今(jin)山東農大(da)教(jiao)授、四川(chuan)農大(da)、萊陽(yang)農學院兼(jian)職教(jiao)授;
1997年至今,河(he)南農大碩士(shi)研(yan)究(jiu)生副導師;
中國農(nong)業(ye)及農(nong)村科學(xue)技術(shu)專家咨詢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會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農(nong)業(ye)部種植業(ye)專家顧問組成員(yuan)(yuan)(yuan)(yuan)、第(di)八屆(jie)全國青聯副主席(xi),現為第(di)十屆(jie)全國人(ren)大代表(biao)、全國人(ren)大農(nong)業(ye)與農(nong)村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會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
榮譽成就
1981年 榮獲“全國(guo)新長征突擊手”
1981年 榮獲“青年自學成材標兵”
1982年 榮(rong)獲“學科學用科學青年標(biao)兵(bing)”
1984年 榮獲“全國農林科(ke)技(ji)推廣先進工(gong)作者”
1987年(nian) 榮獲“全國農村科技致富(fu)能手”
1988年 榮獲“中(zhong)國科(ke)學技(ji)(ji)術(shu)協會(hui)青年科(ke)技(ji)(ji)獎”
1989年(nian) 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1989年 榮(rong)獲“全國科技工作獎”
1990年 榮獲人(ren)事部“中青(qing)年有突出貢獻(xian)專家”
1990年 榮(rong)獲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
1991年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fu)特殊津貼
1992年 榮獲“中國優秀民辦科(ke)技實業家(jia)”
1992年(nian) 榮獲“全國青年(nian)科技先鋒”
1994年 被選(xuan)為“中國(guo)優(you)秀(xiu)民營企(qi)業家”
1994年 榮獲“緊湊型玉米試(shi)驗、示范、推廣先進(jin)工作(zuo)者(zhe)”
1995年 榮獲“中華農業(ye)科教獎”
1995年 榮獲(huo)“亞洲農業研究(jiu)發展基金獎”
1995年(nian) 榮獲“全國農業(ye)科技推(tui)廣先進工作者(zhe)”
1996年 榮獲“全國先進科普(pu)工作者”
1996年 榮獲“全國星火標兵(bing)”
1999年 榮獲國家人事(shi)部一(yi)等功
2001年 榮獲“全國農業(ye)科技先(xian)進工作者”
2001年 榮獲“2001年中國民(min)營科(ke)技企(qi)業創(chuang)新(xin)獎”
2001年 榮獲“中國(guo)優(you)秀民營科技(ji)實業家”
2005年(nian)10月 榮獲“全(quan)國(guo)優(you)秀民營科(ke)技(ji)企業家奉獻獎”
2005年11月7日(ri) 榮獲“中國(guo)玉米產業重(zhong)大貢(gong)獻獎”
2012年(nian) 當(dang)選中(zhong)共十八大黨代表
省市級
1982年(nian) 榮(rong)獲“山東省先進科普工作者”
1987年 榮獲“為農村(cun)科技致富(fu)能手”
1988年 榮獲“山(shan)東省優(you)秀科(ke)技(ji)工作(zuo)者”
1988年 榮獲“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ren)才(cai)”
1988年(nian) 榮獲山東省“最(zui)佳中青年(nian)科技(ji)工作者”
1990年 榮獲(huo)山東省“農民科(ke)技狀元”
1990年 榮獲山東省首屆“十大杰出青(qing)年”
1992年 獲山東(dong)省人民政府重獎
1992年 榮獲山東省“優(you)秀科(ke)技(ji)工作(zuo)者(zhe)”
1992年 榮獲山(shan)東省“科教興魯先進工作者”
1995年 榮獲“山東(dong)省(sheng)專業技術(shu)拔尖人才”
2001年(nian) 榮獲“山東省優秀共產(chan)黨員”
2001年(nian) 榮獲(huo)“山(shan)東省優秀專業技(ji)術人員(yuan)”
2004年 榮獲(huo)“煙(yan)臺市(shi)杰出人才(cai)特別獎”
2005年11月18日榮獲“煙臺(tai)市科(ke)學技術(shu)最(zui)高獎(jiang)”
2009年(nian) 榮(rong)獲“全國敬業奉(feng)獻模范”稱號(hao) [9]
成果(guo)獎勵(li)
先(xian)后(hou)獲得國家(jia)級重大科(ke)技獎4項,省部(bu)級7項,16個新(xin)品種(zhong)(zhong)獲得國家(jia)植物新(xin)品種(zhong)(zhong)權,兩(liang)項制(zhi)種(zhong)(zhong)技術取得專利保護(hu)。
1989年“玉米良種選育及(ji)其(qi)推(tui)廣”獲國(guo)家(jia)星火(huo)獎(jiang)一等獎(jiang)
1992年“山東省(sheng)220萬畝噸(dun)糧田(tian)科技(ji)開發(fa)”獲國家星火二等(deng)獎
1999年“高產玉(yu)米新品種掖單12號選育”獲國家科技(ji)進步三(san)等(deng)獎
2004年“高產玉米新品種掖(ye)單13號(hao)的選育”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新中(zhong)國成立以來感動中(zhong)國人物之一
省部級
1981年“春(chun)玉米畝產1800斤栽培(pei)技術”獲山(shan)東省(sheng)科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2年“高產優質玉米(mi)自交系掖107及其單(dan)交種掖單(dan)2號”獲山東省科(ke)委科(ke)技成果二等獎
1991年“山東省(sheng)220萬畝(mu)噸糧田(tian)科技開發與管理”獲山東省(sheng)星火一等獎(jiang)
1993年“夏玉米畝產(chan)900公斤高產(chan)規律及(ji)配套技(ji)術(shu)研究”獲山(shan)東(dong)省科技(ji)進步一(yi)等獎
1995年“緊湊高產玉(yu)米新品種掖單13號的選育”獲山東省科技進(jin)步一等獎
1997年“緊湊型玉米新品種開發應(ying)用”獲(huo)山東(dong)省星火科技一等獎
2001年“高產抗病玉米新品種掖(ye)單22號(hao)選(xuan)育”獲(huo)山東省科技進步(bu)二(er)等獎